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愛你的人VS你愛的人

【感情】愛你的人VS你愛的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有人說結婚選「你愛的人」會比較辛苦,因為你愛對方多一些,就會委屈求全些;選「愛你的人」,對方愛你多一些,會讓著你、呵護你,比較幸福。朋友選了愛她的人,但是結婚相處久了,「愛你的人」在婚姻生活中失衡地付出過多,感受到沒有成為「你愛的人」,也會累吧!

朋友原本是個OL,身材高聎貌美,先生看起來敦厚壯碩,從追求她起就是全心全意地細心呵護備至,照護在前一段感情受創傷的朋友,朋友深受感動,交往不到半年,點頭同意結婚。

結婚2年多沒有避孕,卻一直沒懷孕,朋友認為自己是容易緊張的人,可能因此不易受孕,不希望錯過生育黃金年齡,把工作暫辭備孕。果然,辭職不到半年就懷孕了,一連生了兩個,當起全職家庭主婦。

雖處在創業忙碌階段,朋友老公一樣盡心盡力分擔家務,一下班就趕回家煮菜,讓忙於照顧兩個年幼子女的朋友,可以不用再張羅晚餐,能夠喘口氣。

好幾次去朋友家,都看到她老公在幫忙家務、帶小孩,讓她可以和我們聊聊天。由於朋友沒有車,小孩生病發燒,朋友會等老公回家載去看病,緊急一點的話,就直接打手機call老公回家。

太殷勤把另一半捧在手掌心不正常?

太殷勤把另一半捧在手掌心不正常?

我的先生會幫忙帶小孩,但打掃、洗碗、洗衣、晾衣等家務就不太擅長。聚會後回家,免不了稱讚朋友老公體貼又能幹。先生此時就冷冷回一句:「這麼殷勤把太太捧在手掌心不正常啦!」

接下來,先生還充滿大男人主義地分析說,朋友老公正在衝事業,另一半是全職家庭主婦,卻動不動就呼叫支援,非常「母湯」,夫妻關係要平衡,這樣花心思把太太捧在手掌心不正常,久了會撐不下去。

朋友很享受被另一半全然照顧的生活,私底下卻常提起,難以忘情高帥前男友。都已經育有一對子女,朋友似乎還未將「愛她的人」變成「她愛的人」。

在子女念幼兒園時,朋友有一天打電話來哭訴,發現老公在網路交友軟體與女網友大搞外遇,每天溫馨接送女網友,事業卻焦頭爛額,欠了一屁股債,信用破產,婚姻已維持不下去要離婚,發現事情已無轉寰餘地,只能耐心安慰她一番。

avatar-img
知秋的沙龍
148會員
412內容數
昔記者、今社畜。打打鍵盤,憶過去、聊生活、談工作、品美食、學創作。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知秋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很多公司、機關都有員工及主管LINE群組,我工作的地方也不例外,各單位主管為了讓大長官、大老闆看到績效及成果,天天圖文並茂輪番接力發精彩萬分的「報喜文」、「努力文」。 要注意的是,切忌用長長一大串文字,慢慢娓娓道來,因為等看到重點大長官、大老闆都眼花了。
「你有沒有帶腦子來上班,寫的這是什麼東西?」、「我說的不是這個意思,怎麼弄成這樣!回去重做。」、「你真的大學畢業、有念過書嗎?為什麼連報告都不會寫。」這些主管及老闆責罵下屬的話,大家應該不陌生。和媒體主管罵人的話相比,這些其實溫和多了。
「我可以不去參加中午單位的聚餐嗎?不喜歡那種應酬場合、不想跟別人應酬。」年終大主管按慣例找他帶領的3個小單位所有同事聚餐,慰勞大家的辛勞,同辦公室新進員工年近30歲,才來1個月,接到大主管秘書通知時,很有個性地這樣問?
「我從那裡來的?」很多小朋友會這樣問爸爸媽媽,小時候也這樣問過,爸爸媽媽回答說:「你是老家大樟樹下撿來的!」或「石哀撿來的!」 由於爸爸或媽媽小時候每年會去「石哀」幫我拜拜換絭,準備一條新的紅線,串上古銅錢,換上新的平安絭給我戴上。因此,有一段時間對於是撿來的說法,深信不移。
進個啟發來自於20多年前看的一部電影《雙面情人》,女主角海倫被解僱,失落的她在地鐵站搭地鐵回家時,似乎來到機運之門,電影分別描述搭上車及未搭上車發生的不同際遇。 未搭上車的海倫打算坐計程車時,遭人打劫受傷,到醫院治療後回到家,和男友偷情的女人已經走了,她依然被蒙在鼓裡,身兼數職來維持生計。
「對啦!妳最棒、妳好棒棒。」當孩子對兄弟姊妹說出這句話,代表著一種討厭被比較的反彈。 另一位朋友生了兩個女孩,大女兒琴彈得好、做事謹慎小心、容易緊張,小女兒活潑風趣愛搞笑。大女兒羨慕妹妹總是能讓父母開懷大笑,小女兒敬佩姊姊才藝好。
很多公司、機關都有員工及主管LINE群組,我工作的地方也不例外,各單位主管為了讓大長官、大老闆看到績效及成果,天天圖文並茂輪番接力發精彩萬分的「報喜文」、「努力文」。 要注意的是,切忌用長長一大串文字,慢慢娓娓道來,因為等看到重點大長官、大老闆都眼花了。
「你有沒有帶腦子來上班,寫的這是什麼東西?」、「我說的不是這個意思,怎麼弄成這樣!回去重做。」、「你真的大學畢業、有念過書嗎?為什麼連報告都不會寫。」這些主管及老闆責罵下屬的話,大家應該不陌生。和媒體主管罵人的話相比,這些其實溫和多了。
「我可以不去參加中午單位的聚餐嗎?不喜歡那種應酬場合、不想跟別人應酬。」年終大主管按慣例找他帶領的3個小單位所有同事聚餐,慰勞大家的辛勞,同辦公室新進員工年近30歲,才來1個月,接到大主管秘書通知時,很有個性地這樣問?
「我從那裡來的?」很多小朋友會這樣問爸爸媽媽,小時候也這樣問過,爸爸媽媽回答說:「你是老家大樟樹下撿來的!」或「石哀撿來的!」 由於爸爸或媽媽小時候每年會去「石哀」幫我拜拜換絭,準備一條新的紅線,串上古銅錢,換上新的平安絭給我戴上。因此,有一段時間對於是撿來的說法,深信不移。
進個啟發來自於20多年前看的一部電影《雙面情人》,女主角海倫被解僱,失落的她在地鐵站搭地鐵回家時,似乎來到機運之門,電影分別描述搭上車及未搭上車發生的不同際遇。 未搭上車的海倫打算坐計程車時,遭人打劫受傷,到醫院治療後回到家,和男友偷情的女人已經走了,她依然被蒙在鼓裡,身兼數職來維持生計。
「對啦!妳最棒、妳好棒棒。」當孩子對兄弟姊妹說出這句話,代表著一種討厭被比較的反彈。 另一位朋友生了兩個女孩,大女兒琴彈得好、做事謹慎小心、容易緊張,小女兒活潑風趣愛搞笑。大女兒羨慕妹妹總是能讓父母開懷大笑,小女兒敬佩姊姊才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