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學

含有「神學」共 402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突然在網路上看見有人提到拿細耳人運動……這玩意我之前的確看過,但沒特別注意,反正靈恩派或成功神學每隔幾年都會想些新名詞來玩(他們會說這叫做新事,但常常讓我覺得是虧心事),別污染到我們教會就好。 但因為這次看到有人在抱怨這運動怪怪的,所以好奇之下做了一點研究……真的只有一點,就餵狗而已,果然跳出來的
Thumbnail
森林人的信念與馴蟲師的悲哀 森林人某種層面算避世者,但其實只是自成一格,有自己的文化圈而已(這有點像現代人對於北美印地安人的幻想)。他們選擇與腐海共存,但要說這樣比較高尚,其實也沒有,那只是活在不同地區使用不同的生活智慧而已。某方面來說,他們其實「更不自然」,因為他們需要很多科技輔助才能生活下去,
Thumbnail
momoge (毛毛牙)-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20
2
其實戰後的混亂會造成大量流民,流民會辦隨著聖女傳說到處跑,而接下來各國勢力也會出現真空區域,例如土鬼的皇弟跟皇兄都掛了,剩下的貴族與僧會一定會開始瓜分剩餘領土,更別提被摧毀地區還有大批難民會擠進去,在已知糧食不足的情況下,認為這是天罰的人會將娜伍西卡視為審判者,認為這是滅國行為的人會是娜伍西卡為破壞者,總之形象都不可能好,只是被迫臣服在他「能控制巨神兵」的淫威之下而已,這會是土鬼傳說的聖女。 多魯梅吉亞因為庫夏娜還在,而且他人望很高,又經過國王親口下達繼承命令,完全有正當性,還有武裝支持,能力也很強,是最沒問題的國家,而且可能會接納很多土鬼遊民,這些人會很聽話,而且這些人大概有被娜伍西卡引導過,他們看見的是娜伍西卡拯救的那一面,更別提他戰功彪炳,還會有軍神的形象,類似雅典娜那樣。而且馴蟲師的技術應該會被優先吸收,在糧食不足的情況下,森林人的技術也可能進來,就看庫夏娜有沒有能力控制他們不要動歪腦筋。 培吉特在漫畫裡被摧毀的程度不完全清楚,若有倖存者,加上阿司貝魯,說不定可以吸收更多生化技術,畢竟多魯梅吉亞仇恨值比較高,可能大家會寧願投靠,培吉特傳流傳的聖女故事會更務實,可能還會有更多試圖開發腐海資源的想法,畢竟阿司貝魯全都看過了。 風之谷依然會是鄉下地方,只是成為朝聖地,或許會增加一點貿易,但這裡的聖女傳說將會最有慈愛之心,更私密與個人。 還有,因為藍衣人預言的實現,舊土鬼宗教將會再興(正如新約與舊約),只是被重新詮釋,舊艾弗達魯王朝的王家倖存者多少會取得一點地位,但應該會篇宗教性,反正奇奇克應該最後也是成為僧侶。這種新舊傳承連起來的模式會相當程度的直接將異教視為假貨(例如土鬼皇弟穿傳的新宗教意識),變成一個宗教大一統的情況,若要避免剩下來的勢力互相殺伐,這一點很重要,因為聖女會成為共主。 這時庫夏娜堅持不即位就很聰明了。
2
最近因為風之谷重新上映,突然出現很多討論文章。 這部作品因為有些年紀,想看的人早都看過,這種重複接觸,而且可能橫跨不同年紀接觸作品,很容易在累積之下冒出非常多不一樣的感想。 但最近我看到不少人提到漫畫版裡娜伍西卡最後那個有如弒神的情節所帶有的宗教感……好吧!好像「有點」那種感覺,但如果整個故事全
Thumbnail
Karen Armstrong的書,過去我介紹過「為神而辯」,必須說她的見地我沒那麼認同,甚至是有些失望的,所以這本書我原本沒太大興趣,但特價99真的太迷人(這是去年剛出的新書),所以還是入手了。 先說,這本書有不少精彩的東西沒錯,但我依然失望了……但因為有心理準備,所以還是有不少收穫就是了。
Thumbnail
當靈魂抵達天堂時,Abel 負責對其進行審判。他是由神祇伊爾達巴奧斯(Ialdabaoth) 所創造的 12 位神聖力量之一。 此外,Abel 也是第四重天(4th Heaven)的天使之一,在主日(Lord's Day)統治該天界,並可從東方被召喚。
Thumbnail
在卡巴拉(Kabbalah)中,Abdizriel 是統治月亮 28 宮(28 Mansions of the Moon)之一的 28 位天使之一。
Thumbnail
寫了那麼多篇,雖然對於現在教會敬拜讚美一些走偏的狀況頗有微詞,但最終我們還是要回過頭來檢視一下作為會眾到底要如何看待敬拜讚美。 我們還是要先釐清觀念,就是上教會做禮拜,是去「獻祭」,這一點請先注意,我們去教會做禮拜可能遇到很多「不完美」狀況,例如停車很難停、牧書講道內容你沒興趣、風格你不喜歡、長執
Thumbnail
禮拜是集體面向上帝執行的一場祭典,祭品就是我們自己,核心任務不是去聽歌也不是去聽講道(雖說可以順便沒錯),每個人都有任務在身,可不是閒閒沒事。 用對詩歌,禮拜才能真正達到屬靈的合一 沒錯,敬拜讚美也有好聽的曲子,我會放在車上聽、在家聽,但用在禮拜,很抱歉就是不適合,而覺得聖詩老派陳腐,那是因為你
Thumbnail
禮拜中的詩歌設計要能讓大家一起參與,但現在有很多教會的設計,實在很難讓會眾達到合一的狀況。 操縱感官的惡質設計 禮拜儀式中的詩歌設計,最常犯下的錯誤就是追求眼目情慾。 比方說讓聖殿變成舞廳,這真的非常搞笑,是說想要模擬中世紀的燭光搖曳嗎? 歌曲的選擇也是,話說在前頭,有些歌的確可以算是好聽的
Thumbnail
在我意識到有些禮拜聚會的音樂與詩歌形式不但不是喜好問題,而是有著根本的錯誤,甚至可能傳遞錯誤訊息,乃至於變成偶像崇拜,那可不能置身事外了。 禮拜詩歌的性質 禮拜詩歌是「會眾一起唱」的,基本上不管是那一間教會聚會,都一定有唱詩的橋段,基督教被稱為音樂的宗教不是沒有原因,音樂原本就是基督教文化非常重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