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禮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以下三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相較各位師兄姐們,我最近才開始唸《六祖壇經》,第一次唸時要花將近三小時才能唸完一部。不但如此,唸到一半時,頭居然有又緊又痛的感覺,頭好像被金箍圈束縛著。心想《六祖壇經》真的是精舍送我們最好的禮物,唸這經文是要把內在負面的東西都逼出來。
週日「外道總清」開示出來,我需要唸《六祖壇經》2100部。內人聽到嚇了一大跳,說很佩服我們可以接受這樣龐大的經文量。我回她說:「被開示出來,反而覺得痛快。看能不能在這一世就把它了結」。開始試算一部唸約要2小時,我如果每天唸2部、3部,兩年該可以唸得完的。內人目前也有唸她個人的業障經文,所以她為我打氣說,愈唸會愈熟,唸經的速度應該會愈來愈快。滿慶幸她可以跟我一起這樣修行。
在寫這分享文時,剛剛也唸了《六祖壇經》,這次頭就不會有緊痛的感覺了,也唸得比較順暢。有一個真實的經歷特別想寫出來跟大家分享,唸到第六品時,我的頭忽然晃動起來,我一度以為是地震,持續了約快10秒。晃完後,整個人頭腦變得好清醒,思路好清淅。這種感覺和之前護法師兄幫我做淨化的感覺一樣。不知是否被慈悲的佛菩薩加持,可見《六祖壇經》真的威力很大。
分享二
承上師兄所分享,我上月也到精舍請示「外道總清」,數量為1900部《六祖法寶壇經》,開示出來後也有一種放心的感覺,終於可以跟師兄姐一起誦《六祖壇經》,總感覺進度遠遠落後,一開始誦經的感覺也很強烈,唸經時打嗝,靜坐時也打嗝。
這些日子因為流行疾病再起,加上是在醫療產業工作,所以心情焦慮再起,妄想妄念紛飛,明顯感受心變得不乾淨,也容易躁動。誦《六祖法寶壇經》後,更容易觀察自己心的變化,卻不容易降伏,我還要多加努力。雖然我誦經的速度較緩,但只要有努力誦,就一定有誦完的一天!我會繼續努力,希望可以早日完成任務。
分享三
我是上個月才開始唸《六祖壇經》,第一次唸花了2個小時,當時只看得懂5成,很多字唸起來很卡,覺得十分艱辛。前十多部唸得很專注,因為不會,所以花了心思去理解,雖然ㄧ天只有1至2部,但唸完覺得很歡喜。
前幾週也領了「外道願總清」的禮物,外加目前已開示的業主菩薩總清,還有一位必須儘快還的陽世業主,共數千部的《六祖壇經》,內心的壓力很大。常常清晨驚醒,想到還欠這麼多,心中很著急,想快一點還完。唸誦過程中很不專注,雜念妄念很多,很想睡覺,還曾唸到睡著;整體來說是為趕數量唸的經,並沒有用心。
有次唸經不專心,跑去睡覺,睡著做了個夢,夢見ㄧ部經,中間的字都不見了,只剩下旁邊的字,我ㄧ整個驚醒。請示結果:「唸經不專心的緣故」。自己對這樣開示覺得非常慚愧,自己這樣胡唸,實在不尊重佛菩薩與業主菩薩,修行都白修了。我還在修正自己的腳步,自己是屬於很容易分心的性格,常常唸到某一段,讓我想到生活的片段,思緒就整個飛出去,要ㄧ直提醒自己把注意力拉回來。
自己還有很多地方需要調整,感恩修行社團的師兄姐們分享修行心得,藉由您們的分享,讓我可以對應到自身的缺點,仔細反思再做調整。
(分享完畢)
近來許多師兄姐都收到《六祖壇經》的經文開示,將《六祖壇經》列入每日排定的讀誦功課當中。阿伯說:「《六祖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
佛菩薩所開示讀誦經典的功課,是要我們從讀經當中,能夠明瞭道理,進而轉化提升自己的心性。小編自開始讀誦《六祖壇經》後,亦深深感受到經文的廣大妙用,專注讀誦時,會留意到經文每次唸誦都有不同的體會,且經文從頭至尾,每一品都有其學習與領會之處。讀經必須身體力行,才能知道佛法經典的奧妙,如《六祖壇經》云:「摩訶般若波羅蜜是梵語,此言大智慧到彼岸。此須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電;口念心行,則心口相應。」
有時收到開示的經文數,有些人在第一時間可能會被經文數字驚嚇到,想要盡早完成,努力拚讀誦經文。多誦經固然是好,然而要注意不能只是很急促地唸誦過去,經文卻都沒有讀進心裡,若對於自己每日的起心動念、所作所為都沒有反觀覺察之意,依然我行我素,就失去讀經的真義了!
以下摘錄自淨空法師開示:
讀經的時候,一定要記住要真誠心、恭敬心,一定要做到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
「轉讀」,關鍵在「轉」,我們今天會讀,不會轉。轉是什麼呢?轉我們自己的境界。沒有讀經之前,我們很多想法、看法、說法、作法,全都錯了,現在展開這部經,讀了之後恍然大悟,明白了,把一切錯誤轉過來,跟佛菩薩一樣,這叫「轉」。
「轉」這個字簡單來講是指「轉變」。平常我們常講「轉凡成聖」。讀這個經你要會轉,那這個功德就大了。你這一轉非同小可,你不是小聖,不是阿羅漢,不是辟支佛,不是普通的菩薩,是地藏菩薩,那還得了?所以經要常讀,天天讀,天天轉。你不讀,你怎麼個轉法?所以淨業三福裡面「讀誦大乘」這句話重要,天天要讀,要讀得很熟,起心動念你才能轉得過來,這個道理在此地。讀經境界轉不過來,白讀了。所以經典展開有的人會讀,有的人不會讀。不會讀的,讀給佛菩薩聽,與自己不相干;會讀的是讀給自己聽,與別人不相干。決定轉變自己的境界。
會讀的人是修行,不會讀的人不是修行。古德教我們「隨文入觀」,那是修行。隨著佛所說的,我們觀念就相應,就契入了,這是真修,圓修圓證。「隨文入觀」,隨著善知識的開導,他就契入境界。我們今天修學,修了幾十年還是個凡夫,絲毫沒有轉動,苦在這裡,念念還是隨順煩惱,這怎麼行?念念都是自私自利,這是大障礙。(引用完畢)
我們尚在凡夫的階段,有很多不好的習氣、習性不容易降伏,因此要時時刻刻依靠讀誦經典修持,來將我們的內心一層又一層地洗淨。努力用心讀經,是讓我們轉凡成聖的契機,不論經文開示有多少,只要有開示出來,就是佛菩薩指引我們一條最實際的修行道路。
有時會聽到有人覺得經文數很多,讀誦很久的時日後,漸漸對於唸經感到疲乏無趣,提不起精神讀經,寧可去做各種休閒的事物而懈怠讀經。若遇到這樣的情形,可以試著調整心態,不是把讀經當作一種麻木的功課或是一種壓力,照本宣科地唸誦而已,有時可以另外看看高僧大德的開示,或是精舍部落格的文章分享,都能讓緊繃的心態紓解,並重新審視自己讀經的心態。
每部大乘佛經的經文涵義都是無限深廣,唸經如果唸到索然無味,是我們讀誦時沒有跟著經文深入經典之中,如果能收攝心念、專心一致的讀誦,會發現每回讀誦的經文都能有新的體悟,如此讀經才能轉經轉心,讀經自然不會感到無趣或疲乏了。阿伯說:「唸經妙處在轉心,心若能轉身不苦,天天自在常知足,處處無憂真幸福。」
修行者都知道要會做布施與供養,而最好的布施與供養以「法布施」及「法供養」為最。經云:「法供養、法布施要隨時隨地培養自己的心田,以清淨法,供養一切十方三世諸佛、菩薩、聖賢、有成就的僧伽、眾生。」「最好的法供養是自己悟道,其次,是此心二六時中無雜念、妄想、煩惱。」由此可知,我們心無旁鶩地讀誦經典亦是在實踐法布施、法供養。
不論您現在收到的開示經文是《六祖壇經》,或是有《金剛經》、《藥師經》、《地藏經》……等經文,這些都是佛菩薩將人生的真理及心性的修持在經典當中毫無保留地告訴我們、教導我們,都是佛菩薩給眾生最珍貴、極為千載難逢的禮物。《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不要怕唸經,唸經就是學習佛菩薩的為人處世,人來世上就是要修行,你修的行不行,就看你用心。」既然我們已得到佛菩薩給的最好的禮物,願不願意堅持下去完全操之在己!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以下文章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一合相是因果的產物,因緣聚合,人只要活著所有的事物相都會記著,下一世會記錄很清楚,腦袋會一一浮現。」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與人相處要凡事圓滿才不會結來世怨。」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操煩(台語),無法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現在的宮廟裡,求神拜佛、燒香磕頭的人多,行善積德、唸經消業的人少。我來到一座觀音閣,準備發放《因果濟世集》和《普門品》,一進門就能看見各種佛菩薩像,旁邊還放著收款碼的圖片,好像是有意讓燒香或是供佛點燈的人來消費,以花錢供佛來達到自己的心願。   其中還有看見超度嬰靈的符咒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看到精舍文章〈為什麼我都無法跟別人親近?〉,有緣人喜歡與別人保持一個距離,常主動拉開關係。讀到這篇文章時,當下發覺這不正是自己的問題嗎?自己就是常主動與人拉開距離,對人、對事冷冰冰的性格。接著又看到有緣人是因公報所影響,導致過去世的習氣延續影響至今世。   一直以來,我對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世間都是暫時的一合相,所有的事物相終將像夢幻泡影般幻滅,係磨鍊,故要借假修真,修除我相,去掉執心,萬緣放下。『緣起性空』,莫起心動念,就不會被境左右。要常用旁觀者的角度來處理事情,才能居高臨下,突破盲點,方能從人生大夢中逐漸清醒。」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最近與三位工作夥伴分享精舍因果濟世資訊,原本我就抱著一切隨緣心態,而對方信不信?行不行?正如同《六祖壇經》所說:「迷悟在人,損益由己。」   先說第一位H君,他的太太罹癌,病況不明。他的太太年紀才四十多歲,何來厄運?我電話連繫上他,關懷問候些許後,簡單述說精舍開辦因果請示
以下為二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以下引用自精舍文章:「根據精舍多年的辦事經驗,『人定勝天』是假的,人絕對無法勝過因果業力的安排,縱有再多的精明打算,所有的處心積慮、用心計較,在業障面前都顯得脆弱且不堪一擊,只要業障干擾一來,所有的雄心壯志與計畫,往往就被淹沒在滾滾業海中。」(引用完畢)  
以下文章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一合相是因果的產物,因緣聚合,人只要活著所有的事物相都會記著,下一世會記錄很清楚,腦袋會一一浮現。」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與人相處要凡事圓滿才不會結來世怨。」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操煩(台語),無法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現在的宮廟裡,求神拜佛、燒香磕頭的人多,行善積德、唸經消業的人少。我來到一座觀音閣,準備發放《因果濟世集》和《普門品》,一進門就能看見各種佛菩薩像,旁邊還放著收款碼的圖片,好像是有意讓燒香或是供佛點燈的人來消費,以花錢供佛來達到自己的心願。   其中還有看見超度嬰靈的符咒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看到精舍文章〈為什麼我都無法跟別人親近?〉,有緣人喜歡與別人保持一個距離,常主動拉開關係。讀到這篇文章時,當下發覺這不正是自己的問題嗎?自己就是常主動與人拉開距離,對人、對事冷冰冰的性格。接著又看到有緣人是因公報所影響,導致過去世的習氣延續影響至今世。   一直以來,我對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世間都是暫時的一合相,所有的事物相終將像夢幻泡影般幻滅,係磨鍊,故要借假修真,修除我相,去掉執心,萬緣放下。『緣起性空』,莫起心動念,就不會被境左右。要常用旁觀者的角度來處理事情,才能居高臨下,突破盲點,方能從人生大夢中逐漸清醒。」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最近與三位工作夥伴分享精舍因果濟世資訊,原本我就抱著一切隨緣心態,而對方信不信?行不行?正如同《六祖壇經》所說:「迷悟在人,損益由己。」   先說第一位H君,他的太太罹癌,病況不明。他的太太年紀才四十多歲,何來厄運?我電話連繫上他,關懷問候些許後,簡單述說精舍開辦因果請示
以下為二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以下引用自精舍文章:「根據精舍多年的辦事經驗,『人定勝天』是假的,人絕對無法勝過因果業力的安排,縱有再多的精明打算,所有的處心積慮、用心計較,在業障面前都顯得脆弱且不堪一擊,只要業障干擾一來,所有的雄心壯志與計畫,往往就被淹沒在滾滾業海中。」(引用完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佛陀對大眾開示:用神力把須彌山移動到遠方不算難;佛滅度後,若有人能讀誦、受持《妙法蓮華經》,這才是難事。如果有人能短暫地誦讀此經,十方諸佛歡喜讚嘆、護念此人。此外, 只要念誦或解說《妙法蓮華經》,多寶如來一定會現前隨喜。讀誦《妙法蓮華經》功德殊勝,必定要盡力善勸有緣之人共同誦經,方能增上福田。
Thumbnail
*7/15起才開始針對健康狀況,做功課100天:零極限100次及唸心經1或3次或⋯。 ——而「菩心願行」中觀世音菩薩6月中早提出這件事。Sigh ! 苦到臨頭還在拖延。幸好命還在。 *7/22意識到與媽的相處,這母女議題仍是令我痛苦之至,今也開始做上述功課100天。 ——這根本是我最痛苦的事。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在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在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近一個月在唸《大悲咒》、《心經》和《金剛經》,抝口的咒文現在唸得比較順了,在誦讀《心經》時,腦海偶爾也會出現之前看的《唯識》一書中,關於一切都是意識的說明,在誦讀《金剛經》時,也感覺是另一種方式說明的加強版。 雖然古典用語,不是很理解「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的意思,裡面好多句都是這
Thumbnail
「深入經藏依次第修學。」很多人都是現在靜不下來、聽經會打瞌睡,或只要我一講經他手就癢、手就痛,都快要講完了他還在摳手,沒病都快摳出病了,那是「業障」。很多事情,讓你沒有辦法好好靜下來學佛修行。不要以為人生有幾十年,可以好好讓你修好幾十年。這幾十年,你要做好多事情,讓你分心、讓你沒有辦法學佛。
Thumbnail
到了年十五元宵節這一天,我真的完成了每天去佛堂抄經的目標。初九還多抄了四張,元宵節多抄了一張,總共二十張。這個功德好像十五的月亮一樣圓滿了,心裡感到喜悅。同時,也發現這十五天,我有累積一些體驗與心得,可以寫成一篇文章分享出來。
Thumbnail
現正值神變月十億倍功德期間,邀請您把握殊勝因緣,共同助印《大佛頂首楞嚴經》精裝版1000冊。《楞嚴經》教人明心見性,明辨邪正,是修行者菩提道上的明燈。《楞嚴經》的弘傳流通,能使邪法斂跡,讓正法永住世間,自可轉苦難為福德,化災殃為吉祥。
Thumbnail
     心經是一本文字簡要,內容豐富的佛教經書,也是理事圓融,知行合一,理論和實踐性很強的妙文,歷來注釋很多,各出手眼,發揮妙義,有以唯識理論解釋的;有以華嚴教旨略疏的;有以天台三觀融會的;也有以般若妙旨立論的。但總的都不離一實相印。                此經雖僅二百六十字,卻是諸部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佛陀對大眾開示:用神力把須彌山移動到遠方不算難;佛滅度後,若有人能讀誦、受持《妙法蓮華經》,這才是難事。如果有人能短暫地誦讀此經,十方諸佛歡喜讚嘆、護念此人。此外, 只要念誦或解說《妙法蓮華經》,多寶如來一定會現前隨喜。讀誦《妙法蓮華經》功德殊勝,必定要盡力善勸有緣之人共同誦經,方能增上福田。
Thumbnail
*7/15起才開始針對健康狀況,做功課100天:零極限100次及唸心經1或3次或⋯。 ——而「菩心願行」中觀世音菩薩6月中早提出這件事。Sigh ! 苦到臨頭還在拖延。幸好命還在。 *7/22意識到與媽的相處,這母女議題仍是令我痛苦之至,今也開始做上述功課100天。 ——這根本是我最痛苦的事。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在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在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近一個月在唸《大悲咒》、《心經》和《金剛經》,抝口的咒文現在唸得比較順了,在誦讀《心經》時,腦海偶爾也會出現之前看的《唯識》一書中,關於一切都是意識的說明,在誦讀《金剛經》時,也感覺是另一種方式說明的加強版。 雖然古典用語,不是很理解「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的意思,裡面好多句都是這
Thumbnail
「深入經藏依次第修學。」很多人都是現在靜不下來、聽經會打瞌睡,或只要我一講經他手就癢、手就痛,都快要講完了他還在摳手,沒病都快摳出病了,那是「業障」。很多事情,讓你沒有辦法好好靜下來學佛修行。不要以為人生有幾十年,可以好好讓你修好幾十年。這幾十年,你要做好多事情,讓你分心、讓你沒有辦法學佛。
Thumbnail
到了年十五元宵節這一天,我真的完成了每天去佛堂抄經的目標。初九還多抄了四張,元宵節多抄了一張,總共二十張。這個功德好像十五的月亮一樣圓滿了,心裡感到喜悅。同時,也發現這十五天,我有累積一些體驗與心得,可以寫成一篇文章分享出來。
Thumbnail
現正值神變月十億倍功德期間,邀請您把握殊勝因緣,共同助印《大佛頂首楞嚴經》精裝版1000冊。《楞嚴經》教人明心見性,明辨邪正,是修行者菩提道上的明燈。《楞嚴經》的弘傳流通,能使邪法斂跡,讓正法永住世間,自可轉苦難為福德,化災殃為吉祥。
Thumbnail
     心經是一本文字簡要,內容豐富的佛教經書,也是理事圓融,知行合一,理論和實踐性很強的妙文,歷來注釋很多,各出手眼,發揮妙義,有以唯識理論解釋的;有以華嚴教旨略疏的;有以天台三觀融會的;也有以般若妙旨立論的。但總的都不離一實相印。                此經雖僅二百六十字,卻是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