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自從預告露出以來,我一直期待的一部電影。
預告畫面和片名「Doctor Strange in the Multiverse of Madness(奇異博士2:失控多重宇宙)」看起來,本以為是在講不同平行宇宙的Dr. Strange會因為各種事件有了不同性格的各種人生,沒想到劇情主軸完全不在這裡。
如果中間漫威系列電影都沒看過,從奇異博士第1集直接跳第2集,會完全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我當時就因為片名沒有看美國隊長,後來復仇者聯盟系列完全接不起來,是去年訂了Disney+才回去補好補滿。
而這部片除了院線的「復仇者聯盟」以及其隊員的各自電影,還要補上Disney+的「汪達與幻視」才基本上能掌握劇情;最好還有「卡特隊長」和「驚奇四超人」、「X戰警」系列⋯⋯ 會更有趣。
【有雷分隔線】以下純屬個人觀影感想,有雷有劇情慎入。
有層次的反派角色
與其說是冠了奇異博士的電影名,倒不如說是講「汪達」的故事,用這部電影把「汪達」這個角色形塑得更立體一點。
在之前的復仇者聯盟系列裡,汪達一直只是個不怎麼明顯的配角,甚至到薩諾斯集到全部寶石,在瓦干達那場關鍵性的大戰,她強忍傷痛從幻視頭上拔出寶石時,還不太清楚到底這是哪位,為什麼好像有點強,又不知道到底為什麼被眾人期待著可以發揮關鍵性的作用。
後來訂了Disney+,回去補看美國隊長和其他復仇者相關系列,才大致瞭解汪達的背景:
復仇者聯盟
汪達和弟弟小時候本來在東歐某發展中國家長大,就跟我們的成長背景很像,爸爸會租一些美劇錄影帶回家看。只是有一次在一場戰爭中一顆炸彈正好炸毀她們家,只剩她和弟弟倖存。但在瓦礫之中等待獲救的過程,形成她創傷的深刻記憶就是還在播放的美劇,以及上面有清楚印了史塔克工業的未爆彈。
汪達和弟弟被救出之後,在後來成長過程中漸漸發現兩人都有異於常人的超能力,正好當時受到反派角色的征召,就先加入了反派,一邊參戰一邊實驗開發兩人的超能力。只是後來又被說服加入當時象徵正義的復仇者聯盟,良心發現救了很多無辜人民,但弟弟卻不幸在戰鬥中犧牲。
這場戰鬥之後,汪達被安置在新的復仇者聯盟訓練中心,在訓練中心因為受到各種衝擊心情不好,又不太能融於新環境,總是一人孤獨地待在房間。這時寶石加人工智慧製造產生的幻視用機器人智慧的方式和她互動,儘管一開始非常不和諧非常奇怪,但大概因為兩個人都不是那麼社會化,後來發展出了一段深厚的戀情。
但好景不常,很快就因為薩諾斯要收集那顆寶石,在復仇者聯盟2的尾聲,幻視就因為沒有寶石不再能運作,再回到一具機器人的「屍體」。
汪達與幻視
所有近親至愛都死了、心痛欲絕的汪達獨自在悲傷中獨自來到一個人煙稀少的小鎮(西景鎮,很美式鄉村風的名字)。在悲痛中情緒爆發、失去控制的情況下,汪達用超能力將一個已經頹圮呈廢墟的半毀屋,建造成了一幢很傳統、很美式的中產家庭的住宅,在她超能力創造出的世界裡,幻視和她兩個人在這個小鎮中過著很平凡的日子,幻視去上班,汪達是家庭主婦,後來還生了兩個小孩(在奇異博士2中出現)。
這部影集把這段過程用一個科幻、有點負面的方式去描述,但看了還是很同情汪達的遭遇,很可以同理為什麼她會這麼做。如果是一般人,在受到這麼大的傷痛刺激後,可能頂多只能活在自己的想像世界中,但因為汪達有超能力,所以反而可以把想像用真實的方式呈現。(只是在過程中傷害了一些人)

奇異博士2電影
奇異博士2的電影中,汪達一開始也在奇異博士面前演了一齣好人的劇碼,但很快就被揭穿其實她才是一直追殺有多重宇宙穿越能力的 America Chavez(亞美莉卡)的背後大魔王。亞美莉卡此時只知道自己好像有特殊能力,還無法好好掌握,甚至第一次施展能力時就把至親變到不知道哪個宇宙去了,自己也在多重宇宙間流浪,感覺是個傍偟的青少年。
在這集中,汪達因為擁有黑暗之書的力量,所以魔力變得無限大,包括奇異博士和其他宇宙的超級英雄們在內,所有宇宙的人的所有人都不是她的對手。而追殺亞美莉卡的理由,只是單純為了能夠在她那個想像的世界中,和兩個小孩過著單單純純,幸福快樂的單純日子。
最後的結局也非常走心理路線。
因為全宇宙都打不倒她,亞美莉卡說:「既然我打不倒妳,我就給妳妳想要的」。把徹底黑化的汪達(緋紅女巫)送到她最想去的那個,有平凡生活的宇宙。
這個宇宙的汪達和兩個小孩過著平凡的日子,對於突然闖入的緋紅女巫驚嚇不已。看到自己和自己最愛的小孩都對自己充滿恐懼和抗拒,緋紅女巫突然(又再次)良心發現,看到自己內心的善良以及黑化後對世界的破壞傷心不已,最後由單純世界的自己和黑化世界的自己和解,黑化汪達回到自己世界後,也做了該做的事,把黑暗之書給毀掉,以防後世再有人受到影響。
在這裡用多重宇宙的自己相遇來形成和解,非常震撼的衝擊。

與自己和解
認真想起來這實在讓人好悲傷啊~ 看完電影以後心情還是很複雜,久久無法釋懷。
到頭來汪達的人設就是「因為受到美劇的影響,對理想生活的憧憬就是對美國中產階級生活的一種想像:住在一幢美式房子裡,和老公生兩個小孩,過著普通平凡的美式生活。」只是因為世事總不從人願,汪達的人生因為各種曲折,離這樣的理想生活越來越遠⋯⋯
這何嘗不也是普通人如我的小小夢想?我成長的時代,也是那個以「來來來來台大,去去去去美國」為成功標準,人生勝利組的模範的時代,當時的台灣也還屬開發中,和汪達的背景有可相對應之處。
隨著人生的演進,原本的夢想逐漸妥協。能和一個深愛的人成家,過著還算吃穿無虞的平凡生活,一起生養小孩或寵物,也不過就是從小到大寫「我的志願」時,心裡的真實夢想。
回頭看來自己離這樣的日子也還需要很多因素才能成就啊~
只是電影中的汪達因為有超能力,加上後來受了黑暗之書的誘惑「走火入魔」,才變成電影和影集中的大反派。現實中的我們,不從人願的人生只能在內心日益累積著無力感;如果在同樣的情況下,難保不會也走上她的道路。
這點是我們從小看單一超級英雄價值長大,認為非黑即白正義至上的思維中,很衝擊性的反思。也是這個時代的漫威大片,一直在講述的,和上個世代英雄片很不同的道理。
我們常說要和自己的「內在小孩」進行和解的動作,但在這裡紥紥實實地上演了這一幕。在所有的努力成為全世界最強緋紅女巫之後,差點忘了最初的夢想初衷,其實只是想要過上一段安靜簡樸的平凡日子,只要和自己深愛的家人在一起就好。
汪達這個角色在漫威「超級英雄」的設定裡,具有能操縱人心的超能力。從這個角度看來,不管在之前的復仇者聯盟系列,或這次的奇異博士2裡,「從手裡咻咻咻發出紅光的魔法」根本不是她最厲害的地方。套用佛教「一切唯心造」的道理,就會發現人的一念之間、心的方向,就會改變整個世界。 從這部電影可以暗喻出,「黑暗之書」其實就是人類的黑暗面,如果任其壯大,便足以動搖人心、摧毀世界。面對人生的各種挑戰,唯有一直保持善良,做出讓自己更接近「愛」的選擇。
在每一個宇宙都愛你
「Are you happy?」(「你幸福嗎?」或「你快樂嗎?」)
這句話貫穿了奇異博士2電影。
雖然問的是在理性和情感中掙扎的奇異博士,但也同時呼應著汪達,當然也問的是身為觀眾的我們。
如果說「能有能力愛別人前,要先學會愛自己」也是這部電影要傳達的觀念之一,那利用多重宇宙的自己來問自己,便是另一個很巧妙的手法。每一個宇宙的自己都愛著每一個自己,最終形成對(自己)世界的救贖。
很喜歡這種科幻電影中帶著身心靈概念的手法,讓人在看完電影後還可以回味無窮。
最後,關於多重宇宙假說
在和近期另一部也在探討多重宇宙的電影「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媽的多重宇宙)」之間,我常看的YouTuber都不約而同歌頌「媽的多重宇宙」,卻給了奇異博士2負評,認為汪達的黑化太誇張、不符合影集原本的設定。但我反而覺得「媽的多重宇宙」劇情太鬧,手法太後現代,對我來說太打打鬧鬧了。
話又說回來,「多重宇宙」的概念是在說人每做一個選擇時,就會有另一個宇宙基於不同的決定而誕生進而發展。連這個理論都還是個未經證實的假設,這些電影都已經是在這個基礎上的超展開。在看完這兩部電影之後,我的小腦袋認真無法接受「多重宇宙」得以存在的假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