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
Top 5
1
佈局之六:李希意外入常接中紀委
2
應勇出局一點也不意外
3
習近平與北戴河會議的演變:從權力中心到度假活動
4
佈局之二:蔡奇李強都入常
5
習近平親手廢太子
1
佈局之六:李希意外入常接中紀委
2
應勇出局一點也不意外
3
習近平與北戴河會議的演變:從權力中心到度假活動
4
佈局之二:蔡奇李強都入常
5
習近平親手廢太子
看新聞懂中國
黃仁勳、董明珠、中國民族主義造晶片
近期,中國的民族主義情緒隨著晶片事件掀起波瀾。一方面是對輝達(NVIDIA)的調查,另一方面則是董明珠宣布進軍半導體產業的「晶片夢」。義和團式的民族主義表現再度浮現,令人不禁深思。 輝達與黃仁勳:從偶像到「背叛者」的矛盾角色 輝達創辦人黃仁勳作為一位台灣裔科技領袖,長期以來受到中國網民的推崇。他
2025/01/07
21
中國滿城盡是京華城
本文探討柯文哲在臺北市市長任內涉入京華城容積率問題的情況,並分析中共如何將此案件政治化,利用其作為統戰與批判臺灣執政黨的工具。中共的報導強調柯文哲的政治迫害,並與反臺獨的立場掛鉤,反映出其雙重標準與對臺灣內部矛盾的操控。這一事件展現了中共在利用司法案件進行政治鬥爭的現實主義策略,並探討其影響與後果。
2024/09/11
2
中國救房市步日本後塵 擬大幅度降息
隨著中國政府考慮通過降息以拯救房地產市場,這一潛在政策引發市場劇烈反應及行業股市波動。儘管短期內可能緩解家庭債務壓力,降低房貸利息,但根本上未能解決房地產市場的結構性問題。借鑒日本經驗,中國的低利率策略可能只是在拖延經濟回暖,未來面臨長期經濟停滯的風險。
2024/08/31
2
中國連房屋都需要養老金
中國未來10年將迎來3億人退休,據中國社科院估計,全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餘可能於2035年耗盡。然而,在此養老金壓力下,中國政府卻轉而提出「房屋養老金」的概念,引發社會廣泛質疑。原本人們期望通過購房來保障老年生活,卻不料現在變成了房屋反過來「養老」。不少人認為這是中共推出的新一輪「割韭菜
2024/08/28
30
習近平與北戴河會議的演變:從權力中心到度假活動
本文探討了習近平在北戴河會議的演變與其對中共權力結構的影響。自2012年以來,習近平的幾度消失引發劇烈猜測,尤其與北戴河會議相關的權力鬥爭與決策程序。北戴河會議從毛澤東和鄧小平時期的重要政治舞臺,逐漸演變成為一場名存實亡的「度假活動」,其背後的權力變化與軍方的暗潮洶湧同樣引人關注。
2024/08/20
34
鐵飯碗成為國家破口
在中國,進入編制內的「鐵飯碗」一直被視為人生的一大勝利。除了通過正常考試進入體制內,靠關係、走後門先進入事業編,再透過借調進入政府系統,也成為眾人皆知的途徑。中國政府雖然意識到這一現象,但在面對高失業率的背景下,如何堵住不公、平息民怨,仍然屢禁不止。 近期,作為考編大省的中國山東省,再度推出《省
2024/08/17
4
三中全會2029所傳達的密碼
中共三中全會延宕一年結束,2029年建政八十週年,習近平的連任意圖不僅止於2027年,應與延期召開20屆三中全會一並解讀。中共中央委員會議應該會降為六次,成為新常態。
2024/07/19
20
李尚福和魏鳳和誰比較嚴重?
中共二十大三中全會前的政治局會議,針對軍委會對李尚福、魏鳳和處理做出拍板定案,延宕多時的李尚福魏鳳和消失終於水落石出,現在等另一隻靴子秦剛落底。而從政治局對李尚福、魏鳳和的處份判決內容的用字遣詞時,還是有差別的。 相同之處: 嚴重違反政治紀律:李尚福和魏鳳和均被指控嚴重違反政治紀律,不履行全面從
2024/06/27
6
隔空判台獨死刑──工具箱翻出的故技
林宜敬先生的新書《幸福的鬼島》裡,寫一篇【1945,一個殖民地青年的中國夢】,從歷史軌跡中,發現這一政策並非首次出現。1948年,陳君被保送到南京的國立政治大學讀書。1949年4月,中共解放軍南下,陳君聽到共軍電台廣播,宣稱對政治大學全體師生進行判刑,直接宣布各職級的刑期。陳君起初不以為意,翌日醒來
2024/06/26
5
習近平推翻習近平軍改
習近平於上任後2015年進行的軍事改革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上的一次重大轉型,由三個陸海空軍種改為六種軍種,增加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聯勤保障部隊。把原本隸屬參謀總部的中央軍委聯合作戰指揮中心提高直屬中央軍事委員會,習近平自兼任軍委聯指總指揮。 原本支援三軍(陸海空)的戰略支援部隊、聯勤保障部隊,變
2024/04/23
4
查看更多
黃仁勳、董明珠、中國民族主義造晶片
近期,中國的民族主義情緒隨著晶片事件掀起波瀾。一方面是對輝達(NVIDIA)的調查,另一方面則是董明珠宣布進軍半導體產業的「晶片夢」。義和團式的民族主義表現再度浮現,令人不禁深思。 輝達與黃仁勳:從偶像到「背叛者」的矛盾角色 輝達創辦人黃仁勳作為一位台灣裔科技領袖,長期以來受到中國網民的推崇。他
2025/01/07
21
中國滿城盡是京華城
本文探討柯文哲在臺北市市長任內涉入京華城容積率問題的情況,並分析中共如何將此案件政治化,利用其作為統戰與批判臺灣執政黨的工具。中共的報導強調柯文哲的政治迫害,並與反臺獨的立場掛鉤,反映出其雙重標準與對臺灣內部矛盾的操控。這一事件展現了中共在利用司法案件進行政治鬥爭的現實主義策略,並探討其影響與後果。
2024/09/11
2
中國救房市步日本後塵 擬大幅度降息
隨著中國政府考慮通過降息以拯救房地產市場,這一潛在政策引發市場劇烈反應及行業股市波動。儘管短期內可能緩解家庭債務壓力,降低房貸利息,但根本上未能解決房地產市場的結構性問題。借鑒日本經驗,中國的低利率策略可能只是在拖延經濟回暖,未來面臨長期經濟停滯的風險。
2024/08/31
2
中國連房屋都需要養老金
中國未來10年將迎來3億人退休,據中國社科院估計,全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餘可能於2035年耗盡。然而,在此養老金壓力下,中國政府卻轉而提出「房屋養老金」的概念,引發社會廣泛質疑。原本人們期望通過購房來保障老年生活,卻不料現在變成了房屋反過來「養老」。不少人認為這是中共推出的新一輪「割韭菜
2024/08/28
30
習近平與北戴河會議的演變:從權力中心到度假活動
本文探討了習近平在北戴河會議的演變與其對中共權力結構的影響。自2012年以來,習近平的幾度消失引發劇烈猜測,尤其與北戴河會議相關的權力鬥爭與決策程序。北戴河會議從毛澤東和鄧小平時期的重要政治舞臺,逐漸演變成為一場名存實亡的「度假活動」,其背後的權力變化與軍方的暗潮洶湧同樣引人關注。
2024/08/20
34
鐵飯碗成為國家破口
在中國,進入編制內的「鐵飯碗」一直被視為人生的一大勝利。除了通過正常考試進入體制內,靠關係、走後門先進入事業編,再透過借調進入政府系統,也成為眾人皆知的途徑。中國政府雖然意識到這一現象,但在面對高失業率的背景下,如何堵住不公、平息民怨,仍然屢禁不止。 近期,作為考編大省的中國山東省,再度推出《省
2024/08/17
4
三中全會2029所傳達的密碼
中共三中全會延宕一年結束,2029年建政八十週年,習近平的連任意圖不僅止於2027年,應與延期召開20屆三中全會一並解讀。中共中央委員會議應該會降為六次,成為新常態。
2024/07/19
20
李尚福和魏鳳和誰比較嚴重?
中共二十大三中全會前的政治局會議,針對軍委會對李尚福、魏鳳和處理做出拍板定案,延宕多時的李尚福魏鳳和消失終於水落石出,現在等另一隻靴子秦剛落底。而從政治局對李尚福、魏鳳和的處份判決內容的用字遣詞時,還是有差別的。 相同之處: 嚴重違反政治紀律:李尚福和魏鳳和均被指控嚴重違反政治紀律,不履行全面從
2024/06/27
6
隔空判台獨死刑──工具箱翻出的故技
林宜敬先生的新書《幸福的鬼島》裡,寫一篇【1945,一個殖民地青年的中國夢】,從歷史軌跡中,發現這一政策並非首次出現。1948年,陳君被保送到南京的國立政治大學讀書。1949年4月,中共解放軍南下,陳君聽到共軍電台廣播,宣稱對政治大學全體師生進行判刑,直接宣布各職級的刑期。陳君起初不以為意,翌日醒來
2024/06/26
5
習近平推翻習近平軍改
習近平於上任後2015年進行的軍事改革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上的一次重大轉型,由三個陸海空軍種改為六種軍種,增加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聯勤保障部隊。把原本隸屬參謀總部的中央軍委聯合作戰指揮中心提高直屬中央軍事委員會,習近平自兼任軍委聯指總指揮。 原本支援三軍(陸海空)的戰略支援部隊、聯勤保障部隊,變
2024/04/23
4
查看更多
世界選透透
泰國紅黃二十年的恩怨情仇劃上句點
在泰國過去二十年中,民主黨與為泰黨之間的激烈鬥爭隨著貝東丹的總理任命和兩黨聯合執政的討論而出現微妙變化。雖然這樣的政治妥協旨在推動國家穩定和發展,但兩黨支持者之間的歷史仇恨和分歧仍然存在。本篇文章將探討這次聯合執政的歷史背景、所面臨的挑戰,以及它對泰國政治未來可能產生的影響。
2024/09/03
30
美國大選2024:淨喜歡度對2024年美國總統選舉的影響
本文討論了2024年美國總統選舉的相關民調數據。根據分析,淨喜歡度成為了影響選舉結果的一個關鍵指標。文章持續關注特朗普和拜登的淨喜歡度數據,並進行了相應的分析和比較。
2024/07/28
28
美國大選最重要的民調指標
2020年美國大選期間,民調結果顯示兩候選人的喜歡度和討厭度,以及淨支持度有明顯差異。資料顯示拜登的負評遠高於正評,而川普的支持度在槍擊案後出現下降。文章分析這些民調資料對兩位候選人勝出的影響。
2024/07/25
4
2024年美國總統選舉:民主黨的三大選擇
2024年美國總統選舉在民主黨內部引發了一場關於拜登是否繼續參選的討論。民主黨面臨著拜登退選、更換副總統人選和維持拜登與賀錦麗組合三個選擇。本文分析了這三種策略的優缺點,並指出最終決策將取決於民主黨內部的協商和選民情緒。
2024/07/11
8
法國選舉的混亂與馬克宏的突圍
馬克宏在法國選舉混亂中善用選舉制度取得勝利,但議會陷入僵局,可能出現左翼聯盟崩潰的情況。Suggested English Keywords: France election, Macron, political chaos
2024/07/09
6
印尼憲法法庭終結選戰糾紛
2024年4月22日,印尼憲法法院作出了廣大印尼人民群眾意料之中的裁決,針對總統大選有關吉布蘭資格的爭議案,首次採取投票表決,八位大法官出現5:3,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代表有3位大法官持有不同意見,法官間對案件的看法存在較大分歧。 按照印尼憲法法院的規則,大法官們首先力求達成一致意見,或不同意見,
2024/04/24
2
在中印擺動的馬爾地夫
2024年4月21日,馬爾地夫將舉行第二十屆人民議會選舉,該選舉原定於3月17日舉行,但在反對黨聯盟的壓力下,總統穆伊祖同意因齋月期間投票率低為由推遲選舉。自2023年11月穆伊祖上任以來,要求部署在馬爾地夫的印度軍隊撤離。他還表示願意與中國強化合作,引發了印度的強烈不滿。 目前,馬爾地夫議會
2024/04/20
5
莫迪的挑戰
印度,這個擁有全球最龐大人口的民主國家,其選舉制度龐大而複雜。超過9.69億的18歲以上公民有著權利去選出543位下議院議員,並在105萬個投票站以及550萬台電子投票機上行使他們的選舉權利。投票過程總共動員了約1500萬的投票工作人員,持續了從4月19日到6月1日的七個梯次,而計票工作在6月4日
2024/04/19
4
2023泰國大選簡介
泰國總理巴育於3月20日解散眾議院,並定於5 月 14 日重新舉行大選。泰國本屆大選,滿18歲就有投票權合格選民有52,287,045 名,其中男性25,136,051 名、女性有27,150,994 ,僧侶不涉及世俗事務故沒有投票權。18-26 歲佔選民的比例12.78%、27-42歲佔 28.8
2023/04/13
3
解決大馬懸峙國會國會的博弈
馬來西亞大選2022年11月19日出爐,選舉結果投票率73.89%比2018年82.32%低,有1564萬個選民投票,在單一選區一票制下,國會222席,分別希望聯盟拿下82席,國家聯盟79席(包含沙盟6席)、國陣30席、砂盟23席、民興3席、全民1席、社會民主和諧黨1席、獨立人士2席。選舉結果,馬來
2022/12/04
1
查看更多
泰國紅黃二十年的恩怨情仇劃上句點
在泰國過去二十年中,民主黨與為泰黨之間的激烈鬥爭隨著貝東丹的總理任命和兩黨聯合執政的討論而出現微妙變化。雖然這樣的政治妥協旨在推動國家穩定和發展,但兩黨支持者之間的歷史仇恨和分歧仍然存在。本篇文章將探討這次聯合執政的歷史背景、所面臨的挑戰,以及它對泰國政治未來可能產生的影響。
2024/09/03
30
美國大選2024:淨喜歡度對2024年美國總統選舉的影響
本文討論了2024年美國總統選舉的相關民調數據。根據分析,淨喜歡度成為了影響選舉結果的一個關鍵指標。文章持續關注特朗普和拜登的淨喜歡度數據,並進行了相應的分析和比較。
2024/07/28
28
美國大選最重要的民調指標
2020年美國大選期間,民調結果顯示兩候選人的喜歡度和討厭度,以及淨支持度有明顯差異。資料顯示拜登的負評遠高於正評,而川普的支持度在槍擊案後出現下降。文章分析這些民調資料對兩位候選人勝出的影響。
2024/07/25
4
2024年美國總統選舉:民主黨的三大選擇
2024年美國總統選舉在民主黨內部引發了一場關於拜登是否繼續參選的討論。民主黨面臨著拜登退選、更換副總統人選和維持拜登與賀錦麗組合三個選擇。本文分析了這三種策略的優缺點,並指出最終決策將取決於民主黨內部的協商和選民情緒。
2024/07/11
8
法國選舉的混亂與馬克宏的突圍
馬克宏在法國選舉混亂中善用選舉制度取得勝利,但議會陷入僵局,可能出現左翼聯盟崩潰的情況。Suggested English Keywords: France election, Macron, political chaos
2024/07/09
6
印尼憲法法庭終結選戰糾紛
2024年4月22日,印尼憲法法院作出了廣大印尼人民群眾意料之中的裁決,針對總統大選有關吉布蘭資格的爭議案,首次採取投票表決,八位大法官出現5:3,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代表有3位大法官持有不同意見,法官間對案件的看法存在較大分歧。 按照印尼憲法法院的規則,大法官們首先力求達成一致意見,或不同意見,
2024/04/24
2
在中印擺動的馬爾地夫
2024年4月21日,馬爾地夫將舉行第二十屆人民議會選舉,該選舉原定於3月17日舉行,但在反對黨聯盟的壓力下,總統穆伊祖同意因齋月期間投票率低為由推遲選舉。自2023年11月穆伊祖上任以來,要求部署在馬爾地夫的印度軍隊撤離。他還表示願意與中國強化合作,引發了印度的強烈不滿。 目前,馬爾地夫議會
2024/04/20
5
莫迪的挑戰
印度,這個擁有全球最龐大人口的民主國家,其選舉制度龐大而複雜。超過9.69億的18歲以上公民有著權利去選出543位下議院議員,並在105萬個投票站以及550萬台電子投票機上行使他們的選舉權利。投票過程總共動員了約1500萬的投票工作人員,持續了從4月19日到6月1日的七個梯次,而計票工作在6月4日
2024/04/19
4
2023泰國大選簡介
泰國總理巴育於3月20日解散眾議院,並定於5 月 14 日重新舉行大選。泰國本屆大選,滿18歲就有投票權合格選民有52,287,045 名,其中男性25,136,051 名、女性有27,150,994 ,僧侶不涉及世俗事務故沒有投票權。18-26 歲佔選民的比例12.78%、27-42歲佔 28.8
2023/04/13
3
解決大馬懸峙國會國會的博弈
馬來西亞大選2022年11月19日出爐,選舉結果投票率73.89%比2018年82.32%低,有1564萬個選民投票,在單一選區一票制下,國會222席,分別希望聯盟拿下82席,國家聯盟79席(包含沙盟6席)、國陣30席、砂盟23席、民興3席、全民1席、社會民主和諧黨1席、獨立人士2席。選舉結果,馬來
2022/12/04
1
查看更多
帶著政治眼去旅遊
李在明還陷在總統選舉失利中無法自拔
韓國的政治風雲再次攪動著亞洲乃至全球的視野。在這片土地上,每五年總統更迭(不得連任),國會議員如星辰般輪轉,300個席位等待新的主人。在這一年,國會改選的號角在尹錫悅總統任期過半時吹響,這不僅是對他領導下半程的一次大考,也是兩大政黨及眾多小黨在政治舞台上的一次角力。 國會議員300席,每四年改選一
2024/03/30
4
曼谷巷內香港旗符號餐廳
到泰國觀選,搭捷運穿街走巷期待有驚奇新發現,夜色低垂,按圖索驥尋找台灣朋友推薦餐廳『Am dang typgoon』, 地址與谷歌導航似乎有點不順遂,原本要放棄,卻在巷底發現一堵圍牆上面卻鑲有『香港旗』就是洋紫荊的符號。 要放棄原先目標,要一探究竟這家掛香港旗的餐廳,結果居然是我們尋尋覓覓的餐廳,外
2021/01/09
1
斯里蘭卡的立釣
立釣的垂釣還真的是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不需要任何魚餌就可以垂釣,只要是垂釣的是沙丁魚。不管從過去顧巴肚,在海浪一波一波衝擊,還能屹立不搖,如今轉型為取悅觀光客也好,其實技術性還是很高,且在斯里蘭卡美麗的海邊成為一道最美的風景。
2021/01/07
2
走入櫥窗的民族
台灣明明是島國,人民卻被強迫背誦我們不熟悉的國境名稱,如北起薩彥嶺、西至噴赤河、東至烏蘇里江與黑龍江交界、南到曾母暗沙,為中華民國的四個極點的地名,過去把歷史課當成地理課傳授,讓台灣民族成長在一個錯亂的記憶中,長期下變成一個不正常的國家。
2020/12/12
2
馬克思化作共產主義的幽靈
走完馬克思足跡,也沒有特別感受,只是認為需要完成如此『神聖』的儀式,代表我走過了而已。就如費爾巴哈的名言,「哲學家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但關鍵在於改變。我用此行程來跟馬克思打招呼,來告別共產主義。
2020/12/10
4
狗的解惑、雞的困惑
小時候聽過一個傳說,西藏獒犬,生性兇猛,但聽了經文之後變的溫馴,所以獒犬也成為護法的神獸。或許如同我在尼泊爾遇到的大狗一樣,祂們或許高山缺氧,活動力變得較小,如果到平地恐怕不輸給獒犬。
2020/12/09
3
快閃婆羅摩火山
雖然沒有目睹日出下的火山,但火山的氣與威力根本不需要太陽的加持,就如此震撼,更不需僵持對立,如此敗陣而下是那麼心甘情願,婆羅摩火山我來過就好。
2020/12/08
2
第一次到監獄是為觀選
沿著監獄的外牆,黃土路斜坡向上,表明來意,被引導到監獄中心點廣場,廣場不大,三面是勞動的工廠,也空蕩蕩無一人,在廣場上放置二張桌子有三個選務人員,而投票箱放在角落牆壁。我們到訪,他們非常驚訝,因為還沒有到投票截止時間,但已經完成100%投票率,選務人員進行彌封的動作,用蠟燭滴在信封的開封處。
2020/12/07
4
我們是一家人
2013年11月20日,尼泊爾山區問路或指路,沒有左右,只有上下,往下或往下,很多道路直上45度以上,全靠司機的熟悉與技術,而我們司機拉拉,從加德滿都一路陪伴我們,因為語言與階級問題,話不多,除了翻譯下達指令以外。到山區第三天,突然透過翻譯告知本地是他的老家,是否可以順便回家?我們當然一口答應。 繞
2020/12/06
4
觀選遇到炸彈
第一次尼泊爾觀選,第一次遇到炸彈,對前往山區觀添加不少變數。
2020/12/06
2
查看更多
李在明還陷在總統選舉失利中無法自拔
韓國的政治風雲再次攪動著亞洲乃至全球的視野。在這片土地上,每五年總統更迭(不得連任),國會議員如星辰般輪轉,300個席位等待新的主人。在這一年,國會改選的號角在尹錫悅總統任期過半時吹響,這不僅是對他領導下半程的一次大考,也是兩大政黨及眾多小黨在政治舞台上的一次角力。 國會議員300席,每四年改選一
2024/03/30
4
曼谷巷內香港旗符號餐廳
到泰國觀選,搭捷運穿街走巷期待有驚奇新發現,夜色低垂,按圖索驥尋找台灣朋友推薦餐廳『Am dang typgoon』, 地址與谷歌導航似乎有點不順遂,原本要放棄,卻在巷底發現一堵圍牆上面卻鑲有『香港旗』就是洋紫荊的符號。 要放棄原先目標,要一探究竟這家掛香港旗的餐廳,結果居然是我們尋尋覓覓的餐廳,外
2021/01/09
1
斯里蘭卡的立釣
立釣的垂釣還真的是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不需要任何魚餌就可以垂釣,只要是垂釣的是沙丁魚。不管從過去顧巴肚,在海浪一波一波衝擊,還能屹立不搖,如今轉型為取悅觀光客也好,其實技術性還是很高,且在斯里蘭卡美麗的海邊成為一道最美的風景。
2021/01/07
2
走入櫥窗的民族
台灣明明是島國,人民卻被強迫背誦我們不熟悉的國境名稱,如北起薩彥嶺、西至噴赤河、東至烏蘇里江與黑龍江交界、南到曾母暗沙,為中華民國的四個極點的地名,過去把歷史課當成地理課傳授,讓台灣民族成長在一個錯亂的記憶中,長期下變成一個不正常的國家。
2020/12/12
2
馬克思化作共產主義的幽靈
走完馬克思足跡,也沒有特別感受,只是認為需要完成如此『神聖』的儀式,代表我走過了而已。就如費爾巴哈的名言,「哲學家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但關鍵在於改變。我用此行程來跟馬克思打招呼,來告別共產主義。
2020/12/10
4
狗的解惑、雞的困惑
小時候聽過一個傳說,西藏獒犬,生性兇猛,但聽了經文之後變的溫馴,所以獒犬也成為護法的神獸。或許如同我在尼泊爾遇到的大狗一樣,祂們或許高山缺氧,活動力變得較小,如果到平地恐怕不輸給獒犬。
2020/12/09
3
快閃婆羅摩火山
雖然沒有目睹日出下的火山,但火山的氣與威力根本不需要太陽的加持,就如此震撼,更不需僵持對立,如此敗陣而下是那麼心甘情願,婆羅摩火山我來過就好。
2020/12/08
2
第一次到監獄是為觀選
沿著監獄的外牆,黃土路斜坡向上,表明來意,被引導到監獄中心點廣場,廣場不大,三面是勞動的工廠,也空蕩蕩無一人,在廣場上放置二張桌子有三個選務人員,而投票箱放在角落牆壁。我們到訪,他們非常驚訝,因為還沒有到投票截止時間,但已經完成100%投票率,選務人員進行彌封的動作,用蠟燭滴在信封的開封處。
2020/12/07
4
我們是一家人
2013年11月20日,尼泊爾山區問路或指路,沒有左右,只有上下,往下或往下,很多道路直上45度以上,全靠司機的熟悉與技術,而我們司機拉拉,從加德滿都一路陪伴我們,因為語言與階級問題,話不多,除了翻譯下達指令以外。到山區第三天,突然透過翻譯告知本地是他的老家,是否可以順便回家?我們當然一口答應。 繞
2020/12/06
4
觀選遇到炸彈
第一次尼泊爾觀選,第一次遇到炸彈,對前往山區觀添加不少變數。
2020/12/06
2
查看更多
意外的大戰略
中日台民眾的互望
民意的走向 如果用戰略三角來看美日韓關係,屬於羅曼蒂克型(Romantic)美國同時與日韓保持友好同盟關係,但日韓世仇難解,如今中國因素讓日韓民意有改變的跡象。最近南韓民調公司Hankook Research和SisaIN新聞雜誌進行民調,結果有58%民眾對中國有極負面印象,有良好印象僅僅只有4.5
2021/09/09
3
中美紓困的差異
美中是世界兩強,一個是世界工廠、一個是世界市場,二者對面疫情,提出紓困方案大相徑庭,但其效應更值得後續觀察。 中國在2020年爆發疫情之後,提出是『減稅與貸款』,有金融支持政策、有財政支持政策、減免社保或臨時減少稅收等,沒有提供個人紓困金之類。 2021年更進一步調降央行存款準備金率0.5%,釋出一
2021/07/19
2
中國反制裁法對抗美國的統一戰線
2021年五月份的中共政局集體學習,習近平認為中國要改變與世界對中國形象的認知,把握基調,既要開放自信也謙遜謙和,努力塑造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但事隔二週,中國人大常委會搶在G7高峰會開幕前一天通過『反外國制裁法』,下午通過,半夜就公布。前一秒面目表情說要改善,後一秒立刻露出爪子與利牙來。 6
2021/06/12
2
通膨成為中美的修昔底德陷阱
謝金河董事長認為『通膨』是中美角力第一回合,是否第一回合或最終回合,這是進行式,是以一場新形勢的戰爭模式已經點燃了。我確認『通膨戰』所產生外溢效果,及政府處理手段,通膨再反彈再處理,將決定中美強權未來的地位與角色。 在1980年雷根總統提出『星際大戰計畫』意外讓蘇聯解體,如今拜登提出六兆美元振興美國
2021/06/07
1
美日同盟宣言的背後
美日高峰會,美日同盟的宣言,依然不脫美國稱霸所掌握五個利器,美國當世界霸主,依靠是美國軍事力量、美元、美國國內市場、人權民主的普世價值、以美國為主的國際同盟組織等五個武器。 1、軍事力量:中國從第一島鏈的積極防禦,到要走出第一島鏈,未來能掌控第一島鏈的控制權,美國除了加強防禦以外,串連印度、澳洲、日
2021/04/17
1
中日台民眾的互望
民意的走向 如果用戰略三角來看美日韓關係,屬於羅曼蒂克型(Romantic)美國同時與日韓保持友好同盟關係,但日韓世仇難解,如今中國因素讓日韓民意有改變的跡象。最近南韓民調公司Hankook Research和SisaIN新聞雜誌進行民調,結果有58%民眾對中國有極負面印象,有良好印象僅僅只有4.5
2021/09/09
3
中美紓困的差異
美中是世界兩強,一個是世界工廠、一個是世界市場,二者對面疫情,提出紓困方案大相徑庭,但其效應更值得後續觀察。 中國在2020年爆發疫情之後,提出是『減稅與貸款』,有金融支持政策、有財政支持政策、減免社保或臨時減少稅收等,沒有提供個人紓困金之類。 2021年更進一步調降央行存款準備金率0.5%,釋出一
2021/07/19
2
中國反制裁法對抗美國的統一戰線
2021年五月份的中共政局集體學習,習近平認為中國要改變與世界對中國形象的認知,把握基調,既要開放自信也謙遜謙和,努力塑造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但事隔二週,中國人大常委會搶在G7高峰會開幕前一天通過『反外國制裁法』,下午通過,半夜就公布。前一秒面目表情說要改善,後一秒立刻露出爪子與利牙來。 6
2021/06/12
2
通膨成為中美的修昔底德陷阱
謝金河董事長認為『通膨』是中美角力第一回合,是否第一回合或最終回合,這是進行式,是以一場新形勢的戰爭模式已經點燃了。我確認『通膨戰』所產生外溢效果,及政府處理手段,通膨再反彈再處理,將決定中美強權未來的地位與角色。 在1980年雷根總統提出『星際大戰計畫』意外讓蘇聯解體,如今拜登提出六兆美元振興美國
2021/06/07
1
美日同盟宣言的背後
美日高峰會,美日同盟的宣言,依然不脫美國稱霸所掌握五個利器,美國當世界霸主,依靠是美國軍事力量、美元、美國國內市場、人權民主的普世價值、以美國為主的國際同盟組織等五個武器。 1、軍事力量:中國從第一島鏈的積極防禦,到要走出第一島鏈,未來能掌控第一島鏈的控制權,美國除了加強防禦以外,串連印度、澳洲、日
2021/04/17
1
時事評論
川普2.0與川普1.0的不同
川普打破2000年以來共和黨在大選選票都輸給民主黨的紀錄,創下最高齡當選總統的新紀錄,也是美國歷史第二個,連任失敗後,再度參選並成功當選的人(第一位是格羅弗·克利夫蘭Grover Cleveland是美國第22任總統1885-1889年)。重返白宮,川普2.0是否跟川普1.0有所不同? 1. 從敗
2024/11/10
1
烏俄戰爭: 俄羅斯軍武崛起與掉落
烏俄戰爭已經二年多,俄羅斯軍武銷售大幅下降。這篇文章分析了烏俄戰爭中,俄羅斯的軍事裝備在坦克、防空系統、空軍、海軍和核武器方面的多個弱點和問題。這些影響不僅在國際舞臺上產生了負面影響,也對未來採購俄羅斯武器的國家產生了考量。
2024/07/08
38
北京對賴清德新政府的三支箭
被中共定調「賴清德與蕭美琴是獨獨配」的民進黨政府,賴清德上任後牽動美中台三方關係。中共從過去反獨促統,轉而優先遏制外部勢力、其次反獨、接續促統。 美國對中政策無論強度或優先順序都排第一順位,而對台政策是置於美中對抗之下,如此態勢很難在短時間內落幕,如果中國期待美國大選是美中關係的契機,恐
2024/05/17
3
台灣改採電子投計票意義不大
柯文哲敗選檢討歸咎「選舉制度」,台灣資通進步卻沒有電子投計票、沒有手機投票,所以他的支持者都在上班沒有時間投票等。 我本身在過去十七年,到過日本、韓國、蒙古、菲律賓、泰國、柬埔寨、斯里蘭卡、尼泊爾、印尼甚至東帝汶觀選,甚至有些國家都觀選次數超過三次。其中有二國家是採取電子投計票,一個
2024/01/28
4
2024台灣大選 兩個確定、三個打破、四個趨勢
世界矚目的台灣大選終於塵埃落定,從選戰結果可以發現有:二個確定、打破三個魔咒、四個選戰趨勢。 第一個確定:三腳督沒有發生棄保民進黨賴蕭配拿下558萬(40.05%)、侯康配467萬(33,49%)、柯吳配拿到369萬(26.46%)。台灣選制總統單一席次加上相對多數勝選,容易形成二黨制,三強鼎立是
2024/01/14
7
2
台灣大選的十字路口
迄今為止,中國經濟下行並未出現反彈的跡象,然而,中國國安部卻率先將「經濟安全提升到國家安全層級」。對於在社群媒體平台上散布對中國經濟的悲觀言論,中國當局將其視為危害國家安全的違法行為,強調必須以多種手段、全方位、高效率應對經濟領域的國家安全新挑戰。他們認為那些對中國經濟進行悲觀評價的言論屬於「陳腔濫
2024/01/09
6
這次大選不能只沈迷一棟樓或一處農地
2024年是世界上最多民主國家的改選,第一場登場是台灣大選,而收尾的一場是美國大選,當中還有印尼、印度、日本、韓國與歐洲幾個國家。雖然台灣人口不多,但為什麼全世界都關注台灣的大選? 這幾年來,國際上的高峰會議都談及一個議題「台海和平」,2023年4月歐盟表態台海是世界上最具戰略性的海峽,攸關全球貿
2023/12/31
8
從芒果到甘蔗的獨裁崇拜
中共中央自1994年通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開始,每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成為每年最重要經濟政策會議,都是由總書記親自召開,所以中國官場就開玩笑說:“簡單人不看、看的人不簡單”,今年特殊的是習近平開到一半就急著出訪越南,可見匆促與主導權在越南這一邊,因此習近平回程就順便到廣西調研,讓缺席經濟工作會
2023/12/26
5
KP/PK傻傻分不清
柯文哲(KP)接受訪問表示,要把民眾黨打造成耶穌會一樣,引發很多爭論,其實柯文哲常常會把毛澤東掛在嘴邊,所以從中共的脈絡就可以略知柯文哲說法的邏輯一二。 英國人馬利德(Richard McGregor)在『中國共產黨不可說的秘密』(The Party:The Secret World of Chi
2023/12/18
3
看看斯洛伐克、想想台灣
斯洛伐克與捷克原本是一個國家,在1993年以和平方式分家成為二個國家。2020年當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出言恫嚇訪問台灣的捷克議長,斯洛伐克總統查普托瓦公開表示不能接受中國的威脅,斯國的國會外交委員會也表決通過支持台灣參加世界衛生大會(WHA)的決議案。 2021年俄羅斯與捷克陷入外交爭端,斯洛伐克和波羅
2021/06/24
2
查看更多
川普2.0與川普1.0的不同
川普打破2000年以來共和黨在大選選票都輸給民主黨的紀錄,創下最高齡當選總統的新紀錄,也是美國歷史第二個,連任失敗後,再度參選並成功當選的人(第一位是格羅弗·克利夫蘭Grover Cleveland是美國第22任總統1885-1889年)。重返白宮,川普2.0是否跟川普1.0有所不同? 1. 從敗
2024/11/10
1
烏俄戰爭: 俄羅斯軍武崛起與掉落
烏俄戰爭已經二年多,俄羅斯軍武銷售大幅下降。這篇文章分析了烏俄戰爭中,俄羅斯的軍事裝備在坦克、防空系統、空軍、海軍和核武器方面的多個弱點和問題。這些影響不僅在國際舞臺上產生了負面影響,也對未來採購俄羅斯武器的國家產生了考量。
2024/07/08
38
北京對賴清德新政府的三支箭
被中共定調「賴清德與蕭美琴是獨獨配」的民進黨政府,賴清德上任後牽動美中台三方關係。中共從過去反獨促統,轉而優先遏制外部勢力、其次反獨、接續促統。 美國對中政策無論強度或優先順序都排第一順位,而對台政策是置於美中對抗之下,如此態勢很難在短時間內落幕,如果中國期待美國大選是美中關係的契機,恐
2024/05/17
3
台灣改採電子投計票意義不大
柯文哲敗選檢討歸咎「選舉制度」,台灣資通進步卻沒有電子投計票、沒有手機投票,所以他的支持者都在上班沒有時間投票等。 我本身在過去十七年,到過日本、韓國、蒙古、菲律賓、泰國、柬埔寨、斯里蘭卡、尼泊爾、印尼甚至東帝汶觀選,甚至有些國家都觀選次數超過三次。其中有二國家是採取電子投計票,一個
2024/01/28
4
2024台灣大選 兩個確定、三個打破、四個趨勢
世界矚目的台灣大選終於塵埃落定,從選戰結果可以發現有:二個確定、打破三個魔咒、四個選戰趨勢。 第一個確定:三腳督沒有發生棄保民進黨賴蕭配拿下558萬(40.05%)、侯康配467萬(33,49%)、柯吳配拿到369萬(26.46%)。台灣選制總統單一席次加上相對多數勝選,容易形成二黨制,三強鼎立是
2024/01/14
7
2
台灣大選的十字路口
迄今為止,中國經濟下行並未出現反彈的跡象,然而,中國國安部卻率先將「經濟安全提升到國家安全層級」。對於在社群媒體平台上散布對中國經濟的悲觀言論,中國當局將其視為危害國家安全的違法行為,強調必須以多種手段、全方位、高效率應對經濟領域的國家安全新挑戰。他們認為那些對中國經濟進行悲觀評價的言論屬於「陳腔濫
2024/01/09
6
這次大選不能只沈迷一棟樓或一處農地
2024年是世界上最多民主國家的改選,第一場登場是台灣大選,而收尾的一場是美國大選,當中還有印尼、印度、日本、韓國與歐洲幾個國家。雖然台灣人口不多,但為什麼全世界都關注台灣的大選? 這幾年來,國際上的高峰會議都談及一個議題「台海和平」,2023年4月歐盟表態台海是世界上最具戰略性的海峽,攸關全球貿
2023/12/31
8
從芒果到甘蔗的獨裁崇拜
中共中央自1994年通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開始,每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成為每年最重要經濟政策會議,都是由總書記親自召開,所以中國官場就開玩笑說:“簡單人不看、看的人不簡單”,今年特殊的是習近平開到一半就急著出訪越南,可見匆促與主導權在越南這一邊,因此習近平回程就順便到廣西調研,讓缺席經濟工作會
2023/12/26
5
KP/PK傻傻分不清
柯文哲(KP)接受訪問表示,要把民眾黨打造成耶穌會一樣,引發很多爭論,其實柯文哲常常會把毛澤東掛在嘴邊,所以從中共的脈絡就可以略知柯文哲說法的邏輯一二。 英國人馬利德(Richard McGregor)在『中國共產黨不可說的秘密』(The Party:The Secret World of Chi
2023/12/18
3
看看斯洛伐克、想想台灣
斯洛伐克與捷克原本是一個國家,在1993年以和平方式分家成為二個國家。2020年當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出言恫嚇訪問台灣的捷克議長,斯洛伐克總統查普托瓦公開表示不能接受中國的威脅,斯國的國會外交委員會也表決通過支持台灣參加世界衛生大會(WHA)的決議案。 2021年俄羅斯與捷克陷入外交爭端,斯洛伐克和波羅
2021/06/24
2
查看更多
習近平晉三大挑戰
解讀習近平中國一帶一路十週年的八項行動
中國一帶一路邁入第十年,從2009年中國進入產能過剩,習近平上台之後2013年提出絲綢之路,2015年更擴大『一帶一路戰略』從頂層設計和規劃走向逐步落實,拉動內需、擴大對外投資。供給側改革去產能,輸出基建,經過三年的狂飆,2018年之後中國內外情勢的變化,中國一帶一路投資金額開始一年不如一年。
2023/10/27
2
習近平面對三個陷阱
中共二十大之後,習近平走向獨裁之路,政治上集權統治是確定,習近平走上毛澤東陷阱,而經濟上高速成長的時代結束,重分配時代來臨,中國如何跨過中等收入陷阱?國際關係上尤其是美中關係,要如何避開陷入修昔底德陷阱? 毛澤東陷阱 中共二十大修憲通過『兩個確立』,確立習近平中共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確立習近平
2022/12/19
7
中國申請加入CPTPP的動機
習近平堅持動態清零,從封城、封控到靜默,烏魯木齊一場大火引發中國人怒火走上街頭引爆白紙運動,而中共第三代領導人江澤民在八九六四天安門事件期間意外出任中共總書記,於2022年這一場白紙運動時過世。 江澤民自1989年至2002年擔任中共總書記、1993年至2003年擔任國家主席、1990年至2005年
2022/12/05
5
重啟供銷社重返計劃經濟?
中共二十大結束之後,動態清零政策沒有鬆動,大規模封城改以小區靜默(小規模封城)手段出現,且有關於供銷社和國營食堂的重新經營計劃引發民眾熱議,是為了戰備?還是中國要重返計劃經濟時代? 二十大習近平報告中國未來的經濟發展方向將以國家主導,提高自給自足和經濟安全等內容,且中國供銷合作總社的梁惠玲也晉升中央
2022/11/08
6
1
佈局之六:李希意外入常接中紀委
中共二十大入常七位中,只有排名第七的李希沒有與習近平共事過,但卻有不同的革命情感,外界都把李希歸為是習近平人馬卻少數來自西北地區老鄉。其實淵源有三,一是李希出生於甘肅省隴南市兩當縣人。而兩當是習近平的父親、中共元老習仲勳於1932年發動兵變的地方。二是李希是習近平父執輩李子奇秘書,李子奇與習近平父親
2022/11/06
5
習近平矯枉必須過正
二十大的報告與人事佈局,跌破很多人的眼鏡,從修黨章到政治局委員、政治局常委,胡錦濤被請出場等,呈現是習近平都全拿,甚習近平的不留面子,也不演出大和諧的表面。 二十大閉幕之後,第一個公開行程也是關注的重點,習近平帶領新的政治局常委參觀延安,延安是中共在1935年至1948年取得政權之前的黨中央所在,是
2022/10/29
6
1
習近平親手廢太子
中共二十大前夕,胡春華入常是乎沒有懸念,關鍵聚焦在是否能接任總理。二十大閉幕,胡春華進入中央委員,而李克強、汪洋沒有進入中央委員確定提早出局。 中共二十大一中全會,公布政治局委員名單,胡春華沒有連任,由政治局委員降級中央委員。代表胡春華儲君的地位被拔掉也被廢太子的身份。 毛澤東大權在握,接班人一直是
2022/10/25
8
胡錦濤奮力一搏
中共二十大會議是中國最重要的政治舞台,所有人的一舉一動都被高度規範,胡錦濤在閉幕會議中『被帶離事件』且被媒體全程轉播,這事件本身就非常不尋常。 歷任國家領導人都會被邀請以主席團常委身份出席全代會,胡錦濤前總書記當然也不例外,是以主席團常委身份出席。如果反對打破過去建立二任任期制度者,可能會被勸阻不要
2022/10/22
7
毛澤東進京趕考、習近平的答卷
習近平第三任任期,在二十大會議報告中,提出『三個務必』,習引述毛澤東的「兩個務必」,「全黨同志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鬥」,更提出第三個「務必」,「務必敢於鬥爭、善於鬥爭」,習近平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歷史主動,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絢麗的華章, 務必敢於鬥爭,善於鬥爭。 1
2022/10/17
5
中共要終止改革開放路線?
中共二十大開幕習近平的口頭報告,『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不見了?會如二十大大會報告『中國將入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鄧小平理論的一部分,為了修正毛澤東在1958年提出『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鼓足幹勁、力爭上游」、多快多省建設社會主義左傾路線。 1978年改革開放,宣傳依舊
2022/10/16
4
1
查看更多
解讀習近平中國一帶一路十週年的八項行動
中國一帶一路邁入第十年,從2009年中國進入產能過剩,習近平上台之後2013年提出絲綢之路,2015年更擴大『一帶一路戰略』從頂層設計和規劃走向逐步落實,拉動內需、擴大對外投資。供給側改革去產能,輸出基建,經過三年的狂飆,2018年之後中國內外情勢的變化,中國一帶一路投資金額開始一年不如一年。
2023/10/27
2
習近平面對三個陷阱
中共二十大之後,習近平走向獨裁之路,政治上集權統治是確定,習近平走上毛澤東陷阱,而經濟上高速成長的時代結束,重分配時代來臨,中國如何跨過中等收入陷阱?國際關係上尤其是美中關係,要如何避開陷入修昔底德陷阱? 毛澤東陷阱 中共二十大修憲通過『兩個確立』,確立習近平中共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確立習近平
2022/12/19
7
中國申請加入CPTPP的動機
習近平堅持動態清零,從封城、封控到靜默,烏魯木齊一場大火引發中國人怒火走上街頭引爆白紙運動,而中共第三代領導人江澤民在八九六四天安門事件期間意外出任中共總書記,於2022年這一場白紙運動時過世。 江澤民自1989年至2002年擔任中共總書記、1993年至2003年擔任國家主席、1990年至2005年
2022/12/05
5
重啟供銷社重返計劃經濟?
中共二十大結束之後,動態清零政策沒有鬆動,大規模封城改以小區靜默(小規模封城)手段出現,且有關於供銷社和國營食堂的重新經營計劃引發民眾熱議,是為了戰備?還是中國要重返計劃經濟時代? 二十大習近平報告中國未來的經濟發展方向將以國家主導,提高自給自足和經濟安全等內容,且中國供銷合作總社的梁惠玲也晉升中央
2022/11/08
6
1
佈局之六:李希意外入常接中紀委
中共二十大入常七位中,只有排名第七的李希沒有與習近平共事過,但卻有不同的革命情感,外界都把李希歸為是習近平人馬卻少數來自西北地區老鄉。其實淵源有三,一是李希出生於甘肅省隴南市兩當縣人。而兩當是習近平的父親、中共元老習仲勳於1932年發動兵變的地方。二是李希是習近平父執輩李子奇秘書,李子奇與習近平父親
2022/11/06
5
習近平矯枉必須過正
二十大的報告與人事佈局,跌破很多人的眼鏡,從修黨章到政治局委員、政治局常委,胡錦濤被請出場等,呈現是習近平都全拿,甚習近平的不留面子,也不演出大和諧的表面。 二十大閉幕之後,第一個公開行程也是關注的重點,習近平帶領新的政治局常委參觀延安,延安是中共在1935年至1948年取得政權之前的黨中央所在,是
2022/10/29
6
1
習近平親手廢太子
中共二十大前夕,胡春華入常是乎沒有懸念,關鍵聚焦在是否能接任總理。二十大閉幕,胡春華進入中央委員,而李克強、汪洋沒有進入中央委員確定提早出局。 中共二十大一中全會,公布政治局委員名單,胡春華沒有連任,由政治局委員降級中央委員。代表胡春華儲君的地位被拔掉也被廢太子的身份。 毛澤東大權在握,接班人一直是
2022/10/25
8
胡錦濤奮力一搏
中共二十大會議是中國最重要的政治舞台,所有人的一舉一動都被高度規範,胡錦濤在閉幕會議中『被帶離事件』且被媒體全程轉播,這事件本身就非常不尋常。 歷任國家領導人都會被邀請以主席團常委身份出席全代會,胡錦濤前總書記當然也不例外,是以主席團常委身份出席。如果反對打破過去建立二任任期制度者,可能會被勸阻不要
2022/10/22
7
毛澤東進京趕考、習近平的答卷
習近平第三任任期,在二十大會議報告中,提出『三個務必』,習引述毛澤東的「兩個務必」,「全黨同志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鬥」,更提出第三個「務必」,「務必敢於鬥爭、善於鬥爭」,習近平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歷史主動,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絢麗的華章, 務必敢於鬥爭,善於鬥爭。 1
2022/10/17
5
中共要終止改革開放路線?
中共二十大開幕習近平的口頭報告,『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不見了?會如二十大大會報告『中國將入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鄧小平理論的一部分,為了修正毛澤東在1958年提出『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鼓足幹勁、力爭上游」、多快多省建設社會主義左傾路線。 1978年改革開放,宣傳依舊
2022/10/16
4
1
查看更多
洪耀南的 Premium
習近平的打貪反腐運動整風
打虎拍蠅獵狐運動,打虎部分:共立案審查副省級副軍級以上幹部440人,其中十八大候補中央委員以上43人,中紀委委員9人。拍蠅部分:廳局級幹部8900餘人,縣處級幹部63000餘人,其他基層幹部278000餘人。獵狐就是抓捕外逃人員3453人,其中百名紅色通緝令人員追回48人。
2022/01/03
1
習近平的打貪反腐運動整風
打虎拍蠅獵狐運動,打虎部分:共立案審查副省級副軍級以上幹部440人,其中十八大候補中央委員以上43人,中紀委委員9人。拍蠅部分:廳局級幹部8900餘人,縣處級幹部63000餘人,其他基層幹部278000餘人。獵狐就是抓捕外逃人員3453人,其中百名紅色通緝令人員追回48人。
2022/01/03
1
加入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