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桃花心木做指板的Bass - Warwick Thumb BO 2020 LTD詳細評測

2022/02/07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Bass大廠Warwick每一年初都會推出一款該年限量款,並且這個限量款的規格都會非常特別,可能是用了非常少見的木材、可能是用了平常Warwick絕對不會用的拾音器,或者甚至是出現特殊的琴身形狀,或者以上皆是。特別的程度到可以說不可能會再出現有相近規格的款式出現。
而今天,就要來評測我個人所擁有的2020限量版Thumb 5 BO。

規格

木材

2020限量版的Thumb 5 BO最特別的地方就在於它是用桃花心木做的。哪個部分用桃花心木做?呃,除了琴頸以外全部都是。沒錯,連指板也是桃花心木。
琴身的部分,背面是一般的桃花心木,正面則是1"厚的桃花心木樹瘤top。說Top其實有點不太精確,因為這top的厚度比背面還厚,倒不如說桃花心木樹瘤的部分才是本體。由於Thumb的琴身設計正背面都是弧形的,所以從底部側面可以看出整個琴身的高低音側是以八字形拼接在一起,算是市面上相當少見的做法。
從側面可以看出top比琴身還要厚很多
在琴頸方面,使用的是Warwick Pro Series常見的Ovangkol,棕色系的色澤跟其他部位桃花心木的顏色相當接近,不會覺得顏色突兀。指板則是Wild Mahogany,有點類似沒有鳥眼的鳥眼楓木那樣有著不規則的深淺區塊跟一些很細的水波狀紋路。
指板的wild mahogany有很多不規則紋路

零件

整把琴不管正面背面,都呈現出波本威士忌那樣的琥珀色,再配上金色零件,就變的相當搶眼。說到金色零件,從幾年前德廠的Pro Series一般款就已經都不用金色零件了,只剩Custom Shop有在用,所以也為這把Thum BO增添了不少特殊性。
其他規格部分則是跟其他德廠Pro Series相差無幾:Bolt-on琴頸、黃銅Fret、主動式MEC拾音器和2-band EQ等等。

實際拿起來的感覺

在拿到這把琴之前,我有兩個非常擔心的點:重量,以及平衡。

重量

首先,大家都知道桃花心木一般來說是重量偏重的木材,像Les Paul小小一把但重量卻是許多吉他手心頭與肩膀上的痛。就是因為是用桃花心木做的,所以一開始我很擔心用了這麼多桃花心木做出來的bass重量會不會超級重。
所幸實際拿到琴之後發現表現並不差。重量在大約4.2kg左右,不算很輕但以五弦bass來說也不算重。

平衡

再來,Thumb的重量平衡是很臭名昭著的,因為它的角太短背帶扣位置太後面在15格的位置,所以背起來的時候琴頭會一直往下垂。
這把Thumb 2020在平衡方面表現差強人意,背起來不扶著琴的話琴頭大概只會垂到水平位置。雖然在彈的時候多少還是必須花點力抓住琴頸,但看在它是Thumb的份上我覺得表現不算太差。
琴身背面的桃花心木也有明顯紋路且氣孔很明顯,或許因此重量並不算重

手感

手感的部分分成幾個部分來說,首先是琴頸形狀屬於C形,厚度中等稍微偏薄沒有早期的一些Warwick那麼厚,算是好上手。
但是在指板弧度的部分就稍微不是那麼喜歡,這把的指板弧度是26",左手手指在跨弦移動時固然輕鬆,但當手指伸直把高音弦悶住時會感受到指板真的很平,不像一般16"以下的弧度那麼貼合手指的弧度。
最後,是Warwick的五弦琴橋處的弦間距大多都是16.5mm,這把也不例外。在跨弦移動的時候是會比寬間距的琴來的輕鬆一些,但這麼窄的間距也就變得不太適合slap,因為食指會比較沒有空間伸到弦底下勾弦。

音色

好啦終於要講到大家關心的重點啦!

各頻段的反應

首先,這把琴的音色給我的第一印象是中頻很多,非常紮實飽滿的中頻,還有粒粒分明的顆粒感。或許是因為使用大量桃花心木的關係,所以中頻非常前面。整體的彈奏反應來說Attack不算很快,但帶一點點木頭自然的壓縮感,所以顆粒很明顯。配合上清楚鮮明的中頻,整把琴的音色會站在樂團的前面,即使吉他都開high gain也不會容易被埋沒在其他樂器後面。
低頻的部分,不如我印象中以前彈到的bubinga body的Thumb那麼沉。取而代之的,這把桃花心木的Thumb的低頻量就很適中,不會多到讓音色聽起來糊掉像是一坨爛泥那樣,但也還是能夠撐起樂團需要的低頻量不需要一直推EQ。
而在第五弦的部分,34"的弦長多少會讓low B不夠緊,但實際上因為這把琴本身的顆粒感很足夠位置又很前面,所以個人覺得不太需要硬追超緊的張力。我曾試過裝.135"的粗弦,張力是夠了但反而因為弦變粗而導致attack變鈍音色也比較糊,反而有點拖泥帶水的感覺,最後覺得還是.130"的弦在反應跟音色上比較適中。
高頻方面,木材帶給我的高頻聽感一樣是適中的,不會像楓木的亮或是黑檀的快,就是很中性舒服的量感。並且在高頻上比較沒有壓縮感,不像其他wenge指板的Warwick那樣,這把Thumb的高頻要說的話就是中庸。
不過也不得不說Warwick家的黃銅fret真的很有特色,在attack上都會有個獨特的像鐘聲般的金屬聲,所以起音的瞬間乍聽之下會覺得高頻比較衝,但其實後續延音上木材的泛音並不算非常多。另外,Warwick自家的這對MEC主動拾音器會有刻意強調高頻的傾向,所以初聽還是會有種這把琴高頻並不少的感覺。

拾音器位置

最後,來說說對於拾音器位置的感想吧。
Thumb最大特色就是他的拾音器特別靠琴橋(尤其五六弦版),說實在在入手前確實頗擔心這樣的拾音器位置好不好用,但入手後發現其實意外的不錯。在balance置中的時候,並不會像傳統JB那樣有很明顯的中頻凹陷,只有少掉些許的中頻並且是很平衡的音色,也不會像MM拾音器那樣有個特別鮮明的高頻鏗鏘聲。
單開前段時,不會像PB那樣有很濃厚的鼻音,是圓潤的很剛好的聲音,反而相當萬用。如果覺得一般PB的鼻音太濃中頻太厚的話,或許可以試試這種拾音器稍微後移的琴。至於單開後段......我個人沒在單用後段所以不予置評。
另外,我個人覺得在這種拾音器後移的琴上,右手彈奏的位置對音色造成的變化會更明顯。右手只要稍微往琴頸移動一點就會有非常明顯的變化,放到非常靠琴頸的位置音色會比一般的琴來的更「嗚」。
不過也因為前段後移了,而我習慣拇指放在拾音器上,所以基本的彈奏位置也就跟著後移,自然也就會彈出比較有顆粒感的聲音。另外一方面是因為彈的位置靠琴橋,弦的張力大震動小,所以右手彈起來的張力回饋是緊的,而且因為震動小要彈快也比較輕鬆一點。
音色Demo:
  • 第一段:拾音器balance置中、EQ置中、DI直錄
  • 第二段:前段拾音器、被動模式、搭配Plugin Alliance Ampeg B15N音箱模擬,彈奏位置靠近指板末端
  • 第三段:拾音器balance置中、EQ置中,搭配Neural DSP Darkglass Ultra破音

改裝

琴買了,難免會手癢想改的更好一點。在這把Thumb我做了兩個改裝:上弦枕和拾音器。

上弦枕

上弦枕原廠配的是Tedur(PPS塑料)的Just-A-Nut III,可調高度是不錯,但就是材質跟fret不搭。前面說過黃銅fret會有在撥弦的時候會有金屬聲,但塑料的上弦枕並沒有,所以從其他音彈到空弦時就會覺得聲音突然軟掉,尤其是第五弦,有沒有那個高頻金屬聲差特別多。所以後來就買了原廠(頗貴的)黃銅製Just-A-Nut III直接換上,換完之後就再也沒有音色不同的問題。
現在的德廠Pro Series基本上都不配黃銅上弦枕了,要到Custom Shop等級才有。強烈建議有德廠琴Warwick的人都把上弦枕換成黃銅,差!很!多!
改完的原廠黃銅上弦枕

拾音器

如同前面所說,MEC拾音器本身都會有點強調高頻,形成聽起來「好像」中頻略少,而且有點不是很自然的音色。
然而Warwick的JJ五弦要改裝並不容易,原因是兩顆拾音器的長度都是95mm,市面上這樣規格的現成品相對很少。所幸朋友剛好要出售一組Bartolini的59CBJD而且長度是特訂的L1/L1能夠直接裝上。
換上Bartolini之後馬上就感覺到出力變小了,但是高頻少了點但是變的自然很多,沒有原本像是用EQ硬推出來的感覺。同時在中低頻的位置也明顯多了起來,音色變的比較飽滿豐沛。說起來是音色比較溫暖少了點侵略性,但聽起來也比較舒服。最後,還有一點明顯升級的是動態,Bartolini對於彈奏的動態反應明顯好很多,一來一些彈奏上的細節比較好做,二來整體聽起來也比較自然不會有死板的感覺。

總結

Warwick Thumb 2020 Limited真的是一把蠻值得收藏的琴,不管是在規格、外觀還是在音色上都有它獨一無二之處。它有桃花心木那個大顆而圓潤的中頻,但不會像其他低階的桃花心木bass那樣低頻糊成一片。
實際使用上它還是比較適合搭配重一點的團,或是做為solo琴用。因為它的顆粒很大、聲音很前面,在樂團中的存在感非常重,所以拿來為流行一點的樂風伴奏的話會太搶戲。反過來說當吉他的破音較多、或是是以bass為主軸的樂曲,那麼這把Thumb就能夠讓你輕鬆的去跟吉他破音做出良好的平衡,或是站在其他樂器前面。

如果喜歡Blend Knob的文章,請幫我們在最底下按五下拍手,不用付費即可讓我們獲得實質收益,或是在右邊點個愛心給我們一點鼓勵!
如果有任何關於器材的問題,也歡迎留言或是私訊我們的粉專喔!
撰文/錄音/照片:髮哥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43會員
89內容數
網羅吉他、Bass、音箱、效果器、錄音器材等等各式新品發表情報區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