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柏賢
你看得懂的「火星文」看板?
你一定看過這些字詞:「看三小」、「歸剛ㄟ」、「莊孝維」、「天然A熊賀」……。不論是在實體世界、網路世界,這些毫無規則可言的書寫台語文的書寫法,由於並沒有相當的歷史脈絡、未有學術理論框架,並非教育部或是學界所推薦用來書寫台語文的方法,有人將之稱為「台語火星文」,是一種形式各異、因人而異且有些獨具創意的書寫。
奇怪的是,明明不是推薦書寫法,人人都有不同的用字規則,這些「台語火星文」為何還是相當風行?且不僅止於網路上,在路上的店面招牌,這種迥異的書寫,也是多到數也數不清。本文章想從這些招牌下手,試圖找出一些問題的蛛絲馬跡⸺
要講到這些「火星文」招牌,應先從語言景觀談起。
語言景觀是什麼?能吃嗎?
語言景觀(Languistic Landscape; LL)的概念,最早的定義源自社會語言學家Landry 及Bourhis在1997年的論文:「公共道路標誌、廣告看板、路名、地名、商店標誌和政府建築的公共標誌的語言組合構成特定領域、區域或都市聚集的語言景觀」,這裡所指涉的語言景觀包含了:書寫特定語言的道路標誌、廣告看板、商店標誌、政府公告等等,明確地被指出。並且根據建立的對象,可以將其區分為「由上而下」的政府標誌(例如道路路牌、公共機構的公告等等)及「由下而上」的私人景觀(如商業招牌、私人公告等等)。
而認識這些語言景觀有什麼幫助?
語言景觀有其特殊的功能,根據它所作用的主觀、客觀功用,能夠將其分類成:資訊功能(informational function)及象徵功能(symbolic function)。其中,資訊功能指的是,語言景觀作為客觀的語言指標,它劃定了特定語言社群(speech comunity)[1] 的範圍,例如:在使用法語的魁北克,我們可以看到有寫著法語的路標、招牌,指示了在這範圍內的使用者使用的是法語;然而,象徵功能則是以情感為導向的主觀語言感知,語言景觀裡的象徵功能能夠連結語言社群裡的人,對於該語言的認同、信仰。換句話說,倘若今天在語言社群裡能夠看到越多母語語言景觀,那麼該語言社群的人便會對該母語有更高的情感認同;反之,倘若刻意明文禁止使用某種語言作為語言景觀,那便會削弱族群對族語的認同。
由上述可知,語言景觀換言之其實是維持語言活力(language vitality)[2] 相當中要的一環,也就是為何語言景觀有其重要性。
看看這些看板⸺
那麼,現在我們來看看那些,在我們身活周遭不斷出現,習以為常的台語「火星文」語言景觀,到底是什麼意思?它們想說些什麼?
「呷尚寶JSP」早餐店自二十年前創業至今,成為了台灣各地廣為人知的早餐店⸺不論南北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品牌名稱也淺顯易懂,「吃得最飽」(chia̍h siōng pá)這樣子的標語也直接地建立了品牌訴求。
推薦用字⸺
白話字:chia̍h siōng pá
台羅:tsia̍h siōng pá
漢字:食上飽
「控八控控」招牌名稱的源起,想是大家都不陌生:洗腦的中醫診所廣告台詞,配上醫生及小黃人,這個廣告風行當年的大街小巷。你也有「坐骨神經疼」的困擾嗎?請打免費電話!
推薦用字⸺
白話字:khòng-pat-khòng-kòng tiong-i chín-só͘
台羅:khòng-pat-khòng-pat tiong-i tsín-só͘
漢字:空八空空中醫診所
從字面上不難猜測,這肯定是跟燒烤有關連的店名招牌。它用華語寫出「愛哭愛綴路」的台語發音,並且巧妙的加入了華語另外一層的含意:愛燒烤那就對囉!讓人看了不禁馬上望文生義,會心一笑。
推薦用字⸺
白話字:ài khàu ài tòe-lō͘
台羅:ài khàu ài tuè-lōo
漢字:愛哭愛綴路
既簡單又粗暴,是你我最熟悉的國罵,用「烤」取代原字「哭」,甚至「貝」、「牡」直接指出所販賣的就是烤牡蠣、烤海鮮貝類。同樣是燒烤店、使用華語書寫台語,不一樣的手法卻營造出不同的形象。
推薦用字⸺
白話字:khàu-pē khàu-bú
台羅:khàu-pē khàu-bú
漢字:哭爸哭母
自這些景觀我們能看見⸺
自以上範例,這些看似毫無規則的「台語火星文」招牌,除了單純用中文來書寫台語讀音之外,許多的景觀上都會再利用中文字義上的連結來增添招牌名稱的形象。而這些「空耳」的用字,並非無法捉摸,除了使用與產品相關的用字以外,另外,如在招牌上要書寫「chia̍h」這個發音,許多人會用「呷」而非「食」:因為沒學過推薦用字的人並不會把「食」直接連結「chia̍h」的讀音,反而是「呷」這種偏旁借音字反而會浮現在大眾的腦袋裡。而,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用字,不外乎就是大眾覺得這樣連接華語詞義的書寫富有趣味,且對於台語文用字知識的缺乏,因此才會有這種任意的漢字排列組合「火星文」。
除了檢討使用者未使用正確的文字書寫外,我們還可以從另個面向看待這個議題:到處林立的「台語火星文」招牌,其實也是在告訴我們,台語文有被書寫的需求,並且是大量的。如上文討論到語言景觀的象徵功能,這些台語語言景觀聯繫了使用者、觀看者對台語的語言認同,只是現階段的台語文書寫的教育、推廣,仍舊不足以讓大眾熟悉這些台語文字。
因此,回歸語言傳承的實際面,這些被誤用的「台語火星文」的確不利於語言文字的傳承,且比起只有口語的語言,有文字口語相輔相成的語言,更能完成較好的傳承,因此在台語語言景觀當中,「台語火星文」的議題也是值得被討論、正視的。
註解
[1]語言社群(speech comunity):在使用語言交際時,有自我認同意識的一群人使用相同的語言變體,即可形成一個語言社群,而每一種語言社群可能是單語或是多語。
[2]語言活力(language vitality):語言活力越強,代表語言擁有更好的傳承,通常具體可由語言使用人口、制度支持、社會地位等等來評判語言活力;反之若語言活力越弱,那該語言越有瀕臨滅絕的危機。
參考資料
- 張學謙(1999),語言景觀與語言保存規劃,台書院學報,10,115-172。
- 鄒嘉彥、游汝傑(2007),社會語言學教程,台北:五南。
- Landry, R., & Bourhis, R. Y. (1997). Linguistic landscape and ethnolinguistic vitality: An empirical study. Journal of language and social psychology, 16(1), 2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