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令人不解的急躁,提交期限為「明天!」

中國社會令人不解的急躁,提交期限為「明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即便如此,為什麼大家還是能夠如期完成呢?

原文發佈日期:2021.5.28
原文作者:山田 珠世
授權翻譯:波波先生

raw-image

(山田 珠世:駐上海專欄作家)

從今年(2021年)的9月開始,筆者最小的女兒將進入上海市位於住家附近的小學就讀。

上海公立小學的新生入學流程,首先要在4月上旬就準備好各種相關文件,由幼稚園提出線上申請。之後於5月中旬前往小學,提交文件的正本。

小學線上申請截止日的6天前,筆者才從女兒就讀的幼稚園收到通知。申請時,需要父母前往幼稚園,與老師一起確認申請文件的內容,再進行線上提交。這個過程需要花費不少時間,也需要跟公司請假。但是筆者卻想著「在6天前就收到通知真是太好了」──會有這個反應是有其原因的。在中國,申請截止日前一天才收到公家機關通知的情形,是相當常見的。

收到來自幼稚園簡訊通知的2天後,就需前往與老師確認新生入學申請資料。小學的官方微信帳號發表申請詳細情報也是在截止日的2天前。而且,在截止日當天的早上8點~8點半就必須完成申請。

這實在是令人傻眼。如果這個時間剛好有無論如何都無法排開的事情要怎麼辦?如果剛好要出差呢?但這些都是無可奈何,只能努力安排行程,在指定的時間到學校去。

在中國,這都是家常便飯。筆者周圍,也幾乎沒有任何人會生氣的表示「太晚通知了吧!」。就算生氣也無法得到任何改變,該做的事還是要去做。筆者直到現在,遇到類似情況都還是免不了覺得憤怒,但最近也開始說服自己必須要接受這種情況。


幼稚園的作業「明天要交」

(繼續閱讀......) (※由於JBpress翻譯版權,請點選開啟閱讀全文)


有興趣的朋友或其他相關文章歡迎訂閱我的《日本媒體國際觀點》

avatar-img
波波先生的沙龍
51會員
103內容數
在詭譎多變的國際情勢下,日本媒體與評論家們是怎麼看待這些問題的呢? 與聚集了日本眾多新聞工作者網站ーJBpress達成合作,不定期翻譯國際觀點相關文章,期待帶給大家不同的視野與思考方式。 ※本專題文章皆為授權翻譯作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波波先生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電影 《PLAN 75》與小說《篡改的命》 兩個距離這麼近但又這麼遠的國家
「年滿75歲即能選擇迎接安寧的人生結尾」,難道你不心動嗎? 現代版的姥捨山,由急速邁向高齡少子化的日本來刻劃此一題材,令人感觸頗深。 預計今年秋天於台灣上映的《PLAN 75》,一定不能錯過!
「戶外配戴口罩問題,日本政府打算隨波逐流嗎?」 隨著歐美國家對戶外配戴口罩政策的放鬆,日本國內對此議題的態度又是如何呢?
電影 《PLAN 75》與小說《篡改的命》 兩個距離這麼近但又這麼遠的國家
「年滿75歲即能選擇迎接安寧的人生結尾」,難道你不心動嗎? 現代版的姥捨山,由急速邁向高齡少子化的日本來刻劃此一題材,令人感觸頗深。 預計今年秋天於台灣上映的《PLAN 75》,一定不能錯過!
「戶外配戴口罩問題,日本政府打算隨波逐流嗎?」 隨著歐美國家對戶外配戴口罩政策的放鬆,日本國內對此議題的態度又是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