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7月2日 (伊斯蘭教宰牲節、國際體育記者日)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今天焦點─亞洲金融風暴
1997年 泰國中央銀行在全球頭號金融投機份子索羅斯(George Soros,1930~)為首的國際投機商,聯手對泰銖展開49天密集攻擊,動用全部300億美元外匯存底對抗,仍無力阻擋且已彈盡援絕後,不得不束起白旗宣佈棄守實施14年的泰銖與美元聯繫匯率制度,改採浮動匯率,使得受到高估的泰銖匯價立即重貶19.5%,進而波及亞洲以致全球金融市場,亞洲金融風暴全面爆發。
亞洲金融風暴衝擊亞洲主要經濟體,即使是經濟體質最健全的日本也難倖免,日本超級市場龍頭八佰伴集團和4大證券之一的山一證券都不支倒地宣布破產,日本中央銀行迅速出手實施金融紓困方案,以國家力量對抗強烈風暴,並與美國聯手進場干預匯市捍衛日圓持續下滑,整體經濟還是受到波及出現負成長,但相對於受創最深的亞洲四小龍之一韓國,以及政治黑暗,貪污橫行的印尼,災情相對輕微。
亞洲金融風暴延燒1年後進行最後決戰,索羅斯結合美國多家重量級投資基金和投資銀行,聯手以量子基金為名,對剛結束英國殖民統治回歸共產黨中國的香港匯市、股市、期貨市場展開攻擊,香港特區政府首開先例,破壞不干預金融市場的傳統,動用1/7外匯存底,約1,180億元港幣迎戰,戰況極為慘烈,索羅斯最終以慘賠10億美元敗陣,香港特區政府高奏凱歌,同時也守穩港幣與美元的聯繫匯率,確保香港的金融穩定。
在亞洲金融風暴下,對外開放的亞洲經濟體都出現負成長,只有菲律賓、共產黨中國和台灣仍維持正成長,台灣1998年經濟成長率為4.5%,共產黨中國為7.8%,顯示在亞洲金融風暴中受創有限,是極為難能可貴的少數贏家。(延伸閱讀:金錢遊戲引爆的災難~亞洲金融風暴)
◆全球頭號金融投機份子索羅斯(圖/TandY翻攝)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吳僑生
    吳僑生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