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ry Mehrling 是Columbia與Boston University的教授,他教學的口吻感覺上他真的奉獻自己的人生在學術上,經常寫一些經濟學家(例如Irving Fisher) 傳記,以一個經濟史學家的身份紀錄著1900–2010發生的一切。而這堂Coursera有別於其他的經濟面向或是財經面向課程,反而比較像是Mehrling把自己的一套,利用Balance Sheet跟 T-account的方式,傳教給學生去追金流面向的 <Money View>。也就是說與其從經濟學的General Equilibrium的Utility Function,或是財經面向的CAPM,Mehrling更想要解釋央行與Money Market Dealer去迴避掉Price Risk或是 Liquidity Risk的作法。其中課程的後半都在對2007–2008的金融風暴做一個通盤的解釋,不管是Credit Default Swap在 Shadow banking 的 balance sheet上為何沒有好好的轉移liquidity risk,以及解釋央行不應該去救一個“too-big-to-fail”的機構,應該要直接提供市場的last resort就好等論述。這些論點可以透過每個禮拜都上達百頁的閱讀清單中,可以理解Mehrling的想法師承 Allyn Young,Hyman Minsky,Walter Bagehot ,Charles Kindleberger (馬的真的超多reading),並且在經濟與財經中自成一派。與其說Mehrling是屬於現代貨幣理論(MMT) 的Monetarist,學界與業界更喜歡稱他為 Monetary Realist。
VIDEO
雖然說我覺得這堂課資訊量龐大,一般來說是研究生等級的課程,但是其實上起來蠻流暢的,如果是經濟或財經本科的學生會無法適應從IS-LM或是各種Pricing Model轉換過來,反而是什麼基礎都沒有只學過一點資產負債表會比較容易懂<Money View>的大方向。這堂課沒有什麼報告或是作業,如果說只是要硬猜所有的考試亂試要硬拿一張證書是很簡單,但是如果有仔細上課的話就會覺得這樣做很對不起Perry Mehrling的一生…
其實可以下載大概150頁的pdf筆記檔,我也不知道我在裝什麼乖學生
上完了以後我覺得對我影響最多的是,讓我對比特幣與區塊鏈發展的發展有新的觀點:
如果從比特幣白皮書來看,可以理解Satoshi不能接受機構氾濫的信用導致2007–2008金融危機,然後政府被迫印鈔拯救AIG。所以Satoshi利用區塊鏈發展出一套固定總量只有2100萬顆的比特幣,透過嚴格限制貨幣數量來達到有如Henry Simons所描述的“Good Financial Society”。我覺得如果純粹這樣去限制貨幣數量,就失去了央行Fed可以QE來提升經濟的能力,反而會導致通貨緊縮的大蕭條。所謂的錢,存款,金融商品等,就是銀行答應我會給現金的一種保證,所以說到底錢就是一種信用,如果我們因為金融危機就限制信用,反而會限制經濟發展。所以說:
Credit is not a bug, but a feature.
區塊鏈上的經濟學應該要正視錢就是信用,而不是嚴格管制錢。但是我並不是說比特幣限制總量是錯的,而是2021年區塊鏈技術發展應該要想辦法創造出一種“鏈上去中心化信用”的機制。有些許人做了類似取代聯徵JCIC的組織但是都沒有真的發展起來,目前我看到最有機會的方向應該是NFT。
我個人不喜歡藝術方向的NFT,我認為完全沒有意義真的是讓所謂的藝術家炒炒短線而已,我甚至極端的認為這一次大跌就是因為透過NFT賺到錢的人一定不會是長期HODL幣的群眾,反而會是第一時間脫手賣回法幣的一群人,就如同ICO泡泡一般,這些NFT把長期持有BTC ETH的錢換手洗了出去,導致strong hand to weak hand。
我在意的是什麼時候我們的遊戲資產NFT,房地產NFT,保單借據NFT可以有一個Marketplace自由交易或是抵押?因為我認為2007–2008純粹是機構得到太多信用,而銀行可以有選擇性的決定我能不能拿到貸款。我認為如果有一個去中心化信用市場,讓每一個人可以質押自己的NFT入市,當然就會有Marekt Dealer把一大包的我組成不同的CDO,透過去中心化自由參與,所謂的信用才不會只在大機構手上,我覺得這樣才是強健的經濟模型。
所以我關心的不是比特幣會不會成為國家的legal tender,我關心的反而是什麼時候“信用市場”能夠在區塊鏈上實踐,我也許不會是有能力把這件事做出來的人,但是透過這堂Coursera的課程,我明確地知道怎麼在這樣的市場上得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