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週才三天,已有幾位朋友問了我相同的問題
「跌這麼多,我該認賠嗎?」
「跌了一大段,你會建議我停損嗎?」
嗯…
我會先講我的老答案:
「我不知道」(因為不知道朋友風險承受能力與投資目標等等狀況…)
接下來,我會問他們有無進出場的策略?
如果有策略,那就把策略拿出來看
「當初進場時,出場的條件(停利/停損)是什麼?接著,照表操課。」
你怎麼進場,就怎麼出場
你是技術面看線圖訊號進場,就看線圖訊號出場
你是籌碼面看法人進出進場,就看法人進出出場
你是存股族看配發股利進場,就看股利配發情形出場
千萬不要做出那種
進場時看技術線圖做多想賺價差
但跌下來後轉基本面看它有發股利就當存股的事
雖說大家都不願意去面對
那如同鈍刀刮骨一般痛苦的停損
都想說能凹就凹,能撐就撐
但看過太多
短單變波段單、波段單變長單、長單變存股、存股再變停損單的教訓
我還是強烈建議,如果當初設定的出場條件達到時
務必按策略照表操課
先把現金留下來,重新調整策略與心態
等待下次進場的時機
留得青山在,才能在未來不怕沒柴燒
…以上,是我對有策略的少數朋友所做的建議
但…大部分的朋友
在進場前,沒有自己的策略
進場後,也沒設定出場的條件
如果說有策略的朋友,面對的是不想停損的痛
那麼沒有策略的朋友,所面臨的就是不知所措的焦慮
這時,我會請沒有策略的朋友們
回想並思考一下
「當初買進的理由是什麼?現在這個理由還在嗎?」
如果你當初買進,是為了賺價差
那麼現在或是未來,那能用技術或是籌碼面賺價差的機會還在嗎?
如果你當初買進,是為了存股
那麼現在或是未來,標的公司的經營狀況有發生變動?發放股利的政策有改變嗎?
如果你當初買進,是聽別人或新聞說這個標的好
那麼就好好的去做功課,檢視當初所提到的優點是真的嗎?現在與未來還存在嗎?
如果當初買進的理由還在,我是覺得可以持續的關注技術面、籌碼面或基本面
也就是重新做當初進場前該做的功課後,再決定是否出場
但如果當初買進的理由已不復存在,甚至自己都不知道當初為什麼買進
或是純用消息面聽信網路消息或新聞就買進的朋友
我就真的會建議就先出場
除了留下一定程度的現金之外
於冷靜之後,藉由學習,好好的把策略與心態做好調整
才能夠擁有,在未來重新回到市場時的底氣
就算停損後漲了上去,也不需太怨嘆
因為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這次就算沒賠到
只要你待在市場內夠久
用運氣賺來的錢,總有一天會因實力而賠光
把自己在市場上活下來的技能、策略、心態備好
才是長長久久在市場上的生存之道…
小結一下:
如果你在考慮跌這麼多是否要停損出場
有策略的朋友,你會問這個問題,應該是你不想要面對停損的痛
我的建議是:「當初進場時,出場的條件(停利/停損)是什麼?接著,照表操課。」
沒有策略的朋友,你會問這個問題,應該是你正面臨不知所措的焦慮
我的建議是:「回想當初買進的理由是什麼?現在這個理由還在嗎?」
相信在思考後,應該可以釐清一些方向,並找到自己的答案
希望小小的心得分享,能夠幫助到有同樣問題的朋友們
投資的路上,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