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隨記25_存股的目標怎麼訂? 為什麼我存官股金融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前陣子,回答了朋友兩個問題,留個筆記
一個是:存股的目標怎麼訂?
另一個是:為什麼你存官股的金融股?
首先,第一個問題
還在工作的朋友,如果想走存股這條路
我的建議是先不要用一次大量的現金流去當成目標(例:一年50萬的被動收入…)
不然會很有挫折感
我建議,還在職時,存股的目標,可以以自己為自己加薪的心情來做
如果以一張一年配1元的股票來講,大概會是:
存股1張,每年加薪1千元。(以年為單位加薪)
存股12張,每月加薪1千元。(以月為單位加薪)
存股60張,每月加薪5千元。
存股120張,每月加薪1萬元。
存股240張,每月加薪2萬元。
存股365張,每天加薪1000元。(以天為單位加薪)
存股548張,每天加薪1500元。
存股730張,每天加薪2000元。
把目標放在張數的累積,以及加薪的感覺,而不是每年的大數目進帳
積少成多,並持續增加部位
在過了100張後,每年就會開始很有感覺
500張後,生活就會過的比較滋潤
同時也因為擁有這樣的被動收入,而不用為退休後的生活有太多的擔憂
而第二個問題
因為我本身因為已退休,需要的是「長期」+「穩定」的現金流
所以,選擇了存官股金融股與ETF的方式做為投資的策略
而為什麼選擇官股金融股:
很簡單,只有兩個簡單的理由
一、同樣是把錢放在銀行,你想當的是當年利率不到1%的存款客戶,還是4%以上的存股股東呢?
二、政府每年的歲收來源,有一部分都需從官股銀行中提款,所以官股銀行除了股權不易變動外,股利配發也相對穩定。可帶給我「長期+穩定」的預期現金流。
但在最後,我也會跟朋友們說
這是符合我需求的策略,也是我正在做的事
請依自身的現金流需求與風險承受能力評估後
再做為自身的策略調整,千萬不要我講什麼就做什麼喔~~
avatar-img
431會員
328內容數
你好,我是一位39歲成功達成財務自由離開職場的老杯杯; 這裡,是我把成功心法匯整而成的筆記。 前半部從建立金錢的觀念,講到創造被動收入達成財務自由的方法, 後半部用自己的經驗,介紹用投資方式達成財務自由的步驟。 希望在這裡的一切 能夠給予有心向財務自由方向努力的朋友,一些有用的建議與協助。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退休老杯杯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自從上週股東會後,很多朋友私訊聊到投資的事時 都會問一個問題 「○○股票到底能不能買?」 而我的回答都是:「它這兩年會因疫情比較辛苦,建議考量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後再決定喔~」 可是我發現,朋友中真的聽得懂我這句話的,好像沒幾位 而且好像還感到有幾位朋友對於我沒給「確定」的答案,而有點不開心 我在這邊小
常常跟別人分享,我的三個一塊錢的觀念 第一個一塊錢:珍惜每一塊錢。 有部漫畫「貧窮貴公子」,主角曾經講過一句話:「今天不為一塊錢低頭的人,明天必為一塊錢流淚。」 低頭有兩種涵義,一是就算掉了一塊錢,也要珍而重之的低頭把它撿起來。另一個是,在你通往財務自由的路上,在工作時,往往會為了一塊錢,而必須對人
如果你在30、40、甚至50歲時 才知道財務自由這件事 或此時才想要達成財務自由的目標時,該如何做? 比較不利的是,因為你此時上有父母下有妻小,沒有一人飽全家飽的條件,讓你自由支配支出 但相對也是有優勢的部分,此時你的收入也已穩定,且有一定水準,比初出社會的新鮮人要高 而且,你已知道自己大約需要多少
大賠給投資人的教訓就是,投資人沒有記取大賠的教訓。舉幾個近期的例子: 2018年台灣期權市場 「蔡小姐以本金97萬投入期權,最後虧損2000萬,因沒有能力負擔,房子總價值500萬被扣押,5萬元薪水被扣三分之一,有2個小孩要扶養,一個還在念研究所、一個在當兵。」 2018年台灣股票市場 「台股畢業文近
日本有一段流行語:「人生には三つ坂(さか)があるんですって、のぼり坂(ざか)、下り坂(ざか)、まさか」,翻成中文的意思是:「人生有三個坡道,上坡道、下坡道,以及沒想到」 在投資市場上,有時你會遇到上坡道,怎麼操作怎麼賺;有時也會遇到下坡道,怎麼操作怎麼賠;但最怕遇到的,就是那個「沒想到」。 前面提過
20年前,有本暢銷的投資書叫做「理財聖經」,當中的投資方法「隨時買、隨便買、不要賣」,在當時被廣為流傳,更引發一陣買股風潮。 但是,20年前的股票市場,與現在的市場性質不同。 20年前的成功公式,在現在也不一定有用。 如果你在1997年時,用「隨時買、隨便買、不要賣」的公式做操作,進場買進聯電(當年
自從上週股東會後,很多朋友私訊聊到投資的事時 都會問一個問題 「○○股票到底能不能買?」 而我的回答都是:「它這兩年會因疫情比較辛苦,建議考量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後再決定喔~」 可是我發現,朋友中真的聽得懂我這句話的,好像沒幾位 而且好像還感到有幾位朋友對於我沒給「確定」的答案,而有點不開心 我在這邊小
常常跟別人分享,我的三個一塊錢的觀念 第一個一塊錢:珍惜每一塊錢。 有部漫畫「貧窮貴公子」,主角曾經講過一句話:「今天不為一塊錢低頭的人,明天必為一塊錢流淚。」 低頭有兩種涵義,一是就算掉了一塊錢,也要珍而重之的低頭把它撿起來。另一個是,在你通往財務自由的路上,在工作時,往往會為了一塊錢,而必須對人
如果你在30、40、甚至50歲時 才知道財務自由這件事 或此時才想要達成財務自由的目標時,該如何做? 比較不利的是,因為你此時上有父母下有妻小,沒有一人飽全家飽的條件,讓你自由支配支出 但相對也是有優勢的部分,此時你的收入也已穩定,且有一定水準,比初出社會的新鮮人要高 而且,你已知道自己大約需要多少
大賠給投資人的教訓就是,投資人沒有記取大賠的教訓。舉幾個近期的例子: 2018年台灣期權市場 「蔡小姐以本金97萬投入期權,最後虧損2000萬,因沒有能力負擔,房子總價值500萬被扣押,5萬元薪水被扣三分之一,有2個小孩要扶養,一個還在念研究所、一個在當兵。」 2018年台灣股票市場 「台股畢業文近
日本有一段流行語:「人生には三つ坂(さか)があるんですって、のぼり坂(ざか)、下り坂(ざか)、まさか」,翻成中文的意思是:「人生有三個坡道,上坡道、下坡道,以及沒想到」 在投資市場上,有時你會遇到上坡道,怎麼操作怎麼賺;有時也會遇到下坡道,怎麼操作怎麼賠;但最怕遇到的,就是那個「沒想到」。 前面提過
20年前,有本暢銷的投資書叫做「理財聖經」,當中的投資方法「隨時買、隨便買、不要賣」,在當時被廣為流傳,更引發一陣買股風潮。 但是,20年前的股票市場,與現在的市場性質不同。 20年前的成功公式,在現在也不一定有用。 如果你在1997年時,用「隨時買、隨便買、不要賣」的公式做操作,進場買進聯電(當年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想這是我最近比較有感觸的,在談論預期報酬、買賣時點、技術分析、風險控管、生活平衡或財務自由等主題之前,我認為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評估當下的環境現況,以及掌握最終的目標。 個人現況 我在股市中浮沉多年,績效與單純持有大盤指數的表現差異頗大。當然,有些時期特別好,例如去年12月,我靠著美國小型股,
Thumbnail
我的投資策略就是以長期領息為主,目標是被動收入大過主動收入,在財務上達到「財務自由」的狀態。文章分享了轉換持股的情況和債券防守的觀點,並提到了從大目標到小目標的投資思考方式。
定存股策略以其穩定的被動收入、複利增長和低風險特性,成為投資者實現財富增長的有效手段。選擇消費必需品、公共事業、金融、醫療保健和科技產業中的高質量股票,透過長期持有和股息再投資,能夠帶來穩健的收益和財務保障。
Thumbnail
前幾天在朋友聚會中,剛好有個朋友問到,如果有一筆閒置資金,但可能在2年內需要用到,放在活存只能領取少許利息,放定存每年也只有1.5%的利息,股市又一直驚驚漲,還有什麼標的可以投資呢? 我的思考是: 股市上: 若僅僅是2年的閒置時間,放在股市上,風險影響上是很大的。尤其在台股大盤
Thumbnail
現在愈來愈常聽到『存股』這兩個字,包括像是「利用存股達到財務自由」,或者是「存股最後會變成存骨」,好像正反兩面的評價都有,那到底『存股』究竟是好還是不好?此篇文章將告訴你存股的本質以及你到底適不適合存股。
Thumbnail
通膨每年遞增而薪水停滯,投資變成重要課題。趁年輕提早投資,享受豐厚果實。存股像種樹,需細心呵護灌溉。定期定額如澆水,適時修補保護資產。分享2021至2024定期定額統一基金績效,相信臺灣科技實力。一起種植能蔽蔭生活的資產大樹!
Thumbnail
剛剛跟一位即將進入股市的讀者討論了一下 要如何著手開始存股 他提到了兩個問題 一、資金太少能夠存股嗎 答案絕對是可以的,目前國內很多券商都提供很優惠的手續費 每個月1000、2000存股都非常OK 年輕人千萬不要小看自己本金不多而不投資
Thumbnail
在投資理財的世界裡,有一個爭議不斷的問題,那就是:定期定額投資好還是一次買滿好? 事實上,有些投資者可能更喜歡一次買滿股票或基金,而不是定期定額投資。在本篇文章中,我們將探討一次買滿股票或基金的優點,以及如何在這種策略下獲得成功。
Thumbnail
我個人投資半年的經驗就是不管大盤高低位階,持續投入堆積單位張數即可! 原因一:不管如何去抓價位?錢在銀行待存著也沒有效益?不是嗎? 原因二:投資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已,為了盯盤勿略生活品質跟家人相處的時間,何不定期定額買進! 原因三:專注本業多點資金讓生活所需跟投資資本雄厚些,投入被動型的大盤基
Thumbnail
新的一年,身邊有一些朋友開始想踏入存股的行列 問我該從何開始,身為個股派的我雖然不太存ETF 不是因為ETF不好,而是我認為存個股比較能達成股息價差兩頭賺的目標,CP值較高 為了讓他們在先在股市裡領息有感,我建議他們可以先從高股息ETF開始 不過現在市面上高股息ETF那麼多檔,該如何選擇呢?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想這是我最近比較有感觸的,在談論預期報酬、買賣時點、技術分析、風險控管、生活平衡或財務自由等主題之前,我認為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評估當下的環境現況,以及掌握最終的目標。 個人現況 我在股市中浮沉多年,績效與單純持有大盤指數的表現差異頗大。當然,有些時期特別好,例如去年12月,我靠著美國小型股,
Thumbnail
我的投資策略就是以長期領息為主,目標是被動收入大過主動收入,在財務上達到「財務自由」的狀態。文章分享了轉換持股的情況和債券防守的觀點,並提到了從大目標到小目標的投資思考方式。
定存股策略以其穩定的被動收入、複利增長和低風險特性,成為投資者實現財富增長的有效手段。選擇消費必需品、公共事業、金融、醫療保健和科技產業中的高質量股票,透過長期持有和股息再投資,能夠帶來穩健的收益和財務保障。
Thumbnail
前幾天在朋友聚會中,剛好有個朋友問到,如果有一筆閒置資金,但可能在2年內需要用到,放在活存只能領取少許利息,放定存每年也只有1.5%的利息,股市又一直驚驚漲,還有什麼標的可以投資呢? 我的思考是: 股市上: 若僅僅是2年的閒置時間,放在股市上,風險影響上是很大的。尤其在台股大盤
Thumbnail
現在愈來愈常聽到『存股』這兩個字,包括像是「利用存股達到財務自由」,或者是「存股最後會變成存骨」,好像正反兩面的評價都有,那到底『存股』究竟是好還是不好?此篇文章將告訴你存股的本質以及你到底適不適合存股。
Thumbnail
通膨每年遞增而薪水停滯,投資變成重要課題。趁年輕提早投資,享受豐厚果實。存股像種樹,需細心呵護灌溉。定期定額如澆水,適時修補保護資產。分享2021至2024定期定額統一基金績效,相信臺灣科技實力。一起種植能蔽蔭生活的資產大樹!
Thumbnail
剛剛跟一位即將進入股市的讀者討論了一下 要如何著手開始存股 他提到了兩個問題 一、資金太少能夠存股嗎 答案絕對是可以的,目前國內很多券商都提供很優惠的手續費 每個月1000、2000存股都非常OK 年輕人千萬不要小看自己本金不多而不投資
Thumbnail
在投資理財的世界裡,有一個爭議不斷的問題,那就是:定期定額投資好還是一次買滿好? 事實上,有些投資者可能更喜歡一次買滿股票或基金,而不是定期定額投資。在本篇文章中,我們將探討一次買滿股票或基金的優點,以及如何在這種策略下獲得成功。
Thumbnail
我個人投資半年的經驗就是不管大盤高低位階,持續投入堆積單位張數即可! 原因一:不管如何去抓價位?錢在銀行待存著也沒有效益?不是嗎? 原因二:投資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已,為了盯盤勿略生活品質跟家人相處的時間,何不定期定額買進! 原因三:專注本業多點資金讓生活所需跟投資資本雄厚些,投入被動型的大盤基
Thumbnail
新的一年,身邊有一些朋友開始想踏入存股的行列 問我該從何開始,身為個股派的我雖然不太存ETF 不是因為ETF不好,而是我認為存個股比較能達成股息價差兩頭賺的目標,CP值較高 為了讓他們在先在股市裡領息有感,我建議他們可以先從高股息ETF開始 不過現在市面上高股息ETF那麼多檔,該如何選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