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輩的微型藝術大學-0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今年4月初開始,
我們召集了8位嘉義大學的學生們,
開始走進8位弱勢、獨居長輩家中,以藝術輔佐進行陪伴。
陪伴為主,藝術為輔,但最後都會有長輩與青年一起創作出的作品,
創作出Line貼圖與T恤周邊,並上架至合作夥伴 ViewFinder 的網站,
讓長輩得以以作品形式走出家門、走入社會,進一步鼓勵長輩與社會接觸。
國立嘉義大學 的視覺藝術學系、教育學系、特殊教育學系、輔導與諮商學系、食品科學系、數位學習設計系、景觀學系等學生,從大一到碩三,都一起走進長輩的家中,完成我們不只是送餐,更是送入健康、關懷與愛的使命。
學生們即便不是全然的「藝術系」但是每一位都有真摯的、想幫助長輩的心,更有的是有帶領藝術課程、藝術背景的底子一起參與這起計畫。
銀色大門的出現,就是要讓每一扇銀髮長輩的家中,有了健康、關懷與愛。
透過科技整合、串連與媒合,我們不再讓各大基金會、政府單位與子女單打獨鬥,我們是長輩與你們的好夥伴。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0會員
230內容數
不管是長輩控、還是想了解青年創業的你,銀色大門老人送餐平台每週更新,從2019年創業至今不間斷的每週創業紀錄,給你社會企業第一線創業紀實。 從為長輩送餐開始,用「SaaS軟體及服務」的長輩送餐管理創新,科技整合長輩送餐、營養師專業評估、送餐人員管理、長輩送餐關懷紀錄等,優化長輩居家送餐。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銀色大門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文章回顧:阿嬤的家總是漆黑 不僅是屋內的黑暗,對於貧窮、一個人獨居孤單、畏懼鄰居嘲笑的自卑,總是與我們的 #送餐大使 訴苦許多生活中的大小事情,都是阿治嬤在晚年時的側寫。 每天堅持送餐、送餐關懷與在那一刻短暫的交集裡,帶給長輩一點光亮仍無法改變阿治持續不斷復誦負面的想法。
上週六,我們走進阿猜嬤的家,這一次不只是送便當,還送上藝術與關懷。 如果不是透過藝術關懷,阿嬤的專注力仍停留在肉體病痛與家庭的壓力下,透過 藍白拖姐妹 在地藝術團隊的鼓舞、引導,阿嬤說出年輕時最美好的回憶。 :『上班怎麼可以偷跑?這樣老闆會賠錢呀!』
2019年的7月15日,我們第一次送餐給阿栗嬤,那一次我們穿著熱騰騰新訂製好的送餐大使制服與便當保溫袋,走進這個導航總是定位不了的家。 阿栗嬤是嘉義市 #華山基金會 前站長的轉介個案,在銀色大門還未正式將夢想運轉、投入服務以前,我們早於2019年6月,便成為一日華山志工,前往訪視。
因為嘉義的 #有事青年節 ,有一天,由年輕的三位 #平面設計師 所組成的 藍白拖姐妹 團隊,找上了我們。 原來,她們想透過深入關懷這些由銀色大門送餐時,發現需要陪伴、互動與交流的長輩們,透過她們的專長——#藝術,與長輩們更深度地聊聊天。 當她們找上我們時,只能說是天時地利人和。
文章回顧:阿嬤的家總是漆黑 不僅是屋內的黑暗,對於貧窮、一個人獨居孤單、畏懼鄰居嘲笑的自卑,總是與我們的 #送餐大使 訴苦許多生活中的大小事情,都是阿治嬤在晚年時的側寫。 每天堅持送餐、送餐關懷與在那一刻短暫的交集裡,帶給長輩一點光亮仍無法改變阿治持續不斷復誦負面的想法。
上週六,我們走進阿猜嬤的家,這一次不只是送便當,還送上藝術與關懷。 如果不是透過藝術關懷,阿嬤的專注力仍停留在肉體病痛與家庭的壓力下,透過 藍白拖姐妹 在地藝術團隊的鼓舞、引導,阿嬤說出年輕時最美好的回憶。 :『上班怎麼可以偷跑?這樣老闆會賠錢呀!』
2019年的7月15日,我們第一次送餐給阿栗嬤,那一次我們穿著熱騰騰新訂製好的送餐大使制服與便當保溫袋,走進這個導航總是定位不了的家。 阿栗嬤是嘉義市 #華山基金會 前站長的轉介個案,在銀色大門還未正式將夢想運轉、投入服務以前,我們早於2019年6月,便成為一日華山志工,前往訪視。
因為嘉義的 #有事青年節 ,有一天,由年輕的三位 #平面設計師 所組成的 藍白拖姐妹 團隊,找上了我們。 原來,她們想透過深入關懷這些由銀色大門送餐時,發現需要陪伴、互動與交流的長輩們,透過她們的專長——#藝術,與長輩們更深度地聊聊天。 當她們找上我們時,只能說是天時地利人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帶著長輩出國旅遊,從表面上看是一件溫馨孝順的事情,但對於許多人來說,卻可能成為一次「吃力不討好」的經歷。根據調查,超過一半以上的家庭曾在這類旅行中感受到壓力,甚至留下「慘痛」的回憶。這是因為帶長輩出遊,往往不只是旅遊,還伴隨著體力、心理、甚至親情間的折磨與考驗。 為什麼帶長輩旅遊那麼不簡單?
Thumbnail
年近九十的陳伯伯,前些日子不慎將皮夾與證件遺失,原本以為只是記性不佳,找一下就好,但怎麼找也找不著。在確定真的找不到的情況下,陳伯伯只好請他信任的護理師,陪同他去戶政事務所辦理新證件。
Thumbnail
從還是擔任經建築組的工作人員開始,到後來參加菁培計畫產品組甄選,最後幸運地透過獎學金到日本武藏野美術大學完成一年的交換留學 —— 本系列文章將分享我從計畫工作人員、參與者、得獎者三個不同身份與視角所看見的菁培計畫,並分享我的實戰經驗與技巧。
鄉下長輩需要長時間的照護,需要提供便利老人家的一些設施,如扶手、安全座椅,保障他們的生活品質和安全。這個文章講述了一位同學準備從教職退休,為了滿足媽媽的希望,蓋大房子讓父母住,並提到了鄉下老人入城的難處。讓人們思考了長輩的生活狀況和需求。
Thumbnail
我發現,許多長輩在使用社群平台或者手機的通訊工具時,大致是將實體場域的互動方式原封不動地照搬上來的,包含那個禮儀與和謹慎認真的態度,體現在用字遣詞、回覆的速度以及對話的開始與結束。 通常,一定是有來有往,有開頭,也期待能有一個清楚明確的對話結尾。可能像是實際互動那樣,又或者像是在講電話,沒有清楚的
Thumbnail
最近偶爾在臉書上會看見有認識的長輩在某些新聞或話題的粉絲專頁底下留言。比如,某新聞網可能發布了某新聞的貼文,然後長輩就會在底下認真回覆她/他對於該新聞話題的想法,很認真的那種。 作為曾經的新聞媒體從業人員,我在離開業界之後幾乎沒再看過新聞了,頂多就是在滑Line時,點到了NEWS的欄目,快速翻過標
很多人說大學是社會的縮影,但國小才是。 之前為了申請計畫稍作了解,近五年my系畢業的系友,有36~58%,皆從事教職或教育相關工作,我就活在6成教育業:4成其他產業的世界,往來多為各類教職員,在同溫層的厚厚油脂中游太久,學校的圍牆原來這麼寬這麼遠。 所以參加國小同學會,曾能看見社會,如果積極一點
⋯⋯記得在我還上大學的時候,由於校園比較方便溫習及學習氣氛較好,所以在一段時期也會坐在一些設有枱椅、望著戶外的角落裏做功課或溫習,而身旁就有些學生及職員穿插,他們的數目會隨着學校不同的季節而有所增減。記得每逢去到考試的季節,人流便會變得十分疏落,這時學校的每個角落也會變得份外寧靜⋯⋯
Thumbnail
(分享給大家,關於美術生的半夜小聊~) 前幾天跟大學同學一起半夜在創作空間趕畢業製作, 忽然聊起未來的規劃。 我的朋友也順勢分享起作為從小接受美術教育的學生,她對畫畫這條路究竟是怎麼看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推薦給關心父母晚年生活品質、社區關懷與長照機構工作的讀者,說明生命回顧的概念和益處、增進理解和陪伴長輩的動機、提供與長輩互動的建議。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帶著長輩出國旅遊,從表面上看是一件溫馨孝順的事情,但對於許多人來說,卻可能成為一次「吃力不討好」的經歷。根據調查,超過一半以上的家庭曾在這類旅行中感受到壓力,甚至留下「慘痛」的回憶。這是因為帶長輩出遊,往往不只是旅遊,還伴隨著體力、心理、甚至親情間的折磨與考驗。 為什麼帶長輩旅遊那麼不簡單?
Thumbnail
年近九十的陳伯伯,前些日子不慎將皮夾與證件遺失,原本以為只是記性不佳,找一下就好,但怎麼找也找不著。在確定真的找不到的情況下,陳伯伯只好請他信任的護理師,陪同他去戶政事務所辦理新證件。
Thumbnail
從還是擔任經建築組的工作人員開始,到後來參加菁培計畫產品組甄選,最後幸運地透過獎學金到日本武藏野美術大學完成一年的交換留學 —— 本系列文章將分享我從計畫工作人員、參與者、得獎者三個不同身份與視角所看見的菁培計畫,並分享我的實戰經驗與技巧。
鄉下長輩需要長時間的照護,需要提供便利老人家的一些設施,如扶手、安全座椅,保障他們的生活品質和安全。這個文章講述了一位同學準備從教職退休,為了滿足媽媽的希望,蓋大房子讓父母住,並提到了鄉下老人入城的難處。讓人們思考了長輩的生活狀況和需求。
Thumbnail
我發現,許多長輩在使用社群平台或者手機的通訊工具時,大致是將實體場域的互動方式原封不動地照搬上來的,包含那個禮儀與和謹慎認真的態度,體現在用字遣詞、回覆的速度以及對話的開始與結束。 通常,一定是有來有往,有開頭,也期待能有一個清楚明確的對話結尾。可能像是實際互動那樣,又或者像是在講電話,沒有清楚的
Thumbnail
最近偶爾在臉書上會看見有認識的長輩在某些新聞或話題的粉絲專頁底下留言。比如,某新聞網可能發布了某新聞的貼文,然後長輩就會在底下認真回覆她/他對於該新聞話題的想法,很認真的那種。 作為曾經的新聞媒體從業人員,我在離開業界之後幾乎沒再看過新聞了,頂多就是在滑Line時,點到了NEWS的欄目,快速翻過標
很多人說大學是社會的縮影,但國小才是。 之前為了申請計畫稍作了解,近五年my系畢業的系友,有36~58%,皆從事教職或教育相關工作,我就活在6成教育業:4成其他產業的世界,往來多為各類教職員,在同溫層的厚厚油脂中游太久,學校的圍牆原來這麼寬這麼遠。 所以參加國小同學會,曾能看見社會,如果積極一點
⋯⋯記得在我還上大學的時候,由於校園比較方便溫習及學習氣氛較好,所以在一段時期也會坐在一些設有枱椅、望著戶外的角落裏做功課或溫習,而身旁就有些學生及職員穿插,他們的數目會隨着學校不同的季節而有所增減。記得每逢去到考試的季節,人流便會變得十分疏落,這時學校的每個角落也會變得份外寧靜⋯⋯
Thumbnail
(分享給大家,關於美術生的半夜小聊~) 前幾天跟大學同學一起半夜在創作空間趕畢業製作, 忽然聊起未來的規劃。 我的朋友也順勢分享起作為從小接受美術教育的學生,她對畫畫這條路究竟是怎麼看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推薦給關心父母晚年生活品質、社區關懷與長照機構工作的讀者,說明生命回顧的概念和益處、增進理解和陪伴長輩的動機、提供與長輩互動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