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以前我都是用本益比來做評估,只是去年開始股市大爆發暫時應該無法適用,所以滿猶豫要不要講的,首先有個好用的APP是艾蜜莉所推出的,她應該是蠻多人都熟知的小資女,所以拿來當例子,我在以前沒有什麼概念的時候也都有下載,他的書也都推薦給新手來閱讀,很想說我以前都看艾蜜莉長大的耶。
開頭就先到此為止吧,所謂的本益比就是 股價/ EPS 簡單來說,股價在100塊而EPS有10塊錢,那本益比就是10,也可以說公司賺10年就回本,可以想像五十嵐多了一間分店,那麼實際上賺錢的做法是有點需要預估EPS的部分,以下用兆豐金來舉例好了,因為它相對穩定,是官股銀行,所賺的大部分都是換匯的業務,如果要套用到其他間銀行,需要再自行另外評估。
我的作法是在所謂的第三季Q3的時候去推估第四季的EPS,因為當年的政策基本上都實行完畢,比如美中貿易大戰或是最近的疫情,把1-3季的EPS加起來在預估第四季會賺多少,就大概知道本益比落在哪邊了,如果對比去年或是前年的本益比是偏低那就可以陸續買進一些我個人的做法不會一次全壓,通常20萬放一個股票就是我的上限了,分3次進場,第一次就是計算完的一兩天吧,第二次觀察2-3周左右,這時還在偏低的狀況再進場,第三次時間會拉更長1-2月都有可能,如果有跌下來再進場,股價升高的話就只保留前兩次的金額不動,這樣的做法是下檔有機會低接,保留銀彈,上去當然等收割利潤了,這種做法是你確信這家公司不會倒。
另外分享一下同事的作法他是想要領股利為主,將上述的作法算出EPS之後用去年的 股利/EPS 就知道公司會將幾成的現金配給股東,(題外話,每家公司不可能100%發出來,都需要有保留現金的部份,電子公司更會保留到一半當作後續研發費用),股利通常抓5-6%,4%以下則不考慮,因為4%很多銀行都符合,寧願考慮其他家。
以上作法算是我認為最保險的做法了,當然進出股市有可能虧損,如果無法接受就不要貿然進場,當初會想要接觸股票,就是不想因為通膨把錢都送給別人,通膨約2%是很正常的,用這樣的方法能賺到5%我覺得已經相當划算了。當然還有更激進的做法想知道的話再分享給大家。
還有要分享一下讀書的心得,以朱家泓老師的書當作技術分析的入門,會想推薦的是因為我看一眼就知道他在說什麼,而且淺顯易懂,我現在主要都以技術線型搭配EPS或是營收當進場的依據,其中還是有更深的學問在,我也還在摸索當中。
如果有問題想詢問的也歡迎發問,不然沒人回應我可能就更容易脫稿了,因為一直不知道要說些什麼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