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訪靜靜的島」

2022/04/03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於出海口遠眺長虹橋


#46

靜浦部落、奚卜蘭島與長虹橋,是在地圖上一個遙遠的所在。

隨著書寫,記憶翻閱,又再次想起
曾拜訪過的那些足跡。
北回歸線標誌公園
離開長濱的沐山小屋後,跨越北回歸線標誌公園,向著豐濱的住宿點前行。
沿路筆直的海岸,通往無限。
長濱以北到花蓮市這段海線公路,我未曾拜訪過,有種新奇感。

在北回歸線地標處看了一會兒海,後繼續前行。
往前不遠處,見一岔路,
直行會穿越一紅橋,快速通過河口,
右轉的路則無法一眼望穿,只彷彿要進入一處小聚落。

第一次經過時,因下著雨,我和旅伴決定
先行直路,前往住宿點安置。
後來又往返了幾回,或去咖啡館或前往用餐。

再次經過岔路,
我和旅伴竟有志一同道:
「去那裏看看吧。」

便順著右行岔路,開進了那安靜的東岸聚落。

奚卜蘭島
靜浦部落、奚卜蘭島與長虹橋,這些地圖上的名字,
終於鮮活地進入了旅人的生命。
唯有實際走訪,才有機會進到內在,成為經歷的一部分。

對照地圖才發現,
原來直行的紅橋,便是長虹橋
右行的安靜小聚落,即是往返長濱與豐濱的客運上,常能見到的靜浦部落
而孤立在寬廣的秀姑巒溪河口前的小島,則是奚卜蘭島

「秀姑巒」為阿美族話「奚卜蘭」演繹而來,原為「在河口」的意思。
奚卜蘭島停泊在秀姑巒溪的出海處,將河道分坐兩股入海。
據說舊時多有白鷺鷥棲息,佔據島嶼,應該頗為詩意。
安安靜靜的靜浦部落嶼靜浦國小

安安靜靜的靜浦部落,據說曾拒絕部落前的公路再拓寬,
未有幹道的行經,旅人自然地不會刻意經過。
靜浦依舊是安安靜靜的存在,少了觀光效應下的繁榮或打擾。
這是選擇後必須接受的,好好壞壞,其實都不過如此吧。


旅途中帶著的一本書 《未行之路》
Robert Frost的詩句:
「一片樹林裡分出兩條路,而我選了人跡更少的一條…」
被做成繪本後,我選擇帶著他展開臺灣風景十日的旅行。


為旅伴朗讀,也為我自己朗讀。

十日之後,我們依舊要回到生活裡。
但我相信,我們都不再是這段旅行之前的彼此了。

有人說過,不曾改變的自己,不可能擁有不一樣的未來,
或許該說:
改變或不變,都是選擇之後的結果。
選擇改變之後,未來勢必不同,持續努力便是。
選擇不變,也未必只是希望維持現狀而已,更多的是,想保留下自己覺得真正重要的。

這是靜浦部落教會我的,所幸
我和旅伴決定岔路前行,去看看更曲折處,那未知的風景,
才有機會,與島、與部落,安靜相對。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6會員
75內容數
相信閱讀是一種看見, 寫作是一種實踐。 練習著喜歡的生活, 邀請喜歡的人進來, 一起讀和寫,好好陪伴和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