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密的愛情:《越界》中的王振文

隱密的愛情:《越界》中的王振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最近又重看一次《越界》,覺得王振文、王振武這對「再婚兄弟CP」的劇情發展,其實比夏宇豪、邱子軒這對主CP更合理、更動人。主要原因如下:

一、演技方面:表情動作堪稱細膩

(一)

我想,各位可能都注意到了:哥哥振武每次都很細心地照顧、呵護弟弟,甚至很快察覺弟弟是不是「討厭」他?而弟弟振文,只要遇到跟哥哥相關的事,眼神就一直閃躲!

振武一直喜歡/愛著振文,也以行動積極「照顧」他;但振文卻因為「不敢」愛上振武而尷尬面對。於是,振文開啟心理防衛機制──為了怕自己因為「無法告白、無法在一起而尷尬」,所以乾脆催眠自己:「振武不愛我,他只是覺得自己欠我!」(第五集)

(二)

第五集,就在振文向宇豪、子軒說實話後,振武強拎著振文包包,逼迫弟弟跟他一起回家。很有意思的是,振武問振文是不是在躲他?希望振文解釋一下;然後,振文竟然在公車站坐著睡著了!接著,振武摟住振武,還在他耳邊吹氣;然後,振文眼睛略張開,又慢慢閉上。

這裡好多細節啊!

首先,為什麼振文會睡著?我認為這是一種「逃避尷尬」的表現──因為太在意振武,又不能跟他告白,至好睡著逃避一切尷尬情緒。其次,振文被振武吹氣後,眼睛微張開,這細節也太精妙了吧!對振文來說,只有在睡夢中,才能「享受」在振武的擁抱之中,所以他就算醒了,也寧願「假裝」繼續處在睡眠狀態──「如果這是夢,請不要叫醒我」,他應該會說這句話吧?

(三)

第七集,振文向振武告白那段,我私心認為,這是《越界》最動人的一幕!

整個片段沒有生難字詞,也沒有任何色情暗示,就只是真心說出自己的感受!(可見作文不一定要辭藻華麗,樸實的言語也可以感動別人)飾演振文的演員,真的太會演了!

在那段告白中,振文說了兩次「對不起」:第一次「對不起」,是因為「沒辦法把你當成自己哥哥」;第二次「對不起」,是因為「現在才把你最喜歡的排球還給你」。這兩個「對不起」,都好虐心──前者是因為處在對同性愛情還不友善的社會裡,同性戀者可能認為自己愛上「生理同性」是「錯的」;後者是因為自己不喜歡排球(忘了某一集提到過XD),覺得排球會分散哥哥的「愛」,所以之前搶了哥哥喜歡的排球,讓哥哥一心一意照顧自己。

真心覺得王振文、王振武這對「再婚兄弟CP」超強!

二、情感方面:涓涓細流的「愛」

不知道為什麼,振文、振武這對CP讓我想起《紅樓夢》裡,賈寶玉與林黛玉那種涓涓細流、細水長流的「愛」。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是通過日常表現、長期相處而產生的;而振文、振武的愛,也是這樣。

這兩對情侶,雖然有著生理性別的差異──一對生理男性與生理女性,另一對都是生理男性,但邱子軒說得好:「喜歡的重點,在於喜歡本身,不分男女。」(第五集)人家「喜歡」就好,萌萌「們」是在反對什麼?

我在想,為什麼同性戀中有一組術語是「哥」(照顧者)、「弟」(被照顧者)?大概是因為「照顧」這種關係,很容易培養感情吧?

「照顧」必須是「長時間累積」(只有一兩次「照顧」可能只是禮貌或客套之類的XD)、「注意細節」(例如注意對方習慣,像媽媽照顧小孩那樣XD)的行為,也因此,它很容易「日久生情」。

avatar-img
周大頭的沙龍
0會員
7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周大頭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昨天《俗女2》大結局,又哭又笑好精彩! 有點小小的心得~ 這一集的亮點,是陳嘉玲、陳嘉明、洪育萱都「長大」了。 看似堅強的陳嘉玲,生小孩時,竟然需要媽媽在身邊鼓勵;有了媽媽的陪伴,陳嘉玲瞬間長出勇氣,也順利生下女兒。順帶一提,陳嘉玲最後半跪,並用棒球跟蔡永森求婚,我覺得這一幕很厲害:它打破「男
實在太喜歡《俗女養成記》,也一直很想寫一些跟網友不一樣的心得;其中一個切入點很吸引我,就是「陳晉文(陳嘉玲父親)與陳嘉明(陳嘉玲弟弟)的父子關係」與「陳嘉明的家庭定位」。 關於陳爸陳晉文,米果有一篇很精彩的文章:〈像陳晉文這樣的台灣男人〉,有興趣的夥伴可以自行參看。 但這題目很難寫,主要因為這部戲既
《俗女養成記》最後一集,最大的亮點與哭點是陳嘉玲與母親的互動。 1、與陳嘉玲吵架/去臺北面試,收行李 因為陳母「一直念」,陳嘉玲覺得厭煩,最後演變成母女吵架。 這裡很家常,幾乎是我這一輩的阿嬤、媽媽日常。長大後,才知道「一直念」的背後隱藏著濃濃的「愛」,只是這種方式,會讓子女兒孫輩厭煩。 陳嘉玲之所
昨天《俗女2》大結局,又哭又笑好精彩! 有點小小的心得~ 這一集的亮點,是陳嘉玲、陳嘉明、洪育萱都「長大」了。 看似堅強的陳嘉玲,生小孩時,竟然需要媽媽在身邊鼓勵;有了媽媽的陪伴,陳嘉玲瞬間長出勇氣,也順利生下女兒。順帶一提,陳嘉玲最後半跪,並用棒球跟蔡永森求婚,我覺得這一幕很厲害:它打破「男
實在太喜歡《俗女養成記》,也一直很想寫一些跟網友不一樣的心得;其中一個切入點很吸引我,就是「陳晉文(陳嘉玲父親)與陳嘉明(陳嘉玲弟弟)的父子關係」與「陳嘉明的家庭定位」。 關於陳爸陳晉文,米果有一篇很精彩的文章:〈像陳晉文這樣的台灣男人〉,有興趣的夥伴可以自行參看。 但這題目很難寫,主要因為這部戲既
《俗女養成記》最後一集,最大的亮點與哭點是陳嘉玲與母親的互動。 1、與陳嘉玲吵架/去臺北面試,收行李 因為陳母「一直念」,陳嘉玲覺得厭煩,最後演變成母女吵架。 這裡很家常,幾乎是我這一輩的阿嬤、媽媽日常。長大後,才知道「一直念」的背後隱藏著濃濃的「愛」,只是這種方式,會讓子女兒孫輩厭煩。 陳嘉玲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