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然現實令人聞之卻步,你仍是那縫隙中透出的光。
本文與螢光影展合作撰文
以往,到電影院觀影,總在期待開場的同時,偶會聽見那句熟悉的廣告詞,傳入耳中。
「越暗的地方,你越亮。」
耳熟能詳的廣告詞,在看完螢光影展開幕片《微光》時,悄然在腦海中響起。
時光一轉,回到了1975年,文山區興隆路上被稱之為平價住宅「平宅」的安康社區,於那一年落成。
為解決台北市貧民居住問題,政府將木柵馬明潭的大片公墓遷移,興建1,020戶「安康社區」,是全國規模最大的「平價住宅」,當時來台的許多越南難僑被安置於此。此段介紹文轉自網路
與其他當年設立的平價住宅一般,安康社區原先為政府將公墓拆遷,以此作為越南難僑的住所。
然而四十年飛掠,時間在推衍,安康社區始終佇立時代洪流之中,承載了一代又一代中低收入戶,成為他們不得已、卻又為生存必須的遮風避雨之處。
安康平宅素有「台北最後的貧民窟」之稱,其中單親家庭、未成年青少年為多數。
高密度的貧窮聚落、未成年的成長迷惘、與社會脫節的孤獨疏離,社區世代貧窮循環未解。
坐擁歷史與文化烙痕的平宅世界,除了社會福利機構的關注及民眾的口耳相傳外,緊鄰著社區旁的政治大學裡,有著一群學生,他們卻主動伸出了雙手、踏開了步伐。
「一開始真的不容易。」
微光盒子創辦人蕭群諭訪談中淺笑著說。
「我們在社區路上找落單閒晃的孩子,和他們搭話、交流,當然他們一開始會尷尬。但久而久之,或許會覺得你這個人可以信任,進而來據點參加活動。」
他們在此據點、陪伴、傾聽,2018年至今,陪伴了近50位孩子成長,而這群學生,就是創辦《微光盒子》的全體人員,雖說是哥哥姊姊,卻也是年齡稍長的孩子。默默的在地深耕,只為給予近乎同儕的陪伴。
有些悲傷和孤獨,並非因為金援或幫助而解脫,秉持著善待每個生命,以「人」 的視角出發,傾聽每個不敢、抑或不能說出來的聲音,才能最貼合的理解傷痕。
《微光》這部短片中,我們看的見木柵興隆路上用一條街劃分了兩個世界。
16、7歲做夢的年紀裡,本該充斥「夢想」與「未來」兩個名詞,在這個老屋林立的四方天空裡,卻是每個平宅孩子無力去觸及的奢望。
街的這端,是私校前段的再興中學,街的那頭,卻是連學費都付不出來,家庭人均收入一萬元的無奈。
《微光》電影採類紀錄片形式拍攝。跟著導演真實的運鏡,聚焦第一人稱視角身歷其境,以輕如耳語的口吻,帶觀眾走進了鮮為人知的安康平宅的巷巷弄弄,跟著鏡頭前平宅的孩子時而歡笑時而迷惘,以一種側窺陪伴的形式,靜默參與他們的人生片刻。
而微光盒子團隊的耕耘,更使影片的畫面及字句間浸潤著溫暖。
生命固然有無能為力的潛規則,出生與家庭無從選擇。但正是因為有碰撞出的裂痕,才能看見縫隙裡都出的那道光。而《微光》所傳遞的,就是那道耀眼的光芒。
更多影展資訊請追蹤螢光影展
https://m.facebook.com/glimmerfilmfestival?_rd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