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想-品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這個世界發生的事有時令我迷惑,令我質疑自己的品味。

昨晚看了套戲劇-雪裡尋謊。這是我第一套看的正劇,不是嬉鬧,不是搞怪或是形式演繹的劇。本著去看玻璃面具的心情去看,看演員如何演繹自己的角色,如何展示出舞台魅力。同時,也因為我近來參加了一些演戲課程,故看看演員身上或是演出部分有沒老師所說的技巧、元素。也好奇一下演藝所出的學生舞台技術如何。

第一幕是兩位男角的一段對話,先不說兩位角色的出現令我有種突兀的感覺,兩位以舞台劇腔及對不上感覺的對話更難令我走進他們的世界,俗語所說「個頭開得唔靚」。然後眾演員便演繹出一些司空見慣的動作,虛浮而誇張的演技,一個個由對白堆砌而成的角色,這些都不停提醒我「我正在看舞台劇」。不知道是劇本問題,演員問題,還是我自己問題,令我一度懷疑是否我理解出錯。我不但無法進入他們的世界,更不停在觀察沒有戲份及對白的角色在做甚麼。我開始說服自己,也許往後看會好些,不竟我不認識這個故事,也只是個看舞台劇的初哥。可惜的是,愈往後看我愈不明白各人物的性格,也不明白故事的本意,也更質疑自己是否不懂看。感覺像是看《造星4》五條金魚的時候,評判都讚賞這個表演,但我卻完全感受不到它的好。直到其中一位角色出現,她的出場次數不多,對白也較其他角色少,但她的說話、動作有種魅力,我能聽得懂而且會願意留心去聽、去看,她有一股引力吸住了我的眼球,我的眼睛不再會看台上另一邊靜默的演員。她讓的感覺到角色的真實,帶我走進了她創造的世界...她帶我飛起了。因為她賦予了這個角色真實的情緒、語言、動作,不是單單讀對白做動作的機器。這時我回想起演戲老師曾說過,一場精彩的演出演員是會有觀眾一同爽到飛起的感覺,這位演員做到了。感謝她讓我明白到甚麼才是對的感覺,一段好的戲不論舞台劇還是影視作品,就是要演出那份真實性「厄到自己同時也厄到觀眾」與演員一起進入劇本所描繪的世界,感受那份真實的情感。

當然,演藝所出的都有一定的技巧及功架,也不愧讀了好幾年演藝課程,與一般素人演戲就是有不同。相較早前去看的另一小型劇團的劇場,不論是戲服,舞台運用及技巧都略勝一籌,就算他日看劇照也會覺得有種唯美的舞台感。

另外,近來也發生了一個小故事。某天我本著一試無防,大開腦洞以稚嫩的文筆寫了一個劇本。本想互相刺激一下大家的創作力,或許這份小小的劇本能拋磚引玉引出其他好玩、有趣的想法。當交給了「大佬」後,收回來的反應是想也不想就由被唾棄了。這下的確令人難受,但更受不了的是他舉出了幾個他覺得幾好的例子,但這些例子不是因為有名星效應就是老土當笑話的東西。感覺有種中年大叔想模仿時下年輕人玩意的感覺,聽見了年輕人所說的話、看到了所做的事,不加以理解及消化,便急著搬出來顯示自己多麼的與時並進,跟貼潮流,就像TVB式的冷笑話。雖說現在時興這款,但未經消化地亂用也只會帶來反效果,多麼令人尷尬!更甚的是你以為正值流行的東西,其實於年輕族群中早已退掉了。

或許我口味並不大眾,但一味跟隨其他自己不認同的品味真是好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不敢言的沙龍
2會員
16內容數
不敢言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6/14
故事 //上世紀60年代,一名被分配到北京的法國外交官「René Gallimard」迷上中國一名京劇演員「宋麗伶」(真人真事改篇,真名:時佩璞),深深陷入這場「中國式」的愛情中。他們相愛相識20年,「宋麗伶」甚至為他誕下一名男嬰。直至二人雙雙因謀反、叛國(法國)的罪名受審,「René」始才知道與他
Thumbnail
2023/06/14
故事 //上世紀60年代,一名被分配到北京的法國外交官「René Gallimard」迷上中國一名京劇演員「宋麗伶」(真人真事改篇,真名:時佩璞),深深陷入這場「中國式」的愛情中。他們相愛相識20年,「宋麗伶」甚至為他誕下一名男嬰。直至二人雙雙因謀反、叛國(法國)的罪名受審,「René」始才知道與他
Thumbnail
2023/05/25
=)明天又要回到工作的忙碌了,今天要再好好的放空一下。 香港的好是不用數小時的車程就能到達郊外,甚至是地質公園。西貢是我放空閒遊的口袋名單,從家中出發大約半小時車程就到達。搭的是地地道道的香港小巴,因為是由起始站到終點站,所以也不用擔心叫「有落」的問題。(乘客基本上都知道小巴路線,只要有車站的位置也
Thumbnail
2023/05/25
=)明天又要回到工作的忙碌了,今天要再好好的放空一下。 香港的好是不用數小時的車程就能到達郊外,甚至是地質公園。西貢是我放空閒遊的口袋名單,從家中出發大約半小時車程就到達。搭的是地地道道的香港小巴,因為是由起始站到終點站,所以也不用擔心叫「有落」的問題。(乘客基本上都知道小巴路線,只要有車站的位置也
Thumbnail
2023/05/24
靈魂及肉身終於從忙碌的工作中回來了,抽個空來學習一下慢步觀察這個熟悉的城市。 先從黃大仙出發,這個地方是以黃大仙祠命名的,一出地鐵站無論那個出口都能看得到這座祠。黃大仙祠是由嗇色園(宗教慈善團體)管轄,於1921年開始動工興建。內裡建築金碧輝煌,很有中國特式,在某些特別的節慶(如:中秋節)甚至會舉行
Thumbnail
2023/05/24
靈魂及肉身終於從忙碌的工作中回來了,抽個空來學習一下慢步觀察這個熟悉的城市。 先從黃大仙出發,這個地方是以黃大仙祠命名的,一出地鐵站無論那個出口都能看得到這座祠。黃大仙祠是由嗇色園(宗教慈善團體)管轄,於1921年開始動工興建。內裡建築金碧輝煌,很有中國特式,在某些特別的節慶(如:中秋節)甚至會舉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近期兩部台劇《模仿犯》和《人選之人:造浪者》接連在網飛上推出,皆衝上網飛台灣地區排行榜,即使類型與風格相異,也不免被拿出來比較。而許多人化身成表演專家,針對台詞、咬字、發聲、說話方式等等討論得頭頭是道,讓我也想表達一下我對演員口條的想法,而有了這篇文章。
Thumbnail
近期兩部台劇《模仿犯》和《人選之人:造浪者》接連在網飛上推出,皆衝上網飛台灣地區排行榜,即使類型與風格相異,也不免被拿出來比較。而許多人化身成表演專家,針對台詞、咬字、發聲、說話方式等等討論得頭頭是道,讓我也想表達一下我對演員口條的想法,而有了這篇文章。
Thumbnail
演出結束了,比起演出《708號會議室》時的自己,也不再是張白紙 我更深刻體認到表演工作者要處理與面對的東西,除了表演的部分,原來還這麼多五花八門、疑難雜症
Thumbnail
演出結束了,比起演出《708號會議室》時的自己,也不再是張白紙 我更深刻體認到表演工作者要處理與面對的東西,除了表演的部分,原來還這麼多五花八門、疑難雜症
Thumbnail
今天更新文章時間拖到有點晚了 明天睡飽重拾精神再來看我的文章吧 不管如何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在報告時要能將最後的呈現說服自己也說服老師 顧名思義就是 對我所產出的作品有信心 只有自己才知道為何這個人物會長這樣 眼妝呈煙燻或無辜感 頭髮瀟灑地飛舞等 明天和妝髮指導老師開完會或許能獲得更多的靈感
Thumbnail
今天更新文章時間拖到有點晚了 明天睡飽重拾精神再來看我的文章吧 不管如何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在報告時要能將最後的呈現說服自己也說服老師 顧名思義就是 對我所產出的作品有信心 只有自己才知道為何這個人物會長這樣 眼妝呈煙燻或無辜感 頭髮瀟灑地飛舞等 明天和妝髮指導老師開完會或許能獲得更多的靈感
Thumbnail
我注視著逐漸暗下來的舞台燈光,獨自坐在暗影中的男演員,那一句還殘留在空氣中的餘音:『我知道前面還有很多「我的將軍外公都不能面對的孤單」在等著我。』那一刻,誠實坦白的演員褪去了所有偽裝,赤裸著脆弱的內心,將可以預見未來人生裡的寂寞與孤獨,掏給你看。
Thumbnail
我注視著逐漸暗下來的舞台燈光,獨自坐在暗影中的男演員,那一句還殘留在空氣中的餘音:『我知道前面還有很多「我的將軍外公都不能面對的孤單」在等著我。』那一刻,誠實坦白的演員褪去了所有偽裝,赤裸著脆弱的內心,將可以預見未來人生裡的寂寞與孤獨,掏給你看。
Thumbnail
回想到多年前的我,在最在意外表的時期,常常是心中暗自吐槽/嫉妒男/女主角長得好看,當然一切是順利的,順便自怨自艾自己外表的不足,導致一切的不足。
Thumbnail
回想到多年前的我,在最在意外表的時期,常常是心中暗自吐槽/嫉妒男/女主角長得好看,當然一切是順利的,順便自怨自艾自己外表的不足,導致一切的不足。
Thumbnail
這個世界發生的事有時令我迷惑,令我質疑自己的品味。 昨晚看了套戲劇-雪裡尋謊。這是我第一套看的正劇,不是嬉鬧,不是搞怪或是形式演繹的劇。本著去看玻璃面具的心情去看,看演員如何演繹自己的角色,如何展示出舞台魅力。同時,也因為我近來參加了一些演戲課程,故看看演員身上或是演出部分有沒老師所說的技巧、元素
Thumbnail
這個世界發生的事有時令我迷惑,令我質疑自己的品味。 昨晚看了套戲劇-雪裡尋謊。這是我第一套看的正劇,不是嬉鬧,不是搞怪或是形式演繹的劇。本著去看玻璃面具的心情去看,看演員如何演繹自己的角色,如何展示出舞台魅力。同時,也因為我近來參加了一些演戲課程,故看看演員身上或是演出部分有沒老師所說的技巧、元素
Thumbnail
標題殺人。但不先直面自己的弱點,哪找得出改進良方?多數的觀眾都會發現,台劇常出現演員講台詞的尷尬感。我想這可以拆成三部分來看:
Thumbnail
標題殺人。但不先直面自己的弱點,哪找得出改進良方?多數的觀眾都會發現,台劇常出現演員講台詞的尷尬感。我想這可以拆成三部分來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