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月台股定期定額報告

更新 發佈閱讀 9 分鐘
raw-image

定期定額組合A:00878+00894


扣款日期:01/03、01/13
扣款金額:20000、15000
定期定額累積股數:
00878:907股
00894:1066股
小樂說:
1月份組合A多扣了一次,下個月會恢復3號扣一次,金額降至1萬元。調降扣款金額是因為這個月有單筆買進00878+00894。

定期定額組合B:中華電+台灣大+玉山金+上海商銀+佳格


扣款日期:01/24
扣款金額:15000
定期定額累積股數:
電信-中華電:25股/台灣大:29股
金融-玉山金:104股/上海商銀:0股
食品-佳格:57股

小樂說:
下個月會調升定期定額組合B的扣款金額至3萬元,比重部分調升買入玉山金的比重(20%>>30%);調降上海商銀的買入比重(20%>>10%),另外說明這一次扣款券商並沒有幫我買到上海商銀的零股。

調整定期定額組合分配比重(2月生效):

中華電(20%)+台灣大(20%)+玉山金(30%)+上海商銀(10%)+佳格(20%)

定期定額組合B成分股相關財報及新聞訊息摘要

中華電

中華電2021年營運概況:
中華電信全年合併自結營業收入為2104.8億元;營業淨利為449.3億元;稅前淨利460.6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淨利為357.5億元;累計每股盈餘4.61元。110年度營業收入、營業淨利、稅前淨利及每股盈餘均超越全年財測,與全年財測達成率相較,營業收入達成率100.4%~100.6%,營業淨利達成率105.7%~107.7%,稅前淨利達成率105.6%~109.4%,每股盈餘達成率104.8%~109.7%。

中華電2022年財測:
中華電 (2412-TW)(CHT-US) 今 (25) 日公布 2022 年財測,合併營收估 2128-2140 億元,年增 1.1-1.7%;稅後純益 341.1-360.4 億元,年減 4.6%- 年增 0.8%,每股純益 4.4-4.65 元

新聞來源:中華電今年營收估年增逾1% EPS高標4.65元將攀5年高點

台灣大

台灣大2021年營運概況:
全年自結合併營收1,561.1億元,增長17%,EBITDA為331.2億元,營業利益160.5億元,稅後淨利109.9億元,稅後EPS為3.90元

2022業績展望

本公司今日召開董事會,會中核准111年度業績展望如下:

合併營業收入成長15%~17%

電商及新科技事業等收入成長22%~25%

電信業務收入成長3%~5%

合併EBITDA成長1%~3%

營業毛利率17%~19%

營業利益率8%~10%

未計入合併台灣之星

相關新聞報導:

台灣大今年營收估續戰新高;看好併購綜效

台灣大總經理林之晨 談上任總座即將屆滿三年的心路歷程

台灣大併購台灣之星影音:

近期法說會資料摘錄: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玉山金

raw-image

新聞報導

玉山金今年營運看正向;2/15舉辦法說會

MoneyDJ新聞 2022-01-25 10:26:20 記者 劉莞青 報導

玉山金(2884)去年全年稅後淨利來到205.7億元,創下歷年同期新高,較前年同期成長14.2%,EPS為1.54元,其中包括銀行、證券、創投獲利均交出穩健成長表現。而在今年展望上,法人看好,台灣今年經濟展望仍然屬佳,企業投資仍然熱絡,玉山銀行企金放款仍有良好成長動能,加上升息有助提升淨利差(NIM),今年營運仍看正向,玉山金亦規劃將於2月15日舉辦法說會,會中預期將進一步釋出對總經環境與未來展望看法。

玉山金去年全年營運成績來看,全年稅後淨利來到205.7億元、年增14.2%,EPS來到1.54元,其中獲利核心主要來自子公司玉山銀行,佔整體獲利約85%、玉山證券佔整體獲利約8%、玉山創投則佔約7%,其中玉山銀行全年稅後淨利為175.6億元,年成長6.5%,玉山證券全年稅後淨利來到16.88億元、年成長114.6%,玉山創投全年稅後淨利來到14.06億元,年成長53.8%。

以銀行核心業務來看,玉山金去年放款業務掌握到國內企業投資潮的資金需求,帶動放款業務穩健成長,中小企業放款成長動能良好,外幣放款表現亦佳,而玉山金亦積極承作ESG授信,已約佔去年企業放款淨增量約3成。

今年展望上,法人指出,台灣今年經濟前景仍佳,企業投資持續熱絡,預期玉山銀行企金放款仍能保有良好成長,且美、台升息有望提升銀行NIM表現,法人對玉山金今年營運成長仍抱持正向看法,獲利成長表現有望與去年相當,而玉山金也規劃於2月15日舉辦法說會,會中預期將進一步釋出對總經環境與未來展望看法。

上海商銀

raw-image

新聞報導:

美國今年有望升息四次,上海商銀受惠程度高

MoneyDJ新聞 2022-01-14 10:32:32 記者 劉莞青 報導

上海商銀(5876)美國聯準會利率聯動外幣放款比例在國銀居冠,聯準會態度持續轉鷹,今年升息次數上看4次,有助提升上海商銀今年利差表現。法人看好,上海商銀香港子行佔上海商銀獲利逾4成,而前次美國升息循環挹注上海商銀香港子行淨利差大增39個基點,此次美國升息香港子行亦估可望同步受惠。

上海商銀去年手續費淨收益(淨手收)來到66.71億元、年增約1%,利息淨收益(淨利收)來到260.68億元,大致持平前年表現,以去年淨收益占比來看,淨手收約占17.49%、淨利收約占68.35%、其他收入約占14.16%。上海商銀去年前三季稅後淨利為108.99億元、年增5.6%,EPS 2.44元。

美國聯準會升息態度持續轉鷹,而上海商銀美國聯準會利率聯動外幣放款比例在國銀居冠,加上香港子行業務與聯準會利率聯動比例亦高,今年在美國有望升息4次帶動下,上海商銀今年利差表現看升;上海商銀香港子行佔上海商銀獲利逾4成,前次美國升息循環挹注上海商銀香港子行淨利差大增39個基點,此次升息亦估可望同步受惠。

今年展望上,法人指出,受惠美國升息與香港子行上海商銀預期企金業務與外幣放款動能續佳,淨利收有望迎來成長,淨手收展望亦有機會維持高個位數成長。

佳格

raw-image

新聞報導:

佳格產品多元 攻年輕客群 工商時報 曾仁凱 2022.01.18

老牌食品廠佳格(1227)力拚年輕化,旗下桂格、福樂、得意的一天、天地合補等四大品牌,過去一段時間陸續推出針對年輕族群開發的新產品,例如水亮膠原美顏飲、Lite無糖優格、高湯粥、5X人蔘飲等,希望透過新市場開拓,在疫情下力拚業績突圍。

佳格主管表示,佳格以成為「全家人的健康營養夥伴」為使命,但過去包括穀物麥片、滋補飲等主力產品,皆以中老年族群客戶居多,近兩年佳格開始力拚年輕化,陸續推出一系列針對年輕族群設計的新產品,收到不錯成效。

以旗下品牌天地合補為例,繼先前的四物飲、葉黃素,去年底再推出全新的水亮膠原美顏飲,強調用喝的把膠原蛋白補回來,大受年輕女性族群歡迎。

桂格目前為國內穀物麥片市場占有率第一品牌,過去因穀物麥片多強調高鈣等營養補充,客群偏向中高年族群,去年開始佳格嘗試推出高湯粥、濃湯燕麥等,把健康的燕麥加到濃湯、高湯中,年輕人接受度大增。尤其在疫情下,高湯粥只要倒到碗裡微波就可以吃,非常方便,在許多通路甚至賣到缺貨。

受疫情影響,佳格2021年營收343.07億元,年減0.5%;去年前三季稅後純益19.71億元,年減22.3%。不過隨著佳格針對年輕族群等新市場的拓展逐漸開花結果,可望為公司營運注入新動能。

法人分析,相較於部分食品廠聚焦餐廳客戶市場,受疫情衝擊餐飲消費影響較大,佳格的產品主攻家庭市場,疫情下民眾減少外食,在家吃飯機會變多,佳格在需求面其實是逆勢受惠;尤其後疫情時代帶動飲食趨勢改變,佳格的營養保健食品需求不減反增。

不過疫情加上海運運能短缺,造成黃小玉等上游食材原物料供應不順、價格高漲,成為佳格去年獲利萎縮的主因;由於今年以來原物料及運費價格仍居高不下,兩大變數仍將牽動佳格今年營運消長。

佳格建商業型IT多想一步成關鍵,靠BI掌握通路數據加快決策
ETtoday首辦! 2021企業品牌聲望大調查結果出爐!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樂財商洞察
1.8K會員
713內容數
各位讀者好!我是小樂,我將在這裡分享這幾年累積的投資觀念與閱讀財經書刊的精華摘要,希望大家都能在股海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獲利航道!就讓我們開始吧!
小樂財商洞察的其他內容
2023/03/04
小樂說 統計一下目前我在幣安帳戶的投資組合,前四大分別是: 比特幣(BTC)50.64% 雪崩(AVAX)16.78% 艾達幣(ADA)14.63% Cosmos (ATOM)13.12% 活存占比為55.44%;定期為44.44%,BNB收益池為0.12%。
Thumbnail
2023/03/04
小樂說 統計一下目前我在幣安帳戶的投資組合,前四大分別是: 比特幣(BTC)50.64% 雪崩(AVAX)16.78% 艾達幣(ADA)14.63% Cosmos (ATOM)13.12% 活存占比為55.44%;定期為44.44%,BNB收益池為0.12%。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本篇季報我會記錄我2023年第2季於台股和美股的配置與交易回顧,同時我會把定期定額計畫,與目前的台美股的資產組合和大家做說明,本次台股微調整,美股異動相對較大。
Thumbnail
本篇季報我會記錄我2023年第2季於台股和美股的配置與交易回顧,同時我會把定期定額計畫,與目前的台美股的資產組合和大家做說明,本次台股微調整,美股異動相對較大。
Thumbnail
這是一篇系列文章,每週都會固定更新,大俠會用實際庫存對帳單帶領大家一步一步佈局出兼顧市值成長 & 波動防禦的存股配置。 從百萬市值邁向千萬市值,而且從 Day 1 開始,大家可以一篇一篇仔細觀察選股邏輯、資金佈局策略以及調節時機。
Thumbnail
這是一篇系列文章,每週都會固定更新,大俠會用實際庫存對帳單帶領大家一步一步佈局出兼顧市值成長 & 波動防禦的存股配置。 從百萬市值邁向千萬市值,而且從 Day 1 開始,大家可以一篇一篇仔細觀察選股邏輯、資金佈局策略以及調節時機。
Thumbnail
繳稅單紀錄 去年全年領息紀錄 118 萬 存股配置做調節獲利 144 萬 庫存匯總對帳單 小資族存股配置 大俠會在盤後公布最新庫存彙整對帳單,讓投資人可以自行前後比對(昨日餘額 & 本日餘額),即可明白存股選股邏輯以及資金佈局方式。
Thumbnail
繳稅單紀錄 去年全年領息紀錄 118 萬 存股配置做調節獲利 144 萬 庫存匯總對帳單 小資族存股配置 大俠會在盤後公布最新庫存彙整對帳單,讓投資人可以自行前後比對(昨日餘額 & 本日餘額),即可明白存股選股邏輯以及資金佈局方式。
Thumbnail
本篇季報我會記錄我2022年第三季末於台股和美股的配置,同時我會把定期定額計畫,與目前的台美股的資產組合和大家做說明,本季台股僅有進行增倉,美股調整了投資的方式,同時進行首次的單筆配置。
Thumbnail
本篇季報我會記錄我2022年第三季末於台股和美股的配置,同時我會把定期定額計畫,與目前的台美股的資產組合和大家做說明,本季台股僅有進行增倉,美股調整了投資的方式,同時進行首次的單筆配置。
Thumbnail
董事長謝繼茂表示:「2022年是別具意義的一年,由於全球正加速數位轉型,為電信業帶來長期商機,中華電信對於今年三大事業群持續成長,抱持堅定的信心。」
Thumbnail
董事長謝繼茂表示:「2022年是別具意義的一年,由於全球正加速數位轉型,為電信業帶來長期商機,中華電信對於今年三大事業群持續成長,抱持堅定的信心。」
Thumbnail
中華電信1月合每股純益0.41元。台灣大1月EPS達0.33元。遠傳1月每股純益0.24元
Thumbnail
中華電信1月合每股純益0.41元。台灣大1月EPS達0.33元。遠傳1月每股純益0.24元
Thumbnail
免責聲明: 本日誌紀錄個人投資歷程,請勿跟單,風險自負😀 ---------------------------------------------------------- 2021年 持股明細#目標:   可寧衛(8422)☣️(+ 2,000)🏅   台新金(2887)🐶(+ 3,56
Thumbnail
免責聲明: 本日誌紀錄個人投資歷程,請勿跟單,風險自負😀 ---------------------------------------------------------- 2021年 持股明細#目標:   可寧衛(8422)☣️(+ 2,000)🏅   台新金(2887)🐶(+ 3,56
Thumbnail
有關注這一系列文章的朋友可以先看系列的第一篇文章:【策略】小孩紅包何處去?定期定額買股紀錄。 本篇文章先放一下這兩個月兩個小屁孩帳號定期定額買股的紀錄:
Thumbnail
有關注這一系列文章的朋友可以先看系列的第一篇文章:【策略】小孩紅包何處去?定期定額買股紀錄。 本篇文章先放一下這兩個月兩個小屁孩帳號定期定額買股的紀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