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野柳地質公園&獅頭山...女王散步燭台雙嶼

[新北]野柳地質公園&獅頭山...女王散步燭台雙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活動時間:2023.10.14

天氣:時陰時小雨

路線行程:台北車站搭公車(1815)-野柳(下車)-保安宮-野柳地質中心-公車-獅頭山公園-燭台雙嶼-獅頭山-1815公車回台北


自己好久好久,大概類似小學校外參觀或畢業旅行之後?就沒去過野柳公園,雖然之前有爬過外面的駱駝峰,但一直沒進去地質公園裡面參觀。經過長久的風化,據說女王頭的脖子越來越細,所以也可能會在不久的將來斷頭駕崩,這也是自然發展的歷程。這一天的天氣預報是陰天,晚上又想去看高橋一生演的岸邊露伴,那就來個野柳地質景觀參觀,順便去找一顆據說在公園內的基石。

野柳地質公園因海岸延伸的方向與地層及構造線方向近於垂直,外加波浪侵蝕、岩石風化、海陸相對運動、地殼運動等地質作用的影響,因而產生罕見且豐富的地形與地質景觀,是處天然的地質教室,風化石、風蝕溝、風蝕崖、孔穴,狹長的岬角等都可見到。

raw-image

交通方式:
1.台北車站搭國光客運1815號,於野柳站下車。
2.基隆車站搭790號,野柳站下車。
3.淡水捷運搭716號台灣好行,於野柳地質公園下車,或搭862號於野柳站下車。
我是從台北車站搭1815號,交通方便且班次多,約1小時抵達野柳站。
10:50 下車後從大馬路往內走,前往野柳漁港,先經過保安宮。

野柳保安宮

位在萬里區野柳漁港旁的保安宮,主祀「開漳聖王」,是萬里當地漁民最崇敬的神明,萬里地區守護神「開漳聖王」之信仰由來已久,每年農曆元宵節的「野柳神明淨港文化祭」已經有一百多年歷史,是少數登錄為民俗類的無形文化資產,為全台獨有的百年傳統宗教儀式。(資料來源:新北市觀光旅遊網→野柳保安宮)
神明淨港的活動在野柳已延續一百多年,也是臺灣唯一的淨海儀式,用意是去晦辟邪,也祈求漁船豐收。過去野柳附近水域不平靜,開漳聖王透過乩童告知將親自下港淨港,希望藉此保佑野柳漁港及漁船平安。

raw-image

我走進保安宮,就聞到香香的木頭味,抬頭看到雕刻繁複華美的斗栱。
相傳清嘉慶二十五年(西元1820年),野柳居民在外海捕漁,發現一艘船,船上無人但載滿了許多建材及一尊神像,村民便將船引回野柳,利用船上建材於現址建小廟一座,並查詢神像為俗稱陳聖公或陳聖王的開漳聖王陳元光將軍。

野柳地質公園

11:16 來到野柳地質公園的售票口,另一側則是海洋公園。假日遊客不少,而且蠻多外國觀光客。站在這看突出來的那塊岩石,有點像駱駝(單峰駱駝)的形狀,就是駱駝峰,前幾年在山界還蠻紅的,可以從駱駝峰後過馬路,一直爬上對面的稜線-駱駝稜,從仁愛之家出來,或是再接野柳里登山步道走一圈回去野柳漁港。
野柳地質公園門票:全票120元

raw-image

門口有海洋化石的介紹壁報,還有野柳自然中心的地圖及地質地景圖(奇石)分布,接下來就跟尋寶一樣,看看能找到這圖片上哪幾種(結果實際在地質公園走時,也忘記拿出來比對)。

raw-image

從門口往內走的一開始步道寬敞,兩旁茂密樹木形成的樹蔭,大概是整個野柳園區中,比較可以遮蔭的地方。

raw-image

步道旁類似花園的中間空地,擺放一尊石頭像,解說牌寫著:俏皮公主(展示仿品),2010年蕈狀岩頭部崩落後而形成新地景,經遊客投票命名後為女王頭的繼承人-俏皮公主。話說我猜這個位置本來放的是女王頭的展示仿品?因為在入口的地質地景圖中,這個位置是標示女王頭II。

第一區

11:23 走至第一區上方觀景台,往下看還蠻有趣,除了很多香菇頭(蕈狀岩)外,還有諸多遊客穿梭其中。

raw-image

單面山:站在這觀景台看向野柳燈杆的方向,可以清楚看出那是一個單面山(等等要走到燈杆那邊)。
野柳地質公園入口到海岬的末端,長約1.7公里,期間最寬的地方不及300公尺,從岬角步道上可以回顧野柳漁港及另一個面相(燈杆那個山)的「單面山」。

整個野柳是一個向東南傾斜20度的單面山地形,其形成與地殼板塊運動密切相關。台灣位於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的交界處。當板塊碰撞的力量極為強大時,會使岩層受到擠壓隆起。距今約600萬年前,蓬萊造山運動將當時原本位於海底的台灣推擠抬升,野柳也在這時候逐漸隆起,並受到不等量抬升,形成一側邊坡陡、另一側較平緩的單面山地形。經千百萬年侵蝕、風化的交互作用,逐漸形成蕈狀岩、燭台石、薑石、壺穴、豆腐岩及海蝕洞等地質奇觀。野柳地質公園被譽為陸地上最像「火星」的地形,擁有豐富的岩石種類,還有漸層色彩,就像是「天然的地質地景博物館」。

第一區有:燭台石、俏皮公主、蕈狀岩、薑石、壺穴等,從觀景平台往下走到第一區的海岸上,有各種形狀的岩石,像是蕈狀岩和燭台石都蠻容易聯想到,其餘的個人可發揮想像力,看看覺得像什麼,我就覺得有塊紋路很像海豚的眼睛。

女王繼承人:俏皮公主的本尊就在此,蠻醒目的,第一眼看到我還誤以為是女王頭。

raw-image

往燈杆方向有兩條路,一條經過第二區,一條沿著海岸的步道,兩條路中間隔著小水池(海水),先走海岸步道看風景,回程再來看第二區,女王頭則是在第二區。

raw-image

走在海岸步道上,看向前方海邊的岸上有幾座橋,所以那邊也是可以下去玩的?後來查一下地圖,那塊屬於第三區,第三區平常沒有開放,是參加女王秘境的導覽行程時可參觀。

raw-image

順著石階和石板步道走上稜線

在展望處剛好可以看到浮出海面上一排的石頭,真的還蠻像一盤豆腐,用刀畫幾刀切成方形。

raw-image

野柳燈杆

11:58 順著步道走至燈塔,沿路天氣轉成小雨,剛好到燈塔下的觀景台避雨。野柳燈杆於1967年啟用,塔高11.3公尺,燈高99公尺,光程16浬,設立在富貴角燈塔及基隆燈塔照射範圍之間,以加強基隆港的導航功能,野柳燈塔以野柳的燭台石為設計範本,因此有全台最優美燈塔的雅號。(可是要遠遠的才能看到燈杆的整體燭台造型,在下方抬頭只能看到放蠟燭的那個圓盤子啦)。

等到雨勢稍小,可以踏出燈杆的涼亭範圍,到旁邊草叢去找基點啦!三角點在燈塔後方欄杆外,撥開草叢有一個水泥平台。

raw-image

野柳岬山(又名:龜頭山,我說,這個龜頭~是否很不雅呢?),H93M,聯勤二等三角點(內埔003)。野柳岬山步道位於「野柳地質公園」內,為大屯山餘脈突出約1.7公里的岬角,遠眺岬角像是潛入海中的巨龜,故又名「野柳龜」(好喔~我知道龜頭的由來了)。這個基石若是貼在欄杆外其實不好拍照,後來我是跨出欄杆攀上水泥平台照相。

raw-image

12:29 從燈杆轉下步道還可以繼續往岬角的尾端走,石板步道也鋪設得很完善,就是沒得遮蔭,在此時陰雨天反正是撐傘走(幸好風沒大到把傘吹歪),走至步道(單面山)的盡頭,有個涼亭,回望那隻巨龜&龜頭,也就是燈桿的位置。

12:39 原路步道回程,但陸續看到左側有步道叉路,有的有圍繩或小門關起來不給下,有的又沒圍起來,好唄~這個沒擋起來,走下去看看應該是到海邊第三區。

raw-image

第三區

12:46 一路可以下靠近海邊的海蝕平台上面,就是地圖上的第三區,圖上標示景點有:豆腐石、情人洞、瑪伶鳥石、蜂窩石、海蝕平台

raw-image

這一天風浪較大,也怕下雨地面會滑,而且剛剛是從中途才走階梯下來海邊,所以看到有橋那一處就沒有過去,而是走一小半第三區接回主步道,沿途有看到情人洞、瑪伶鳥石、海蝕平台(就是腳上踏的海岸)

走回園區的大草地旁,有間小小的展售中心,原來是"女王的書店",在第二區旁(還可以順便去洗手間),是間迷你的小書店,進去逛逛後,看到擺設的書都是關於北海岸自然、歷史文化等相關海洋、動物等自然系列書籍,選書方面很有特色。逛完女王的書店回程就路過第二區,重點的女王頭就是在此。

第二區

13:15 第二區地圖上標示:女王頭、仙女鞋、地球石、龍頭石、海蝕溝、波羅麵包,實際看到什麼,像不像,除了認知差異外,還有角度差異,有時不是從園方拍照的圖片角度看就會認不太出來,例如那個龍頭石。例如那個象石,在今天的海浪拍打下,覺得比較像河馬囉~

尊貴快斷頭的女王當然是被保護圈圍起來,禁止貼貼喔~還有工作人員在旁邊照顧,避免遊客太接近女王(退下!)

排隊等著和女王拍照

raw-image

可看到清楚的海蝕溝地形,海水從海蝕溝流進來淺灘,上面有拱橋可過

raw-image

往園區出口走,回望野柳地質公園這個有點像三角形切片蛋糕的單面山,欸~上面的電塔和燈杆不就是蛋糕上插蠟燭?

raw-image

本來想在野柳漁港這裡吃海鮮,無奈人力單薄,看了兩三間海鮮餐廳,2人實在很難點菜,想想就下一站到金山吧!我懶得走到外面大馬路(台2線)搭車從野柳,就走到保安宮廟對面等公車。

公車站名:金山區公所。從金山區公所下車,往裡面走就是金山老街,開啟逛老街模式。
14:30 金山老街除了鴨肉外,大碗公的海鮮粥也蠻有名(有好幾間有賣),加上疊加的海鮮料有不同價格,要吃龍蝦攏瑪可以,價格加上去就是了。左邊的龍蝦螃蟹綜合粥,右邊小卷綜合粥,蠻好吃的,主要就是海鮮新鮮且現點現煮的湯頭充滿海鮮鮮味。

獅頭山公園

16:11 金山老街吃的買的走一趟,其餘留著下次吃和買,附近的獅頭山好久沒來,上次和媽媽來還不知道要找基點,聽說這邊有個基石。

raw-image

有步道導覽圖,由此圖可看到其實公園內的步道非常簡單,就一條中央的主步道,右側有幾條相通的叉路。

raw-image

先走獅頭山公園正中央的主步道,往燭台雙嶼。右側叉路的好運步道則有基點,回程再去摸基點。

raw-image

獅頭山公園原名為金山中正公園,昔日是北海岸重要的軍事基地管制區,因此公園步道及海岸旁仍留有舊營房、崗哨亭及砲臺等。看簡圖軍事要塞有好幾處,改天天氣好要來把這一區包含神秘海岸走一圈時,再來詳細探訪軍事要塞和碉堡。

前段在公園內的路多是石板路,步道寬敞舒適,起伏也不大,而且兩側皆有樹木遮蔭。

raw-image

到後段高處就比較曝曬,但視野佳,有的觀景台可以欣賞磺港漁港,有的則可以看到神秘海岸。

raw-image

從觀景涼亭的高點,看向石板步道叉路,可看到一個柵門,從柵門進去去磺港山,今天時間略晚而且我穿得就是像要逛大街,才不要鑽進去找基石(下次清單+1)。

raw-image

燭台雙嶼

16:28 走至可以欣賞燭台雙嶼的空地,就是海上的2塊礁岩,形狀像一大一小並列的燭台。

raw-image

現在也都會布置一些讓遊客拍照打卡的裝置藝術,圓圈圈裡的燭台。燭台雙嶼的觀景台處也有往下通往海岸邊的階梯,下面就是可沿著神秘海岸走,不過站在上面看,海浪不小拍打著岸邊,放在下次(下次清單繼續+1)

raw-image

16:44 回程走到可看到石雕和尚的叉路口,往生態步道走,一格格的木棧寬階梯,路徑清楚。

raw-image

獅頭山(金包里山)

16:47 階梯旁的土堆上,就這樣看起來很隨便的立了顆基石:獅頭山(金包里山),H67M,三等三角點(No1023),據說在這園區的碉堡上,還有顆海軍三等三角點,一樣放在下次清單...(債多不愁)

17:09 天色漸暗,走出獅頭山公園搭車回台北,以前是在金山青年活動中心內搭車,金青已經結束營業,所以是在金青外的馬路旁公車站等國光1815往台北或淡水客運863往淡水,不過1815班次多,直接回台北也方便,大概等個5分鐘車子就來囉!

raw-image


avatar-img
龜毛原蟲的沙龍
20會員
111內容數
藉由健行登山與旅遊,探訪這片土地上曾經活著的記憶。 以行程路線記錄為主,努力認識花草蟲獸為輔。 那麼"吃"呢?邊走邊吃是一定要的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龜毛原蟲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次的主要目的地是頂泰山巖和明志書院,都很簡單,搭車走路就可到了,不過還是要運動健身一下,除了欣賞古蹟和上書院,就規劃把後面小山頭和步道繞一圈。先從頂泰山巖欣賞古蹟出發,走幾條步道(崎頭古道、義學坑步道、清風亭、瓊仔湖、尖凍山步道)下山到明志書院唸書,再爬步道回山上摸基點,半天行程看古蹟+運動
慢慢才知道雙北地區有很多煤礦遺址,猴硐、雙溪、九份那帶更曾是煤礦盛產地,於是來一探五堵東山煤礦。搭火車從五堵車站出發,過文史資料豐富的鄉長厝橋到東山煤礦礦坑遺址,附近還有昔日灌溉用的鄉長厝大埤如今變身為賞荷勝地,鋪設好的獅頭山步道經巨岩彩壁到岩石區上獅頭山,路程不長,夏季來走的話還可以欣賞滿塘荷花。
這是一個隊友們汗涔涔喘噓噓去走小出山,而本原蟲在惠蓀林場內悠閒串走各步道,從山嵐小徑上去巨松台步道,到咖啡學堂喝一杯,看個瀑布彩虹後涉水步道至松風山找基點,杜鵑嶺步道下柑仔店的散步行,賞花、涉水、撿松果,順便學一下怎麼分辨二葉松和五葉松,喝完台灣咖啡再吃鮮奶冰淇淋,真香~
這次的主要目的地是頂泰山巖和明志書院,都很簡單,搭車走路就可到了,不過還是要運動健身一下,除了欣賞古蹟和上書院,就規劃把後面小山頭和步道繞一圈。先從頂泰山巖欣賞古蹟出發,走幾條步道(崎頭古道、義學坑步道、清風亭、瓊仔湖、尖凍山步道)下山到明志書院唸書,再爬步道回山上摸基點,半天行程看古蹟+運動
慢慢才知道雙北地區有很多煤礦遺址,猴硐、雙溪、九份那帶更曾是煤礦盛產地,於是來一探五堵東山煤礦。搭火車從五堵車站出發,過文史資料豐富的鄉長厝橋到東山煤礦礦坑遺址,附近還有昔日灌溉用的鄉長厝大埤如今變身為賞荷勝地,鋪設好的獅頭山步道經巨岩彩壁到岩石區上獅頭山,路程不長,夏季來走的話還可以欣賞滿塘荷花。
這是一個隊友們汗涔涔喘噓噓去走小出山,而本原蟲在惠蓀林場內悠閒串走各步道,從山嵐小徑上去巨松台步道,到咖啡學堂喝一杯,看個瀑布彩虹後涉水步道至松風山找基點,杜鵑嶺步道下柑仔店的散步行,賞花、涉水、撿松果,順便學一下怎麼分辨二葉松和五葉松,喝完台灣咖啡再吃鮮奶冰淇淋,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