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簡靈修#3】愛不愛,都是自己

【極簡靈修#3】愛不愛,都是自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所有的靈修都只有一件事:認識並接受自己


最初不說「愛自己」,不知道自己淹沒在「我們」的哪裡,如何愛「自己」。

之後說「愛自己」,談自己裡面的「他們」挾持了「自己」,讓「自己」只追求「他們」的愛。

這次來說愛「自己」,但,到底該愛哪個「自己?」


是要愛在父母面前的自己?在老師面前的自己?

頒獎台上那一瞬的自己?員工表揚大會上的自己?

還是,跟狐群狗黨瞎鬧的自己?雨天獨處的自己?

能幹的自己?貼心的自己?溫柔的自己?天真的自己?


或是要愛,

生氣的自己?瘋狂的自己?討好的自己?

被利用的自己?被拋棄的自己?被劈腿的自己?

總是收拾爛攤子的自己?只能在一旁提供他人掌聲的自己?


外面有很多的「我們」爭先恐後地當「自己」;

裡面也有很多的「他們」默默地成為「自己」;

現在,不管裡外,也有太多的「自己」了!


文明的世界有文明的做法,那就來排序吧,找出最愛的「自己!」


之後在排序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的愛居然總是參著恨的百分比!

多一點愛就少一點恨,少一點愛就多一點恨。

說是在排愛的比序,說穿了是在排比較不恨的名次。

自己的愛是建構在自己的恨之上,「愛自己」其實也是「恨自己。」


理性的腦時時刻刻在更新和調整「愛自己」的比例和排序,

「自己」為了滿足「愛自己」,設下了更多的限制式。

「愛自己」成為折磨人的消遣,腦中角落成堆打叉的「自己」成為了恨的來源


筋疲力竭後,在深沉的靜默中,
才明瞭「愛自己」不過是「接受自己」的過程,
只是「自己」在透過「愛」了解到愛這個「自己」恨那個「自己」,
不過只是為了在沒有觀眾的人生的舞台上演活角色,
而「自己」總是入戲太深,需要在下戲後用恨來提醒「自己」,
還有「自己」留在這齣沒有觀眾的戲中不願散場。


當所有的「自己」都下戲,那些分裂的情緒不再束縛「自己」,

無關愛恨,都是「自己」。


願大天使麥可的真理之劍切斷你與過往劇碼的連結,讓你能夠下戲,接受所有的「自己」。


對文章內容有任何想法或回饋,歡迎填寫表單

警語:本系列為個人靈修實作精華,僅供參考,請遵從自身直覺的引導決定是否接受此內容,因本系列內容衍伸出的所有個人行為與影響均與本格和本人無涉


avatar-img
極簡靈修:理性與靈性的橋的沙龍
12會員
22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今天來說愛自己,這次不談「我們」,說說「他們」,自己裡面總是有很多的他們。
今天不說愛自己 因為我們根本不知道「自己」
今天來說愛自己,這次不談「我們」,說說「他們」,自己裡面總是有很多的他們。
今天不說愛自己 因為我們根本不知道「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