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山]大屯瀑布巡猴崁水圳...青春探水源

2021/12/27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活動時間:2021.09.26
天氣:晴(雨天大屯瀑布的步道會很滑喔)
參加隊伍:祥雲
路線行程:捷運北投站→公車(小8、小9、129)→陽明山公園後門站→大屯瀑布→青春嶺(玉瀧谷)→湖田國小步道→竹子湖(水車寮步道)→繞過黑森林(因為虎頭蜂)→猴崁水圳古道→雷隱橋
嗯~這篇文章剛寫完就消失在某關掉的網站,重寫的原因很簡單,我還是想把自己走過的草山水道做個記錄和簡介。這篇就是關於草山水道系統的第一水源。
早上於捷運北投站集合後,搭公車(小8、小9、129都可以)上陽明上,我們還在好奇居然有站牌名稱是"陽明山公園後門",咦?陽明山的後門到底在哪啊?
8:35 由於大家分批搭不同班次公車上來,都到齊後往前走,就看到了這個陽明公園的...裝置藝術?以前還真的不會注意到耶~旁邊還有像衛兵亭的小房子,我們討論會不會以前有駐守之類,不過山友大哥說,以前陽明公園是要收費的,說不定是收費亭?(也是有道理)
8:36 走幾步路,進入"萬壑潺淙"石製拱門
地上有顆陽明淨水廠保護區控制樁(NO.01)而且另一面是"臺北市環保局",我以為會是北水處耶~難道早期這些跟引水有關的設施是環保局管嗎?
這個水潭類似攔砂壩,有步道可以走過去,水潭兩側都有步道可以往上走,會到大屯瀑布前交會。
8:41 所以就是順著階梯步道往上走,不過此處因在瀑布旁,長期潮濕,石階上多長有青苔,往下走的話會感覺比較滑。步道旁也有一些小平台,且有設置休息著桌椅,就是以前休閒公園的設計。
8:47 走上來到大屯瀑布前的平台,此時瀑布水量不大,且被山谷的樹木遮住,看不太到瀑布,抬頭倒是清楚看到水管橋(給水管走的橋),如果要欣賞瀑布,就要走上去到水管橋處會比較清楚。
回望剛走上來的溪谷,則有遊客剛好在橋上
平台另一側(如果剛剛跨越攔砂壩從這邊的步道上來)在岩石下放置了佛像和土地公等,這些在臺灣山林間也蠻常見的,結果我有個小癖好就是,看看神明前的貢品是什麼...土地公前的柚子新鮮飽滿,是有人在照顧的神像呢!
草山水道系統是臺北市的市定古蹟,興建於1928年。是日本時代臺北市的第二套飲用水源工程,部分設施至今仍在使用中。
草山水道系統主要利用天然的水源,有第一水源及第三水源,利用水量及產生的重力,將水引至臺灣神社裏山的貯水池(即在現今的圓山水神社處),再透過配水管線送出去。草山水道系統內有三座水管橋,這就是大屯瀑布旁的第一水管橋,另有隱沒在溪流樹木中的第二水管橋,這兩座都是輸送第一水源的水管。
在觀瀑平台旁有石階,往上即通往青春嶺玉瀧谷
石階旁的葉子很大,還想說冷清草會長到這麼大喔?原來是"闊葉樓梯草"
石階往上走,就可以看到水管橋及一點大屯瀑布,不過因為水量不大,看起來很沒瀑布感,就沒走過去水管橋觀瀑。
大屯瀑布&水管橋
階梯旁的水管設施,看起來是不是和天母水管路很像?水管路也是草山水道系統的一部分啊~
9:10 階梯爬上來穿過鐵門(門開開的),有片寬敞平地和涼亭,石頭小屋是第一水源的"第一調整井",(第二調整井在公車總站附近)
第一調整井
既然是調整井,旁邊就有設置自動加藥設備
第一調整井
在涼亭小休,這個角度的紗帽山,就是有像烏紗帽的形狀囉!
紗帽山
9:22 出發繼續往前走,步道旁是小水圳,前方經過玉瀧谷的小吃店,看到阿姨正在整理野菜,雖然我們表現出想吃的慾望,領隊說現在還太早啦!
9:24 經過"猴崁1+100"的小里程牌,右邊看到步道就能轉入
大家抬頭欣賞這棵屹立在路邊的大樹
從上方接管下來的山泉水,這段山徑都在樹林裡,夏天走也是舒服
石階步道很有古道感,也是這附近居民早期往來的交通路線
走上來接到柏油路,標記是猴崁湖田步道,湖田國小步道口
9:42 繼續沿著柏油路走,就會到湖田國小,右側看過去則是頭頂略起霧的七星山
9:45 來到叉路口,左轉是湖田國小,為我們接續要走湖田國小步道的路線,不過我們先跑進去竹子湖蓬萊米故事館上洗手間
解說員看到我們都是爬山裝備,詢問我們要走的路線,就告訴我們在這張竹子湖的地圖上怎麼走(就是1號走到14號附近),還有會經過哪些值得注意的景點。當我們對竹子湖的地名意象有疑惑時,解說員說現在雖然都是種海芋,竹子湖以前真的是種很多竹子的喔!(並且表示你們等會走過就會看到)因此保留了竹子湖的地名。
至於竹子湖和蓬萊米的關係...早期臺灣吃的都是在來米,黏性比較低且產量不豐。日治時期日本人開始研究稻米品種改良,但日本稻種不適應臺灣的氣候,因此就持續尋找適合品種改良的種植區域。後來研究稻種的博士專家們在竹子湖建立了蓬萊米的原種田,等於就是台灣蓬萊米的發源地囉!
詳細竹子湖的蓬萊米發展,請參考:臺灣蓬萊米的原鄉
10:05 從湖田國小旁經過,還探頭看到操場旁的校園小菜園,是學生們負責在照顧的吧!進入水車寮步道,開始巡田水,排成一列的冬瓜好開心
我們這些都市聳,看到菜園果園都很開心。上圖像小蕃茄的是"王瓜",下圖是爆開的山苦瓜
10:08 經過在民宅前的百年楓香樹
楓香樹
沿著菜園旁走,水溝(水圳?)上飄著小白花,水裡長滿水草,回來查才知道小花是:水蘊草
10:14 經過一攤賣菜的(都是附近菜園種的菜),路旁草叢堆有像廢棄水車的構造,差點忘了這段名稱是水車寮步道
沿著小溪的步道,以石板鋪設步道且設有欄杆
走來到繡球花園,接續的步道是繼續往前。但我們剛好遇到有參觀解說團,解說員並公布說這一兩天這附近都有人被虎頭蜂攻擊,要大家注意。我們就被牽引到右轉順著花園走,然後發現走錯路趕快回頭。
走錯路就當作來欣賞花園,抬頭看到盛開的山芙蓉中正好有隻蟲耶:大橫紋芫青
看著繡球園水邊的這個品頭論足:欸~他好像野薑花耶!可是整叢黃黃的,野薑花不是都白的嗎?(薑花表示:你們真沒禮貌)查資料覺得可能是業者引進栽種或雜交的薑花園藝品種。
10:24 走過造型火紅木板吊橋:甜吊橋?
平緩的石板步道
10:26 秋收和夏耘交叉點,步道旁是一些溫室,從此處接出去到竹子湖路
10:45 在路邊林蔭空地休息泡咖啡15分鐘,繼續順著竹子湖路走,原本要穿過黑森林,上去摸2個山頭小基點。
路旁的樹上吐著一串紅果實:野鴨椿,紅色果熟爆裂。聽大師介紹才知道原來這個北部常見的植物在南部很少
10:50 嗯~走來到黑森林入口,由於這兩天有虎頭蜂襲擊事件,警消在現場圍起封鎖線,並派人探找蜂窩所在進行摘除,我們就放棄基點,繞過黑森林。這一年夏天至秋天,已經發生多起受到虎頭蜂攻擊的事件了
順著竹子湖路走,繞過黑森林
10:56 路旁空地的停車棚,仔細看有步道,也有路牌,路牌寫通往海芋大道
走進步道,確實進入了"竹子湖",步道旁是整片孟宗竹(都快要以為是海芋湖了)
11:00 步道短短的,從民宅中穿出來到柏油路右轉
路邊經過的小花:川七啦!這次我記得了。後面肉肉厚實的葉子就是我們吃的川七囉!
11:08 這裡的路徑接點比較凌亂,畢竟是在民宅的巷弄和田邊行走,要接過去猴崁水圳路
回頭看很酷的石頭屋,這附近就是猴崁古道的入口
路邊是龍鬚菜園。剛轉進來時,我這阿呆還唸著:這裡的地瓜葉怎麼長這麼大?陽明山的土水特別營養嗎?再往前走幾步,隊友看到伸向天空的捲鬚,哈哈的笑說:這是龍鬚菜,不是地瓜葉啦!穿過水泥空地(農家作為曬菜的場所)沿著菜園邊小路走,我們還指著大大的空地上只曬了幾條地瓜,真可愛。
11:12 穿入竹林走之字山徑,樹林間有些倒竹,不過還是可辨識出清楚山徑,這一段像在抄近路
11:14 樹林出來接到步道,右轉沿著寬敞步道走。左側還能看到石板步道的終點。
11:16 走一小段寬敞步道後,右轉進入茂盛的樹林
11:18 種植的杉木林,樹林間有空地,陽光趁隙灑入,剛好在這邊午餐很舒服
12:05 從杉木林中出發,直接往下可以看到清楚的小徑
12:08 這附近的路線其實多能相通,就先決定好想要怎麼走。右轉後走水圳路
轉過來隨即過岌岌可危木板橋,就是這條水圳,左轉沿著水圳邊的小徑走
這段水圳路明顯,路面還算寬敞,起伏也不大
12:17 雖然偶爾要繞過大石頭。
過大石頭後,前方可繼續順著水圳走,右方樹林中有叉路,右轉進入雜草比較高的路徑,不過路跡仍是很清楚
12:23 來到十字路口,左轉可以到我們早上經過的玉瀧谷。直走出土地公廟,右轉參觀滾水頭。先去看第一水源的滾水頭,原路來回,再走往土地公方向出去。
路口這棵守護的大樹,也是百年楓香樹
這個叉路口的地上,還可以看到一些伸出地面的管子,推測是水道路線的通氣孔,開始朝下避免小蟲子或落葉掉入。我們還很假掰的說:這是跟地底小精靈喊話的麥克風啦!
12:27 通往滾水頭的路平坦又寬大,畢竟相關人員也是要常常來查巡水源吧!走沒多久就能看到鐵門及石頭小屋,上面還有寫著滾水頭。
滾水頭
斑駁的字跡,這是草山水道系統第一水源滾水頭。
12:37 回到叉路口,轉往土地公廟方向,路邊途經橘色大儲水桶,經過竹叢和筆筒樹生長的林中
12:48 陡下的之字形狹窄山徑,看到百年的土地公小廟,圳內土地公,可愛樸拙的石頭小廟
土地公廟旁有石階可以往外通,廟前也有小徑可以過溪後往外,其實就是接往這條溪的兩側路徑。我們先選廟前小徑過溪
圳內土地公
12:50 過溪處蠻多踏點的,下方的大石頭水量低,也可以輕易過溪
結果過溪後左轉沿著水圳續走,遇到除蜂的人員,全副武裝在探查,並揮手要我們退後。不知道要花多久時間,虎頭蜂也太危險,我們決定退回土地公廟走另一側出去
13:01 土地公廟旁的石階爬上來,穿過鐵門是一片看起來隨便照顧的菜園,從菜園右側有路通水泥小徑
13:04 水泥小徑走出來沿著民宅牆邊走,右側就是剛剛那條溪,走出馬路就是雷隱橋。右轉過雷隱橋,就可以看到公車站牌囉!
輕鬆的半日行,大屯瀑布經竹子湖的步道,從猴崁水圳古道結束,順遊草山水道系統第一水源的一些相關設施。關於草山水道系統還有一些其他的點,之前寫過但消失了,但我就是有偏好(關於水系統~)所以下幾篇藉著健行記錄順便介紹囉!
18會員
86內容數
藉由健行登山與旅遊,探訪這片土地上曾經活著的記憶。 以行程路線記錄為主,努力認識花草蟲獸為輔。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