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有對你造成影響嗎?|庭爺文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最近還好吧?疫情有對你造成影響嗎?我想,這是最近朋友之間關心的問候語。
自從五月中開始三級警戒以來,各行各業都受到相當大的衝擊。身為業務工作的我,在客戶拜訪及單位運作上,自然也受到許多限制,還好有3C科技的協助,但還是與原本的工作方式大有不同。

就在電話拜訪朋友的過程,也讓我體會到,原來每個人受到衝擊都不盡相同,有幾個故事來跟大家分享~

有幾個朋友在從事餐飲業,自從限制內用改外帶後,業績較以往掉了近八成。將原本的餐點改用外帶的方式,讓餐廳至少還能夠運作下去。因為房租、人事依然還是要付。但原本就做外帶的簡餐、飲料,卻反而成長了兩成多。儘管如此,開一間餐廳的老闆,一個月還是得虧損二十幾萬。

有個好朋友說:「我又去多貸了三百萬,希望至少能撐過這半年。」

還有一個大哥做旅遊業的,工作完全停擺,既有的國旅要嘛取消、不然就延期,在資金流上完全斷絕。但是依舊要支付房租、人事。更慘的是還遇到飯店倒閉,之前訂金也收不回來。去年已經虧損六百萬,今年預估要虧損千萬。然後最近要去標個年底的團,沒標到又沒收入,如果標到了,要先支付履約保證金、飯店訂金等等...又要五十萬。

我問大哥:「那要怎麼辦?」

大哥說:「要再另闢財路,當然本業也要繼續下去,趁這波再多拿幾個案子。」

我聽完相當的震撼,再這樣市場洗牌下,許多不堪負荷的公司一間間的收,但也有公司不斷的擴大。在這個時機點,就是考驗每個老闆的判斷及心理素質時候。

還有位大哥跟我說,他有筆上億的生意,也因為疫情關係被暫緩,希望能夠成局。

這幾天,跟許多好朋友電話拜訪後,讓我又體會到。原來,收入越高的,生意版圖越大的,受到衝擊越大的,但是看起來也是相當輕鬆。更讓我訝異的是,這些人大多沒有辦法請到紓困補助。真的是繳稅排第一,紓困疫苗排最後。

所以,當老闆輕鬆嗎?其實一點也不。我得到一個結論,想賺多少錢,你就必須承受多少壓力,年薪三十萬有年薪三十萬的壓力,年薪三百萬有年薪三百萬的壓力,年薪千萬有年薪千萬的壓力。扛得住哪層的壓力,才有辦法在哪層存活下來。

透過在這樣混沌的時機,充實本職學能,練習自我心理素質及對市場判斷,讓自己再進一階,未來更能扛風寒。這樣好像也不全然是件壞事。

共勉~期盼早日回歸正常~百業興旺。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9會員
107內容數
庭爺是在上市壽險公司服務,擔任業務經理一職。平時就有用文字記錄生活的習慣,用部落格來紀錄及與大家分享。 文章類別大致上有 #業務生活 #銷售技巧 #理財資訊 #親子教養 #勵志故事 等等~ 希望大家會喜歡~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庭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有次帶著孩子去公園玩,過了一下子弟弟哭著跑了過來。我問:你怎麼了?弟弟說哥哥害他跌倒。我又問哥哥是怎麼一回事?哥哥說弟弟要玩溜滑梯,但是不夠高爬不上去,於是就好心的抱弟弟上去,但是一個沒踩好,兩個兄弟都跌在地上。   聽完真的覺得好氣又好笑,看看兩個兄弟,還好都沒有受傷。
有天下班回到家,聽媽媽說住家對面的空地被買走了,買主是北部的人,夫妻好像是外商公司的主管。就在幾天前,新鄰居一家人帶著建築師來看土地,準備要畫設計圖。剛好在門口就跟鄰居夫妻閒聊了一下,他們現在有三個小朋友,都是讀幼稚園的階段。
有天,兩個孩子在玩遊戲,玩到一半突然吵起來了,我就問是怎麼回事? 哥哥:弟弟都不照著規則玩。 我說:弟弟還不懂規則,你教他啊。 哥哥:我已經教他好幾次,他還是亂玩。 我說:玩遊戲的目的是甚麼 哥哥:要開心的阿。 我說:所以在那邊爭辯對不對有比較開心嗎? 哥哥:沒有。
在這幾年的業務生涯過程中,直接帶過的直屬業務員約莫也近四十人,大家都說業務單位流動性大,自然來來去去的人員不在少數。看過很多很認真、很有能力、很有頭腦、很會銷售的夥伴,但最終還是離去。也有一開始表現不起眼,但是透過努力及時間堆疊,慢慢走出一片天的。
有句古老的諺語:「福無雙至 禍不單行」。有人思考過,為什麼好事不會兩件以上到來, 壞事卻接二連三的發生呢?很幸運的,有次在聽演講時聽到這個道理。教授說,其實這道理很簡單,關鍵完全取決在人當下的情緒反應。
每次只要新聞報導"保費要漲價",我相信很多業務員在市場拜訪客戶的過程中,都會遇到客戶說:怎麼又要漲價?然後就開始大吐苦水了。這種現象很常出現,因為平均每年都會調漲保費,甚至有時是一年調整兩次。有時是部分險種調漲,有時是全面調漲,或是商品內容調整、轉換、停售。
 有次帶著孩子去公園玩,過了一下子弟弟哭著跑了過來。我問:你怎麼了?弟弟說哥哥害他跌倒。我又問哥哥是怎麼一回事?哥哥說弟弟要玩溜滑梯,但是不夠高爬不上去,於是就好心的抱弟弟上去,但是一個沒踩好,兩個兄弟都跌在地上。   聽完真的覺得好氣又好笑,看看兩個兄弟,還好都沒有受傷。
有天下班回到家,聽媽媽說住家對面的空地被買走了,買主是北部的人,夫妻好像是外商公司的主管。就在幾天前,新鄰居一家人帶著建築師來看土地,準備要畫設計圖。剛好在門口就跟鄰居夫妻閒聊了一下,他們現在有三個小朋友,都是讀幼稚園的階段。
有天,兩個孩子在玩遊戲,玩到一半突然吵起來了,我就問是怎麼回事? 哥哥:弟弟都不照著規則玩。 我說:弟弟還不懂規則,你教他啊。 哥哥:我已經教他好幾次,他還是亂玩。 我說:玩遊戲的目的是甚麼 哥哥:要開心的阿。 我說:所以在那邊爭辯對不對有比較開心嗎? 哥哥:沒有。
在這幾年的業務生涯過程中,直接帶過的直屬業務員約莫也近四十人,大家都說業務單位流動性大,自然來來去去的人員不在少數。看過很多很認真、很有能力、很有頭腦、很會銷售的夥伴,但最終還是離去。也有一開始表現不起眼,但是透過努力及時間堆疊,慢慢走出一片天的。
有句古老的諺語:「福無雙至 禍不單行」。有人思考過,為什麼好事不會兩件以上到來, 壞事卻接二連三的發生呢?很幸運的,有次在聽演講時聽到這個道理。教授說,其實這道理很簡單,關鍵完全取決在人當下的情緒反應。
每次只要新聞報導"保費要漲價",我相信很多業務員在市場拜訪客戶的過程中,都會遇到客戶說:怎麼又要漲價?然後就開始大吐苦水了。這種現象很常出現,因為平均每年都會調漲保費,甚至有時是一年調整兩次。有時是部分險種調漲,有時是全面調漲,或是商品內容調整、轉換、停售。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啊...最近肺炎好像越來越嚴重了,到處都有人染疫。」
Thumbnail
新冠病毒造成的疫情襲捲全球近三年時間,改變人們習以為常的生活。 被強制停下腳步,人與人保持安全距離,生活限縮在小範圍,在緊掩的門窗裡,重新看待理所當然的事物,重新學習如何生活。 夏夏的散文集《來日方糖》三十五篇文,記錄身處疫病覆蓋的世界,生命的消逝,以及富有煙火氣的點滴日常。 每篇都是時間之流
之前好不容易解除口罩但其他病例早就開始蠢蠢欲動。 最近看到新聞、廣播都不時提到這個超級無敵大怪獸又作怪,我目前也在照顧失智家人(她目前很〔盧〕的時間點,我弟能選擇能拖就拖跟他講就一堆看似合理的理由,問題我在處理)演變成我的自身免疫系統整個大亂(感冒)。 我中過2次問題都不算大都很頭痛(乾癬大發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Rn8QoDzGJY也好,就當我杞人憂天。 因為,我在三年前,就有慈惠醫院日間部大停課的經驗了。 最近的新冠肺炎再度進入流行期,有的星星兒就有和我類似,容易焦慮不安。 而在打新冠疫苗,也只是降低嚴重程度。 只是,星星兒比較
回想17年前,SARS來臨時,還是個懞董無知的孩子,依稀記得那陣子許多課程停止了;而17年後,到了2020年,我已經是護理師,遇到了COVID-19 從跨年後,每天晨會不段複習感染控制相關事務、加強防疫訓練,每天一而在再而三的改變防疫策略,為的是加強防疫,避免防疫漏洞的發生。新聞媒體、大街小巷,人
去年年中是疫情最嚴重的時候,母親節過後,每日確診人數以百為單位往上跳,健身房、運動場、KTV等地方連續好幾個月無法營業,然後開始不用到公司上班了,然後再連去外面都人心惶惶,安養院也是第一個被關閉的場所,因為裡面是長輩居多,一旦有防疫破口,後果不堪設想。 我記得前一次見到她是四月底,待嚴峻的疫情
Thumbnail
2019年的年底世界爆發了新冠肺炎,原本熙來攘往紅紅火火的世界,就像突然被澆了冷水一般,所有的流動突然靜止,人與人之間被規範了距離,就連移動也有限制,生活各個方面都被都不似以往便利了,就更別提工作了,緊縮的商業活動,讓許多人的飯碗面臨危機。 我在疫情前就開始接案了,然而天不垂憐,我的生意一直慘淡,
Thumbnail
在茉四個月大的時候,我就回職場上班,茉也開始了她的托嬰中心之路。 和所有父母一樣,最擔心的就是把孩子往病毒碼更新集中營送去,一開始我們真的是ㄔㄨㄚˋ著等!深怕保護力還沒有建立好的小茉茉不小心被病毒選中…. 抵抗力不能靠運氣 阿茉出生於2021年新冠病毒幾乎鎖國的那年,這年出生的孩子和家長們都非
在意外面前, 人命總是那樣的渺小。 相距20年,我對SARS的印象只停留在那個畫面,爺爺在醫院裡動手術,我們戴著層層口罩,連病房都不被允許踏入,快速地看完走人,只因為所有的未知都是病毒帶給我們的恐懼,那時候的我懵懂無知,只以為是場流行感冒。 二十年後,武漢肺炎來襲,醫療、科技都進步的我們
Thumbnail
近日和「語言治療師」朋友談到,這幾年疫情下出生的寶寶,因為社交活動變少,面對多數人都是戴著口罩,所以在語言學習上顯得延緩的比例也相對變多了,這也是「口罩寶寶」年代的現象之一。這個話題引起我的好奇心,也深感「環境」及「教育」帶給人的微妙影響性。 每個嬰兒都是天生的語言家,而「環境」(及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啊...最近肺炎好像越來越嚴重了,到處都有人染疫。」
Thumbnail
新冠病毒造成的疫情襲捲全球近三年時間,改變人們習以為常的生活。 被強制停下腳步,人與人保持安全距離,生活限縮在小範圍,在緊掩的門窗裡,重新看待理所當然的事物,重新學習如何生活。 夏夏的散文集《來日方糖》三十五篇文,記錄身處疫病覆蓋的世界,生命的消逝,以及富有煙火氣的點滴日常。 每篇都是時間之流
之前好不容易解除口罩但其他病例早就開始蠢蠢欲動。 最近看到新聞、廣播都不時提到這個超級無敵大怪獸又作怪,我目前也在照顧失智家人(她目前很〔盧〕的時間點,我弟能選擇能拖就拖跟他講就一堆看似合理的理由,問題我在處理)演變成我的自身免疫系統整個大亂(感冒)。 我中過2次問題都不算大都很頭痛(乾癬大發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Rn8QoDzGJY也好,就當我杞人憂天。 因為,我在三年前,就有慈惠醫院日間部大停課的經驗了。 最近的新冠肺炎再度進入流行期,有的星星兒就有和我類似,容易焦慮不安。 而在打新冠疫苗,也只是降低嚴重程度。 只是,星星兒比較
回想17年前,SARS來臨時,還是個懞董無知的孩子,依稀記得那陣子許多課程停止了;而17年後,到了2020年,我已經是護理師,遇到了COVID-19 從跨年後,每天晨會不段複習感染控制相關事務、加強防疫訓練,每天一而在再而三的改變防疫策略,為的是加強防疫,避免防疫漏洞的發生。新聞媒體、大街小巷,人
去年年中是疫情最嚴重的時候,母親節過後,每日確診人數以百為單位往上跳,健身房、運動場、KTV等地方連續好幾個月無法營業,然後開始不用到公司上班了,然後再連去外面都人心惶惶,安養院也是第一個被關閉的場所,因為裡面是長輩居多,一旦有防疫破口,後果不堪設想。 我記得前一次見到她是四月底,待嚴峻的疫情
Thumbnail
2019年的年底世界爆發了新冠肺炎,原本熙來攘往紅紅火火的世界,就像突然被澆了冷水一般,所有的流動突然靜止,人與人之間被規範了距離,就連移動也有限制,生活各個方面都被都不似以往便利了,就更別提工作了,緊縮的商業活動,讓許多人的飯碗面臨危機。 我在疫情前就開始接案了,然而天不垂憐,我的生意一直慘淡,
Thumbnail
在茉四個月大的時候,我就回職場上班,茉也開始了她的托嬰中心之路。 和所有父母一樣,最擔心的就是把孩子往病毒碼更新集中營送去,一開始我們真的是ㄔㄨㄚˋ著等!深怕保護力還沒有建立好的小茉茉不小心被病毒選中…. 抵抗力不能靠運氣 阿茉出生於2021年新冠病毒幾乎鎖國的那年,這年出生的孩子和家長們都非
在意外面前, 人命總是那樣的渺小。 相距20年,我對SARS的印象只停留在那個畫面,爺爺在醫院裡動手術,我們戴著層層口罩,連病房都不被允許踏入,快速地看完走人,只因為所有的未知都是病毒帶給我們的恐懼,那時候的我懵懂無知,只以為是場流行感冒。 二十年後,武漢肺炎來襲,醫療、科技都進步的我們
Thumbnail
近日和「語言治療師」朋友談到,這幾年疫情下出生的寶寶,因為社交活動變少,面對多數人都是戴著口罩,所以在語言學習上顯得延緩的比例也相對變多了,這也是「口罩寶寶」年代的現象之一。這個話題引起我的好奇心,也深感「環境」及「教育」帶給人的微妙影響性。 每個嬰兒都是天生的語言家,而「環境」(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