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學習

含有「語言學習」共 725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今天原本要繼續講華語語法,但一早起來就看到有人反駁我半年前的文章,所以只能來吵吵架了。
Thumbnail
佚名:學語言的人-avatar-img
發文者
2 天前
‼️這裡藏一些反串文字‼️ 以下內容是反串,順者某些人的邏輯去說的。你也可以認為是我的真心話,但我認為這種吵法沒意義,完全沒辦法挽救語言瀕危的事實。我同時也是客語和族語的學習者,也認識到這些語言的困境,我想現階段各個語言應該要去想怎麼保存延續下去,才是最重要的,而非一直糾結在這形名的層次。 第一,閩客互吵真的沒什麼意義,請看2024年舉辦的國語文競賽簡章,明明都是國家語言,為什麼有個語言可以獨佔「國語」的名稱呢?這個問題應該更嚴重吧?如果「臺語」不能叫臺語,是否應該用同樣的標準來要求「國語」不可以叫國語?但我怎麼都沒看到有人發聲?
佚名:學語言的人-avatar-img
發文者
2 天前
第三,真的要吵的話,那些「部分」認為臺語不能叫臺語的客家人,不如也把「客語」這個名詞讓出來好了。在海南島的海南閩語和廣東雷州半島的閩語也被稱為「客話」,同為移民者,怎麼只有客家人可以自稱客家人?怎麼只有客家話可以獨佔客語這個名詞?
今天的文章是前一篇的延續,我想繼續討論有關華語的文法。因為網路上總有一群人說華語(中文、國語、漢語)沒有文法,學起來一點也不難。但事實正好相反,華語其實有一套複雜的語法系統喔!
Thumbnail
Reva-avatar-img
2025/03/31
佚名:學語言的人-avatar-img
1
教華語的老師聽到「中文沒有語法」時,我就想拿出華語課本,請他解釋XD
佚名:學語言的人-avatar-img
1
佚名:學語言的人-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31
1
Reva 沒錯!我每次聽到這種言論都想拿華語語法砸過去😂
1
這篇文章跟大家分享我使用 Lingoda Sprint 以及 Amazing Talker 的經驗,比較價格、師資、課程內容、課程彈性度等指標。同時也提醒大家一些必須要注意的點,才不會不小心挑戰失敗或是浪費了時間跟金錢!
Thumbnail
從開始學日文後,就發現日文語言的組成脈絡和中文很不一樣,助詞大魔王是我最難跨越的關卡,再來還有尊敬語、謙讓語,頭有點痛。 於是開始試著用各種方式記憶,今天先分享穿戴動詞篇的圖畫,歡迎大家交流各種學日文的小撇步。
Thumbnail
你知道一個簡單的詞語,背後也可能包含很複雜的表達嗎?例如華語的疑問詞「怎麼」,究竟是詢問原因,還是詢問方式,它問原因的時候,又和「為什麼」有什麼不一樣呢?這篇文章來告訴你與法學家怎麼說。
Thumbnail
匿名投票
下面哪句話有否定預設呢?
4 個選項 · 前往投票
月影紗💫-avatar-img
2025/03/30
佚名:學語言的人-avatar-img
1
一邊看一邊傻笑點頭!華語的用法就是這麼奧妙XD 但被佚名提醒才領悟到:喔?原來我們對母語的習以為常,變換了原本的字意,還能繼續溝通耶~
佚名:學語言的人-avatar-img
1
佚名:學語言的人-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30
月影紗💫 沒錯,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用法背後其實有很多有趣的現象😅!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於2023年秋季在韓國亞洲大學交換學習的經驗,涵蓋學校選擇、課程內容、社團活動、住宿及文化觀光等方面,並提供申請交換生以及選課的建議。文章並未涵蓋住宿、社團及觀光,預告將於後續文章分享。
Thumbnail
近期傳出蘋果在ios 19 更新中,要加入Airpods同步翻譯功能,讓我們對於語言隔閡的焦慮又少了些。往後出國遊玩或是碰到外國朋友,或許就能透過耳機暢談。 有了AI技術的進展,即時翻譯成了可預見的未來,生活也確實可以更加便利。一旦即時翻譯技術普及,我們真的還需要學習外語嗎? 翻譯的困難之處
Thumbnail
5/5Airpods
之前有介紹過一篇文章分享過聽力的練習方法,今天來講講可能是大多數語言學習者最容易碰到的瓶頸 -- 口說! 語言學習的精髓就在於應用,若是只是背單字或是寫文法題目,忽略了生活應用和溝通媒介的根本,常常在寫作和口說兩大領域卡關。所以本篇文章會分享自身經驗及一些推薦嘗試的小技巧和方法。
Thumbnail
今天這篇貼文是網友發現形容詞「的」和副詞「地」合二為一,感嘆自己確診老人,底下留言吸引了一堆「老人」紛紛討論。我想身為也會區分「的、地」的國文系老人,應該也要來談談這個話題!
Thumbnail
彼得潘-avatar-img
2025/03/30
佚名:學語言的人-avatar-img
1
手寫機會少了 鍵盤輸入多了就會錯用同音字 再在不分已經很常見 覺“得”用對的也不多了 倒是童年看“群星會”唱歌 會把“的”唸成“地” 自己在ktv也是這樣唱 感覺較通順 沒去研究其中的道理。
佚名:學語言的人-avatar-img
1
佚名:學語言的人-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30
1
彼得潘 這其實也沒辦法,不過語言自有其發展方法啦!當同音字無法分辨時,可能就會搭配不同詞語,或是改變讀音來使意義表達明確。至於為什麼念成「地」其實我也很好奇,或許我之後有時間再來翻文獻好好瞭解一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