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聖地獄(文字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說到地獄,你會想起誰?講起地獄,我會想起沙特(桑-保羅·沙特Jean-Paul Sartre,1905年6月21日-1980年4月15日,著名法國哲學家、作家、劇作家、小說家、政治活動家,存在主義哲學大師)。他曾經說過:「他人就是地獄。」意思是當我死後,我在他人的目光中凝固起來,我沒有自由去對他人針對我的評價做任何解釋或辯駁。結果是我被埋葬於他人的記憶和感覺中,所以他人是地獄,因為我被他人埋葬了,被埋葬在地獄。

什麼是地獄?地獄是怎樣的?誰會下地獄?如何避免往地獄?

我們會從宗教及哲學探討地獄。我們暫時放下沙特。要提醒的是,我們所探討的是死後的地獄。我們先為地獄下個定義。談論地獄比較全面的宗教是基督宗教及佛教。基督宗教指出,地獄hell此詞要從廣義及狹義來說明。廣義而言,地獄包容了陰府,是一個暫時受罰的情況,其中有黑暗、痛苦,同時未達到一個光榮的境況,換言之,在此境況中,到達不到上主面前。狹義而言,地獄即指絕對無救恩的永恆情況。這種情況,按聖經及教會傳統的瞭解,地獄就是絕對違反上主的人死後會去的地方。教會面對這種事實,常以「如果……則……」的恐嚇方式來表達,而非描述一件已發生的事情。每一個文化和宗教團體,都會有詩人或畫家,或是民間百姓,以很多具體的方式描寫地獄的景像,就把現世所見的苦刑置於死後的情景中。

我們轉看佛教對地獄的定義。地獄,梵語曰那落迦Naraka,泥犁Niraya等。譯為不樂,可厭,苦具,苦器,無有等。指眾生由罪業而招感之極苦處所。該處環境惡劣,眾生由惡業報而化生,沒有男女欲,受眾多苦。法華文句四曰:「地獄此方語,胡稱泥犁者,秦云無有。無有喜樂,無氣味,無觀無利,故云無有。」

綜合兩大宗教的定義所說,地獄只有一個字:苦。如何苦?兩大宗教又如何描述地獄?

舊約及早期的猶太宗教以兩個圖像來描述那死後受罰的地方:第一個圖像是陰府,其中有兩種不同的情況,一個為義人,含有安慰及善報,另一個則為惡人,含有惡報(路十六19~31);第二個圖像是被咀咒的山谷(列下廿八3;卅三6),在那裡有祭獻小孩的惡習,也是令人咀咒之地,先知們就曾以此圖像警告著以色列人民,上主要來審判的情形(耶七32;十九6;依六六24)。自公元前二世紀以來,猶太的默示思想中就將被咀咒的山谷視為預告上主審判之所,在那裡有地獄的火。

新約中也有許多圖像及比喻在描寫地獄。洗者若翰(瑪三12)和耶穌(瑪十八8)都提到在地獄中有永恆不滅的火,因此也稱為火獄(瑪五22;十八9)、火窯(瑪十三42,50)。此外,在其他章節中則將地獄的罰稱為哀號和切齒(瑪八12;十三42,50;廿二13;廿四51;廿五30;路十三28)、蟲子不死火也不滅(谷九48)、黑暗中的黑暗(瑪八12;廿二13;廿五30),這些都是以現世所能想像到的可怕情景,表達出與天堂光榮境界完全的對立(瑪廿二1~2)。福音也用了舊約中「被咀咒的山谷」的圖像,並指出這是最後審判的地方,這個地方不但是為魔鬼及其使者所預備,也為那些不願悔改和拒絕上主所賜救恩的人準備的(瑪五29)。保祿書信中不提地獄,但卻很清楚的提出永恆的失敗和非救恩的字眼(格前一18;格後二15;四3;得前五3),也指出亡者就是不聽從福音的人(得後一9)、夜間的盜賊(得前五2)或痛苦臨于孕婦身上(得前五3)。默示錄(十四10;十九20;廿14;廿一8)以舊約的比喻及圖像來描寫地獄的特色(如創十九24),並指出在那裡所有反對基督的人、假先知(默十九20)、魔鬼以及一切未記載於生命冊中的人將一起受罰,死亡和陰府同樣要被焚燒(默廿14)。

基督宗教傳統在聖經的教導下,依照各文化的特色而用不同的神學思想來表達地獄存在的可能性,例如在基督宗教逐漸接受靈魂不滅的思想中,即將人死後所受的地獄之罰當作是靈魂所受的罰。神學家們一方面提倡上主的正義以證明地獄應是永恆性的;另一方面卻又要把地獄永恆之罰與上主無限仁慈間的矛盾現象整合。除此之外,不少教父<如奧力振(Origen)、盎博羅修(Ambrosius)、熱羅尼莫(Jerome)>認為地獄之火是隱喻著人離開上主的痛苦情況,這痛苦如同火一般的焚燒著人;有些神學家<如巴西略(Basil, 約329-379)、奧斯定(Augustine)>則認為火應該是真正的火,但並不相似現世中所用的情形,而且是在人死亡後才會被施行。至於地獄的罰,按神學家的討論則有二種:一種是人無法享受榮福直觀的情況「失苦」(poena damni);另一種則是肉身上的苦刑「覺苦」(poena sensus)。二十世紀初有些神學家曾主張人在死亡中完全被消滅的說法,亦即人死後不再存在,成為真正的無,也不再進入永生,他們的死亡顯露出他們如同虛無一般。

今日系統神學以下面幾個重點來探討地獄之說:

第一,在比較動態性的整體位元際關係的典範中,地獄是個非空間性的事件,而是境遇,也是人作出徹底地相反上主的行為而導致的狀況。這狀況的重點在於人體驗到自己完全達不到天主面前;因此在這種思想中有那些傳統較具體的問題(如:地獄的火、什麼地方、苦刑、失苦及覺苦的特色等)不再是那麼重要。

第二,新約所指的地獄,並非描寫一具體情況,而是在宗教平面上的恐嚇言論,主要在助人悔改而善度聖潔的生活。

第三,許多神學家們認為聖經和教會傳統並未真正指出任何一個具體的人(如猶達斯)下地獄(谷十四21;路廿二3;若十三27)。所以神學家們日漸體會到聖經和訓導當局談論地獄,主要是在指出一個失敗的可能性,這失敗就是人在完全相反上主之愛的情況中去世。如此,地獄就成為一個事實。

第四,聖經一直宣揚那超越人所能想像的上主的愛的福音;靠著這愛的福音,基督徒們希望,沒有一個人會完全徹底地相反上主的愛而創造自己的地獄。

第五,在面對永恆的地獄及上主的仁慈這兩種相似矛盾的主張時,神學家解釋指出,上主創造人的時候,給人類最大的禮物就是自由。人以其自由的自我意識,逐漸發展出存在的價值,並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如此而應該在具體的生活中與人、與上主發揮愛的關係。但是上主尊重人的自由,所以若自由地做出徹底相反上主之事,破壞了彼此之間愛的關係,那麼人也相反他自己最深的價值,更破壞了自己存有的意義。在這種情況下上主也愛莫能助,而讓人自由地消滅自己。這種解釋較符合地獄永罰和上主之愛彼此相關的主張。

濫用自由而失足這種說法都說得通,因為責任自負,干卿何事。至於未有自由意志的人,例如嬰兒又如何?天主教或其他基督信仰中有稱為古聖所的地方。古聖所limbo是由拉丁文limbus而來,是指衣邊或物品的邊,中文音譯靈薄獄。古聖所指的是亡者所在的一個境界,不是天堂、地獄或煉獄。古聖所跟嬰兒有何關係?基督信仰傳統面對人怎能得救的問題而發揮了「嬰孩前廳」的思想。因為在教會老傳統裡,並沒有提到未領洗而死亡的事情。當時一位律師名為白拉奇,他認為人性本惡,但可以藉着受洗,因信成義。白拉奇強調即使人未領洗而死亡,也可以達到一個自然幸福的永生境界中。後來發展成古聖所知個名詞。簡潔來說,古聖所就是為在耶穌之前死去的善人、無機會受洗的成人及未受洗之嬰兒等候救恩之處所。(參閱伯前三 18-20)說到這裡,聰明的你應該猜想到中文意譯為何名為古聖所,就是古代的義人善人安身之所。教會當時的護法奧斯定卻否定了白拉奇之主張,因為按聖經的教導,領洗以及參與可見的教會生活,是人獲得救恩的必經之路,因此他認為除了領洗,沒有什麼自然永生的得救路徑。奧斯定的論點卻並未能直接解決未領洗而死亡能否升天堂這問題。自此,諸多神學家也努力提出一些論點,指出普遍救恩性的可能性的理由,這思想促使梵二大公會議肯定了普世救恩的論點,把救恩的範圍擴大到整個人類。既然救恩擴大到整個人類,當然包括未領洗的嬰兒,因此,古聖所之說從此絕跡江湖。

看完基督宗教的經典和神學怎樣描述地獄,讓我們看看佛教的經典及學說。佛教認為地獄有三類:第一類,根本地獄,八熱地獄及八寒地獄也。第二類,近邊地獄,十六遊增地獄也(此依俱舍論若依智度論則以八寒水八炎火為近邊地獄)。第三類,孤獨地獄,在山間、曠野、樹下、水濱,場所無定,為各人別業所惑,因此苦報及壽命,亦各不同。若論受苦,根本最甚,近邊次之,孤獨又次之。

相信觀眾比較熟悉的是八大地獄(又稱八熱地獄),略如下述︰

  1. 等活地獄(Sam!jn~a^)︰又作想地獄。墮生此處的有情,手生鐵爪,互見時懷毒害想,以爪相摑。或因心意濁亂,摑裂自身,至血肉竭盡而死。然冷風一吹,皮肉還生,復受前苦。凡犯殺生罪、毀正見、誹謗正法者墮生此獄。
  2. 黑繩地獄(Kalasu^tra)︰此獄獄卒,以熱鐵繩縱橫綑縛罪人之身,或斫或鋸。所受苦惱,十倍於前。凡造殺生、偷盜罪者墮生此獄。
  3. 眾合地獄(Sam!gha^ta)︰又作推壓地獄。諸鬼卒驅罪人入兩鐵山間,罪人受兩鐵山之擠壓,肉骨碎裂。凡犯殺生、偷盜、邪淫罪者,墮生此獄。
  4. 叫喚地獄(Raurava)︰又作號叫地獄。或將罪人投熱鑊中煎煮;或將罪人驅入猛焰火室;或以鉗開罪人口,灌入烊銅,燒爛五臟。凡犯殺、盜、邪淫、飲酒者墮生此獄。
  5. 大叫喚地獄(Maha^raurava)︰又作大叫地獄。此獄罪人所受之刑罰如前之叫喚地獄,其苦更甚於前。凡犯五戒者墮生此獄。
  6. 焦熱地獄(Tapana)︰又稱燒炙、炎熱地獄。令罪人臥熱鐵上,由首至足,以大熱鐵棒打碎成肉糜。凡犯五戒、邪見者,墮生此獄。
  7. 大焦熱地獄(Parita^pana)︰又作大燒炙、極熱地獄。此獄罪人所受刑罰如前,其苦更甚於前。凡行殺、偷、邪淫、妄語、飲酒、邪見及污淨戒僧尼者,墮生此獄。
  8. 無間地獄(Avi^ci)︰又作阿鼻地獄。此獄罪人所受之苦,無有間歇。凡犯五逆罪者,墮生此獄。

除了八熱地獄,也有八寒地獄,當中苦狀亦好不到那裡。受罪眾生因嚴寒所逼,皮肉皰起;皰即破裂;唇不能動,僅能於舌中作此聲;皮肉破裂,似青蓮華;似紅蓮華;全身凍裂變紅,似大紅蓮華。誰人下地獄?佛教指出六道輪迴:「行上品十善者生天,中品十善者做人,下品十善者做阿修羅;犯上品十惡者落地獄,中品十惡者墮餓鬼,下品十惡者淪畜道。」

綜合兩大宗教的經典所說,我們可以總結出地獄內必定有痛和苦兩兄弟同時存在,那些完全違反正道的惡者會下地獄。即是那些恃強凌弱,虐待兒童及動物,及為了一己之利而毒害異己的人會下地獄。因此,我們在世要行正道,做善人,即是要行公義,好憐憫,便可以避免往地獄去。

講到地獄的恐怖,我想起古希臘宗教。他們認為地獄不是直接屬於冥界的一部份,是被描述位於由天界至塵世到冥界的遙遠之地。該處相當黑暗無光,是個無窮的折磨空間;古希臘關於地獄是如同潮濕且陰鬱愁苦的坑洞,周圍有青銅的牆垣圍繞着,並且在遠處還有三層黑夜所籠罩。那裏主要是以在塵世間違犯宗教上與道德上罪愆的極惡之人,因他們在生前的所做所為接受懲治,尤其是褻瀆神明的罪人必到地獄受懲。詩人赫西俄德描述,一個青銅砧從天空落至地面需要九日九夜的時間,因此連一個客體從地面到地獄也是相同的時間量。

古希臘宗教並沒有提及地獄的痛,卻藉著地獄的黑和遠的具體描述去表達了地獄的苦。痛是身體上的痛;苦是心靈上的苦。人類往往能夠忍受痛楚(例如陣痛),卻難以忍受苦楚(例如親人的離開)。在黑暗和遙遠的空間裡,我們仍然可以有行動及思想的自由,但我們再沒有自由跟他人相遇,更談不上我們有自由去對他人針對自己的評價做任何解釋或辯駁。

「他人就是地獄」沙特這名句跟我們說,我們是要透過他人的注視,才感受到自由的存在和對自由的限制。我認為地獄最苦的,可能就是永遠不再被他人注視。趁著大家仍在人世,除了不可恃強凌弱,虐待兒童及動物,及為了一己之利而毒害異己,更要學習多點關心身邊人,不要忽略及冷待身邊人。如果人人都做到這一點,在世受著地獄之苦的便會少一點。


Reference:

輔仁神學著作編譯會,《神學辭典》,光啟出版社,1996。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aw AN的沙龍
3會員
79內容數
故仔嘅專題包括世界國地旅遊熱點同埋秘境,有小鎮同埋城市,重要係包括當中嘅小故事。
Law A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0/17
廣東話旅遊資訊 演員宋康昊坐喺樓梯上講對白嘅經典場面而家已經變咗做白淺灘文化村導覽中心,為遊客提供有用嘅信息同埋買飲品。呢度經常舉辦小型展覽,同埋有專業導遊隨時幫助遊客。仲有好多角落係攝影嘅理想場所,背景係美麗嘅大海同可愛嘅木雕......
Thumbnail
2023/10/17
廣東話旅遊資訊 演員宋康昊坐喺樓梯上講對白嘅經典場面而家已經變咗做白淺灘文化村導覽中心,為遊客提供有用嘅信息同埋買飲品。呢度經常舉辦小型展覽,同埋有專業導遊隨時幫助遊客。仲有好多角落係攝影嘅理想場所,背景係美麗嘅大海同可愛嘅木雕......
Thumbnail
2023/10/09
廣東話旅遊資訊 翻查資料,附近嘅中里山,因為大規模埋咗地雷同埋其他地雷,所以要小心。據國防部講,呢度埋咗2718發地雷,但根據參與埋地雷工作嘅金文斗嘅證詞,實際上埋咗25000多發。更可怕嘅係,地圖唔係好明確,而且係由直升機無差別散佈嘅......
Thumbnail
2023/10/09
廣東話旅遊資訊 翻查資料,附近嘅中里山,因為大規模埋咗地雷同埋其他地雷,所以要小心。據國防部講,呢度埋咗2718發地雷,但根據參與埋地雷工作嘅金文斗嘅證詞,實際上埋咗25000多發。更可怕嘅係,地圖唔係好明確,而且係由直升機無差別散佈嘅......
Thumbnail
2023/10/02
廣東話旅遊資訊 係講兩個妓女喺呢度埋葬咗。壬辰倭亂嘅時候,日軍攻佔水營城之後,佢哋舉行慶祝宴會,兩個妓女酒醉之後掉入水中,同一名醉酒嘅日軍將軍一齊英勇殉命......
Thumbnail
2023/10/02
廣東話旅遊資訊 係講兩個妓女喺呢度埋葬咗。壬辰倭亂嘅時候,日軍攻佔水營城之後,佢哋舉行慶祝宴會,兩個妓女酒醉之後掉入水中,同一名醉酒嘅日軍將軍一齊英勇殉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話說下週牧師講道主題是地獄,當然他講了一些我很清楚有去脈絡狀況的訊息,但也算是針對聖經做了算仔細地整理與研究(然後他要大家不要研經呵呵),但這主題我也研究過,就稍微分享一下。 話說在前頭,說是研究。只是興趣使然,還不到能做成結論的程度,算是過去研究的一點補充資訊而已。 其實牧師有先提到陰間、地獄
Thumbnail
話說下週牧師講道主題是地獄,當然他講了一些我很清楚有去脈絡狀況的訊息,但也算是針對聖經做了算仔細地整理與研究(然後他要大家不要研經呵呵),但這主題我也研究過,就稍微分享一下。 話說在前頭,說是研究。只是興趣使然,還不到能做成結論的程度,算是過去研究的一點補充資訊而已。 其實牧師有先提到陰間、地獄
Thumbnail
阿鼻大地獄 世人若犯以下罪事,應入本地獄: (一)犯了元首、帝王所制定的法律條例中,像十惡中的極惡 ; 應受凌遲、斬頭、絞刑、槍決等罪事, 諸等鬼犯在先前各殿地獄受諸種苦刑後,解送到本殿受刑。 (二)放火焚燒房屋,毀人生命、家、財產者。 (三)煉製毒藥者(包
Thumbnail
阿鼻大地獄 世人若犯以下罪事,應入本地獄: (一)犯了元首、帝王所制定的法律條例中,像十惡中的極惡 ; 應受凌遲、斬頭、絞刑、槍決等罪事, 諸等鬼犯在先前各殿地獄受諸種苦刑後,解送到本殿受刑。 (二)放火焚燒房屋,毀人生命、家、財產者。 (三)煉製毒藥者(包
Thumbnail
不知孝道者,即入此獄。 大熱惱大地獄 都市王掌管大海底,正西方沃燋石下的大熱惱大地獄。 此地獄寬長八千里(五百由旬),另設十六小地獄。 世人若犯以下不孝之罪,發入此殿地獄: 雙親在世時,不能奉養 ; 雙親去世時,不能予以安葬。 致令父母、翁姑(公婆)驚恐、害怕、愁悶、煩惱。 假若不快懺悔前非,糊塗
Thumbnail
不知孝道者,即入此獄。 大熱惱大地獄 都市王掌管大海底,正西方沃燋石下的大熱惱大地獄。 此地獄寬長八千里(五百由旬),另設十六小地獄。 世人若犯以下不孝之罪,發入此殿地獄: 雙親在世時,不能奉養 ; 雙親去世時,不能予以安葬。 致令父母、翁姑(公婆)驚恐、害怕、愁悶、煩惱。 假若不快懺悔前非,糊塗
Thumbnail
叫喚大地獄: 世間之人,凡是犯下如下罪行,即入此獄受苦。 在廟宇禮佛卻談論他人是非 燒毀善書 禮拜佛、神卻食葷、肉 阻止別人行善 做佛事不茹素,不持戒,不淨三業者 毀謗修行學佛之人 傷害他人、小動物、昆蟲 用公務名義中飽私囊 放火燒林 叫喚大地獄分佈十六個諸心小地獄,如下為所犯罪狀與押送至相應的小地
Thumbnail
叫喚大地獄: 世間之人,凡是犯下如下罪行,即入此獄受苦。 在廟宇禮佛卻談論他人是非 燒毀善書 禮拜佛、神卻食葷、肉 阻止別人行善 做佛事不茹素,不持戒,不淨三業者 毀謗修行學佛之人 傷害他人、小動物、昆蟲 用公務名義中飽私囊 放火燒林 叫喚大地獄分佈十六個諸心小地獄,如下為所犯罪狀與押送至相應的小地
Thumbnail
世人不曉死後的世界,總把目光放在眼前,持續享樂人生,卻不知禍已種下,等待失去人身而陷地獄之時,都為時已晚。《玉曆寶鈔》此書便是說明地府與十殿職責、各項陰律的書,讓您方便知曉死後該要面對的真實世界。 請看過此書,並且多多弘揚此書。您可透過本部落格文章轉載,或是轉發《玉曆寶鈔》一書,讓大家對這個世界的全
Thumbnail
世人不曉死後的世界,總把目光放在眼前,持續享樂人生,卻不知禍已種下,等待失去人身而陷地獄之時,都為時已晚。《玉曆寶鈔》此書便是說明地府與十殿職責、各項陰律的書,讓您方便知曉死後該要面對的真實世界。 請看過此書,並且多多弘揚此書。您可透過本部落格文章轉載,或是轉發《玉曆寶鈔》一書,讓大家對這個世界的全
Thumbnail
世人不曉死後的世界,總把目光放在眼前,持續享樂人生,卻不知禍已種下,等待失去人身而陷地獄之時,都為時已晚。《玉曆寶鈔》此書便是說明地府與十殿職責、各項陰律的書,讓您方便知曉死後該要面對的真實世界。 請看過此書,並且多多弘揚此書。您可透過本部落格文章轉載,或是轉發《玉曆寶鈔》一書,讓大家對這個世界的全
Thumbnail
世人不曉死後的世界,總把目光放在眼前,持續享樂人生,卻不知禍已種下,等待失去人身而陷地獄之時,都為時已晚。《玉曆寶鈔》此書便是說明地府與十殿職責、各項陰律的書,讓您方便知曉死後該要面對的真實世界。 請看過此書,並且多多弘揚此書。您可透過本部落格文章轉載,或是轉發《玉曆寶鈔》一書,讓大家對這個世界的全
Thumbnail
世人不曉死後的世界,總把目光放在眼前,持續享樂人生,卻不知禍已種下,等待失去人身而陷地獄之時,都為時已晚。《玉曆寶鈔》此書便是說明地府與十殿職責、各項陰律的書,讓您方便知曉死後該要面對的真實世界。 請看過此書,並且多多弘揚此書。您可透過本部落格文章轉載,或是轉發《玉曆寶鈔》一書,讓大家對這個世界的全
Thumbnail
世人不曉死後的世界,總把目光放在眼前,持續享樂人生,卻不知禍已種下,等待失去人身而陷地獄之時,都為時已晚。《玉曆寶鈔》此書便是說明地府與十殿職責、各項陰律的書,讓您方便知曉死後該要面對的真實世界。 請看過此書,並且多多弘揚此書。您可透過本部落格文章轉載,或是轉發《玉曆寶鈔》一書,讓大家對這個世界的全
Thumbnail
世人不曉死後的世界,總把目光放在眼前,持續享樂人生,卻不知禍已種下,等待失去人身而陷地獄之時,都為時已晚。《玉曆寶鈔》此書便是說明地府與十殿職責、各項陰律的書,讓您方便知曉死後該要面對的真實世界。 請看過此書,並且多多弘揚此書。您可透過本部落格文章轉載,或是轉發《玉曆寶鈔》一書,讓大家對這個世界的全
Thumbnail
世人不曉死後的世界,總把目光放在眼前,持續享樂人生,卻不知禍已種下,等待失去人身而陷地獄之時,都為時已晚。《玉曆寶鈔》此書便是說明地府與十殿職責、各項陰律的書,讓您方便知曉死後該要面對的真實世界。 請看過此書,並且多多弘揚此書。您可透過本部落格文章轉載,或是轉發《玉曆寶鈔》一書,讓大家對這個世界的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