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PL Q4 財報 – 營收新高下,蘋果的5G紅利是否已到最高點?| 科技巨頭解碼#98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全世界市值最高的公司 – 手機巨頭蘋果,正式在一月底公布了去年 2021 第四季的財報 (蘋果內部財務年度則為 2022 第一季)。而蘋果也不負眾望,繳出了一份非常好的成績單,即使在供應鏈不穩的影響下,營收與獲利仍同步創下歷史新高。本期科技巨頭解碼,就讓我們來檢視這一期的蘋果財報,所代表在營運面上的意義。
蘋果此次財報的主要數據
營收與獲利
在 2021 第四季,蘋果繳出了史上最高的單季營收,來到了 1239.5 億美元的數字,年成長率達到了 11.2%,考慮到前年第四季蘋果營收已經開始走強,這樣的成績單對於蘋果其實是非常好的 – 在疫情爆發前的 2015 - 2019這幾年,蘋果的營收年化成長率其實只有 3%。這象徵著蘋果除了靠著 5G 換機潮衝刺手機銷量以外,其他營收來源的耕耘也逐步開花結果,逐步擺脫過度倚賴高度飽和的手機市場的負面因子。在毛利方面,蘋果本季的毛利來到 542.4 億美元,毛利率來到43.76%,也創下 2013 年以後的新高紀錄。
在營業利益方面,蘋果這一季的 Operating Income,來到了 414.9 億美元,年成長率來到了 23.7%,營業利益率則是來到了 33.5%,也創下過去幾年的新高點。在淨利方面,蘋果第四季的淨利來到了 346.3 億美元,對比前年同期,成長了 20.4%,每股的 Diluted EPS 來到 2.1 美元,創下蘋果史上最高的單季 EPS 紀錄。
蘋果的營收再創新高
營收項目細節
在各區域營收方面,蘋果本季在北美的營收,來到了 515 億美元,年成長率來到 11.6%。歐洲市場方面,營收則是來到了 297.5 億美元,年成長率達到 9%。中國區域無疑的是本季表現最亮眼的,年營收成長率來到 21%,營收也來到了 257.8 億美元,華為退出高階手機的競爭這個因子,持續為蘋果在中國的市占率提供貢獻。日本市場則是呈現衰退,年營收衰退了 14.2%。亞太其他市場,營收則是成長了 19.3%,來到 98.1 億美元。
在各產品項目營收方面,雖然本代 iPhone 13 廣受市場好評,但由於去年 iPhone 12 的基期非常高,導致於年成長率只有 9.2%,營收來到了 716.3 億美元。Mac 電腦部分,則是繳出了相當亮眼的表現,營收來到 108.5 億美元,年成長率達到 25.1%。
不過,iPad 事業部分,則是受到了蘋果內部優先順序的影響,在供應鏈緊張的狀況下成為犧牲品,本季營收來到了 72.5 億美元,衰退了 14.7%。在穿戴式裝置的部分,本季營收則是來到了歷史新高的 147 億美元,年成長率來到了 13.3%。而在蘋果全力衝刺的服務營收部分,本季持續創下新高,營收來到 195.2 億美元,年成長率高達了 23.8%,僅次於 Mac 電腦產品線。
蘋果各產品線營收數字
未來展望
對於新的一季,蘋果預期成長率會低於 2021 第四季,主要原因是基期與匯率的影響。不過供應鏈的緊張狀況應該會較為改善。
分析師電話會議重點
  • 蘋果生態系的總活躍裝置數量,已經來到了18 億台。
  • 2021 的 AppStore 分潤給廠商的金額,創下歷史新高。
  • 毛利率的成長,主要來自於高毛利營收占比增加,以及規模經濟的效應
  • Mac 電腦營收的強勁成長,主要原因是 M1 晶片的 MacBook Pro 的貢獻。
  • iPad 持續獲得新用戶,半數的 iPad 購買者是首次購買 iPad 產品。
  • Apple Watch 的購買者中,有三分之二都是首次購買 Apple Watch。
  • 在服務營收上,音樂、串流影片、雲服務、廣告與支付,都創下歷史新高。
  • 蘋果的各式訂閱服務的總訂閱數,來到了7.85 億,比起一年前成長了 1.65 億,成長了 26.6%。
  • 蘋果在十一月推出了 Apple Business Essentials,協助企業管理其內部的蘋果裝置與 iCloud 儲存服務。
  • 被問到接下來 iPhone 需求量減少後,iPad 是否可以恢復比較正常的出貨,蘋果的回答是,今年第一季供應鏈緊張的程度將會比較緩解。
  • 蘋果認為 M1 晶片的升級,是讓其 Mac 產品線出現強勁成長的主因。
  • 被問到研發的大方向,Tim Cook 回答主要會在軟體、硬體、與服務交會的領域,這是他認為蘋果最能發揮的地方。
  • 蘋果表示在成本方面,的確有遇到通膨壓力。至於是否只是暫時性的影響,蘋果目前仍無法確定。
  • 被問到 Apple TV+ 是否也遇到如其他串流影音平台遇到的成長趨緩,蘋果以不揭露個別服務數字帶過。
針對於蘋果 2021 第四季的財報,Miula 的看法如下 –
  1. 考慮到蘋果仍受到相當程度供應鏈的影響,以及前年第四季的基期已經相當高了,本季蘋果的財報的確是可圈可點。即使蘋果不願意討論供應鏈對於蘋果營收的影響,但合理估計至少影響了 1-2% 的營收。
  2. 不過,展望 2022 年,蘋果最主力的產品線 iPhone 手機,其實成長空間已經不大。估計在今年第一季,iPhone 營收的成長率可能會進一步比去年第四季的 9% 再降低,因為上一代 iPhone 12 上市遞延,讓後續的比較基期都隨之拉高。而 iPhone 13 再次把基期拉得更高,會讓下一代的 iPhone 有個更高的比較標準。
  3. 值得思考的一點是,蘋果手機受惠於 5G 換機周期的黃金成長時段,是否會在本代 iPhone 13 告一段落,未來幾代的新 iPhone,成長率是否會落在 5% 以內?這樣的情況,在過去 iPhone 歷史的確發生過。在接連兩代產品大賣,加上 5G 第一波換機潮過去,很有可能會讓 iPhone 未來幾代的銷售遇到一些壓力。
  4. 在 Mac 電腦方面,本季的表現無疑的非常出色。無論是 Canalys 或者是 Gartner 的統計數據,蘋果在個人電腦市場的市佔率都是有所提升的,成長也高過於整體 PC 市場的速率。在 Canalys 的數據中,蘋果的出貨量成長了 9%,市佔率則從 7.9% 成長到 8.5%。在 Gartner 的數據中,蘋果的出貨量則是成長了 6.2%,市佔率從 6.9% 成長到 7.7%。如果我們觀察過去幾季的數據,可以看到 Mac 電腦在 M1 晶片版本推出後,大概額外取得了一個百分點的市占率。
  5. 另一方面,蘋果 Mac 的營收成長率,其實是大幅高於第三方的出貨量統計的,主因應該是高價的 MacBook Pro M1 晶片版本對於營收的貢獻會高過出貨量的貢獻。
  6. 如果蘋果能夠維持現在的 Mac 產品進步速度,在未來幾年,蘋果維持一年增長 1% 的個人電腦市占率,其實是可以被期待的。蘋果現在正在增加對於企業用戶的投資,很顯然的對此市是具備高度企圖心的。
  7. iPad 本季算是供應鏈緊張的最大受害者,即使蘋果目前仍不鬆口,但估計在今年供應鏈問題逐步解決的狀況下,iPad 有可能繳出很不錯的成績單。
  8. 蘋果的穿戴式裝置,已經連續兩年的成長都只有 10% 出頭了。2020 年還可以歸咎於疫情的影響,但到了 2021 疫情影響已經大幅減少,卻仍只能交出這樣的成績,跟疫情前幾年有著很大的差別。我認為這裡最大的關鍵,是在於能否有大成功的新品。蘋果穿戴式裝置之前的高成長,是建立在 Apple Watch 與 AirPods 兩個成功的產品線的推出。而去年推出的 AirTag 很顯然無法達到同樣程度的營收推升。目前看來,在沒有大成功的新品的狀況下,蘋果的穿戴式裝置很難回到以往的 30% 的成長率。
  9. 傳聞中的蘋果 AR 眼鏡/頭盔,如果真的推出,有機會再次讓穿戴式裝置營收再次有突破型的成長,但據說這個傳聞中的產品,已經推遲到 2023 年才有可能推出。
  10. 服務營收的成長,對於蘋果來說是非常正面的信號。一來,服務營收的毛利率較高,可以強化蘋果的獲利結構,二來,服務營收建立在與蘋果生態系更深的互動上,這也代表著會加強用戶與蘋果產品之間的黏性,是一個很具意義的護城河指標。三來,更多的營收來自於訂閱制服務,可以強化蘋果營收的穩定性,也能夠得到市場上更好的估值評價。即使蘋果的部分服務,如 Apple TV+ 或 Fitness+,外界猜測成績都不怎麼樣,但對於蘋果來說,個別服務的成敗可能沒那麼重要,重點在於能否有特定服務,讓其消費者上鉤,進而更深的綑綁在蘋果的生態系中,而這件事正在發生。
Mac 電腦過去幾季的市占率變化
結論 –
對於蘋果來說,他們未來幾年營運上的最大壓力,在於手機市場在 5G 換機週期中後段,是否會重回 2016-2019 年的飽和狀態,讓其最主力的 iPhone 營收進入高原期。不過,另一方面,蘋果在擴展其生態系整體強度的工作上,的確表現是可圈可點,無論是 Mac 或者是 iPad,都持續地攻城掠地,擴大整個蘋果帝國的版圖。而蘋果在服務營收的進展,未來也會對蘋果生態系產生進一步的強化,讓蘋果帝國的存在,更加堅不可摧。
本期科技巨頭解碼的商業思考
隨著蘋果的服務事業越來越成型,我其實有一種感覺,就是雖然我一開始把服務營收,看成蘋果追尋營收成長新動能的動作,但這或許只看到蘋果策略的一半意義。我越來越覺得,蘋果的服務事業,其實是很類似於亞馬遜的 Prime 會員策略。透過讓蘋果的消費者,買單其中的部分服務,增加對於蘋果生態系的依賴,從而更加徹底鎖死在蘋果生態系裡面,難以轉換手機到其他系統如安卓之上。也難怪在五大科技巨頭中,蘋果與亞馬遜是唯二同時進軍串流影片與串流音樂服務的公司(谷歌的 YouTube 與 YouTube TV 性質差別較大),兩家公司背後的思考模式可能非常類似。。
avatar-img
13.9K會員
276內容數
科技巨頭解碼,是一個討論科技產業趨勢與解析科技巨頭動向的付費電子報。我們將以專業的角度,來讓讀者理解,科技與商業的力量將如何改變我們所生活的世界,我們又該做些什麼,來跟上這個快速變遷的時代。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科技巨頭解碼 的其他內容
Shopify 的 NFT 計畫,無疑的印證了我們之前所說的 - NFT 不會單純只是個泡沫,而是一個在未來數位世界有重大價值的技術。而這個旅程,現在也只是剛開始而已,以進度條來說,大概都還沒有跑到 10% 的位置。未來數年,電子商務世界會如何應用 NFT 這個技術,真的是非常值得關注。
無論是成功跨出加密貨幣領域,讓主流世界瘋狂追逐的 NFT,又或者是在美國台灣都引起熱議,並成為炒股話題之一的元宇宙,在過去幾個月,都是熱到不能再熱的科技話題。不過,在這兩個名詞大紅之際,也同時有很多人,質疑他們其實是泡泡,是被過度追捧但是卻無法持久存在的一時泡沫而已。
在本次亞馬遜財報公布前,其實市場上原本就抱持著相對保守的態度 – 從 Snapchat 與臉書的財報中,很明顯的看到整個市場都受到供應鏈短缺的影響,而身為電商龍頭的亞馬遜,沒有理由不受影響。而就在上周,亞馬遜 Amazon 公布了今年第三季財報之後,果然低於市場的預期,也導致於隔日股價重挫。
在過去一年以來,Metaverse 元宇宙這個詞彙,可以說是在科技產業中,繼雲端、大數據、機器學習、區塊鏈等字眼之後,新一代的熱門關鍵字之王。很多東西都想扯上這個關鍵字,顯示自己走在時代的尖端。 然而,到底什麼是 Metaverse?這是一個大哉問,你問不同人可能會得到不同的答案。
在去年下半年,遊戲產業龍頭之一的 Epic Games,正式為了其旗艦遊戲「要塞英雄 Fortnite」 被蘋果下架一事,告上法院,控告蘋果濫用其壟斷地位。這個案件,可以說是在針對科技巨頭反壟斷控告中,一個非常指標性的案件。
臉書在今年第二季的財報,交出了營收成長 56%,獲利成長 101% 的佳績。但是對比競爭對手谷歌的成長率,這樣的數字似乎有點遜色。到底臉書的未來是否開始出現烏雲了呢?
Shopify 的 NFT 計畫,無疑的印證了我們之前所說的 - NFT 不會單純只是個泡沫,而是一個在未來數位世界有重大價值的技術。而這個旅程,現在也只是剛開始而已,以進度條來說,大概都還沒有跑到 10% 的位置。未來數年,電子商務世界會如何應用 NFT 這個技術,真的是非常值得關注。
無論是成功跨出加密貨幣領域,讓主流世界瘋狂追逐的 NFT,又或者是在美國台灣都引起熱議,並成為炒股話題之一的元宇宙,在過去幾個月,都是熱到不能再熱的科技話題。不過,在這兩個名詞大紅之際,也同時有很多人,質疑他們其實是泡泡,是被過度追捧但是卻無法持久存在的一時泡沫而已。
在本次亞馬遜財報公布前,其實市場上原本就抱持著相對保守的態度 – 從 Snapchat 與臉書的財報中,很明顯的看到整個市場都受到供應鏈短缺的影響,而身為電商龍頭的亞馬遜,沒有理由不受影響。而就在上周,亞馬遜 Amazon 公布了今年第三季財報之後,果然低於市場的預期,也導致於隔日股價重挫。
在過去一年以來,Metaverse 元宇宙這個詞彙,可以說是在科技產業中,繼雲端、大數據、機器學習、區塊鏈等字眼之後,新一代的熱門關鍵字之王。很多東西都想扯上這個關鍵字,顯示自己走在時代的尖端。 然而,到底什麼是 Metaverse?這是一個大哉問,你問不同人可能會得到不同的答案。
在去年下半年,遊戲產業龍頭之一的 Epic Games,正式為了其旗艦遊戲「要塞英雄 Fortnite」 被蘋果下架一事,告上法院,控告蘋果濫用其壟斷地位。這個案件,可以說是在針對科技巨頭反壟斷控告中,一個非常指標性的案件。
臉書在今年第二季的財報,交出了營收成長 56%,獲利成長 101% 的佳績。但是對比競爭對手谷歌的成長率,這樣的數字似乎有點遜色。到底臉書的未來是否開始出現烏雲了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蘋果公司(Apple Inc.)於2024財年第四季度創下收入949.3億美元,雖然淨收入147.4億美元略低於預期,但仍展示了其在科技產業中的領導地位。臺灣企業在蘋果的供應鏈中扮演關鍵角色,此文探討了蘋果的主要產品、供應鏈、財務表現及市場趨勢,包括智慧型手機和AR/VR等領域的未來展望。
Thumbnail
<鉅亨網> 〈財報〉蘋果Q4超預期 iPhone銷售增6% 惟大中華區未達標 盤後股價走低 蘋果 (AAPL-US) 周四 (31 日) 盤後公布第四季 (截至 9 月 28 日) 財報,營收和每股盈餘均超出華爾街預期,但在該公司根據歐洲稅收決策支付了一次性費用後淨利下滑,且投資人關注的大中華
Thumbnail
在外界的高度矚目之下,智慧型手機巨頭蘋果 AAPL,於上月底發布了今年第三季的財報 (蘋果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4 第四季),繳出了營收獲利雙雙打敗華爾街分析師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即使如此,蘋果的股價仍然出現修正,市場真正的反應並不足夠正面.....
Thumbnail
本文分析了蘋果(AAPL)股價創歷史新高的幾個關鍵因素,包括其強勁的財務表現、iPhone以外業務的增長以及市場對AI技術的期待。特別是在2024年第三季度,蘋果的營收表現超出預期,服務業務也顯示出顯著增長,進一步增強了投資者的信心。這些因素共同推動了蘋果的股價上漲,使其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Thumbnail
智慧型手機巨頭蘋果 AAPL,於月初正式發表了今年第二季的財報 (蘋果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4 Q3),繳出了優於預期的成績單。今年的蘋果,可以說是正反面消息不斷......
Thumbnail
AAPL 公布 FY3Q24 財報結果,營收報 857.8 億美元,高於我 Model 預期的 848.0 億美元,也高於 Bloomberg 共識預期的 844.6 億美元,而 EPS 則報 1.40 美元,大幅高於 Model 預期的 1.17 美元,亦高於 Bloomberg 共識預期的 1.
Thumbnail
營收:907.53億美元 (預期906.14億美元),年減4.31% 毛利率:46.58% ,營業利益率:30.74% EPS:1.53 美元(預期1.49美元) 地區收入 美洲:372.73億美元 歐洲:241.23億美元 日本:163.72億美元 大中華地區(含台灣):62.62
Thumbnail
智慧型手機科技巨頭蘋果,在月初正式發布了 2024 第一季的財報 (公司內部財務年度則為 2024 Q2),繳出了一份不算亮眼的成績單。雖然營收與獲利都略優於市場預期,但那更偏向原本的預期過低的因素。當然,蘋果股價在財報發布後其實是大漲的,因為蘋果同步發布了一個 1100 億美元的股票回購計畫...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蘋果公司(Apple Inc.)於2024財年第四季度創下收入949.3億美元,雖然淨收入147.4億美元略低於預期,但仍展示了其在科技產業中的領導地位。臺灣企業在蘋果的供應鏈中扮演關鍵角色,此文探討了蘋果的主要產品、供應鏈、財務表現及市場趨勢,包括智慧型手機和AR/VR等領域的未來展望。
Thumbnail
<鉅亨網> 〈財報〉蘋果Q4超預期 iPhone銷售增6% 惟大中華區未達標 盤後股價走低 蘋果 (AAPL-US) 周四 (31 日) 盤後公布第四季 (截至 9 月 28 日) 財報,營收和每股盈餘均超出華爾街預期,但在該公司根據歐洲稅收決策支付了一次性費用後淨利下滑,且投資人關注的大中華
Thumbnail
在外界的高度矚目之下,智慧型手機巨頭蘋果 AAPL,於上月底發布了今年第三季的財報 (蘋果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4 第四季),繳出了營收獲利雙雙打敗華爾街分析師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即使如此,蘋果的股價仍然出現修正,市場真正的反應並不足夠正面.....
Thumbnail
本文分析了蘋果(AAPL)股價創歷史新高的幾個關鍵因素,包括其強勁的財務表現、iPhone以外業務的增長以及市場對AI技術的期待。特別是在2024年第三季度,蘋果的營收表現超出預期,服務業務也顯示出顯著增長,進一步增強了投資者的信心。這些因素共同推動了蘋果的股價上漲,使其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Thumbnail
智慧型手機巨頭蘋果 AAPL,於月初正式發表了今年第二季的財報 (蘋果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4 Q3),繳出了優於預期的成績單。今年的蘋果,可以說是正反面消息不斷......
Thumbnail
AAPL 公布 FY3Q24 財報結果,營收報 857.8 億美元,高於我 Model 預期的 848.0 億美元,也高於 Bloomberg 共識預期的 844.6 億美元,而 EPS 則報 1.40 美元,大幅高於 Model 預期的 1.17 美元,亦高於 Bloomberg 共識預期的 1.
Thumbnail
營收:907.53億美元 (預期906.14億美元),年減4.31% 毛利率:46.58% ,營業利益率:30.74% EPS:1.53 美元(預期1.49美元) 地區收入 美洲:372.73億美元 歐洲:241.23億美元 日本:163.72億美元 大中華地區(含台灣):62.62
Thumbnail
智慧型手機科技巨頭蘋果,在月初正式發布了 2024 第一季的財報 (公司內部財務年度則為 2024 Q2),繳出了一份不算亮眼的成績單。雖然營收與獲利都略優於市場預期,但那更偏向原本的預期過低的因素。當然,蘋果股價在財報發布後其實是大漲的,因為蘋果同步發布了一個 1100 億美元的股票回購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