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定成佛,心亂成魔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過年前,母親突然問:「還有沒有門路能買到松子?」我立即想到深圳的一位友人,之前順路去拜訪他時,他都會買兩大包松子給我,又不跟我收錢。雖然他買的松子很好吃,但不收錢,這實在令我很困擾。
母親提起買松子後,我立即微信聯絡他,他也爽快的答應幫忙。我用微信轉了六百塊給他,請他務必要收下,原本以為他會堅持不收,又要大費口舌讓他收下,哪知沒多久,他就回:「這麼盛情!好,我收!」之後又說了一句:「我這幾年生意不好,虧得一塌糊塗,做什麼、虧什麼……。唉!要不也不至於這樣!(意思是說,也不至於要跟我收這六百塊的松子錢)。」
這位友人約十五年前,也在我們集團工廠上班當採購,後來自己出去做生意了。他在老家的政商背景不錯,還交了十多萬人民幣的學費去上EMBA課程,認識不少企業高階主管。十年前我也跟他有生意往來,他為人豪爽,對我也很照顧,他的盈餘也會拿一小部份分給我,就是俗稱的拿回扣。慚愧!那時沒學佛,不知因果,「貪」這惡習顯露無遺。
回到聯絡買松子的事,聽到友人說虧得一塌糊塗時,我回覆他:「之前跟你說過了,有福報如水撐船,沒水的船怎麼走?」當天晚上,就把阿伯開示的幾段福報相關重點發給他,並告訴他可以請示看看,但他回覆:「我是怕我堅持不下去。(意思就是不願意一直唸經)」知道了他的問題點後,我也不再多說了,只跟他說:「不要有壓力,也不用現在決定,希望能記得我說過的方式,未來想進一步了解再找我。」
這幾年來,跟周邊的朋友分享「因果債,功德還」已無數次,我總是很熱情,「眼睛會發亮」的那種熱情,但得到的反應卻總是不成正比。漸漸的我知道了,我只要做好「善知識」的角色,而不是拉著需要幫助的人,叫他們:「來,你一定要跟我這樣做!」對於他人願不願意相信佛法,要不要請示並誦經,我已不再執著,只希望他們想通,需要幫忙時會想到我,我也會一直等著!
再回到這位友人身上,當天快凌晨時,友人又發來訊息:「能否找你幫個忙,因為要提前給工人發工資回家過年,手頭上還差二、三萬塊錢,應收賬款又沒那麼快收到,能否幫忙先借我兩萬塊錢應急,待下個月收到款了,就能還給你了,可以嗎?不好意思啦。」看來這老闆友人,最近日子真的是不好過,手頭這麼緊!但我記得阿伯語錄有說過:「借錢的時候要有危機意識,要有『借出去,就可能有去無回』的打算。」
所以我覺得應該盡可能減少借出的金額,於是我委婉地告訴他:「在大陸的存款我都轉回台灣了,目前只剩五千多元留在大陸當零花,不介意的話,先拿去用如何?」之後匯了五千塊過去,友人也收了。我也跟友人說:「感謝你過去的照顧,我只能幫你這麼多,這些錢不用再還我了。」
學佛之後,我已經很清楚知道:「不是經自己努力或合法取得的所有事物,都不該拿或佔有。」未學佛前所犯的諸多錯事,這都是我心中的疙瘩,疙瘩就是自己種下的惡因,來世將要自己承受惡果,所以有機會能還的,要在本世儘快還清,要消除惡因的種子,免得來世為他人做牛做馬還債。
以下取自在網路看到的文章:「有一位無果禪師深居幽谷一心參禪,二十餘年來都由一對母女護法供養,由於一直未能明心,深怕信施難消,故想出山尋師訪道,以明生死大事。護法的母女要求禪師能多留幾日,要做一件衲衣送給禪師。母女二人回家後,馬上著手剪裁縫製,並一針唸一句彌陀聖號。做畢,再包了四錠馬蹄銀,送給無果禪師做路費。
禪師接受了母女二人的好意,準備明日動身下山,是夜仍坐禪養息。忽至半夜,有一青衣童子,手執一旗,後隨數人鼓吹而來,扛一朵很大的蓮花,到禪師面前,童子說:『請禪師上蓮華台!』禪師心中暗想:『我修禪定功夫,未修淨土法門,就算修淨土法門的行者,此境亦不可得,恐是魔境。』無果禪師就不理他,童子又再三的勸請,說勿錯過,無果禪師就隨手拿了一把引磬,插在蓮花臺上。不久,童子和諸樂人,便鼓吹而去。
第二天一早,禪師正要動身時,母女二人手中拿了一把引磬,問無果禪師道:『這是禪師遺失的東西嗎?昨晚家中母馬生了死胎,馬夫用刀破開,見此引磬,知是禪師之物,故特送回,只是不知為什麼會從馬腹中生出來呢?」無果禪師聽後,汗流浹背,乃作偈曰:『一襲衲衣一張皮,四錠元寶四個蹄;若非老僧定力深,幾與汝家作馬兒。』說後,乃將衣銀還於母女二人,一別而去。」(引用完畢)
無果禪師是受人天供養的僧寶,在接受母女的供養、衲衣及銀兩後,差點要去投胎成馬兒回報母女的恩情;而我只是個業障深重、在輪迴中徘徊N世的凡夫,更應該深深地檢討自身言行舉止,本世若再造惡,難保來世還有人身可得呀!《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因果是相循的,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受;結下如是因,得到如是果,所以有智慧的人,絕不造惡因,就不會結惡果,是故,菩薩畏因,眾生怕果。」
最後以網路上看到的一段文字作總結:「我們無從得知當前的誘惑是因或是果,無端的錢財、豔福、名望不要享,否則後患無窮。正確的享福觀是淨福與大眾分享,廣結善緣,知福、惜福、培福、種福,如此一來福報可延續久遠;正確的受報觀是自己積極承擔,等於還了願或還了債。如此一來才可建立社會的正面道德觀,也是正信佛教徒所應具備的知見。」(引用完畢)
(分享完畢)
煩惱由自己而生,慾望由自己而長,你的人、你的身、你的心,都由你自己主宰,你想讓自己怎麼樣,你自己就變成怎麼樣!一個人的一生,不可能平順無憂,無波無折,作為父母,為孩子鋪好你想讓他走的路,孩子也未必會走那條路。身為上司,為了公司設定好標準作業流程,但總是會有想省步驟、便宜行事的下屬,不按照規矩、流程做事,於是公安意外就由此產生。
同樣道理,得到佛法幫助的人,明白業力討報、福報不足是障礙人生運途光明的兩大主因,因此會跟有緣人有同樣的熱心,「眼睛發亮」的分享佛法的好,積極遊說「因果債,功德還」的殊勝。但「言者諄諄,聽者藐藐」,除非有大善根之人,且因緣俱足,確實磨夠、受夠、哭夠了,才會一說便中,立即契入佛法。不然大多數人的反應,便是如文中友人心中的躊躇:「害怕唸經無法持續,害怕業障消不完,害怕沒有時間唸經,害怕自己坐不住,害怕……。」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這樣過來的,在錯誤中成長,在彎路中跌倒,一次次苦痛中的嘶吼,一遍遍跌倒後的吶喊,教會我們人的力量不足以能勝天,只有學習謙卑與低頭,才能在這漫長的人生道路中,學習與苦樂哀痛共存,並從中體悟出人生真義。痛,根深蒂固;哀,磨身磨心;苦,澀澀之味,生活與人生,誰不想是甜的?但,是痛、是哀、是苦、還是樂,真的得看自己想如何做!
知道錯了,承認錯了,人生才有改變的可能,可很多時候,許多人寧可一條死胡同走到底也不回頭。一個人若連自己錯了都不知道,談何改?所以佛說不度無緣之人,這時我們能做的,只有等,等到哪天他願意回頭、願意伸出手了,佛法的好,佛菩薩的恩典他才能感受到!
阿伯說:「修行靠自己,絕非拜佛唸經就能解脫;經文內化對靈性是超級營養源,勿執於外相與感應。」凡事盡人事聽天命就好,切莫執著。要不要走入佛門,願不願相信「有佛法就有辦法」,真的是個人的選擇與因緣,切莫將別人的不要、不願變成鎖鏈,往自己身上套!
凡事有因便會結成果,今日貪人的、拿人的、吃人的,絲絲縷縷,因果簿上會記得清清楚楚。反之,今日幫人的、助人的、利人的,分分毫毫,功德簿上會寫得明明白白。有智慧的你,要如何選擇,不言自明!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護法韋馱尊天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祖先的德澤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金剛心,破萬難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創新企業教育訓練:體驗教育活動課程的設計與關鍵角色企業教育訓練進化,從授課式轉向體驗教育活動課程,透過融合玩樂與公司願景,提升員工內部向心力與能力。課程設計前需確認公司狀態、對象、團隊組成,並討論議題如向心力培養、溝通表達等。結合戶外活動可進一步挑戰自我、解決問題,引導員的專業亦不可或缺。繩童提供戶外活動規劃與體驗教育服務,歡迎諮詢、交流、交朋友!
    Thumbnail
    avatar
    繩童戶外體驗教育學院
    2024-03-22
    好玩到會飛起來的The YOGA H.高空健身,台北活動空間租借,小班制瑜珈、空中瑜珈、私人一對一瑜珈教練及心靈療癒課程 瑜珈對身心靈有廣泛而深遠的好處,有瑜珈基礎的我對空中瑜珈很有興趣卻很怕受傷。聊天時友人提到:台北安和路的The YOGA H.是評價很好的大安區瑜珈教室,交通方便、鬧中取靜的瑜珈教室也提供活動場地租借。The YOGA H.除了有台北小班制瑜珈、空中瑜珈、團體瑜珈課程、私人一對一瑜珈教練之外,也
    Thumbnail
    avatar
    emilyyang0906
    2024-01-29
    心靈成長|正念練習,專注在當下,好好的吃飯。乳白色濃稠的醬汁偷藏著微微的奶油香,小孩黏在媽媽身上般,緊緊的裹著米飯,隱約可見方形的馬鈴薯塊藏身在其中。馬鈴薯軟而不爛,得咬了才碎,有點口感;蛤蜊是偶爾的驚喜,嚼著有鹹鹹的海味。
    Thumbnail
    avatar
    蘇菲雅生活筆記-Sophia Chen
    2023-12-04
    【閱讀_給40歲的嶄新開始】四十歲起的燦爛生活之道,成為耀眼的人生前輩。前方等著的不是年老力衰,而是愈見韻味的人生【給40歲的嶄新開始】 ◎ 松浦彌太郎 #書摘 四十歲起的燦爛生活之道,讓你成為耀眼的人生前輩。前方等著的不是年老力衰,而是愈見韻味的人生。 ▍40歲是人生折返點 超過40歲,世界仍然運轉,並沒有因為我的年歲增長而瞬間爆炸,但的確是有著和三十歲以前非常不一樣的各種獲得與失
    Thumbnail
    avatar
    默默
    2023-09-15
    【覺察練習】過度熱心,當心成了無禮的冒犯在朋友眼中你也是一個樹洞般的存在嗎?你善於發現問題,也樂於為別人提出解決的方案。你希望能用自己的經驗及體會為別人省下一些糾結的時間,少走點冤枉路。 當你給別人建議的時候,是因為覺得自己高別人一等嗎?還是真心希望對方變得更好?思考一下你的起心動念,是想讓別人覺得你過得比他好,你比別人更容易看見問題,
    Thumbnail
    avatar
    huee
    2023-08-17
    理財篇-心態決定成功!富人想得不一樣富人和一般人之間的最大差別,不是在於他們的背景、教育、國籍、投資工具或起始資本的關係,而是在於財商知識。 富人致富的九個原因: 一、非常明確地決定和真正定義財富對他們的意義 一般人是在普通的家庭中長大成人。他們學校也沒交過關於如何定義財富、如何管理財富、以及創造被動式收入。 三、準備為致富付出代價
    Thumbnail
    avatar
    韭菜的學習之路
    2022-02-16
    投資人的心魔(上):沉沒成本效應、損失的迴避與確立 在投資的操作當中,我們常聽到要停損、停利,停利的狀況不少見,但是關於停損的部分,往往會出現一個景況,許多人百思不得其解。 為什麼明明知道該項投資商品的獲利會一直下跌,甚至賠光本金,卻依然有許多的投資人會繼續堅持續抱該項投資商品?
    Thumbnail
    avatar
    秋逸靈
    2021-09-18
    深度細品《處男魔法師》如何說故事﹕心聲呈現自我成長,立體人格描劃實感愛情這是一個「愛情與自我價值的成長相輔相成」的故事。《如果30歲還是處男,似乎就能成為魔法師》瘋魔亞洲,不只因為粉紅泡泡滿瀉。深度長文為你拆解這2020年高熱度日劇,如何通過「心聲」的故事設計傳達正反訊息,又以充滿「反差」的角色人格,刻劃「真正看見彼此」的愛情,以實感溫柔,撼動心靈。 
    Thumbnail
    avatar
    吳嘉文
    2020-12-31
    溫柔的心意仔細說/日劇《如果30歲還是處男,似乎就能成為魔法師》 我們內心都有個安達,因為害怕改變而踟躕不前;我們內心亦都有個黑澤,因為太過害怕失敗與失去,總是勉強自己堅強。因此即便此劇有BL(Boys’ Love)的成份在,它並不會讓人意識到這是男人和男人之間的戀愛,而是可以與自己及身邊任何人對話的戀愛成長故事。
    Thumbnail
    avatar
    TSU HAN
    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