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觀念從小學起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每個人都一樣,不可能什麼都會,如某企業家,也是在國外求學時,接觸課外的事物,進而培養國際觀,凡事都需要多學習,下苦功,才會有成就。」
「能夠靠唸經來解決事情,需要很大的福報。因世間的塵沙和貪嗔癡不停攪和,人若不修行,則執心易重;透過修行,才能放下對世間萬事的執著,能常保心境安寧,不生憂愁煩擾。」
我的女兒目前國小三年級,兩年前就一直灌輸要她從國小三年級就開始唸《金剛經》的觀念,要她自己唸經消自己的業力。目前佛菩薩已開示:「前兩世,因利益衝突用手毆打業主菩薩致傷重往生,需誦《金剛經》、《藥師經》、《地藏經》各108遍」,我先生也帶著女兒在家裡向業主菩薩下跪、懺悔道歉,要讓她從小就知道「因果債、功德還」的觀念。
女兒也很認命,看到我們一家人除了爺爺沒有唸經,其他人都在努力唸經,是每天必須做的功課,她自然而然也願意唸經了。今年上半年,家人覺得她還小,所以每天晚上只要求她固定時間要唸三次〈心經〉才能睡覺,已執行半年左右。今年10月開始唸《金剛經》,目前已唸了十幾部,也只有假日才有空陪著她唸。
這三個月以來看到女兒的變化,之前假日都會帶她出去走走,但是到了晚上女兒的狀況都會怪怪的,會發出很怪異的聲音,或是臉上會過敏紅紅的,有時突然感冒發燒,因為每次帶她出去都會有一些狀況發生,容易被外靈沖犯、干擾,所以怕怕的,都不敢帶她出門。
每次女兒出現這些狀況,我們只能請精舍幫忙,排除干擾後就會看到女兒燦爛的笑容、恢復健康的身體。女兒也知道自己當初生了一場因果大病,在鬼門關走了一圈,是佛菩薩和阿伯救她回來的,所以女兒說等她國小三年級就開始唸《金剛經》。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孩子還小時,要吃苦,方能了苦,才會懂得珍惜。人要重倫理,人若不重倫理,會有天理制裁。」
這三個月以來,女兒每個假日都有唸《金剛經》兩部,目前身體比以前好很多,有慢慢長高,雖然比其他同齡的小孩慢,但至少有在長。每次女兒唸經時,就開始這裡癢、那裡癢,不斷地打哈欠、愛睏,而我能為她做的,就只是陪伴。幫她排琉璃體,讓她身體比較舒服一點,不要分心;鼓勵她堅持唸下去,不要鬆懈。有時候唸著唸著,女兒就突然打嗝,我想有可能是因唸經而黑氣釋放。記得女兒剛開始唸的時候,中途都會休息3、4次,才能唸完一部,還需要連哄帶騙才要繼續,現在她越唸越有信心,唸一部經中途只休息一次。
上週日我陪女兒唸《金剛經》,她唸到一半的時候,說要自己唸,不需要我的陪伴,還叫我自己去唸經,看誰先把經唸完,過沒多久她都唸完了,我還繼續唸。我唸經的語調很快,我女兒都聽不懂,她很好奇,越靠越近,想聽我唸到哪裡了。當時覺得她的表情好笑又可愛,忍不住就笑出聲音,女兒立刻糾正我說:「唸經不可以笑!要專心唸,佛菩薩在妳的頭頂上看著妳」,這個也是我們一直教導女兒,唸經要專心、要尊重、要有禮貌。沒想到她學得真快,有記在心裡。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孩子的教育,小時不用心,長大就操心。俗話說:『寵豬舉灶,寵子不孝』(台語)、印度俚語:『教養孩子離不開鞭子。』小孩子的可塑性是最好的調適期,但長大後就定型了,要受到刺激才會改變。所以,父母不要寵壞子女,要用心教導,小時候就要鍛鍊孩子吃苦,吃苦才能了苦。聖神仙佛哪個沒有吃過苦?對子女保護過度,就是在害子女,孩子長大後會沒辦法融入社會。」分享完畢!感恩!
(分享完畢)
看完這篇文章,令人不禁讚嘆有緣人對女兒的因果教育和良好的身教。有緣人的爸爸、媽媽、婆婆、先生和她自己每天都在唸經銷業,當唸經成為全家的共同活動,大家都認真看待唸經銷業一事,教導孩子正確的因果觀念,在這樣的佛化家庭耳濡目染下,女兒自然而然就步上了唸經的道路,所以家庭教育真的相當重要。因果觀念從小學起,深植孩子的心中,孩子就會好好守五戒、行十善,凡事不敢恣意妄為。
一定有人很羨慕一家都在唸經的有緣人,殊不知這一家唸經的起因,是因為有緣人女兒從小體弱多病、在鬼門關前徘徊多時,有緣人一家到牟尼精舍問事,瞭解因果業由後,拼了命唸完成千上萬的經文,幫女兒銷業障,才把她從鬼門關前救回來,才有現在這個幸福美滿的佛化家庭。
人說大難不死,必有後福,這在有緣人孩子的身上格外適用。她年幼時就有愛她的家人為她唸經銷業,保住她的性命,而她現在也願意依循同樣的方法,銷自己的業力,真的是很有福氣。在這樣的佛化家庭,因為家人互相扶持,能增進彼此唸經銷業的信心,比較不容易生退轉心。加上以正確的因果業報觀念教育孩子,讓孩子明白世上有鬼、神、佛菩薩,暗處也不敢做虧心事,將大大影響她一生的命運。
說到命運,命運是天生的,是過去世累積造作善惡業報的結果。當命運不如己意時,不要怨嘆命運不公,因為我們遇到的所有人、經歷的所有事,都是緣分,都是其來有自。雖然我們無法改變過去世的錯誤作為,卻能選擇用正確的方法,改變本世、甚至是未來的命運。
佛法是佛陀教育弟子待人處事的方法,也是我們改變命運的關鍵。古德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藉由持守戒律、廣修善法,讓身口意三業清淨。自淨其意,從心做起,從一切與人為善,為人著想做起。不起惡念,惡念一來,當下就要將它消滅,沒有惡念則難有後續的惡行,所以修行要從心中只有善念開始做起。
當一個人都想別人的好事,則不易與人計較,處處為人著想,散發正能量和好磁場,就能吸引正向的人,但這還不夠。因為每個人都是帶著沙塵業而來,各種公報、私報的惡業多如須彌山高,必須靠唸經,才能消除種種因習性與業力造成的惡業,免於身體不健康與諸事不順。尤其過去世修偏、有外道願和魔性的人更是,因為黑氣充滿腦識,塞住智竅,智慧不開,腦袋混沌,各種亂七八糟、難以控制的惡念、歪邪思想和妄想常常自動冒出來,如果不好好唸經,一不小心就會順著那些錯誤的念頭,與人吵架、結怨,造下難以挽回的後果,前途堪憂。
因果業報如影隨形,此世不報來世報,千年輪迴總會到,所以人千萬不要做壞事。真的做錯事,要真誠懺悔、不貳過,不要一錯再錯。唸經可以讓我們淨化心靈、提升心性、彌補過去錯誤,將虧欠他人的,透過懺悔取得原諒,藉由唸經歸還功德,讓冥陽兩利,討報的業力和受報的人皆大歡喜。在唸經逐一銷除累世業力後,無業一身輕,人生就會愈來愈順順遂。
父母從孩子小時就要教導正確的因果觀念:欠人要還,傷人要還,貪人要還,不利於他人的,最終都要歸還。那不如選擇利益他人的行為:吃虧就是佔便宜、幫人就是添貴人、捐款佈施就是增財運、教人就是長聰明、護生就是得健康。只有對別人好,自己才會好,用善心成就善事,從修身、齊家而能助天下。
每一個善念頭都有機會改變自己和別人的命運,那些一生發心助人者,總是用慈悲、德行與愛溫暖這個世界,就像佛菩薩救苦救難的大悲心一樣。學佛修行,就是學習佛菩薩的慈悲與智慧,修正自己錯誤的行為,變成菩薩行,這些看起來很偉大、了不起而高遠,卻都是一點一滴、涓涓善行累積下來的結果。
人之初,性本善。小孩是張純潔的白紙,教導孩子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孩子往往深信不疑且致力奉行。身為父母,要傳給孩子的不是家產,而是良善的品德。處處與人為善,德性將流芳百世。積善之家慶有餘,家門必然興旺。佛化家庭一定好,就從每一個自身開始做起,從你我開始做起。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摩訶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願我們的心都是大自在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來自靈界的訊息(四)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意志不堅,一事無成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佛菩薩做的記號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我心本無鄉,心安是歸處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人情債,福報還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精準表達》31|商務上提出有行動的主張,用數字表達因果關係更有力比如你研究出該商品的市場,還沒到銷售天花板,因為廣告費用帶來的客戶消費還是賺更多,但如果就這樣提出主張,可能說服力不夠,也不知道行動方案,要投多少錢做廣告? 因此可說:「根據數據分析,每投入 1 萬廣告費,可帶來 3 萬淨利,因此建議上調廣告算至 1 千萬,即可達成目標淨利。」 除了學會用數
    Thumbnail
    avatar
    波士の思考
    2024-02-23
    因果關係圖像化的思考模式與培養-《深思快想》《深思快想》一書介紹了一種思考模式,強調更逐步的層次推論與因果關係的思考方式。透過列舉許多不同的商業模式,並且透過化繁為簡的抽象畫思考,找到真正重要的成功之道。讀者在閱讀本書時,需要重點在因果關係的圖像化,並保持懷疑並反思。
    Thumbnail
    avatar
    Mauro
    2024-01-22
    活用因果關係,協助星星兒改善對家人的惡作劇這次的主題,是想說,有的星星兒因為〝感到好玩〞而不斷〝故意〞對老人家的惡作劇,進行的改善。 我想,有的星星兒,和高姓星星兒一樣,一到祖父母家,都會對祖父母因為感到好玩而進行惡作劇,什麼不雅動作、粗話、趁機關電燈、自創不好聽詞句(這些都碰到我的笑點了),不單單是沒有尊重長輩,也是大不敬。 而重點在
    avatar
    宋雲燕
    2023-11-26
    違反醫療常規,然與傷害結果無因果關係,仍非屬過失傷害!去年有則醫療糾紛案件,患者主張其有囊腫然未經醫師及時發現,導致後續有數顆牙齒需行拔除,該案並遭檢察官起訴,然於法院審理後,一.二審均判決無罪
    Thumbnail
    avatar
    謝政恩律師
    2023-09-08
    投資的因果關係網路上有張梗圖是這個樣子的: 阿罵去看醫生,跟醫生說每次只要"這樣"就會很痛,然後醫生說那你就不要一天到晚給他"那樣"就不會痛了 XD 身為宣揚正確理財觀念的粉專,當然不是來聊梗圖的。今天來聊投資的因果關係。 昨天開始就有人在問,緯創買在高點怎麼辦?會問這個問題,首
    Thumbnail
    avatar
    傻多棒喬飛
    2023-08-01
    【Come•偷嗑】陳芯宜盼《四樓的天堂》讓觀眾更愛自己 謝盈萱學習為結果勇於承擔正在熱播的台劇《四樓的天堂》,由黃秋生、謝盈萱、范少勳、黃姵嘉主演,戲劇播出前,就因黃秋生首次來台拍攝劇集、加上謝盈萱的組合而備受關注,播出後療癒人心的故事,更收獲不少觀眾好評。而本劇是由曾拍攝過紀錄片《行者》、《山靈》的導演陳芯宜執導,雖是她首次執導劇集,但就如同她過去的作品一樣,透過鏡頭下的觀點
    Thumbnail
    avatar
    《好•嗑電影》
    2021-10-24
    從釋807號函來看時代觀點與法律變化--看看神學該如何因應時代變遷釋807剛剛公佈,這是個很有意思的解釋案,不單是勞動法規的解釋,其實也是性別點變化的呈現,同時也是作為現代基督徒解經讀經進行神學闡述時一個良好範例,很值得一看喔! 解釋案摘要連結請點我:司法院釋字第807號解釋摘要。 在進入本文之前,先看一下這次的標的條文,勞動基準法第49條第1項: 雇主不得使女工
    Thumbnail
    avatar
    momoge (毛毛牙)
    2021-09-09
    《複利效應》心智圖:改變行為從小事開始,時間會讓你看見成果《複利效應》藉由比擬複利率可以造成價值翻倍來告訴我們行為及習慣的重要性為何,作者戴倫.哈迪為「複利效應」下了定義,即「從一系列小而明智的抉擇,獲取巨大的報酬」。他以數十年和成千上萬商業領導人、企業高階主管與各行各業高成就人士合作過的經驗,以及自身從年輕不斷試誤得出的心法,將他們的成功整理成系統原則
    Thumbnail
    avatar
    鄭智維 Wesley
    2021-09-05
    小孩要不要從小學英語?大哉問之糖果家怎麼看英語學習跳跳糖出生以前,我就有稍微思考過這個主題,因為我也在美國住了一小段時間,我很肯定英文的重要,所以在他出生後,我試著與他盡量用英文交談。 那時候我的確是希望為他創造英文環境,讓他能夠自然的學習英文。  不過,就如同之前三歲感想分享過的,在媽媽講英文、爸爸講華文、阿公阿嬤講台語的三聲道下
    Thumbnail
    avatar
    寶寶睡眠顧問糖果家好好睡
    2021-06-01
    從《小王子》談團隊領導:如果你想造一艘船,你只要教他們如何渴望大海就夠了|小王子【團隊領導【從《小王子》談團隊領導:如果你想造一艘船,你只要教他們如何渴望大海就夠了|小王子【團隊領導篇】#5】 今天終於來到我們系列文章的最後一篇—團隊領導篇,一樣與你分享三點我最有感觸,也值得你省思行動的地方。 下篇文章預告:將於2/12(五)早上7:30發佈
    Thumbnail
    avatar
    Smile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