東協特使會晤敏昂萊 全國聯合政府:對東協不抱有寄望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4日,兩名 #東協特使秘書長林玉輝(Lim Jock Hoi)與汶萊外交事務部第二部長艾瑞萬(Erywan Pehin Yusof)抵達緬甸,會晤軍方領袖敏昂萊(Min Aung Hlaing)。線上記者會中,#全國聯合政府(NUG)表示,「多次」詢問東協秘書長,若敏昂萊不履行5點共識,東協將採取何種作為,外交部長牟稍烏(Moe Zaw Oo)說,「他們尚未給予回覆。坦白說,#我們不再相信東協,也不抱有任何寄望。 東協沒有可信的具體計畫。」

4月底東協高峰會,敏昂萊承諾5點共識,分別是:立即終止暴力,各方展現最大自制;各方展開對話,尋求有利人民的和平方案;東協主席指派特使赴緬甸促進、調解對話過程;東協提供人道援助;特使赴緬甸與各方會晤。全國聯合政府未獲邀參與東協高峰會。

軍方麾下米瓦迪電視台(Myawaddy TV)表示,兩名東協特使與敏昂萊會談,商討人道援助合作。軍方指控全國聯合政府及聯邦議會代表委員會(CRPH)在全國製造衝突。

牟稍烏表示,接連的學校爆炸案及軍方行政長官遇刺皆與全國聯合政府無關。「我們無法苟同暴力行為,我們無法對公民採取恐怖主義行為。」

資料來源:The Irrawaddy、中央社 圖片來源:德國之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管之岑的沙龍
12會員
30內容數
奶茶同盟緬甸時事鮮少放大論述,尤其主流新聞媒體市場,關注翁山蘇姬、敏昂萊、新聞媒體自由之後,就沒有之後了。 緬甸無懼經濟制裁,無法忽略背後兩大強國因素—中國、俄羅斯。 【咦,緬甸怎麼了?】持續透過新聞翻譯,關注緬甸報導,帶來質量兼具的新聞內容。
管之岑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2/18
週一,軍方判處著名LGBTQ+社運人士 Shin Thant 22 年徒刑。去年 10 月 Shin Thant 遭到拘留,遭到指控煽動、恐怖主義和謀殺。去年政變以來,緬甸 LGBTQ+ 族群參加反政權抗議,成為政權壓迫的目標,部分逃亡人士加入武裝組織。 曾和Shin Thant一起被關押的跨性別
2022/12/18
週一,軍方判處著名LGBTQ+社運人士 Shin Thant 22 年徒刑。去年 10 月 Shin Thant 遭到拘留,遭到指控煽動、恐怖主義和謀殺。去年政變以來,緬甸 LGBTQ+ 族群參加反政權抗議,成為政權壓迫的目標,部分逃亡人士加入武裝組織。 曾和Shin Thant一起被關押的跨性別
2022/12/16
緬甸軍政府宣布判處參與反政府示威的 7 名仰光達貢大學(Dagon University)學生死刑, 4 月,7名學生因涉嫌槍擊緬甸前軍官 Saw Moe Win 被捕。 達貢大學學生會證實,學生 Ko Khant Zin Win、Ko Thura Maung Maung、Ko Zaw Lin N
Thumbnail
2022/12/16
緬甸軍政府宣布判處參與反政府示威的 7 名仰光達貢大學(Dagon University)學生死刑, 4 月,7名學生因涉嫌槍擊緬甸前軍官 Saw Moe Win 被捕。 達貢大學學生會證實,學生 Ko Khant Zin Win、Ko Thura Maung Maung、Ko Zaw Lin N
Thumbnail
2022/12/08
5號早上,商業大城仰光路邊發現 13 具羅興亞人屍體,浸水且有受傷的跡象。受害者年齡約在 17 到 30 歲之間,屍體被送往仰光醫院進行檢查。 部分死者背上發現撕裂傷痕。醫院表示在被發現時,受害者已經死亡超過 48 小時。 醫院表示,仰光地區指揮官指示,死者不允許以伊斯蘭葬禮,或是火葬形式埋葬。
Thumbnail
2022/12/08
5號早上,商業大城仰光路邊發現 13 具羅興亞人屍體,浸水且有受傷的跡象。受害者年齡約在 17 到 30 歲之間,屍體被送往仰光醫院進行檢查。 部分死者背上發現撕裂傷痕。醫院表示在被發現時,受害者已經死亡超過 48 小時。 醫院表示,仰光地區指揮官指示,死者不允許以伊斯蘭葬禮,或是火葬形式埋葬。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關注東南亞人權狀況的非政府組織「鞏固人權」(Fortify Rights)披露東協官方文件,內容訴諸安撫緬甸軍政府,維持緬甸現狀。 東協10日在柬埔寨首都金邊開啟談話,著手當前緬甸議題。自緬甸去年違反與東協達成的「五點共識」,境內血腥鎮壓衝突不斷。雙方最終提出協議,派遣東協特使會晤緬甸民族團結政府
Thumbnail
關注東南亞人權狀況的非政府組織「鞏固人權」(Fortify Rights)披露東協官方文件,內容訴諸安撫緬甸軍政府,維持緬甸現狀。 東協10日在柬埔寨首都金邊開啟談話,著手當前緬甸議題。自緬甸去年違反與東協達成的「五點共識」,境內血腥鎮壓衝突不斷。雙方最終提出協議,派遣東協特使會晤緬甸民族團結政府
Thumbnail
10月中,東協各國外交部長在印尼首都雅加達召開特別會議,討論緬甸政治危機,全面實施與緬甸軍政府達成的「五點共識」。各國外長同意,要求緬軍政府遵守一個「具體」的時間表,以便在「五點共識」上取得進展,但東協並未透露關於時間表的進一步細節。緬甸軍政府未派代表出席。 非東協會員國的孟加拉則和軍方靠攏,孟國
Thumbnail
10月中,東協各國外交部長在印尼首都雅加達召開特別會議,討論緬甸政治危機,全面實施與緬甸軍政府達成的「五點共識」。各國外長同意,要求緬軍政府遵守一個「具體」的時間表,以便在「五點共識」上取得進展,但東協並未透露關於時間表的進一步細節。緬甸軍政府未派代表出席。 非東協會員國的孟加拉則和軍方靠攏,孟國
Thumbnail
8日,#中國 和 #東協(ASEAN)在重慶召開 #特別外長會議,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告訴緬甸外長 #溫蒙倫(Wunna Maung Lwin),「中國一直支持、正在支持,也會繼續 #支持緬甸選擇適合自己的道路。」 鑒於局勢,王毅的言論引發外界臆測,中國投資將會大舉填補西方外資撤離空缺。 緬甸軍營報紙報
Thumbnail
8日,#中國 和 #東協(ASEAN)在重慶召開 #特別外長會議,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告訴緬甸外長 #溫蒙倫(Wunna Maung Lwin),「中國一直支持、正在支持,也會繼續 #支持緬甸選擇適合自己的道路。」 鑒於局勢,王毅的言論引發外界臆測,中國投資將會大舉填補西方外資撤離空缺。 緬甸軍營報紙報
Thumbnail
4日,兩名 #東協特使秘書長林玉輝(Lim Jock Hoi)與汶萊外交事務部第二部長艾瑞萬(Erywan Pehin Yusof)抵達緬甸,會晤軍方領袖敏昂萊(Min Aung Hlaing)。線上記者會中,#全國聯合政府(NUG)表示,「多次」詢問東協秘書長,若敏昂萊不履行5點共識,東協將採取何
Thumbnail
4日,兩名 #東協特使秘書長林玉輝(Lim Jock Hoi)與汶萊外交事務部第二部長艾瑞萬(Erywan Pehin Yusof)抵達緬甸,會晤軍方領袖敏昂萊(Min Aung Hlaing)。線上記者會中,#全國聯合政府(NUG)表示,「多次」詢問東協秘書長,若敏昂萊不履行5點共識,東協將採取何
Thumbnail
緬甸軍事政變發生至今一個多月,仍未有落幕的跡象;在印太戰略堀起的國際局勢下,抱著擔心緬甸倒向中國的風險,而僅祭出有限的制裁;另一方面日本藉由長期累積下來的人脈與金脈,也在枱面下與軍方進行交涉。 隨著緬甸軍方鎮壓抗議民眾的手段愈來愈血腥,日本的影響力能否有效發揮,也關係著日本未來在印太戰略下的地位⋯
Thumbnail
緬甸軍事政變發生至今一個多月,仍未有落幕的跡象;在印太戰略堀起的國際局勢下,抱著擔心緬甸倒向中國的風險,而僅祭出有限的制裁;另一方面日本藉由長期累積下來的人脈與金脈,也在枱面下與軍方進行交涉。 隨著緬甸軍方鎮壓抗議民眾的手段愈來愈血腥,日本的影響力能否有效發揮,也關係著日本未來在印太戰略下的地位⋯
Thumbnail
 二零一八年十二月二十一日,緬甸軍方史無前例宣布片面停火四個月。如所周知,緬甸長久以來所面對的最大問題就是國內的民族地方武力,在地方武力割據的情況之下,緬甸中央政府對許多地區並無實際控制力,國防軍與
Thumbnail
 二零一八年十二月二十一日,緬甸軍方史無前例宣布片面停火四個月。如所周知,緬甸長久以來所面對的最大問題就是國內的民族地方武力,在地方武力割據的情況之下,緬甸中央政府對許多地區並無實際控制力,國防軍與
Thumbnail
鮮為人知的是,緬甸的最高權力機構其實就是「國家安全委員會」。這個委員會共由十一人組成,其中軍方就佔了六人,永遠居於多數,所以重大決策都是軍方說了才算。
Thumbnail
鮮為人知的是,緬甸的最高權力機構其實就是「國家安全委員會」。這個委員會共由十一人組成,其中軍方就佔了六人,永遠居於多數,所以重大決策都是軍方說了才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