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學習|大腦&心智認知量能解碼:記憶質量

2022/03/23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Image by Bernadette Waugh from Pixabay;Image by lindneranja92 from Pixabay
1968年,美國認知心理學家 Richard Atkinson 和 Richard Shiffrin 發表了「記憶系統模式(Atkinson-Shiffrin Memory Mode)」。
記憶系統模式,建立廣為接受的人類資訊處理模式。
人類對於資訊的處理分為3個層面:
  1. 感覺記憶(Sensory Memory)
  2. 工作記憶(Working Memory),即短期記憶
  3. 長期記憶(Long-term Memory)
後來的研究者不斷對此一概念加深加廣更多的認識。
日常每天,我們被大量的資訊轟炸,尤其在這個資訊爆炸時代,虛擬線上和實體線下日夜早晚,其中一開始許多是當下的感官訊息,感覺記憶過濾掉大部分的訊息,篩選留下眼前重要關鍵的訊息,經過一段時間轉換成工作記憶。
感覺記憶進入工作記憶的狀態,大腦心智選擇處理或捨棄,資訊經過處理,依據我們如何使用資訊以「基模(Schema,簡單來說就是輪廓圖解)」的知識體系(系統化、結構化、組織化)而轉變成長期記憶。
每個動作都有行為基模,當我們經常實際使用某一行為基模,此一行為會變得愈來愈容易以至於不費吹灰之力,形成「自動化(Automation)」的習慣。
1988年,澳大利亞教育心理學家 John Sweller 在科學期刊上發表一篇論文,提出了「認知負荷(Cognitive Load)」理論。
認知負荷理論,是關乎工作記憶一度可以掌握多少資訊量。
該理論指出,工作記憶的接收容量有限,教學方法應避免無助於學習的額外疊加教學活動的「認知超載(Cognitive Overload)」。
同時也表明,工作記憶可藉由兩種方式來延展擴充:
「模態效應(Modality Effect)」,人類的心智會對視覺資訊和聽覺資訊分別處理,如果使用多元感官知覺來呈現訊息,將可減少短期記憶的負荷,進而提升學習成效。比方,視覺資訊的文字和圖像會相互競爭以吸引目光眼球,假如只用視覺來呈現訊息,學習與教學效果不高,但若加入其他形式如聽覺資訊,對於學習與教學效果有所助益。
不管基模的質量有多大,工作記憶會把已經形塑好的基模視為單項來處理,所以學習時利用已知的先備知識擴展短期記憶的量能,教學時在引入介紹更困難複雜的概念或主題前先建立先備知識或必備技能,這樣學習者才能理解和記憶更困難複雜的訊息。
如何將認知負荷理論運用在學習或教學上,降低工作記憶的需求,減少學習負擔,讓自主學習或教學設計更有效且高效?
將大的學習目標拆解成一個個小目標,以終為始來進行學習或教學。
選擇適合學習者程度的學習材料,設計適合學習者程度的教學課程。
有效整合各種訊息,學習者能同時注意不同訊息,避免分散注意力。
善用工作記憶的視聽通路頻道,使用有效用的多元感官來進行學習。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00會員
32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