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面對三個陷阱

習近平面對三個陷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中共二十大之後,習近平走向獨裁之路,政治上集權統治是確定,習近平走上毛澤東陷阱,而經濟上高速成長的時代結束,重分配時代來臨,中國如何跨過中等收入陷阱?國際關係上尤其是美中關係,要如何避開陷入修昔底德陷阱?

毛澤東陷阱

中共二十大修憲通過『兩個確立』,確立習近平中共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兩個維護則指出堅決擁護習近平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十九大習近平核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寫入黨章,但與二十大的兩個確定有所不同,從『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為領導核心』二十大修成沒有帶總書記頭銜『習近平中共黨中央的核心、全黨核心』。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升級為『指導地位』,因此二個確定精準說法是『二個等於』,習近平等於黨中央等於中國共產黨,無論個人頭銜,另一個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於馬克思主義,習近平思想等於馬克思主義。

習近平在二十大會議報告中,提出『三個務必』,習引述毛澤東的「兩個務必」,「全黨同志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鬥」,更提出第三個「務必」,「務必敢於鬥爭、善於鬥爭」,習近平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歷史主動,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絢麗的華章, 務必敢於鬥爭,善於鬥爭。

鄧小平說過『要謹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不讓要中共重蹈毛澤東獨裁,但從二個確立到全國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習近平走入毛澤東獨陷阱。

中等收入陷阱

中國提出中國製造2025,近一步推升美中貿易戰,為了分散風險,提出雙循環,國內市場加上一帶一路對外循環,能夠對抗美國的貿易戰及跨過中等收入陷阱。但疫情的動態清零與烏俄戰爭推高通膨,讓一帶一路國家陷入泥沼,雙循環動彈不得。

共同富裕,習近平報告中把脫貧攻堅列為過去十年三大成績之一,引以為傲,歷史性解決中國幾千年絕對貧窮問題,但中國存在是『相對貧窮』,中國雖然平均國民所得接近一萬二美元,但實際上只有四億人是中等收入以上,還有六億人每個月月收入不足一千元人民幣,此結果是鄧小平打破毛澤東堅持社會主義按勞分配的均貧社會。鄧小平的共同富裕口號的本質是『先富論』,而習近平重提按勞分配的共同富裕是要解決鄧小平留下來的『區域發展不均』、『城鄉發展不均』、『所得分配不均』三大問題。要規範財富累積制度,恐怕會讓更多有錢人加速逃離中國。

修昔底德陷阱

在二十大報告中,提到的是「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並更為重視與發展中國家關係。報告說,「秉持真實親誠理念和正確義利觀加強同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維護發展中國家共同利益」,並強調要擴大金磚國家、上海合作發展組織的影響力,「增強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全球事務中的代表性和發言權。」當前,已開發國家如北約、美國、澳洲等和中國關係都不好,在此時代之變下,中共外交更加向發展中國家靠攏。而周邊國家除了親美的日韓外,也都被納入了「發展中國家」的概念。此外,有別於中共十八大、十九大報告中都提到的「中國是負責任大國」這個重要概念,這次只有在提到過去5年成就時有相關表述:「我們展現負責任大國擔當,積極參與全球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全面開展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國際合作」,習近平的口頭版報告甚至省略不提。

是二十大報告首次提出「世界之變、歷史之變、時代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從這次二十大報告,看得出美中關係是習近平思考的重點,但他覺得前景並不明朗,包括疫情、俄烏戰爭、美中關係等都是如此,報告反映出來相對保守或求穩的態度。二十大報告是一份「通篇不提美國,但很多地方都涉及或針對美國」的報告。從對國際形勢「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定性、強調涉外領域立法,到國家安全、國防強軍、兩岸關係等方面的表述,無一不涉及美國。

在政治、經濟、國際關係上有三大陷阱,毛澤東陷阱、中等收入陷阱、修昔底德陷阱,加上當前三大議題疫情、烏俄戰爭、通膨都還沒有塵埃落定,更局勢更加複雜。

許家屯在其《許家屯香港回憶錄》一書中所寫,1983年,許家屯就任新華社香港分社前往香港任職之前,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習仲勛曾當面叮囑他並提到所謂「港澳工作『一左二窄』」的問題。如果「港澳工作『一左二窄』毛病不除,局面難以打開。」

如今習近平用人方面,如他父親習仲勳提到對港工作『一左二窄』,思想路線偏左,用人的層面太窄。

如果毛澤東是打左轉燈向左轉,鄧小平是打左轉燈向右轉(政左經右),那習近平是開警示燈向左轉。有極左的馬克思主義,也有極右的民族主義(中國民族偉大復興),有雙循環的開放經濟,同時並存動態清零封城,反對霸權主義,又有社會主義強國建構的國際體系等等又左又右的矛盾。




avatar-img
洪耀南的沙龍
45會員
148內容數
透過新聞事件,了解中國體制的運作,看新聞了解背後的邏輯,有些是千年古中國文化,有些是政治運作的淺規則,更多是意識形態下的中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洪耀南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中國一帶一路邁入第十年,從2009年中國進入產能過剩,習近平上台之後2013年提出絲綢之路,2015年更擴大『一帶一路戰略』從頂層設計和規劃走向逐步落實,拉動內需、擴大對外投資。供給側改革去產能,輸出基建,經過三年的狂飆,2018年之後中國內外情勢的變化,中國一帶一路投資金額開始一年不如一年。
習近平堅持動態清零,從封城、封控到靜默,烏魯木齊一場大火引發中國人怒火走上街頭引爆白紙運動,而中共第三代領導人江澤民在八九六四天安門事件期間意外出任中共總書記,於2022年這一場白紙運動時過世。 江澤民自1989年至2002年擔任中共總書記、1993年至2003年擔任國家主席、1990年至2005年
中共二十大結束之後,動態清零政策沒有鬆動,大規模封城改以小區靜默(小規模封城)手段出現,且有關於供銷社和國營食堂的重新經營計劃引發民眾熱議,是為了戰備?還是中國要重返計劃經濟時代? 二十大習近平報告中國未來的經濟發展方向將以國家主導,提高自給自足和經濟安全等內容,且中國供銷合作總社的梁惠玲也晉升中央
  中國一帶一路邁入第十年,從2009年中國進入產能過剩,習近平上台之後2013年提出絲綢之路,2015年更擴大『一帶一路戰略』從頂層設計和規劃走向逐步落實,拉動內需、擴大對外投資。供給側改革去產能,輸出基建,經過三年的狂飆,2018年之後中國內外情勢的變化,中國一帶一路投資金額開始一年不如一年。
習近平堅持動態清零,從封城、封控到靜默,烏魯木齊一場大火引發中國人怒火走上街頭引爆白紙運動,而中共第三代領導人江澤民在八九六四天安門事件期間意外出任中共總書記,於2022年這一場白紙運動時過世。 江澤民自1989年至2002年擔任中共總書記、1993年至2003年擔任國家主席、1990年至2005年
中共二十大結束之後,動態清零政策沒有鬆動,大規模封城改以小區靜默(小規模封城)手段出現,且有關於供銷社和國營食堂的重新經營計劃引發民眾熱議,是為了戰備?還是中國要重返計劃經濟時代? 二十大習近平報告中國未來的經濟發展方向將以國家主導,提高自給自足和經濟安全等內容,且中國供銷合作總社的梁惠玲也晉升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