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毛原蟲-avatar-img

龜毛原蟲

20 位追蹤者
一恨螞蟥吸血、二恨爬山下雨、三恨山上無書、四恨溪水暴漲、五恨手機沒電、六恨尋花未開,七恨咖啡告罄、八恨睡眠不足、九恨雞精無力、十恨胃腸太小
avatar-img
龜毛原蟲的沙龍
20會員
111內容數
藉由健行登山與旅遊,探訪這片土地上曾經活著的記憶。 以行程路線記錄為主,努力認識花草蟲獸為輔。 那麼"吃"呢?邊走邊吃是一定要的啊~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好久好久,大概類似小學畢業旅行後?就沒去過野柳公園,之前雖有爬過外面的駱駝峰,但沒進去地質公園裡面參觀。經長久風化,據說女王頭的脖子越來越細,所以可能會在不久將來斷頭駕崩,這也是自然發展的歷程。在陰天細雨中來個野柳地質景觀及獅頭山小旅行,金山老街吃大碗公海鮮粥,順便找在公園內野柳岬和金包里山的基石。
Thumbnail
這次的主要目的地是頂泰山巖和明志書院,都很簡單,搭車走路就可到了,不過還是要運動健身一下,除了欣賞古蹟和上書院,就規劃把後面小山頭和步道繞一圈。先從頂泰山巖欣賞古蹟出發,走幾條步道(崎頭古道、義學坑步道、清風亭、瓊仔湖、尖凍山步道)下山到明志書院唸書,再爬步道回山上摸基點,半天行程看古蹟+運動
Thumbnail
慢慢才知道雙北地區有很多煤礦遺址,猴硐、雙溪、九份那帶更曾是煤礦盛產地,於是來一探五堵東山煤礦。搭火車從五堵車站出發,過文史資料豐富的鄉長厝橋到東山煤礦礦坑遺址,附近還有昔日灌溉用的鄉長厝大埤如今變身為賞荷勝地,鋪設好的獅頭山步道經巨岩彩壁到岩石區上獅頭山,路程不長,夏季來走的話還可以欣賞滿塘荷花。
Thumbnail
這是一個隊友們汗涔涔喘噓噓去走小出山,而本原蟲在惠蓀林場內悠閒串走各步道,從山嵐小徑上去巨松台步道,到咖啡學堂喝一杯,看個瀑布彩虹後涉水步道至松風山找基點,杜鵑嶺步道下柑仔店的散步行,賞花、涉水、撿松果,順便學一下怎麼分辨二葉松和五葉松,喝完台灣咖啡再吃鮮奶冰淇淋,真香~
Thumbnail
淡水是充滿人文歷史之地,古蹟建築整修規劃越來越好,之前砲台收集時漏掉滬尾砲台,我規劃了走最短多收古蹟路線:滬尾砲台-海關碼頭-紅毛城-牛津學院-小白宮-多田榮吉故居-得忌利士洋行-午餐就變成午茶-天主堂-日本警官宿舍-清水巖,趕到殼牌倉庫看夕陽,像打滬尾之役一樣累,說要古蹟輕鬆逛,怎麼又走了一整天。
Thumbnail
台8線137K附近下切,久未有人走的山徑,路況時好時壞且陡滑,到巴多諾夫山再下切200公尺總算看到平緩古道,舊時合歡越嶺古道,往右魯翁橋,往左見晴駐在所。沿著美麗石壁路魯翁橋舊時鐵線依舊,駐在所則被雜草淹沒。不遠處雷聲作響下起雨來,尋著來時路抓芒草往上爬,今日尋到合歡越嶺古道遺跡,雖雨,我心見晴。
Thumbnail
得卡倫步道可通往遺世獨立的大禮大同部落及立霧山,立霧山南峰,據說就在得卡倫步道旁。2024年0403花蓮大地震,得卡倫與美麗的砂卡礑步道受損嚴重且有登山客罹難,短時間內無法重建復原,目前是封閉狀態。我寫這篇遊記,除了紀念我們探訪合歡越嶺道的遺跡,整個太魯閣地區的步道及山區,也不知何時才能再見。
Thumbnail
橫嶺山步道是日治時期大雪山地區的居民用來搬運木材的木馬道,為當時大雪山林場的木馬古道之一,沿途有廢棄的木馬及燒炭窯遺跡。現在步道可從隧道口走到大雪山生態教室,單程全長約6.6K,很是優美的森林散步路線。我們從隧道口走步道上橫嶺山,進入少有人跡的林中探訪沙蓮山及笛吹山,繞回幽靜步道走一圈P行路線。
Thumbnail
臺北遍路八十八(這個源自於四國遍路的"臺北遍路",是大家直接了當俗稱的,比較正式名稱應該是:臺北新四國遍路),以石佛編號來說,天后宮是一番和二番,普濟寺則是八十八番,去天后宮,再去普濟寺,就有始有終。(咦~中間的石佛呢?)
Thumbnail
雖無法走合歡西峰下華岡,趁此機會,能造訪聞名的合歡溪步道也是很好。到梨山換小車,經過一片片高麗菜園後抵達合歡溪步道入口。步道路程坡度和緩,來回步行約3.5~4小時的合歡溪步道,沿途有柳杉林,蒼翠樹林環繞著碧綠溪水,冰涼溪水中現在還棲息著國寶櫻花鉤吻鮭喔~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