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群媒體上,我們常常會看到一些令人憤怒的社會事件,甚至有些人會不斷轉發、討論這些負面新聞。但老實說,這類內容我通常直接略過。YouTube上的負面新聞、影片,我也是不點開看。我也教我的孩子「不看、不聽、不說」,因為我深知自己是個高敏感的人,容易對別人的情緒產生共鳴。當這些負面的訊息不斷灌進來,會讓我的能量被消耗殆盡,甚至影響到自己的心情和判斷力。
當家人在和我分享某些社會事件時,我的直覺反應常常是:「這不會發生在我們家人身上。」「我們家不會去碰到這些事。」「這些事情不關我們的事。」或許有人會覺得這種思維很冷漠、不夠有同理心,但如果你相信吸引力法則,相信意念創造實境,那你就能理解我這樣選擇的原因。
為什麼社會越來越關注負面事件?你有沒有發現,好人好事的新聞很少人關注,但社會案件、負面消息卻總能引起熱烈討論? 甚至現在的新聞報導,越來越多暴力、血腥、災難性的內容,因為媒體知道,這些東西能吸引眼球、帶來流量。而當人們的口味被這種媒體風格養壞了,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1. 負面事件發生 →
2. 媒體擴大報導 →
3. 群眾瘋狂轉發與討論 →
4. 更多類似的負面事件發生
這是一個完美的閉鎖圈,讓我們的注意力被牢牢鎖定在負面事件上,甚至影響我們的情緒、價值觀與生活態度。這時候你有沒有想過,誰是這背後的既得利益者? 是媒體?還是某些掌控輿論的團體?
這就是為什麼我選擇不去關注負面新聞,因為當你被這些消息影響時,你的焦慮、憤怒、恐懼,都成為了別人的養分。而我希望自己能從這個循環中抽離,不再成為負能量的傳遞者。
我們可以怎麼做?
如果你認同我的觀點,那我們能做的就是從自己開始,打破這個負面循環:
1. 設立情緒邊界——保護自己的能量場,避免讓負面新聞影響你的情緒。
2. 停止轉載負面新聞——不要讓自己成為負能量的擴散者,讓這類新聞的影響力減少。
3. 多分享美好的事物——當正面能量的擴散者,讓世界看到更多值得學習與仿效的事物。
有人可能會質疑:「如果大家都不關心這些負面事件,那誰來為受害者發聲?」
我想說的是,我們確實無法改變整個社會的運作方式,但請問你:當你轉發了一則社會案件,除了讓自己和別人更加憤怒之外,真的有實質的幫助嗎? A 受害者得到了聲援,但B、C、D 受害者呢?當你關注A的時候,B~Z的事件是否仍在發生?你願意為每一個受害者都情緒激動一次嗎?如果只是動動手指轉發,然後發表幾句情緒化的評論,就能代表正義的一方,那這個世界也未免太簡單了。
真正能改變社會的,從來不是情緒,而是行動。
真正的影響力來自於正向行動
有句話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世界從來不會因為我們的情緒波動而改變,它自有其運行的法則。與其讓負面新聞影響你的情緒,不如去做一些真正有意義的事——參與公益、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支持正向價值觀、成為別人的榜樣。
我知道這很難,我自己也無法完全改變這個社會,但至少,我可以選擇讓自己的世界裡,多一些正能量。這篇文章或許無法改變什麼,但如果能讓你有一點點新的思考,那就已經是好的開始。
我們無法改變整個世界,但我們可以從自己開始,選擇不再擴大負面情緒,選擇成為正能量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