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山]大屯瀑布巡猴崁水圳...青春探水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活動時間:2021.09.26

天氣:晴(雨天大屯瀑布的步道會很滑喔)

參加隊伍:祥雲

路線行程:捷運北投站→公車(小8、小9、129)→陽明山公園後門站→大屯瀑布→青春嶺(玉瀧谷)→湖田國小步道→竹子湖(水車寮步道)→繞過黑森林(因為虎頭蜂)→猴崁水圳古道→雷隱橋

raw-image

嗯~這篇文章剛寫完就消失在某關掉的網站,重寫的原因很簡單,我還是想把自己走過的草山水道做個記錄和簡介。這篇就是關於草山水道系統的第一水源。

早上於捷運北投站集合後,搭公車(小8、小9、129都可以)上陽明上,我們還在好奇居然有站牌名稱是"陽明山公園後門",咦?陽明山的後門到底在哪啊?

8:35 由於大家分批搭不同班次公車上來,都到齊後往前走,就看到了這個陽明公園的...裝置藝術?以前還真的不會注意到耶~旁邊還有像衛兵亭的小房子,我們討論會不會以前有駐守之類,不過山友大哥說,以前陽明公園是要收費的,說不定是收費亭?(也是有道理)

raw-image

8:36 走幾步路,進入"萬壑潺淙"石製拱門

raw-image

地上有顆陽明淨水廠保護區控制樁(NO.01)而且另一面是"臺北市環保局",我以為會是北水處耶~難道早期這些跟引水有關的設施是環保局管嗎?

raw-image

這個水潭類似攔砂壩,有步道可以走過去,水潭兩側都有步道可以往上走,會到大屯瀑布前交會。

raw-image

8:41 所以就是順著階梯步道往上走,不過此處因在瀑布旁,長期潮濕,石階上多長有青苔,往下走的話會感覺比較滑。步道旁也有一些小平台,且有設置休息著桌椅,就是以前休閒公園的設計。

raw-image

8:47 走上來到大屯瀑布前的平台,此時瀑布水量不大,且被山谷的樹木遮住,看不太到瀑布,抬頭倒是清楚看到水管橋(給水管走的橋),如果要欣賞瀑布,就要走上去到水管橋處會比較清楚。

raw-image

回望剛走上來的溪谷,則有遊客剛好在橋上

raw-image

平台另一側(如果剛剛跨越攔砂壩從這邊的步道上來)在岩石下放置了佛像和土地公等,這些在臺灣山林間也蠻常見的,結果我有個小癖好就是,看看神明前的貢品是什麼...土地公前的柚子新鮮飽滿,是有人在照顧的神像呢!

raw-image

草山水道系統是臺北市的市定古蹟,興建於1928年。是日本時代臺北市的第二套飲用水源工程,部分設施至今仍在使用中。
草山水道系統主要利用天然的水源,有第一水源及第三水源,利用水量及產生的重力,將水引至臺灣神社裏山的貯水池(即在現今的圓山水神社處),再透過配水管線送出去。草山水道系統內有三座水管橋,這就是大屯瀑布旁的第一水管橋,另有隱沒在溪流樹木中的第二水管橋,這兩座都是輸送第一水源的水管。

raw-image

在觀瀑平台旁有石階,往上即通往青春嶺玉瀧谷

raw-image

石階旁的葉子很大,還想說冷清草會長到這麼大喔?原來是"闊葉樓梯草"

raw-image

石階往上走,就可以看到水管橋及一點大屯瀑布,不過因為水量不大,看起來很沒瀑布感,就沒走過去水管橋觀瀑。

大屯瀑布&水管橋

大屯瀑布&水管橋

階梯旁的水管設施,看起來是不是和天母水管路很像?水管路也是草山水道系統的一部分啊~

raw-image

9:10 階梯爬上來穿過鐵門(門開開的),有片寬敞平地和涼亭,石頭小屋是第一水源的"第一調整井",(第二調整井在公車總站附近)

第一調整井

第一調整井

既然是調整井,旁邊就有設置自動加藥設備

第一調整井

第一調整井

在涼亭小休,這個角度的紗帽山,就是有像烏紗帽的形狀囉!

紗帽山

紗帽山

9:22 出發繼續往前走,步道旁是小水圳,前方經過玉瀧谷的小吃店,看到阿姨正在整理野菜,雖然我們表現出想吃的慾望,領隊說現在還太早啦!

raw-image

9:24 經過"猴崁1+100"的小里程牌,右邊看到步道就能轉入

raw-image

大家抬頭欣賞這棵屹立在路邊的大樹

raw-image

從上方接管下來的山泉水,這段山徑都在樹林裡,夏天走也是舒服

raw-image

石階步道很有古道感,也是這附近居民早期往來的交通路線

raw-image

走上來接到柏油路,標記是猴崁湖田步道,湖田國小步道口

raw-image

9:42 繼續沿著柏油路走,就會到湖田國小,右側看過去則是頭頂略起霧的七星山

raw-image

9:45 來到叉路口,左轉是湖田國小,為我們接續要走湖田國小步道的路線,不過我們先跑進去竹子湖蓬萊米故事館上洗手間

raw-image

解說員看到我們都是爬山裝備,詢問我們要走的路線,就告訴我們在這張竹子湖的地圖上怎麼走(就是1號走到14號附近),還有會經過哪些值得注意的景點。當我們對竹子湖的地名意象有疑惑時,解說員說現在雖然都是種海芋,竹子湖以前真的是種很多竹子的喔!(並且表示你們等會走過就會看到)因此保留了竹子湖的地名。
至於竹子湖和蓬萊米的關係...早期臺灣吃的都是在來米,黏性比較低且產量不豐。日治時期日本人開始研究稻米品種改良,但日本稻種不適應臺灣的氣候,因此就持續尋找適合品種改良的種植區域。後來研究稻種的博士專家們在竹子湖建立了蓬萊米的原種田,等於就是台灣蓬萊米的發源地囉!

詳細竹子湖的蓬萊米發展,請參考:臺灣蓬萊米的原鄉

raw-image

10:05 從湖田國小旁經過,還探頭看到操場旁的校園小菜園,是學生們負責在照顧的吧!進入水車寮步道,開始巡田水,排成一列的冬瓜好開心

raw-image

我們這些都市聳,看到菜園果園都很開心。上圖像小蕃茄的是"王瓜",下圖是爆開的山苦瓜

raw-image

10:08 經過在民宅前的百年楓香樹

楓香樹

楓香樹

沿著菜園旁走,水溝(水圳?)上飄著小白花,水裡長滿水草,回來查才知道小花是:水蘊草

raw-image

10:14 經過一攤賣菜的(都是附近菜園種的菜),路旁草叢堆有像廢棄水車的構造,差點忘了這段名稱是水車寮步道

raw-image

沿著小溪的步道,以石板鋪設步道且設有欄杆

raw-image

走來到繡球花園,接續的步道是繼續往前。但我們剛好遇到有參觀解說團,解說員並公布說這一兩天這附近都有人被虎頭蜂攻擊,要大家注意。我們就被牽引到右轉順著花園走,然後發現走錯路趕快回頭。

raw-image

走錯路就當作來欣賞花園,抬頭看到盛開的山芙蓉中正好有隻蟲耶:大橫紋芫青

raw-image

看著繡球園水邊的這個品頭論足:欸~他好像野薑花耶!可是整叢黃黃的,野薑花不是都白的嗎?(薑花表示:你們真沒禮貌)查資料覺得可能是業者引進栽種或雜交的薑花園藝品種。

raw-image

10:24 走過造型火紅木板吊橋:甜吊橋?

raw-image

平緩的石板步道

raw-image

10:26 秋收和夏耘交叉點,步道旁是一些溫室,從此處接出去到竹子湖路

raw-image

10:45 在路邊林蔭空地休息泡咖啡15分鐘,繼續順著竹子湖路走,原本要穿過黑森林,上去摸2個山頭小基點。

raw-image

路旁的樹上吐著一串紅果實:野鴨椿,紅色果熟爆裂。聽大師介紹才知道原來這個北部常見的植物在南部很少

raw-image

10:50 嗯~走來到黑森林入口,由於這兩天有虎頭蜂襲擊事件,警消在現場圍起封鎖線,並派人探找蜂窩所在進行摘除,我們就放棄基點,繞過黑森林。這一年夏天至秋天,已經發生多起受到虎頭蜂攻擊的事件了

raw-image

順著竹子湖路走,繞過黑森林

raw-image

10:56 路旁空地的停車棚,仔細看有步道,也有路牌,路牌寫通往海芋大道

raw-image

走進步道,確實進入了"竹子湖",步道旁是整片孟宗竹(都快要以為是海芋湖了)

raw-image

11:00 步道短短的,從民宅中穿出來到柏油路右轉

raw-image

路邊經過的小花:川七啦!這次我記得了。後面肉肉厚實的葉子就是我們吃的川七囉!

raw-image

11:08 這裡的路徑接點比較凌亂,畢竟是在民宅的巷弄和田邊行走,要接過去猴崁水圳路

raw-image

回頭看很酷的石頭屋,這附近就是猴崁古道的入口

raw-image

路邊是龍鬚菜園。剛轉進來時,我這阿呆還唸著:這裡的地瓜葉怎麼長這麼大?陽明山的土水特別營養嗎?再往前走幾步,隊友看到伸向天空的捲鬚,哈哈的笑說:這是龍鬚菜,不是地瓜葉啦!穿過水泥空地(農家作為曬菜的場所)沿著菜園邊小路走,我們還指著大大的空地上只曬了幾條地瓜,真可愛。

raw-image

11:12 穿入竹林走之字山徑,樹林間有些倒竹,不過還是可辨識出清楚山徑,這一段像在抄近路

raw-image

11:14 樹林出來接到步道,右轉沿著寬敞步道走。左側還能看到石板步道的終點。

raw-image

11:16 走一小段寬敞步道後,右轉進入茂盛的樹林

raw-image

11:18 種植的杉木林,樹林間有空地,陽光趁隙灑入,剛好在這邊午餐很舒服

raw-image

12:05 從杉木林中出發,直接往下可以看到清楚的小徑

raw-image

12:08 這附近的路線其實多能相通,就先決定好想要怎麼走。右轉後走水圳路

raw-image

轉過來隨即過岌岌可危木板橋,就是這條水圳,左轉沿著水圳邊的小徑走

raw-image

這段水圳路明顯,路面還算寬敞,起伏也不大

raw-image

12:17 雖然偶爾要繞過大石頭。

raw-image

過大石頭後,前方可繼續順著水圳走,右方樹林中有叉路,右轉進入雜草比較高的路徑,不過路跡仍是很清楚

raw-image

12:23 來到十字路口,左轉可以到我們早上經過的玉瀧谷。直走出土地公廟,右轉參觀滾水頭。先去看第一水源的滾水頭,原路來回,再走往土地公方向出去。

raw-image

路口這棵守護的大樹,也是百年楓香樹

raw-image

這個叉路口的地上,還可以看到一些伸出地面的管子,推測是水道路線的通氣孔,開始朝下避免小蟲子或落葉掉入。我們還很假掰的說:這是跟地底小精靈喊話的麥克風啦!

raw-image

12:27 通往滾水頭的路平坦又寬大,畢竟相關人員也是要常常來查巡水源吧!走沒多久就能看到鐵門及石頭小屋,上面還有寫著滾水頭。

滾水頭

滾水頭

斑駁的字跡,這是草山水道系統第一水源滾水頭。

raw-image

12:37 回到叉路口,轉往土地公廟方向,路邊途經橘色大儲水桶,經過竹叢和筆筒樹生長的林中

raw-image

12:48 陡下的之字形狹窄山徑,看到百年的土地公小廟,圳內土地公,可愛樸拙的石頭小廟

raw-image

土地公廟旁有石階可以往外通,廟前也有小徑可以過溪後往外,其實就是接往這條溪的兩側路徑。我們先選廟前小徑過溪

圳內土地公

圳內土地公

12:50 過溪處蠻多踏點的,下方的大石頭水量低,也可以輕易過溪

raw-image

結果過溪後左轉沿著水圳續走,遇到除蜂的人員,全副武裝在探查,並揮手要我們退後。不知道要花多久時間,虎頭蜂也太危險,我們決定退回土地公廟走另一側出去

raw-image

13:01 土地公廟旁的石階爬上來,穿過鐵門是一片看起來隨便照顧的菜園,從菜園右側有路通水泥小徑

raw-image

13:04 水泥小徑走出來沿著民宅牆邊走,右側就是剛剛那條溪,走出馬路就是雷隱橋。右轉過雷隱橋,就可以看到公車站牌囉!

raw-image

輕鬆的半日行,大屯瀑布經竹子湖的步道,從猴崁水圳古道結束,順遊草山水道系統第一水源的一些相關設施。關於草山水道系統還有一些其他的點,之前寫過但消失了,但我就是有偏好(關於水系統~)所以下幾篇藉著健行記錄順便介紹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龜毛原蟲的沙龍
20會員
112內容數
藉由健行登山與旅遊,探訪這片土地上曾經活著的記憶。 以行程路線記錄為主,努力認識花草蟲獸為輔。 那麼"吃"呢?邊走邊吃是一定要的啊~
龜毛原蟲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8
好久好久,大概類似小學畢業旅行後?就沒去過野柳公園,之前雖有爬過外面的駱駝峰,但沒進去地質公園裡面參觀。經長久風化,據說女王頭的脖子越來越細,所以可能會在不久將來斷頭駕崩,這也是自然發展的歷程。在陰天細雨中來個野柳地質景觀及獅頭山小旅行,金山老街吃大碗公海鮮粥,順便找在公園內野柳岬和金包里山的基石。
Thumbnail
2025/04/18
好久好久,大概類似小學畢業旅行後?就沒去過野柳公園,之前雖有爬過外面的駱駝峰,但沒進去地質公園裡面參觀。經長久風化,據說女王頭的脖子越來越細,所以可能會在不久將來斷頭駕崩,這也是自然發展的歷程。在陰天細雨中來個野柳地質景觀及獅頭山小旅行,金山老街吃大碗公海鮮粥,順便找在公園內野柳岬和金包里山的基石。
Thumbnail
2025/04/02
這次的主要目的地是頂泰山巖和明志書院,都很簡單,搭車走路就可到了,不過還是要運動健身一下,除了欣賞古蹟和上書院,就規劃把後面小山頭和步道繞一圈。先從頂泰山巖欣賞古蹟出發,走幾條步道(崎頭古道、義學坑步道、清風亭、瓊仔湖、尖凍山步道)下山到明志書院唸書,再爬步道回山上摸基點,半天行程看古蹟+運動
Thumbnail
2025/04/02
這次的主要目的地是頂泰山巖和明志書院,都很簡單,搭車走路就可到了,不過還是要運動健身一下,除了欣賞古蹟和上書院,就規劃把後面小山頭和步道繞一圈。先從頂泰山巖欣賞古蹟出發,走幾條步道(崎頭古道、義學坑步道、清風亭、瓊仔湖、尖凍山步道)下山到明志書院唸書,再爬步道回山上摸基點,半天行程看古蹟+運動
Thumbnail
2025/03/21
慢慢才知道雙北地區有很多煤礦遺址,猴硐、雙溪、九份那帶更曾是煤礦盛產地,於是來一探五堵東山煤礦。搭火車從五堵車站出發,過文史資料豐富的鄉長厝橋到東山煤礦礦坑遺址,附近還有昔日灌溉用的鄉長厝大埤如今變身為賞荷勝地,鋪設好的獅頭山步道經巨岩彩壁到岩石區上獅頭山,路程不長,夏季來走的話還可以欣賞滿塘荷花。
Thumbnail
2025/03/21
慢慢才知道雙北地區有很多煤礦遺址,猴硐、雙溪、九份那帶更曾是煤礦盛產地,於是來一探五堵東山煤礦。搭火車從五堵車站出發,過文史資料豐富的鄉長厝橋到東山煤礦礦坑遺址,附近還有昔日灌溉用的鄉長厝大埤如今變身為賞荷勝地,鋪設好的獅頭山步道經巨岩彩壁到岩石區上獅頭山,路程不長,夏季來走的話還可以欣賞滿塘荷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誰說到陽明山只能爬山?事實上,就在陽明公園花鐘附近藏有兩處觀瀑地點,輕鬆走就能享受滿滿的負離子......。 一提到陽明山,許多人會聯想到擎天崗、大屯山、二子坪等走步道的景點;如果不想要走到汗流浹背,又或是有老有小,不想要走的太有負擔,其實,可以就近在陽明公園觀瀑、野餐、拍照,走走愜意地網美行程。
Thumbnail
誰說到陽明山只能爬山?事實上,就在陽明公園花鐘附近藏有兩處觀瀑地點,輕鬆走就能享受滿滿的負離子......。 一提到陽明山,許多人會聯想到擎天崗、大屯山、二子坪等走步道的景點;如果不想要走到汗流浹背,又或是有老有小,不想要走的太有負擔,其實,可以就近在陽明公園觀瀑、野餐、拍照,走走愜意地網美行程。
Thumbnail
早春下過雨的午後,奔赴陽明山東昇路附近的步道,來一場尋櫻記。雨後略微朦朧的山谷間,沿著淙淙的水圳路拾級而上,尋訪點點片片桃紅色山櫻花,東昇步道這一區也是陽明山的賞櫻勝地之一。走龍鳳谷步道接硫磺谷下來,呈現蒂芬妮藍的池水,見恐龍浮出水面呼吸,換個角度看起來又像魟魚了。陽明山區還有很多好玩待發現的地方哩
Thumbnail
早春下過雨的午後,奔赴陽明山東昇路附近的步道,來一場尋櫻記。雨後略微朦朧的山谷間,沿著淙淙的水圳路拾級而上,尋訪點點片片桃紅色山櫻花,東昇步道這一區也是陽明山的賞櫻勝地之一。走龍鳳谷步道接硫磺谷下來,呈現蒂芬妮藍的池水,見恐龍浮出水面呼吸,換個角度看起來又像魟魚了。陽明山區還有很多好玩待發現的地方哩
Thumbnail
新年申請到藍寶石參觀的名額,真是幸運(就是在放年假才搶得到啊),也算完成我懸宕已久的草山水道系列。走天母古道時常趴在鐵柵欄前張望,這次總算可以進入。陽明天主堂集合,走一小段天母古道抵達鐵柵門,經過多道門鎖,抵達神秘小黑屋,就是美麗的藍寶石,陽明湧泉,旁邊黃褐色山壁的瀑布,就是淞溪瀑布。
Thumbnail
新年申請到藍寶石參觀的名額,真是幸運(就是在放年假才搶得到啊),也算完成我懸宕已久的草山水道系列。走天母古道時常趴在鐵柵欄前張望,這次總算可以進入。陽明天主堂集合,走一小段天母古道抵達鐵柵門,經過多道門鎖,抵達神秘小黑屋,就是美麗的藍寶石,陽明湧泉,旁邊黃褐色山壁的瀑布,就是淞溪瀑布。
Thumbnail
1920年代,隨著台北市的發展與人口的增加,原有的台北水道系統的供水能力已經無法負擔整個大台北地區的用水量。於是在第十一回台北市協議會於1927年1月通過實施第二次擴張工事,決定選定水質佳的大屯山做為水源,建設草山水道。當時由有著台北水道之父的威廉巴爾頓先生帶領,其學生濱野橫四郎一同在陽明山探勘建設
Thumbnail
1920年代,隨著台北市的發展與人口的增加,原有的台北水道系統的供水能力已經無法負擔整個大台北地區的用水量。於是在第十一回台北市協議會於1927年1月通過實施第二次擴張工事,決定選定水質佳的大屯山做為水源,建設草山水道。當時由有著台北水道之父的威廉巴爾頓先生帶領,其學生濱野橫四郎一同在陽明山探勘建設
Thumbnail
大屯火山群、陽明山國家公園,無庸置疑的天母後山。
Thumbnail
大屯火山群、陽明山國家公園,無庸置疑的天母後山。
Thumbnail
本文由好好玩授權提供,原文出處在此 無法出國度假,在國內旅遊的我們,是否也發現了許多從未見過的台灣之美呢?!大部分的台北景點都征服過後煩惱沒地方去嗎?別擔心,接下來這處隱藏版陽明山景點,絕對會是入到你的旅遊名單,那就是擁有「亞洲第一湧泉」以及「藍寶石泉」美名的「陽明湧泉」!過去1年僅開放3小時,這次
Thumbnail
本文由好好玩授權提供,原文出處在此 無法出國度假,在國內旅遊的我們,是否也發現了許多從未見過的台灣之美呢?!大部分的台北景點都征服過後煩惱沒地方去嗎?別擔心,接下來這處隱藏版陽明山景點,絕對會是入到你的旅遊名單,那就是擁有「亞洲第一湧泉」以及「藍寶石泉」美名的「陽明湧泉」!過去1年僅開放3小時,這次
Thumbnail
【藍寶石泉・陽明湧泉】 今年手快搶到了「打開台北」活動中的亮點入場券! 終於有機會探訪陽明山國家公園內的神秘水源秘境「藍寶石泉」! 藍寶石泉就是擁有「亞洲第一湧泉」美名的「陽明湧泉」! 陽明湧泉隸屬於「草山水道系統」,在日治時期由日本人「佐野藤次郎」設計,1928年新建、1932年完工。其中最負盛名
Thumbnail
【藍寶石泉・陽明湧泉】 今年手快搶到了「打開台北」活動中的亮點入場券! 終於有機會探訪陽明山國家公園內的神秘水源秘境「藍寶石泉」! 藍寶石泉就是擁有「亞洲第一湧泉」美名的「陽明湧泉」! 陽明湧泉隸屬於「草山水道系統」,在日治時期由日本人「佐野藤次郎」設計,1928年新建、1932年完工。其中最負盛名
Thumbnail
坪頂古圳的三條水圳年紀都超過100歲了,沿著水圳走是臺北夏天熱門的消暑路線(可以玩水),這次規劃三條水圳以步道串連,走成一個王字,登峰圳-登峰圳引水隧道-步道-坪頂新圳引水隧道-步道-坪頂古圳引水隧道-清風亭納涼-坪頂古圳&內雙溪水源處-坪頂新圳&內雙溪古道處-坪頂新圳-步道出溪和宮
Thumbnail
坪頂古圳的三條水圳年紀都超過100歲了,沿著水圳走是臺北夏天熱門的消暑路線(可以玩水),這次規劃三條水圳以步道串連,走成一個王字,登峰圳-登峰圳引水隧道-步道-坪頂新圳引水隧道-步道-坪頂古圳引水隧道-清風亭納涼-坪頂古圳&內雙溪水源處-坪頂新圳&內雙溪古道處-坪頂新圳-步道出溪和宮
Thumbnail
臺北人無疑是富足的,城市無論從何處望去,都可見綠鬱毗鄰,群山環抱河川流淌邊境有海,近郊植被豐富生意盎然。倘若厭倦水泥高樓,離開都會叢林只消15分鐘,搭上便捷如織的公交捷運,便能坐擁近郊,綠蔭拂面微風繾綣,樂享最單純的閒暇時光。
Thumbnail
臺北人無疑是富足的,城市無論從何處望去,都可見綠鬱毗鄰,群山環抱河川流淌邊境有海,近郊植被豐富生意盎然。倘若厭倦水泥高樓,離開都會叢林只消15分鐘,搭上便捷如織的公交捷運,便能坐擁近郊,綠蔭拂面微風繾綣,樂享最單純的閒暇時光。
Thumbnail
草山水道系統是日治時期建立的供應臺北飲用水之相關設施,藉由陽明山區的郊遊踏青,從大屯瀑布往上輕鬆串連步道,沿途順便拜訪草山水道系統的一部分囉!
Thumbnail
草山水道系統是日治時期建立的供應臺北飲用水之相關設施,藉由陽明山區的郊遊踏青,從大屯瀑布往上輕鬆串連步道,沿途順便拜訪草山水道系統的一部分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