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不走的別放在心上,帶得走的要常放在心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以下文章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以下分享三位友人的故事:
一、A嫁入人人眼中羨慕的豪門,先生家有很多田地、房屋、存款,目前還開店做生意,在外人看來她是光鮮亮麗的,所以生活應該自此無憂無慮。然而只有最親的人才知道她的辛苦,A的先生其實沒有金錢觀念,每個月的薪水花光還會跟朋友借來花,不然就是盜刷長輩的卡來彌補自己的慾望。因盜刷後要繳的卡債與日俱增,每每都請A想辦法繳,若A無法繳,A的先生就會要A放著讓婆婆繳。
A的先生從小在家境優渥的家庭長大,已經養成都要用好東西的習慣,所以當領到薪水一定先滿足自己的購物慾望。A生的兩位小孩,A的先生很少在照顧,常常藉口一堆的說要出門辦事情,很多時候都是要睡覺前才回家。其實A常跟我抱怨,看著A我於心不忍,我都會分享牟尼精舍給A,然而A都會冷冷地跟我說:「問完因果又怎樣?還完債又會怎樣?這又不是我可以改變的。」我當然知道A不願意面對、也不願意相信可以改變,但是不踏出任何一步,又如何能看到改變的奇蹟呢?我想應該是學佛的緣分還沒有到吧!
二、我一直以為B同學是個豁達的人,直到她跟男友快分手時,她跟我說她去看精神科在吃藥。癥結點是男友會提到跟歷任女友的事情,B不能接受男友提到前女友的話題,不然就會脾氣爆炸。據B說,她的脾氣爆炸是會把男友送她的東西剪爛或是燒掉,而且還要把殘骸留給男友看。這樣反覆的發作男友也受不了,最終導致分手。
分手後的這幾個月,B一直放不下,每每跟我哭訴說她走不出來。我試著分享牟尼精舍的網站給B,跟她說:「網路很多文章都是他人的經驗分享,很多事情找到因果的源頭,就會知道這輩子為何有這些遭遇,解決後就會輕鬆許多。妳也可以試著問看看是否有因果?是否有相欠?可以如何化解?」但是B相信外面只要拜拜或燒金紙就可以暫時化解的地方。我也希望B可以試著去相信牟尼精舍「因果債,功德還」的方法,因為我自己曾經也迷失過、尋找外道過,但是問題無法根本解決,還是透過唸經消業,才讓生活過得越來越好。
三、前陣子我回娘家,因為家裡的環境不佳,想說去外面找民宿。這一家民宿一樓是早餐店,前一個月訂好民宿後,就一直很期待早上可以下樓用餐。直到要入住的前兩天,民宿的闆娘C,說因家庭因素想外出走一走不想開早餐店。我直覺C好像有許多難言之隱,怕C想不開,趕快把牟尼精舍的網站分享給C,我也在訊息上面鼓勵C寫信去牟尼精舍詢問,也分享了許多自己的經驗給C。C回我說她有寫信去問了,也謝謝我給她面對的勇氣。
到了入住後,原本不想開早餐店的C也開起早餐店了,我因為要趕行程,送了C一本《因果濟世集》,並鼓勵C要相信牟尼精舍佛菩薩的開示,努力唸經生活會有很多改善的。其實自己也經過一段從化解因果到深信因果的歷程,過程中也跌跌撞撞。我是願意嘗試的人,也希望身邊的人也能試試看,所以若聽到有困難或有抱怨的人,我都會試著分享牟尼精舍給他們,就算暫時沒有緣分也沒有關係,我希望有一天,當他們有需要的時候會想起還有另一條路,那就是佛菩薩一直都在!
(分享完畢)
阿伯說:「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受;沒有冤仇,就不會相互糾纏;一家人即是一合相,也是因果,彼此間不是討債就是還債,不是報恩就是報仇,故了結因果,解冤釋結,因果債功德還。」眾生千百態,眾生的煩惱也千百態。「煩惱」很多時候都是業力討報引起的,了結因果,解冤釋結,雙方的瞋念、怨念消除了,煩惱自然而然便會減輕或消失。
人與人之間的相遇,無非都是討債、還債、報恩、報仇,上天讓有因果的兩人重新相遇,目的便是讓兩人有機會能化解怨仇,避免生生世世永無休止的痛苦討報。佛法是講因果及因緣的,明白因果,凡事不會怨尤;明白因緣,凡事不會強求。佛經中的智慧,是讓我們能洞察世事無常,無常便是常,所以沒有一事一物能夠不變;世人因為不了解世事無常,所以把暫時的身心世界,當作小我和大我,爭人我、爭多少、爭內外、爭對錯,結果惹生許多的煩惱。
人生中出現的一切,都無法佔有,只能經歷。父母恩重,夫妻情深,所有的感情,終有一別。我們只是時間的過客,總有一天,我們會和所有的一切永別;深知這一點的人,就會懂得無所謂失去,亦無所謂得到,都只是體驗罷了。人生是來消業與修行的,既是「消業」,表示經歷的一切必然不會舒服,痛苦要消才能了業,將心中受苦的心境轉化,每天在生活當中鍛鍊,苦的滋味會越來越淡,修行的味道會越來越濃,一切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經歷過的人才會懂!
淨空法師說:「眾生生病死亡了,你細細去觀察,他能帶走什麼?身體帶不走,產業帶不走,財富帶不走,地位帶不走,親情帶不走,沒有一樣能帶走。佛教給我們,帶不走的別放在心上,帶得走的要常放在心上。帶得走的我們想想看,我們帶什麼?我學佛學了六十年,講經教學今年是五十三年,我是真幹。講經教學是我一生的事業,從來沒有停止過的,我臘月三十、大年初一照樣講經,沒有放過假的,只有旅行,在旅途當中講經停止個二、三天,很快就恢復。
這麼多年的經驗,我們在大乘法找到了,帶什麼走?帶阿彌陀佛,這個帶得走的。我只要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我什麼都不要了。這個道場是供養大家修道用的,你們利用這個場所,好好的在這裡學十年,你就成佛了,你就成菩薩了。十年如果還搞貪瞋痴,那你就搞餓鬼、地獄、畜生,也在這裡修道,修餓鬼道、修畜生道、修地獄道,都能修成功。如果十年心裡只有阿彌陀佛,其他都放下了,你修的是阿彌陀佛的大道。同樣的時間,用心不同!無論什麼個方式都能成就。」(引用完畢)
人身上有很多責任,人活在這世上,從生下來那一刻就背負著不同的負擔,若害怕責任選擇了逃避,最終還是要面對。慶幸的是,眾生本俱如來佛性,所有人都會在時間的長河裡做出正確的選擇,跌跌撞撞,成為最好的自己。深信因果,化解因果,修正自己的無明習氣,然後用一顆平和的心態看人間萬象。
「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過去的感情學分沒有修好,今生才會再重來一次重新修,遇上了便改變自己的脾氣、個性、心態,重新認真修。人間是最好的修道場,人生短短數十寒暑,要在人間修菩薩道、修佛道,還是要修餓鬼、地獄、畜生道,心中立定的志向如何,未來得償的果報便如何。身體帶不走,產業帶不走,財富帶不走,地位帶不走,親情帶不走,帶不走的別放在心上;業力、行善積德、經典的智慧、佛號能帶得走,帶得走的要常放在心上。世事隨緣盡份,眼前的,好好珍惜;過去的,坦然面對;該來的,欣然接受。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原本是佛經的一個概念,結果被日本的一位女作家,講成了房屋收納的觀念和為人處事的細節指引! 曾經,對於朋友的事,我不僅出謀劃策,也親力親為的置身其中。現在不會了,最多就是有能力借錢,那就借他吧!其他就算了吧! 當然是有很多不愉快的經驗,因為共事之後,才會了解一個人的格局和氣度到底有多小。有一些人很
Thumbnail
日前於社交媒體頻頻看到一段話,「只要你發現這個人心性不對,就不要跟他對話,一個字都不要說,放生即可,交給因果。因為,無論你的修為有多高,都會有你渡不了的人,這樣的人會拉低你的能量,讓你好久都緩不過來,人生各有渡口,各有各舟,渡人不如渡己,他渡不如自渡。」據說出自弘一法師。 乍見交給因果,我心頭一
Thumbnail
慈悲的 龍德上師曾經開示過:「什麼是冤親債主?顧名思義就是與我們有仇怨之對象。」佛家語講:「無緣不聚,無債不來。」例如:專門找你麻煩的同事,總是給你難堪的主管,這些人會跟你惡臉相向,那一定也是有前因後果。 在佛法的因果律中:「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並非是突然的偶發事件。 人的一生中會歷經許多磨難和
出殯前一天,小姑又回家了,她陪著婆婆在家,我則與小叔大哥去告別式現場,密集做了早上與下午兩場法會,師父誦經的很認真,我也跟著一起唸經文,做藥懺的時候,特別認真,希望他能不要再因病受苦,法會結束前,執杯問他是否有滿意,怎麼丟都沒有回應,通常只要我問都必有回應,好奇怪,最後就由大哥執出一個聖杯,大家有個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師兄來信請示,來文照登:本人自幼父母常爭吵不斷,家庭失和,父母離異收場,並且兄弟不睦,雖今已長大,各自發展,唯本人皈依佛教,便對此段家人過往耿耿於懷。故想請教家人前世因果關係為何?(來文結束)   佛菩薩慈悲明示:   父母問題係因果所致:父親前四世為縣太爺.....
Thumbnail
  北部一位師姐來信分享,來文照登:   如果不是佛菩薩,這事不可能被改變。我年已花甲,有兩個兒子,小兒子已結婚育有一子,今年又將生一女。因為租屋在外的小兒子與太太常常吵架,鬧第二次離婚。為求家庭和樂,多次親自開車到精舍請示菩薩。   佛菩薩開示:    小兒子前世因果:乃清咸豐年間重臣...
我打給妳是講事情及感受又不是要去怪誰? 不管怎樣都不該消遣我的善心 他向我借錢不還,那是他的問題,怎麼會變成要責備我? #世上沒人可以​傾訴了親姊老公兒子都一樣只能靠倒阿彌陀佛了
這幾天信息量太大,我還沒有好好的消化這些事件的發生跟處理就到了不得不結束的狀態。記得十天前我跟陳先生(現在是前夫君)去了一趟佛光山 是一間西澳的道教廟宇。位於我家的東南方,之前台灣的先工有跟我說過讓我我去東南方的廟宇去「祭改」再去跟前夫君做溝通。 其實現在一切清楚了也感覺沒什麼好溝通的。 愛情已
Thumbnail
週日我陪伴家人到精舍聽師父開示,讓我心靈注入不少正能量。這次的主題是關於人與人為何會相遇,以及該如何面對緣分的開始和結束。我個人覺得這個主題不僅僅限制於宗教範疇,實際上也牽涉到個人的智慧與心態上的調整。 相遇的契機  曾經有一位智者告訴我,今生會和我們相遇的人都是因為靈魂的思念。 若以宗教來
Thumbnail
偶然聽到朋友芳宜述說她家境貧苦的源由,才知道原來有一段故事。 30年前她爺爺突然去世,爺爺喪禮後一段時間,突然有很多人上門討債,家中抽屜一塊錢也沒有,於是她爸爸就抱著她去躲在隔壁人家的豬寮,家人那時才知道爺爺在外面欠了很多債務,.......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原本是佛經的一個概念,結果被日本的一位女作家,講成了房屋收納的觀念和為人處事的細節指引! 曾經,對於朋友的事,我不僅出謀劃策,也親力親為的置身其中。現在不會了,最多就是有能力借錢,那就借他吧!其他就算了吧! 當然是有很多不愉快的經驗,因為共事之後,才會了解一個人的格局和氣度到底有多小。有一些人很
Thumbnail
日前於社交媒體頻頻看到一段話,「只要你發現這個人心性不對,就不要跟他對話,一個字都不要說,放生即可,交給因果。因為,無論你的修為有多高,都會有你渡不了的人,這樣的人會拉低你的能量,讓你好久都緩不過來,人生各有渡口,各有各舟,渡人不如渡己,他渡不如自渡。」據說出自弘一法師。 乍見交給因果,我心頭一
Thumbnail
慈悲的 龍德上師曾經開示過:「什麼是冤親債主?顧名思義就是與我們有仇怨之對象。」佛家語講:「無緣不聚,無債不來。」例如:專門找你麻煩的同事,總是給你難堪的主管,這些人會跟你惡臉相向,那一定也是有前因後果。 在佛法的因果律中:「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並非是突然的偶發事件。 人的一生中會歷經許多磨難和
出殯前一天,小姑又回家了,她陪著婆婆在家,我則與小叔大哥去告別式現場,密集做了早上與下午兩場法會,師父誦經的很認真,我也跟著一起唸經文,做藥懺的時候,特別認真,希望他能不要再因病受苦,法會結束前,執杯問他是否有滿意,怎麼丟都沒有回應,通常只要我問都必有回應,好奇怪,最後就由大哥執出一個聖杯,大家有個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師兄來信請示,來文照登:本人自幼父母常爭吵不斷,家庭失和,父母離異收場,並且兄弟不睦,雖今已長大,各自發展,唯本人皈依佛教,便對此段家人過往耿耿於懷。故想請教家人前世因果關係為何?(來文結束)   佛菩薩慈悲明示:   父母問題係因果所致:父親前四世為縣太爺.....
Thumbnail
  北部一位師姐來信分享,來文照登:   如果不是佛菩薩,這事不可能被改變。我年已花甲,有兩個兒子,小兒子已結婚育有一子,今年又將生一女。因為租屋在外的小兒子與太太常常吵架,鬧第二次離婚。為求家庭和樂,多次親自開車到精舍請示菩薩。   佛菩薩開示:    小兒子前世因果:乃清咸豐年間重臣...
我打給妳是講事情及感受又不是要去怪誰? 不管怎樣都不該消遣我的善心 他向我借錢不還,那是他的問題,怎麼會變成要責備我? #世上沒人可以​傾訴了親姊老公兒子都一樣只能靠倒阿彌陀佛了
這幾天信息量太大,我還沒有好好的消化這些事件的發生跟處理就到了不得不結束的狀態。記得十天前我跟陳先生(現在是前夫君)去了一趟佛光山 是一間西澳的道教廟宇。位於我家的東南方,之前台灣的先工有跟我說過讓我我去東南方的廟宇去「祭改」再去跟前夫君做溝通。 其實現在一切清楚了也感覺沒什麼好溝通的。 愛情已
Thumbnail
週日我陪伴家人到精舍聽師父開示,讓我心靈注入不少正能量。這次的主題是關於人與人為何會相遇,以及該如何面對緣分的開始和結束。我個人覺得這個主題不僅僅限制於宗教範疇,實際上也牽涉到個人的智慧與心態上的調整。 相遇的契機  曾經有一位智者告訴我,今生會和我們相遇的人都是因為靈魂的思念。 若以宗教來
Thumbnail
偶然聽到朋友芳宜述說她家境貧苦的源由,才知道原來有一段故事。 30年前她爺爺突然去世,爺爺喪禮後一段時間,突然有很多人上門討債,家中抽屜一塊錢也沒有,於是她爸爸就抱著她去躲在隔壁人家的豬寮,家人那時才知道爺爺在外面欠了很多債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