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私房景點-賦隱歸詩的涉成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涉成園是位在日本京都府京都市下京區的回遊式庭園,屬於真宗大谷派本山・真宗本廟東本願寺的飛地境內地別邸,周圍種植許多枳殼,所以又稱枳殼邸。

raw-image

許多人可能經過外頭大馬路,但卻沒繞進來,但走入涉成園後看到的清心沁涼,馬上消暑一半了,涉成園入口十分低調,厚重的黑色大門讓人無法窺探,付了500日幣的門票後,得到一本非常精美的說明書,非常物超所值。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高石垣,就是指高聳的圍牆,這是進入大門後第一個映入眼簾的建物,是為了遮蔽來客的視線,不讓來人一眼看盡園邸縱深。

這裡也是進出路線的分野:左進右出,比較有趣的是這道石牆刻意採用許多不同石材砌築,說明手冊提到至少包括石橋板、礎石、石舂臼等多樣石材,以致於形成十分特殊的立面圖案。

raw-image

涉成園是有千餘年歷史的古庭園,名稱來自陶淵明歸去來辭中的詩句~園日涉以成趣,在17世紀江戶時期,德川家光把這塊地捐給東本願寺,東本願寺方丈又敦請建造洛北詩仙堂的名師石川丈山來造園,完成了現在的池泉回遊式庭園。

raw-image
raw-image

迴遊式庭院另一個重點的茶屋和書院,滴翠軒及臨池亭,可以悠閒的賞景喝下午茶。

raw-image

廣大的園內種植了多種美麗花卉,四季皆可見到不同的景色,印月池四周還點點座落著別具風格的建築物。

raw-image
raw-image

侵雪橋另一側的印月池景色也不惶多讓,遊客走到這裡,無不停下腳步遠望著對面的回棹廊,這種中國長廊式古橋,很有貴族或皇室登高望遠賞景的味道。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在京都的寺院歷史之中,常會引據唐宋時代的詩文,對我們而言是再熟悉也不過了的,涉成園建好之後,成為歷代住持居住、招待外賓的場所。

江戶時代的漢學詩人賴山陽 就曾經寫下涉成園記,列出涉成園的十三景,每個亭台樓閣都有不一樣的歷史可以慢慢考究,值得你停佇細細參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雅雅的沙龍
7會員
43內容數
雅雅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0/06
林布袋戲館前身為雲林虎尾警察局,館內保存舊時建築,推廣傳統布袋戲文化,來這一定要欣賞各種角色的布袋戲和華麗服裝,還能走進戲台,挑戰體驗布袋戲人偶的演出。 館裡還保留日治時期的拘留所,可以走進拘留所,感受被偵訊犯人的緊張氛圍。 雲林布袋戲館位在虎尾熱鬧的林森路上,附近還有雲林故事館和虎尾合同廳可以順遊
Thumbnail
2022/10/06
林布袋戲館前身為雲林虎尾警察局,館內保存舊時建築,推廣傳統布袋戲文化,來這一定要欣賞各種角色的布袋戲和華麗服裝,還能走進戲台,挑戰體驗布袋戲人偶的演出。 館裡還保留日治時期的拘留所,可以走進拘留所,感受被偵訊犯人的緊張氛圍。 雲林布袋戲館位在虎尾熱鬧的林森路上,附近還有雲林故事館和虎尾合同廳可以順遊
Thumbnail
2022/09/27
武德殿內部則有神龕,內奉祀神武天皇武神,並有塑像一尊,可供大家進行莊重地參拜,也是沿用日本式的神龕,裡面同樣佈置了御札,祈望可以保祐大家國泰民安,祭物也是使用米、鹽、水與傳統的鏡餅,代表日本新年的禮俗。高雄市武德殿位於高雄市鼓山區,武德殿為日本人舉辦演武大會的場所,日人為了宣揚武士道精神,並維持日本
Thumbnail
2022/09/27
武德殿內部則有神龕,內奉祀神武天皇武神,並有塑像一尊,可供大家進行莊重地參拜,也是沿用日本式的神龕,裡面同樣佈置了御札,祈望可以保祐大家國泰民安,祭物也是使用米、鹽、水與傳統的鏡餅,代表日本新年的禮俗。高雄市武德殿位於高雄市鼓山區,武德殿為日本人舉辦演武大會的場所,日人為了宣揚武士道精神,並維持日本
Thumbnail
2022/09/27
來臺南市美術館2館看亞洲的地獄與幽魂展,於2022年6月25日至10月16日登場,其為法國凱布朗利博物館(musée du quai Branly - Jacques Chirac, Paris)於2018年推出的亞洲的地獄與幽魂特展,此次巡迴到台灣,也加入9位台灣藝術家的作品、增添台灣視角的敘述,
Thumbnail
2022/09/27
來臺南市美術館2館看亞洲的地獄與幽魂展,於2022年6月25日至10月16日登場,其為法國凱布朗利博物館(musée du quai Branly - Jacques Chirac, Paris)於2018年推出的亞洲的地獄與幽魂特展,此次巡迴到台灣,也加入9位台灣藝術家的作品、增添台灣視角的敘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成美文化園』是位於彰化縣永靖地區兼具歷史人文與觀光休憩的綜合型庭園空間,以其精美的建築、壯麗的湖景和豐富多元的文化內涵而聞名。這個景點為當地居民和遊客提供了一個了解台灣傳統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寶貴機會。
Thumbnail
『成美文化園』是位於彰化縣永靖地區兼具歷史人文與觀光休憩的綜合型庭園空間,以其精美的建築、壯麗的湖景和豐富多元的文化內涵而聞名。這個景點為當地居民和遊客提供了一個了解台灣傳統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寶貴機會。
Thumbnail
2018.04.12 千本閻魔堂, 涉成園, 安井金比羅宮, 建仁寺, 六道珍皇寺, 六波羅蜜寺 千本閻魔堂的正式名稱為引接寺,位於千本釋迦堂 (大報恩寺) 北方,搭乘公車到乾隆校前後步行即可抵達。千本閻魔堂是平安時期的詩人小野篁設立的寺廟,寺中供奉閻魔法王,亦有紫式部供養塔與普賢象
Thumbnail
2018.04.12 千本閻魔堂, 涉成園, 安井金比羅宮, 建仁寺, 六道珍皇寺, 六波羅蜜寺 千本閻魔堂的正式名稱為引接寺,位於千本釋迦堂 (大報恩寺) 北方,搭乘公車到乾隆校前後步行即可抵達。千本閻魔堂是平安時期的詩人小野篁設立的寺廟,寺中供奉閻魔法王,亦有紫式部供養塔與普賢象
Thumbnail
京都為千年古都,有著中國唐宋活博物館之稱,佛教藝術是東方藝術的起源,自己並非佛教徒,但因在寺院內可欣賞書道、花道及佛像古蹟等,到京都探訪寺院總讓旅行收穫滿滿,在寺院中抄經更是京都旅程中最珍惜的片刻!廬山寺在日本古典文學史上相當重要,為「源氏物語執筆地,紫式部的邸宅址」,在此寺院抄經更具風雅。
Thumbnail
京都為千年古都,有著中國唐宋活博物館之稱,佛教藝術是東方藝術的起源,自己並非佛教徒,但因在寺院內可欣賞書道、花道及佛像古蹟等,到京都探訪寺院總讓旅行收穫滿滿,在寺院中抄經更是京都旅程中最珍惜的片刻!廬山寺在日本古典文學史上相當重要,為「源氏物語執筆地,紫式部的邸宅址」,在此寺院抄經更具風雅。
Thumbnail
高野山是日本佛教的聖山,就是一間間歷史悠久的寺廟、神社。要進入高野山不容易,除了搭電車,還必須轉搭車程5分鐘的纜車才能進入。山上有公車搭載旅人往返不同的地點。依照我們一家鬆鬆的狀態,在高野山我們並沒有去很多地方參觀,主要就是我們下榻的福智院,再加上金剛峯寺和奧之院。 福智院 Fukuchiin
Thumbnail
高野山是日本佛教的聖山,就是一間間歷史悠久的寺廟、神社。要進入高野山不容易,除了搭電車,還必須轉搭車程5分鐘的纜車才能進入。山上有公車搭載旅人往返不同的地點。依照我們一家鬆鬆的狀態,在高野山我們並沒有去很多地方參觀,主要就是我們下榻的福智院,再加上金剛峯寺和奧之院。 福智院 Fukuchiin
Thumbnail
涉成園是位在日本京都府京都市下京區的回遊式庭園,屬於真宗大谷派本山・真宗本廟東本願寺的飛地境內地別邸,周圍種植許多枳殼,所以又稱枳殼邸。 高石垣,就是指高聳的圍牆,這是進入大門後第一個映入眼簾的建物,是為了遮蔽來客的視線,不讓來人一眼看盡園邸縱深。
Thumbnail
涉成園是位在日本京都府京都市下京區的回遊式庭園,屬於真宗大谷派本山・真宗本廟東本願寺的飛地境內地別邸,周圍種植許多枳殼,所以又稱枳殼邸。 高石垣,就是指高聳的圍牆,這是進入大門後第一個映入眼簾的建物,是為了遮蔽來客的視線,不讓來人一眼看盡園邸縱深。
Thumbnail
終於來到李騰芳古宅,我們從左院門進到外埕,外埕有兩對旗杆座,觸目三合院細緻建築,那曾經的榮景歲月好似重現。古宅山牆有著吉祥寓意的泥塑裝飾。進入內埕即見到門廳屋脊上有著如弓一般的優美曲線,尾端呈現著燕尾翹脊。
Thumbnail
終於來到李騰芳古宅,我們從左院門進到外埕,外埕有兩對旗杆座,觸目三合院細緻建築,那曾經的榮景歲月好似重現。古宅山牆有著吉祥寓意的泥塑裝飾。進入內埕即見到門廳屋脊上有著如弓一般的優美曲線,尾端呈現著燕尾翹脊。
Thumbnail
1200年歷史悠久的宿坊幾經波折衰退,近年因觀光興盛而發展成新事業,但畢竟不是旅館飯店,既然來寺院住宿,必需要遵守寺方入浴、用膳及門禁時間。
Thumbnail
1200年歷史悠久的宿坊幾經波折衰退,近年因觀光興盛而發展成新事業,但畢竟不是旅館飯店,既然來寺院住宿,必需要遵守寺方入浴、用膳及門禁時間。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