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職

含有「母職」共 68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8/25(一)14:53 今日完成事項: 1. 帶1號去看扭傷腳踝照X光(骨頭沒是但腫起來所以冰敷多休息、可以游泳但不要游蛙式就好)(後來教練說不用擔心、腳扭傷我們還是可以練上半身喔 XDDD) 2. 接到學校主任電話通知這週校隊應停練,通融讓我們用學校泳池練到週三 3. 緊急打電話詢問附近國中泳池
❦ 莊小昕-avatar-img
2025/08/25
😆😆👍👍💪💪
在各種大小風波過後...這段時間我的白頭髮大概增加了3萬根、心臟血管差點堵塞3條、煩惱與壓力重得脂肪肝都增厚2公分.... 然後酒量更好了。 ...我暫且想先略過故事中樞,直接先跳到自已的心理狀態...
❦ 莊小昕-avatar-img
2025/08/15
「若要真正理解『後悔當媽媽』這件事,並為母親創造更多空間,社會就必須停止將母職視為一種角色,而應理解為一段關係——一段母親擁有主體性、會思考、會衡量的關係。」──《後悔當媽媽:一本成為母親之前,該讀過的書》
Thumbnail
泰太-avatar-img
2025/08/05
最後的利益接露也太真實,瞬間覺得你好可愛 人家說悲傷有五階段,當媽媽也有好幾個階段,後悔肯定也是其中之一,哈哈哈,我猜想每個媽媽都曾這麼想過,特別是在時間完全被綁住的時候
亭安 Ann Lin -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8/05
泰太 用悲傷五階段,去形容媽媽的幾個階段好傳神。泰太現在正是在最辛苦的階段呢,這個階段真是非常非常辛苦呢!我在你現在這個時期的時候,好盼望孩子快點長大,可是到了我現在這個階段,卻又很懷念他們那時的可愛天真。 其實我們都知道孩子的成長,是有去無回的單線道,也會好喜歡他們的可愛,可是都是因為太累了,累到沒有餘裕去品嘗過程中的美好,真的都要到他們在學校穩定之後,媽媽們才有能力喘口氣,真實的用心看到眼前的可愛小人兒。
Johnson&Johnson家族的Jamie Johnson曾拍過兩部充滿爭議性的紀錄片,分別為Born rich及1 percenter。裡面說的是金字塔尖(老錢家族為主)繼承者們的工作與生活。 美國女作家Stephanie Kiser,來自北羅德島州,大學於波士頓Emerson colleg
Thumbnail
老虎奶油 -avatar-img
2025/06/15
好有趣的紀實記錄!想看👀✨️ 想起很久以前看過一本小說《豪門保姆日記》,也是在聊這方面,但小說畢竟多少有為劇情服務的虛構跟誇大成份,會更好奇作為真實傳記去書寫的視角呢 謝謝分享~
bookarchery-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6/17
Claydee 「豪門保姆日記」雙作者是截取曾經當過豪門保姆的經驗來創造小說,所以虛構的地方相較之下應該是多過第一人稱的「我在億萬豪宅當保母」(作者內心活動超豐富,自黑自己跟家族不遺餘力😆),有時寫實到令人心酸😭。該怎麼說,就是沒有比較沒有傷害,一比較都是傷害😂😂😂
Am I good enough? 在初當媽媽時這個問題時常在我心中環繞,總覺得自己不夠好。 家裡總是亂七八糟的不夠好, 孩子怎麼吃怎麼瘦不夠好, 我好沒耐心容易生氣暴怒不夠好。 好羨慕那些很會收納整理的媽媽, 好羨慕那些小孩很高很壯的媽媽, 好羨慕那些溫柔又堅定的媽媽。 直到有一天
《我在億萬豪宅當保母》透過作者的自身經歷故事描述,不僅為讀者呈現了有錢人家及貧窮人家的金錢差異,同時也帶出失衡的親職問題引領我們反思,以及再多錢也買不到一段真摯的情誼、一個真心懂妳的人。
Thumbnail
Claydee-avatar-img
2025/05/10
前幾天經過書店有看到這本書的封面,謝謝你的分享,感覺很像《我是一個媽媽,我需要柏金包!》的另一面~
栗子菇散步中-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5/12
Claydee 《菁英媽媽想上班》這本書我就真的沒聽過了XD 最近我對這類的議題頗有興趣,覺得這就是我們週遭生活一直在發生的,但好像很難改變?感謝你又提供我一本可以翻看看的書了:D
《去你媽的世界》寫盡身為女性的共同經驗,性騷擾、身材焦慮、被豬頭PUA、婦產科、婚姻、尋找與媽媽的連結,以及種種又美又哀傷的時刻,是一本又哭又笑的散文,這些故事就像那些屬於女性的共同回憶散落在我們身體與生命的各個角落,一時難以被提上心口,卻又同等重要,因為這些經驗造就了我們是誰。
Thumbnail
5/5去你媽的世界
離開台南時,爸爸滿臉不捨。媽媽則一如往常,鐵青著臉,低頭盯著地板,聲音平淡無波地說:「路上小心哦!」我看著她,心裡揣測著她此刻的心情,像是藏在一層我無法探知的薄霧之中。 稍晚回到台北,跟母親報平安說到家了,她簡短回覆:「妳一轉去,我煞有一點阿”心悶”(sim-būn)。」那是台語思念、想念之意。我
Thumbnail
何謂「厭女」?簡單一句話:厭女就是男人輕視女人、女人輕視自己。 如果可以,我衷心希望這本書能夠失去它的價值。 作為一本2015年在台灣出版的書籍,10年後的今天,我們是否已轉變為不厭女的社會?
Thumbnail
Claydee-avatar-img
2025/03/24
謝謝淺咖啡的分享! 最近這一兩年才接觸到「厭女」概念,愈來愈常聽到,都覺得自己也是其中一員,不曉得是否心理作用,要找時間來讀原典 : ) 另外,文章裡的張愛玲引用得真好!
淺咖啡-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29
Claydee 很開心看到你的留言☺️還有很多厭女研究的書我也還沒看,只能說相見恨晚。 p.s因為我是愛玲小粉絲,哈哈
許久沒有被電影海報視覺設計吸引,該電影也並未在台灣電影院上映而是直接上串流平台。這部2024年由女導演Gia Coppola執導,女編劇Kate Gersten執筆,加拿大女演員Pamela Anderson領銜主演的 The Last Showgirl(最後的歌舞女郎)是部時長約90分鐘的寫實
Thumbnail
老虎奶油 -avatar-img
2025/03/18
感謝介紹! 海報真的好好看,也喜歡凝視破碎瓷偶那張的氛圍感~
bookarchery-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26
Clayd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