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能夠翻轉區域落差?

共同富裕能夠翻轉區域落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中國民國時期地理學家胡煥庸提出從東北的璦暉到雲南的騰衝,這一條線在自然環境、地理學上與人口學有明顯的差異,被美國俄亥俄州大學田心源教授稱為『胡煥庸線』,後來中共統治後地名改變,如今改為從黑河到騰衝。

這一條傾斜45度的直線,東南方土地佔中國國土面積43.8%,卻居住中國總人口的94.1%,西北人口只有5.8%比例。從胡錦濤時期就開始搞西部大開發,雖然有明顯幾個大城市大項目大資金的投入,但整體平均還是顯著性的落差。

圖片來自網路每日頭條

圖片來自網路每日頭條

習近平希望透過共同富裕,解決區域差距,希望東西部的人均GDP一樣,類似過去西部大開發,現在換個說法,換湯不換藥,還是要大資本大資金、大企業尤其是國營企業、高科技、高市場價值、系統工程等五項指標,說穿就是西部為東南地區提供能源,如西電東送、西油東送、西氣東送、還有最新的東數西算等。讓西部成為能源供應與能源開發,增加西部收入,達成區域平衡。

透過西部能源產值,除於西部人口數,如此一來西部的人均就跟東南一樣,但還是老問題,這些能源大企業都是國營,獲利也是屬於東南的企業,又不是西北的農民或人民的直接受益。

毛澤東在中共建國之初,也搞過類似計畫,三線建設,雖然當初是出於戰略考量,把國防工業與民生工業都移到西部。文革時期,上山下鄉運動,也把人移到西部,當年習近平就是如此到陝西下鄉日扛二百斤走十里山路不換肩。但就目前結果論而言,都是瞎折騰,用國家大量資本,從事效率極低的成果。

胡煥庸線是大自然的地理,無論從雨量上的不同與地貌上的不同,本來就存有不可放在天平上稱斤稱兩,中共用國家力量來扭轉大自然的界線。

習近平依然採用毛澤東的三線建設的藥方,西部大開發升級版,或許總體會拉平東南與西北的經濟上數字,但重點是當地人民的所得會有改變?如果是考量這些大企業、高科技公司、國營的能源企業,賺太多,希望割一點出來,用西部開發名義與項目,割大企業的韭菜那就另當別論。



avatar-img
洪耀南的沙龍
45會員
148內容數
透過新聞事件,了解中國體制的運作,看新聞了解背後的邏輯,有些是千年古中國文化,有些是政治運作的淺規則,更多是意識形態下的中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洪耀南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中國一帶一路邁入第十年,從2009年中國進入產能過剩,習近平上台之後2013年提出絲綢之路,2015年更擴大『一帶一路戰略』從頂層設計和規劃走向逐步落實,拉動內需、擴大對外投資。供給側改革去產能,輸出基建,經過三年的狂飆,2018年之後中國內外情勢的變化,中國一帶一路投資金額開始一年不如一年。
中共二十大之後,習近平走向獨裁之路,政治上集權統治是確定,習近平走上毛澤東陷阱,而經濟上高速成長的時代結束,重分配時代來臨,中國如何跨過中等收入陷阱?國際關係上尤其是美中關係,要如何避開陷入修昔底德陷阱? 毛澤東陷阱 中共二十大修憲通過『兩個確立』,確立習近平中共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確立習近平
習近平堅持動態清零,從封城、封控到靜默,烏魯木齊一場大火引發中國人怒火走上街頭引爆白紙運動,而中共第三代領導人江澤民在八九六四天安門事件期間意外出任中共總書記,於2022年這一場白紙運動時過世。 江澤民自1989年至2002年擔任中共總書記、1993年至2003年擔任國家主席、1990年至2005年
  中國一帶一路邁入第十年,從2009年中國進入產能過剩,習近平上台之後2013年提出絲綢之路,2015年更擴大『一帶一路戰略』從頂層設計和規劃走向逐步落實,拉動內需、擴大對外投資。供給側改革去產能,輸出基建,經過三年的狂飆,2018年之後中國內外情勢的變化,中國一帶一路投資金額開始一年不如一年。
中共二十大之後,習近平走向獨裁之路,政治上集權統治是確定,習近平走上毛澤東陷阱,而經濟上高速成長的時代結束,重分配時代來臨,中國如何跨過中等收入陷阱?國際關係上尤其是美中關係,要如何避開陷入修昔底德陷阱? 毛澤東陷阱 中共二十大修憲通過『兩個確立』,確立習近平中共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確立習近平
習近平堅持動態清零,從封城、封控到靜默,烏魯木齊一場大火引發中國人怒火走上街頭引爆白紙運動,而中共第三代領導人江澤民在八九六四天安門事件期間意外出任中共總書記,於2022年這一場白紙運動時過世。 江澤民自1989年至2002年擔任中共總書記、1993年至2003年擔任國家主席、1990年至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