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鐵拳砸下來的時候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最近上海的疫情清零政策,成為了一場運動,把一個擁有2500萬人口的國際大都市,一掌給拍停。所謂的大陸天花板,夜晚的摩天大樓裡,發出"要吃飯!""要工作""要解封",陣陣的嘶吼聲劃破夜間的霓虹,平日裡驕傲且優越感寫在臉上的上海人,嚐到了社會主義鐵拳的滋味。

網上流傳著這樣的段子:當年李文亮說是西瓜的時候,你們一定要說是芝麻,現在張文宏說這是芝麻的時候,你們一定要說是西瓜。初期的疫情,因為是原發地,毒性較強,年富力強的醫生都難以抵抗,而現在的奧密克戎,有人說是上帝賜予的天然疫苗,就算陽性,也比普通感冒的症狀還輕,即使有重症,也是有基礎病的老人。從這麼多天的公布數據看,只有一例重症,為了防控這一例,卻讓普通民眾,足不出戶,物資供應又不足,造成的次生災害,早已超過了疫情的擴散帶來的災難。

根據官方的統計數據,上海在醫療系統正常運轉的情況下,平均每天吞吐74萬次的門診、急診,還有7000台住院手術,從3月31日開始"全域靜態管理",往後一周就積累了444萬人次的門診、急診需求和4.2萬台手術,二週就翻倍,難道真的是"除了新冠是病,其他都不是病"?陸續就有為醫院服務多年的護士,自家醫院都不接收,最終死於哮喘;癌症患者無法定期去化療,死在居委會大門前;急性胰腺炎,叫不到救護車;大公司HR,獨居女生,死亡三天才被發現;清華海歸學子,死於一口痰......還有更多的獨居老人,他們不會用app搶菜,他們每天定期服用的高血壓藥已經斷檔,他們臥床不起的時候,只能跟孩子在視頻裡告別......那種恐懼、擔憂,讓很多人難以相信,居住在21世紀的國際一流大都市,居然還會挨餓!

上海,無論誰執政,都改變不了它的都市地位、金融地位、經濟地位、時尚潮流地位。早在民國時期,大上海的電影可是跟美國好萊塢是同步的,現在網路時代同步很便捷,那時候可不一樣,全球也只有少數城市可以同步。現在翻看民國時期的上海照片,無論街景、服飾、人們優雅的狀態,已經是中國的天花板無疑。關鍵是,上海人想得靈清得人比較多,平均素質略高,會獨立思考的人應該也相對多一點,他們有親戚朋友在國外,獲得資訊的渠道也多。所以,自我感覺良好的上海人,被全體關起來,人們忿忿不平,城市停擺,整個外灘、淮海路、南京路沒有一個人影,這些都是要被紀錄史冊的。

raw-image

這幾天,台灣舔共財經名流朗咸平的母親,醫院門口苦等核酸檢測四小時,死亡;作家六六,武漢疫情對應作家方方,大寫政府抗議成功,父母染疫,害怕被抓去方艙,心臟病發,只能視頻勸慰母親認命;復旦大學紅人教授黃河下樓取菜,被防疫人員群毆;國寶級教授歐陽光中,到處求物資,斯文掃地.....網路上有人譏諷,有人叫好,說當社會主義的鐵拳,砸到自己頭上,才會清醒。可是,連這些有頭有臉的人尚且如此,普通人,怎麼辦?那些在上海打拼的外地人,怎麼辦?

公務員有特供,趙家人有渠道,上海出現了高價倒賣特別通行證現象,運送物資的人賺得盆滿缽滿,亂象叢生。這一切,其實就是為了維護趙家人可以長久地坐穩江山,為了一個人的政治利益,順利連任,不惜一切代價,顛覆國家的運行體系。總加速師開始加碼了,他看到了普京的不濟,看到了全世界的同仇敵愾,看到了他餘生的煎熬,必須要硬撐,才能有活命的機會,而我們還在黑暗中前行,在暗黑的世界尋找一絲光明,等待著黎明,等待著這片土地上出現彩虹。

raw-image

讓更多的人,通過發生的事情,可以有清醒的認識和反思,不要好了傷疤忘了疼,給你一點點的"微解封"就開始謝恩,歡呼,特別是年輕的一代人,處於這樣的歷史時期,保持清醒、獨立思考,很重要,很重要!

為上海祈禱,為中國祈禱,為烏克蘭祈禱,為台灣祈禱,為熱愛自由的人們祈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Green leaf青叶的沙龍
9會員
109內容數
身心自由与财富自由有关联吗?说有就有,若说没有就真的没有。
2022/12/15
星鏈計劃,推到無形的柏林牆 1989年11月9日,柏林牆倒塌了,冷戰結束,這條167公里長的隔離帶將二戰後的德國一分為二,代表了東、西方的意識形態和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兩種制度的各自立場。
Thumbnail
2022/12/15
星鏈計劃,推到無形的柏林牆 1989年11月9日,柏林牆倒塌了,冷戰結束,這條167公里長的隔離帶將二戰後的德國一分為二,代表了東、西方的意識形態和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兩種制度的各自立場。
Thumbnail
2022/12/12
2019年,當美中貿易戰拉鋸之時,中國民間就有這樣的段子流傳: 企業在靜悄悄地倒閉,外資在靜悄悄地撤離, 工人在靜悄悄地失業,富人在靜悄悄地移民, 樓價在靜悄悄地下降,股市在靜悄悄地跌停, 物價在靜悄悄地瘋漲,紙幣在靜悄悄地貶值, ———-這裡的黎明靜悄悄 可能很多人還不一定感受到以上的這些狀況,甚
Thumbnail
2022/12/12
2019年,當美中貿易戰拉鋸之時,中國民間就有這樣的段子流傳: 企業在靜悄悄地倒閉,外資在靜悄悄地撤離, 工人在靜悄悄地失業,富人在靜悄悄地移民, 樓價在靜悄悄地下降,股市在靜悄悄地跌停, 物價在靜悄悄地瘋漲,紙幣在靜悄悄地貶值, ———-這裡的黎明靜悄悄 可能很多人還不一定感受到以上的這些狀況,甚
Thumbnail
2022/12/06
台灣與香港,華人的重生之路 剛過去的2020年5月20日,是台灣民進黨蔡英文連任總統的就職之日。台灣的這次大選正值香港反送中抗爭運動之時,香港人的覺醒和堅持,給台灣人敲響了警鐘,如同一面鏡子,讓台灣人看到民主的可貴,領會普選的真諦。 「沒有普選,沒有不受限制的新聞自由和集會自由,沒有自由的意見交鋒,
Thumbnail
2022/12/06
台灣與香港,華人的重生之路 剛過去的2020年5月20日,是台灣民進黨蔡英文連任總統的就職之日。台灣的這次大選正值香港反送中抗爭運動之時,香港人的覺醒和堅持,給台灣人敲響了警鐘,如同一面鏡子,讓台灣人看到民主的可貴,領會普選的真諦。 「沒有普選,沒有不受限制的新聞自由和集會自由,沒有自由的意見交鋒,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實行了近三年的嚴格清零防疫措施之後,最大的代價就是中國的經濟如坐溜滑梯一般下落,嚴格的封控政策下,所有一切經濟活動停擺,從製造業上游到出口物流全部戛然而止,不僅嚇走了長居在中國的外國居民,更是嚇走了不少外資,再加上政府打房讓中國「經濟命脈」的房地產業連環「爆雷」,使得中國的各行各業都陷入了混沌,從居
Thumbnail
實行了近三年的嚴格清零防疫措施之後,最大的代價就是中國的經濟如坐溜滑梯一般下落,嚴格的封控政策下,所有一切經濟活動停擺,從製造業上游到出口物流全部戛然而止,不僅嚇走了長居在中國的外國居民,更是嚇走了不少外資,再加上政府打房讓中國「經濟命脈」的房地產業連環「爆雷」,使得中國的各行各業都陷入了混沌,從居
Thumbnail
2022年8月15日中國四川無預警啟動「讓電於民」措施,要求當地企業全面停產,時間自15日起算六天,讓大家再次想起去年中國多省因缺煤發電導致關閘限電,也讓大家對李克強六月強調堅決杜絕拉閘限電的政策產生懷疑。
Thumbnail
2022年8月15日中國四川無預警啟動「讓電於民」措施,要求當地企業全面停產,時間自15日起算六天,讓大家再次想起去年中國多省因缺煤發電導致關閘限電,也讓大家對李克強六月強調堅決杜絕拉閘限電的政策產生懷疑。
Thumbnail
一個國際大都市,大陸的天花板城市,2700萬人,相當於一個小國家的人口,被禁足,整個城市靜默整整80天,兩個多月...... 不惜代價的清零政策,一敗塗地,民心北向,經濟如是,猶如東航的飛機,直線墜落,斷崖式地下跌效應,在未解封之時,已經顯現。
Thumbnail
一個國際大都市,大陸的天花板城市,2700萬人,相當於一個小國家的人口,被禁足,整個城市靜默整整80天,兩個多月...... 不惜代價的清零政策,一敗塗地,民心北向,經濟如是,猶如東航的飛機,直線墜落,斷崖式地下跌效應,在未解封之時,已經顯現。
Thumbnail
也許這次上海可以撐過去,就像他們撐過上次的大饑荒,但這絕不會是最後一次。權力過度集中的人類社會,永遠可以找到方式來毀滅自己。
Thumbnail
也許這次上海可以撐過去,就像他們撐過上次的大饑荒,但這絕不會是最後一次。權力過度集中的人類社會,永遠可以找到方式來毀滅自己。
Thumbnail
上海是中國第一大城市,最國際化的城市,最大的經濟與貿易城市,還有,當然了,是最大的金融中心,現在以對抗疫情為理由,嚴格執行所謂的清零政策,分區隔離,並且把軍隊派進上海,執行封城與軍管,這是很嚴重的事情。我認為這背後隱藏有兩個效果,也許是習近平想實現的。
Thumbnail
上海是中國第一大城市,最國際化的城市,最大的經濟與貿易城市,還有,當然了,是最大的金融中心,現在以對抗疫情為理由,嚴格執行所謂的清零政策,分區隔離,並且把軍隊派進上海,執行封城與軍管,這是很嚴重的事情。我認為這背後隱藏有兩個效果,也許是習近平想實現的。
Thumbnail
上海是中國第一大城市,最國際化的城市,最大的經濟與貿易城市,還有,當然了,是最大的金融中心,現在以對抗疫情為理由,嚴格執行所謂的清零政策,分區隔離,並且把軍隊派進上海,執行封城與軍管,這是很嚴重的事情。我認為這背後隱藏有兩個效果,也許是習近平想實現的。 
Thumbnail
上海是中國第一大城市,最國際化的城市,最大的經濟與貿易城市,還有,當然了,是最大的金融中心,現在以對抗疫情為理由,嚴格執行所謂的清零政策,分區隔離,並且把軍隊派進上海,執行封城與軍管,這是很嚴重的事情。我認為這背後隱藏有兩個效果,也許是習近平想實現的。 
Thumbnail
最近上海的疫情清零政策,成為了一場運動,把一個擁有2500萬人口的國際大都市,一掌給拍停。所謂的大陸天花板,夜晚的摩天大樓裡,發出"要吃飯!""要工作""要解封",陣陣的嘶吼聲劃破夜間的霓虹,平日裡驕傲且優越感寫在臉上的上海人,嚐到了社會主義鐵拳的滋味。
Thumbnail
最近上海的疫情清零政策,成為了一場運動,把一個擁有2500萬人口的國際大都市,一掌給拍停。所謂的大陸天花板,夜晚的摩天大樓裡,發出"要吃飯!""要工作""要解封",陣陣的嘶吼聲劃破夜間的霓虹,平日裡驕傲且優越感寫在臉上的上海人,嚐到了社會主義鐵拳的滋味。
Thumbnail
以上來自彭博(Bloomberg)的國際資訊。 彭博為有限合夥企業是美國的跨國大眾傳播媒體公司,提供新聞、全球商業和金融數據服務。 另外文章本身已提供資訊為主,針對許多翻譯可能會有瑕疵或錯誤,煩請各位見諒。新聞快報下也會有地瓜的小小意見供大家參考。
Thumbnail
以上來自彭博(Bloomberg)的國際資訊。 彭博為有限合夥企業是美國的跨國大眾傳播媒體公司,提供新聞、全球商業和金融數據服務。 另外文章本身已提供資訊為主,針對許多翻譯可能會有瑕疵或錯誤,煩請各位見諒。新聞快報下也會有地瓜的小小意見供大家參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