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星星知我心? 從歷史、天文學、心理學探討星座
方格精選

天上星星知我心? 從歷史、天文學、心理學探討星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圖片來源:百度

星座,是在現代社會中不被科學界認可的玄學,但我們的日常總能看到星座的存在。星座是我們解釋一個人的性格的角度、「最近水逆」形容最近諸事不順,在電視台上也可以看見國師唐綺楊解析各星座的幸運色與運勢等。神秘、古老的星座是如何在現今講究科學根據的社會,在人類思想中仍佔有一席之地?

星座的歷史與發展

目前能追溯到的星座最古老起源,是西元2000年前古巴比倫人(現今伊拉克),他們發現可以將天空中的星星化為12等份。而後隨著戰爭、國家間融合,這個概念逐漸傳自埃及、希臘與全世界。當時人們認為占星術與天文學是一起的,因此人們因為看到四季與天文學有關的真確事實,同時也相信了占星學是真的。

然而,16世紀伽利略發現的日心說,推翻了以前認為宇宙是以地球為中心旋轉的概念,也使占星術「宇宙所有事都與人類有關連的」的觀念被動搖。但使占星術消沉的最主要因素是17世紀的科學概念。17世紀在科學方面有許多重要的發現,像是牛頓的重力理論就是在此時發表的。而人們也在此時建構了更為完整的科學檢驗概念,唯有多次檢驗通過的概念,才是真理,才能被當作科學,否則就是假的、偽科學。天文學通過了科學檢驗,而占星術就此成為了玄學,兩者就此分家。

自此之後,占星學消沉許久,直到1930年。當時倫敦一家報紙為了慶祝瑪格麗特公主(現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妹妹)的生日,邀請一名占星師在報紙上對於瑪格麗特星盤發表的預言。其中,有幾項預言與幾年後的事件頗為相似,舉例而言,預言說在瑪格麗特公主七歲時英國皇室會有大事發生,而公主將近七歲時,英國愛德華六世退位,由喬治六世(瑪格麗特公主的父親)繼位。預言似乎有些準確,於是民眾對占星、星座的熱情被重燃。之後各家報紙開始出現星座專欄,各式有關占星的書籍開始流通。

但使星座再次成為風潮的最主要因素是1960年代興起於美英社會的新時代運動。當時二戰結束後,伴隨著反戰情緒與迷幻藥物,人們於此時更探究人的心靈、自我。於是各式信仰開始流行,其中便包括了占星術。分類人類性格特徵的精神分析學家榮格便是信仰者之一。這讓人們開始相信或許星座的性格是有道理的,否則榮格應不會相信占星學。


星座的科學根據

雖然星座偶爾跟真實情況相符,然而,星座沒有科學根據是無法被推翻的。舉例而言,有著千年歷史、將天空分為12個星座的理論,已經不成立。當初的理論是把黃道分為十二等分,這十二等分就是現今我們理解的12星座。而黃道是當地球繞著太陽公轉時,我們在地球上看見太陽相對於天上星星移動的路徑。公元前二世紀時,占星師觀察到春分點(春分時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在白羊座上,因此星座的起點是白羊座。但現今春分點的位置卻已不是在白羊座上。這是因為地球自轉軸會改變,因而使春分點移動。目前春分時,太陽位置是在雙魚座,而非白羊座。

另外,第13個星座蛇夫座的的出現,與地球自轉軸傾斜沒有關係。早在巴比倫時代,蛇夫座就已經在黃道上,但可能因蛇夫座主要星群不再黃道上,所以巴比倫人認為蛇夫座是在天蠍座星群裡。直到1928年國際天文聯合會(IAU)將哪顆星屬於哪顆星座訂清楚,才發現通過黃道的星星可以再加一個蛇夫座。

為甚麼我們相信星座


星座似乎沒有任何科學證據證實他的可信度,然而,人們還是喜歡看新聞時順便點閱旁邊的星座運勢、自我介紹時說自己的星座。這是因為我們在看星座個性與運勢時,好像總能看到有些文字真確符合自己。所以即使知道星座沒有科學根據,但那些說中心坎裡的話,仍讓我們相信星座可能是真的。針對上述情形,心理學家認為這是巴納姆效應所產生的錯覺。巴納姆效應於1949年的一份研究被提出。在研究中,39位大學生各自收到一份性格檔案,而39份檔案內容都一樣。但39位學生中,只有一位學生認為這份檔案送錯了。研究指出,會有高比例的人認為這份性格檔案與他們自己相符,是因為人們傾向在資料中看到自己。所以心理學家認為巴納姆效應是造成多數人們仍相信星座的原因。

結語


有些人認為相信星座的人很迷信,但有些人將星座視為生活中的小樂趣,甚至是信仰。每個人對於信不信星座都有各自的答案,正如有人信基督教、佛教有人則相信無神論。筆者認為,知道星座的歷史脈絡與科學界的看法後,與其談論相信星座的對與錯,倒不如嘗試用不一樣的角度看宇宙。畢竟宇宙是如此神秘與未知,所有我們現在所信與不信,都可能在未來被推翻。

參考資料:
1.榮格與新時代 David Tacey 2015/02/01
2.占星術是真是假?——《科學月刊》–泛科學

3.【蛇生活】隱藏的第13個星座?蛇夫座你在哪裡–環境資訊中心

4.12星座變13!NASA認了「蛇夫座」 天蠍變得超稀有

責任編輯:潘玟樺 核稿編輯:陳姵穎

關注粉專、接收最新消息

avatar-img
LBB 嚕嗶啵的嗶嗶啵啵
447會員
574內容數
我們堅信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 用赤誠的熱情奔向世界、以細碎的文字紀錄所見所想 歡迎來到嚕嗶啵的世界 和我們一起嗶嗶啵啵🫧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在2018年為數眾多的動畫作品中,有一部令人驚艷的原創動畫遭到了主流動漫社群的忽視。與其同期的超人氣作品有《龍王的工作》、《擅長捉弄人的高木同學》與《紫羅蘭的永恆花園》三部作品。在這三部作品的光芒下,劇情相對純樸的本作得到的關注度少了許多。然而,在將《比宇宙更遙遠的地方》看完後,筆者認為這部作品從作
(圖片來源) 你是否厭倦了只有選擇題的考試,或者上課時常常有自己的想法卻沒有表達的機會? 試想,老師不站在講台上從頭講到尾,而是以討論和思辨的方式上課,會激盪出什麼新火花? 試想,你的室友來自亞美尼亞、敘利亞或西班牙,有各國政要,也有戰爭難民,你們會聊什麼? 試想,「志願服務」不再是虛應學校的服務
前言 近日,雲林縣私立淵明代用國中被爆出長期體罰學生及限制學生服儀等情形,引發各界輿論撻伐,促使教育部出面干預,同時喚起有關代用國中的討論。筆者注意到代用學校的時代背景及運作模式相當特殊,如何使其能夠定位釐清、與時俱進,值得我們深思。 圖片來源 公私協力提供公共財 早年政府為推行九年國民義務教育,實
(圖片來源:端傳媒) 或許我們都經歷過一段迷茫。在強調適性發展的教育體制下,好像每個人都應該朝著清晰美好的目標奔跑著,但你看不清楚該往哪裡走,走著走著,腳步開始猶豫,問自己「這是我要的嗎?」「我找不到確切的目標,是不是就代表我是個失敗者?」這些疑惑與焦慮感,或許能在皮克斯的動畫作品《靈魂急轉彎》
圖片來源 現今亞裔美國人的處境—亞特蘭大事件與新冠肺炎 三月中,美國喬治亞州的亞特蘭大發生一起一名白人男子於按摩館槍殺八人,其中有六名為亞裔女性。案件爆發後,人民懷疑兇手是基於歧視亞裔而殺人,這引起了亞裔美國人的緊張、恐懼,也促使支持種族平等的美國人民,將憤怒化為發聲的動力,在亞特蘭大、舊金山、波
圖片來源 前言──來自史丹佛大學的創新創意風潮 談及設計思考,就必須要提到2005年,著名軟體公司SAP創辦人普拉特納(Hasso Plattner)和創新設計顧問公司IDEO創辦人大衛凱利(David Kelley),在史丹佛大學成立了一個特別的學院:哈索 ‧ 普拉特納設計學院 Hasso Pl
在2018年為數眾多的動畫作品中,有一部令人驚艷的原創動畫遭到了主流動漫社群的忽視。與其同期的超人氣作品有《龍王的工作》、《擅長捉弄人的高木同學》與《紫羅蘭的永恆花園》三部作品。在這三部作品的光芒下,劇情相對純樸的本作得到的關注度少了許多。然而,在將《比宇宙更遙遠的地方》看完後,筆者認為這部作品從作
(圖片來源) 你是否厭倦了只有選擇題的考試,或者上課時常常有自己的想法卻沒有表達的機會? 試想,老師不站在講台上從頭講到尾,而是以討論和思辨的方式上課,會激盪出什麼新火花? 試想,你的室友來自亞美尼亞、敘利亞或西班牙,有各國政要,也有戰爭難民,你們會聊什麼? 試想,「志願服務」不再是虛應學校的服務
前言 近日,雲林縣私立淵明代用國中被爆出長期體罰學生及限制學生服儀等情形,引發各界輿論撻伐,促使教育部出面干預,同時喚起有關代用國中的討論。筆者注意到代用學校的時代背景及運作模式相當特殊,如何使其能夠定位釐清、與時俱進,值得我們深思。 圖片來源 公私協力提供公共財 早年政府為推行九年國民義務教育,實
(圖片來源:端傳媒) 或許我們都經歷過一段迷茫。在強調適性發展的教育體制下,好像每個人都應該朝著清晰美好的目標奔跑著,但你看不清楚該往哪裡走,走著走著,腳步開始猶豫,問自己「這是我要的嗎?」「我找不到確切的目標,是不是就代表我是個失敗者?」這些疑惑與焦慮感,或許能在皮克斯的動畫作品《靈魂急轉彎》
圖片來源 現今亞裔美國人的處境—亞特蘭大事件與新冠肺炎 三月中,美國喬治亞州的亞特蘭大發生一起一名白人男子於按摩館槍殺八人,其中有六名為亞裔女性。案件爆發後,人民懷疑兇手是基於歧視亞裔而殺人,這引起了亞裔美國人的緊張、恐懼,也促使支持種族平等的美國人民,將憤怒化為發聲的動力,在亞特蘭大、舊金山、波
圖片來源 前言──來自史丹佛大學的創新創意風潮 談及設計思考,就必須要提到2005年,著名軟體公司SAP創辦人普拉特納(Hasso Plattner)和創新設計顧問公司IDEO創辦人大衛凱利(David Kelley),在史丹佛大學成立了一個特別的學院:哈索 ‧ 普拉特納設計學院 Hasso 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