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比特幣?是打破現代中心化金融的法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比特幣是一種虛擬貨幣,是一種基於密碼學的貨幣,他是最市值最大也最廣為人知的一種加密貨幣,而要開始介紹比特幣之前就要先說明法定貨幣,法定貨幣簡稱法幣,是由各個國家政府所發行,人們之所以使用法幣,是因為法幣背後有政府的支持,但是一旦政府失去公信力或是施行了錯誤的政策,你手中的法幣將可能大幅貶值。我們先來看看下面幾個法定貨幣貶值的例子。

我們先來看看下面幾個法定貨幣貶值的例子。

raw-image

惡性通膨的例子除了委國,其實台灣在1945-1949年間也經歷過,當時受到國共內戰影響,使台幣被捲入中國的惡性通膨,舊台幣形同廢紙,官方統計顯示,1946年-1949年這3年半,每年平均物價漲幅達922%。當時的通膨有多嚴重?1斗米要價舊台幣24.5萬元,肉每斤7萬5千元,雞蛋每顆7200元。人們一拿到錢就要趕快花掉,扛著1扁擔的錢去買1碗麵是常有的事。且價格一日數變,早午晚價錢不同,點麵若不先付錢,點餐時1碗12萬,結帳就變20萬。民間甚至回到過去以物易物的方式,把家裡養的雞、鴨,拿去市場上換米、柴及豬肉。(以上取自自由時報全球通膨史)

而近期的例子則是2007-2008年由於美國次級房貸惡化,導致全球金融風暴,使美國當時第四大投資銀行雷曼兄弟等其他大公司紛紛破產,造成的金融海嘯所引發的全球經濟大衰退,多國政府為了拯救經濟而實行「量化寬鬆」政策。「量化寬鬆」(quantitative easing)政策,簡單來說就是政府不斷印鈔票來拯救經濟。目前世界各國政府面臨2020年開始全球大流行的COVID-19,又開始實行量化寬鬆政策,而這次則是無限的量化寬鬆,單是美國每個月就會印出1200億美元,而各國瘋狂印鈔之後帶來的通膨已經逐漸反應在房價及其他民生物資上了。



看完法定貨幣及現在面臨的通膨例子,再回到正題的比特幣,比特幣誕生就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中,當時有一份署名中本聰的論文被發表在網路上,其標題為《比特幣:對等網路電子現金系統》(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論文中詳細描述了這套電子網路交易系統,不需依賴政府及銀行等其他集權機構,來為貨幣的價值進行背書,而是藉由許多毫無關聯的人們提供電腦運行的一套貨幣系統。

下面會仔細介紹比特幣的四個特點,我們與法定貨幣來做對比會較容易瞭解。



一、稀缺性

比特幣創始之初設定為總量2100萬枚,是無法修改的程式碼,此一限制有效的避免了政府濫發貨幣導致貨幣貶值的行為。


二、分散式帳本

比特幣網路系統,即是將每一筆交易以廣播的方式傳送至網路上所有素不相識的記帳者,這裡簡稱記帳者為(礦工),礦工們提供電腦運算紀錄每一筆交易,交易數據達到一定數量會打包成一個區塊,並且系統給予完成記帳及打包帳本的礦工們比特幣作為獎勵,藉由獎勵來延續運作這套系統。


三、匿名性

任何人只要有網路即可創建一個比特幣錢包,不需要持證件至銀行等金融機構開戶,此方式使比特幣錢包的所有人難以被追查身分,以達到抗審查的匿名性。


四、不可逆且公開透明的交易

每一筆比特幣的交易,皆會被上傳至不可竄改的比特幣網路,因為比特幣網路由世界各地數以萬計的礦工進行記帳,駭客竄改單一電腦中的帳本毫無用處,且交易一旦送出將不可逆,並且任何人皆可上網查閱交易紀錄。


上面四點大致上是比特幣的架構及運行模式,自從中本聰將比特幣系統完成之後就消失於世界上,當初一起協助架設比特幣網路的人也無法得知其身分,2008年至今仍無法確認中本聰的真實身分,且中本聰的比特幣錢包至今已有98萬枚比特幣,以2021年初比特幣價格一枚3萬美元換算,中本聰的錢包已有294億美元,這筆鉅款從來都沒有動過分毫,如此神秘的一位人物,對於這樣的鉅額也不為所動,所以也有人說比特幣是上帝要破壞現有金融體系才送到這世界上的,也有人說這是人民的法槌,為了使人民從政府、銀行手中取回貨幣的記帳權,以解決執政者濫發鈔票及通貨膨脹的問題。


看到這裡還想深入瞭解比特幣的詳細運作,可參考下方的比特幣與區塊鏈運作原理

延伸閱讀-挖礦是什麼?簡單教你比特幣與區塊鏈運作原理

延伸閱讀-買比特幣就要到全球最大的加密貨幣交易所-幣安Binance

延伸閱讀-我的比特幣居然可以在台灣超商刷卡買咖啡!刷卡回饋台幣算什麼!我刷卡回饋加密貨幣2-8%!

延伸閱讀-定存台幣100萬一年只有1萬元利率?教你定存一百萬一年領10萬的高利息方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貓奴護理師の理財筆記的沙龍
49會員
28內容數
區塊鏈與加密貨幣
2023/06/27
最近很多網友們被詐騙,都是透過網路交友,被網友被引導去幣安、OKX、火必Huobi、Bitget、BingX交易所上面向C2C或P2P商家購買泰達幣 (USDT)、比特幣 (BTC)、以太坊 (ETH)、幣安幣 (BNB)之類的虛擬貨幣,之後又將虛擬貨幣提領或轉移出原本的幣安、OKX、火必
Thumbnail
2023/06/27
最近很多網友們被詐騙,都是透過網路交友,被網友被引導去幣安、OKX、火必Huobi、Bitget、BingX交易所上面向C2C或P2P商家購買泰達幣 (USDT)、比特幣 (BTC)、以太坊 (ETH)、幣安幣 (BNB)之類的虛擬貨幣,之後又將虛擬貨幣提領或轉移出原本的幣安、OKX、火必
Thumbnail
2022/04/19
  現在加密貨幣上的NFT充斥著炒作及詐騙,隨著這波NFT熱潮推出了許多區塊鏈遊戲、區塊鏈藝術品,大部分都是炒作居多,那些NFT討論的熱度一過去之後,許多NFT就變成了一張賣不出去的JPG圖片,但是如果NFT不是用來炒作遊戲、藝術品,而是實際用來鑑定與辨識奢侈品呢?
Thumbnail
2022/04/19
  現在加密貨幣上的NFT充斥著炒作及詐騙,隨著這波NFT熱潮推出了許多區塊鏈遊戲、區塊鏈藝術品,大部分都是炒作居多,那些NFT討論的熱度一過去之後,許多NFT就變成了一張賣不出去的JPG圖片,但是如果NFT不是用來炒作遊戲、藝術品,而是實際用來鑑定與辨識奢侈品呢?
Thumbnail
2022/03/30
  常見的加密貨幣轉移方式及主網選擇,這裡主要介紹四個主要的加密貨幣轉移方式,也是大家平常比較常用到的,但是只要學會之後可以套用在其他加密貨幣上面轉移,這邊用幣安App介面做一些說明。 這邊用ETH轉移至狐狸錢包及USDT轉移至台灣Max交易所來舉例 ge ge
Thumbnail
2022/03/30
  常見的加密貨幣轉移方式及主網選擇,這裡主要介紹四個主要的加密貨幣轉移方式,也是大家平常比較常用到的,但是只要學會之後可以套用在其他加密貨幣上面轉移,這邊用幣安App介面做一些說明。 這邊用ETH轉移至狐狸錢包及USDT轉移至台灣Max交易所來舉例 ge ge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今天來談談比特幣與標普500指數之間的關聯性,為什麼比特幣會在近10年來無中生有、交易火紅,甚至是投機世界的當紅炸子雞呢?在比對數據之前,先簡單了解一下比特幣的生成: 比特幣是全世界第一個加密的電子貨幣也是至今交易量最大的數位貨幣,它的產生是以科技的密碼原理來控制貨幣的製造和管理......
Thumbnail
今天來談談比特幣與標普500指數之間的關聯性,為什麼比特幣會在近10年來無中生有、交易火紅,甚至是投機世界的當紅炸子雞呢?在比對數據之前,先簡單了解一下比特幣的生成: 比特幣是全世界第一個加密的電子貨幣也是至今交易量最大的數位貨幣,它的產生是以科技的密碼原理來控制貨幣的製造和管理......
Thumbnail
在2020年初,新冠疫情剛爆發時,加密貨幣的代表「比特幣」每枚僅為7000美元左右,到了2021年11的最高點來到了6.9萬美元,在無限QE的資金氾濫狂潮下,更有人喊出比特幣價格5 年內可望突破50萬美元天價,投資加密貨幣似乎變成搭上致富列車的VIP車票,6.9萬價格=便宜。
Thumbnail
在2020年初,新冠疫情剛爆發時,加密貨幣的代表「比特幣」每枚僅為7000美元左右,到了2021年11的最高點來到了6.9萬美元,在無限QE的資金氾濫狂潮下,更有人喊出比特幣價格5 年內可望突破50萬美元天價,投資加密貨幣似乎變成搭上致富列車的VIP車票,6.9萬價格=便宜。
Thumbnail
自從2008年經融風暴後中本聰祭出了比特幣白皮書,自此比特幣迎來了新的時期。開創性的想法與技術理論的支持,如今加密貨幣已經來到了第12個年頭,而這12個年頭對於加密貨幣市場已經有多大的改變呢?而你又該如何重新定義虛擬貨幣市場? 一個誓言要取代黃金的金融產品 在比特幣問世的那幾個年頭,大夥都還不知道如
Thumbnail
自從2008年經融風暴後中本聰祭出了比特幣白皮書,自此比特幣迎來了新的時期。開創性的想法與技術理論的支持,如今加密貨幣已經來到了第12個年頭,而這12個年頭對於加密貨幣市場已經有多大的改變呢?而你又該如何重新定義虛擬貨幣市場? 一個誓言要取代黃金的金融產品 在比特幣問世的那幾個年頭,大夥都還不知道如
Thumbnail
  要開始說比特幣,就不得不說明一下,2007-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由於美國次級房貸惡化,造成美國第四大投資銀行雷曼兄弟等其他大公司紛紛破產,造成的金融海嘯引發經濟大衰退,多國政府央行為了拯救經濟,跟現在2020年全球大流行COVID-19,一樣實行「量化寬鬆」(quantitative eas
Thumbnail
  要開始說比特幣,就不得不說明一下,2007-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由於美國次級房貸惡化,造成美國第四大投資銀行雷曼兄弟等其他大公司紛紛破產,造成的金融海嘯引發經濟大衰退,多國政府央行為了拯救經濟,跟現在2020年全球大流行COVID-19,一樣實行「量化寬鬆」(quantitative eas
Thumbnail
老實說...你對比特幣的第一印象是如何? 騙人的?泡沫?投機?割韭菜?沒有實際價值? 不靠譜?波動極大?很多人傾家蕩產? 身為一個ETF投資人,我總是躲在一旁,偶爾看到比特幣崩跌的新聞,就出來踏它兩腳,嚷嚷著「你看吧!叫你乖乖投資ETF就好了,玩什麼比特幣阿?」 「比特幣無實際價值和貝殼沒有兩樣。」
Thumbnail
老實說...你對比特幣的第一印象是如何? 騙人的?泡沫?投機?割韭菜?沒有實際價值? 不靠譜?波動極大?很多人傾家蕩產? 身為一個ETF投資人,我總是躲在一旁,偶爾看到比特幣崩跌的新聞,就出來踏它兩腳,嚷嚷著「你看吧!叫你乖乖投資ETF就好了,玩什麼比特幣阿?」 「比特幣無實際價值和貝殼沒有兩樣。」
Thumbnail
2020年是個混亂的一年,在台灣的各位或許沒有太大的感受,生活上只有些許的不方便,每天看新聞報導好像是在電影災難片一般,但在全世界其他國家卻實實在在地改變了許多人的生活模式。 比特幣在2020年內大漲了5.26倍,由年初7208美元大漲至12月底的40509美元
Thumbnail
2020年是個混亂的一年,在台灣的各位或許沒有太大的感受,生活上只有些許的不方便,每天看新聞報導好像是在電影災難片一般,但在全世界其他國家卻實實在在地改變了許多人的生活模式。 比特幣在2020年內大漲了5.26倍,由年初7208美元大漲至12月底的40509美元
Thumbnail
比特幣又再次攻佔萬元大關;究竟在比特幣破萬之後;是不是能一路過關斬將再創新高,還是會再次引發獲利了結賣壓?今年適逢比特幣四年一次;減半發行。在行情跨越一萬美元之後,或將吸引更多買盤。比特幣背後複雜的「區塊鏈技術」相信大家都可以在網上找到資料,鬼宿希望從貨幣的歷史觀點,帶大家了解「比特幣現象」。
Thumbnail
比特幣又再次攻佔萬元大關;究竟在比特幣破萬之後;是不是能一路過關斬將再創新高,還是會再次引發獲利了結賣壓?今年適逢比特幣四年一次;減半發行。在行情跨越一萬美元之後,或將吸引更多買盤。比特幣背後複雜的「區塊鏈技術」相信大家都可以在網上找到資料,鬼宿希望從貨幣的歷史觀點,帶大家了解「比特幣現象」。
Thumbnail
從最初有人用一萬個比特幣;購買了二個比薩。直到現在;一個比特幣等值 9 千美元,僅僅數年之間;比特幣的價格上漲了何止萬倍。時間回到 2017 年 3 月,一個比特幣的美元價格,超越了一盎司黃金的美元報價,比特幣頓時成為黃金最大假想敵「比特幣價值超越黃金,目前這個說法並不正確;但未來卻不容小覻」。
Thumbnail
從最初有人用一萬個比特幣;購買了二個比薩。直到現在;一個比特幣等值 9 千美元,僅僅數年之間;比特幣的價格上漲了何止萬倍。時間回到 2017 年 3 月,一個比特幣的美元價格,超越了一盎司黃金的美元報價,比特幣頓時成為黃金最大假想敵「比特幣價值超越黃金,目前這個說法並不正確;但未來卻不容小覻」。
Thumbnail
我認為比特幣當今的發展,應該不是虛擬貨幣,而是一種虛擬資產,因為物以稀為貴,它跟黃金一樣,都是一種「風險性資產」,當然會泡沫!
Thumbnail
我認為比特幣當今的發展,應該不是虛擬貨幣,而是一種虛擬資產,因為物以稀為貴,它跟黃金一樣,都是一種「風險性資產」,當然會泡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