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vs.能源?陳惠萍:談能源轉型,別忘以人為本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2021年初,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簡稱IEA)設立「我們包容性的能源未來:以人為本的全球清潔能源轉型委員會」(Our Inclusive Energy Future:The Global Commission on People-Centred Clean Energy Transitions),此行動倡議,期盼將「人」置回能源轉型的核心,考慮對個人/社區的社會、經濟影響,以及可負擔性與公平性等問題。該委員會也將領導全球對話、交流經驗,並於今年COP26提出具體建言(來源)

在311福島核災10週年,我以國際能源署的轉型倡議作為起點,在台灣近來熱烈討論能源轉型議題的此刻,帶領大家一起把「人」放回能源發展的核心,思考如何走向更「公平」、「正義」且「適當」的共好未來。

而要完成這樣的目標,我認為有三項重點觀念。

第一,驅動公正轉型(Just Transition),兼顧所有人的權益

首先,從巨觀層面來看,能源轉型不只涉及冷冰冰的技術系統的轉換,更是一場牽動社會、經濟脈動的過程。然而,如何在轉換能源的同時消弭不平等,則是近年世界各國日益關注的議題思考。

「公正轉型」(just transition)最早由北美公會於1990年代提出,目的是希望協助因嚴格的環境法規失去工作的勞工。隨著時代推移,公正轉型開始與能源發展及氣候行動連結,定義也擴展為「在轉型過程中,針對友善環境及社會永續的工作、部門和經濟型態進行審慎的計畫與投資」(來源)

具體而言,「公正轉型」提醒我們在能源轉型的過程中,也必須重視傳統化石能源產業的勞工權益與就業衝擊。綠色和平及國際勞工組織也呼籲世界各國必須在擺脫燃煤等傳統能源展業的同時,幫助煤電勞工及社區擁有穩定的收入和工作機會。

2019年11月,歐盟更具體於《歐洲綠色政綱》(European Green Deal)提出「公正轉型機制」(Just Transition Mechanism),透過提供財政支持和技術援助,幫助遭受轉型衝擊影響最大的國家。於此,歐盟於2021-2027年期間將提撥超過1000億歐元經費,以金融資源幫助受創嚴重的地區減輕過渡時期的社會經濟影響。(參考)於此,公正轉型措施將能幫助能源轉型過程不只帶來環境減碳、綠色經濟與就業、同時還可消除貧窮等社會問題(參考)

raw-image

其次,則是「落實能源正義(Energy Justice):看見弱勢對象的需求」

其次,以人為本的能源轉型,將有助於看見以下幾種「能源弱勢」族群的需求:(1)無法取得可負擔或穩定供電的對象。例如:低社經地位家庭、電網脆弱的偏鄉部落或離島地區。(2)因特殊生理需求導致落入用電困境的弱勢族群,例如:慢性病患、老人養護機構、身心障礙患者。(3)因為資訊不足、缺乏參與管道而無法支持能源轉型的一般民眾。

為了回應全球暖化問題,世界各國均已加速轉型再生能源、甚至朝向淨零碳未來。但事實上,在能源轉型過程中,氣候變遷或極端氣候也可能加劇社會弱勢族群所面臨的能源不平等問題。

例如,今年2月美國德州因百年酷寒導致450萬戶停電,首當其衝的就是貧困社區的居民。相對於休士頓與奧斯汀市中心繁華高樓的燈火通明,德州貧窮社區、有色人種居住的區域則陷入一片寒冷黑暗(參考)。

相較世界各國,台灣社會不僅電力普及並且價格便宜,因此過去較少關注能源貧窮及不平等之課題。2020年《聯合報》願景工程以「搶救能源弱勢」專題報導,揭露國內偏鄉課輔或社福團體,往往因用電需求高、能源效率低等因素導致其深陷能源弱勢及用電困境(延伸閱讀)

回應「以人為本」的核心關懷,我認為能源轉型過程必須更加正視社會弱勢的權益及需求,並且結合公正轉型的政策措施,以及公私資源的相輔相成,才能在能源轉型的同時實現更具包容性的永續家園。

具體做法可參考韓國首爾市政府的「省下一座核電廠計畫」(One Less Nuclear Power Plan, OLNPP),其結合政府補助、民間團體和大眾參與推動節能減碳及再生能源,並且設立「能源福利基金」將資源挹注於弱勢族群的能源改善(例如建物改造、換裝LED燈)(參考)

在台灣,陽光伏特家則透過創新的公民電廠平台,讓民眾小額出資太陽能板、共享綠色收益。此外,陽光伏特家也結合綠能公益的做法,集結地方政府、企業與民眾的愛心力量,共同打造綠能公益電廠,並將收益回饋部落偏鄉與社福機構等弱勢對象(延伸閱讀)

raw-image

最後則是,「適當科技」(Appropriate Technology):把人當回事的科技選擇

以人為本的能源發展,也可呼應適當科技理論「把人當回事」的有趣視角。此概念最早緣起於英國經濟學家修馬克(E. F. Schumacher)在其經典著作《小即是美:一本把人當回事的經濟學著作》(Small Is Beautiful: Economics as if People Mattered, 1973)所提出的經濟哲學反思。

作者修馬克主張貼近於人的科技必須:(1)夠便宜,讓每人都能確實掌握;(2)適合小規模運用;(3)能夠與人類對創意的需求相吻合。其極具啟發性的思維也成為「適當科技」概念的濫觴(來源)。

1970年代,適當科技理念與石油危機、反核運動匯流,牽動西方社會的再生能源發展。為了擺脫工業社會對於傳統化石能源的巨靈崇拜,適當科技學者嘗試提出超越經濟理性與成本/效益的預設,強調再生能源擁有因地制宜、技術平易近人、價格及規模適中、貼近使用者,可避免能源耗損等特性,因此是一種更合宜的替代能源選擇。

此一觀點也提醒,能源轉型的過程不只是從傳統化石燃料轉換至再生能源發電設備,更有機會從中央集權的電力體系,轉換為分散、小型且民主化的發電形式,進而拉近人與科技之間的關係,藉此擺脫傳統大型能源體制的壟斷與疏離感。

因此,適當科技帶領我們回歸對「人」而言最適切的尺度思考,進而跳脫過度掠奪資源的進步虛妄,走向更永續發展的道路。即如Wicklein與Kachmar所言:「適當科技將找出幫助和支援人類的策略,使其有能力去瞭解、操作及永續其科技系統,使人類在選擇運用科技時,能明智的判定如何在最負面的社會及環境衝擊中,減少對社群及地球的傷害。」(來源)

raw-image

不遺落所有人,迎向我們共同想要的未來!

如同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不遺落任何人」(Leave no one behind)的價值主張,IEA「以人為核心」的轉型倡議,再次提醒我們能源發展過程必須顧及所有人群權益。此外,我所強調「以人為本」的能源轉型,也是呼應著「公正轉型」、「能源正義」與「適當科技」的關懷實踐,進而找到對人類與地球更合宜的發展之道。

面對近年台灣能源轉型過程的各式爭議,如何在環境、經濟及社會之間做出更好的選擇?或許沒有簡單或完美的答案。唯有把人放回思想的中心,並將世代共榮及環境永續的考量納入其中,才能在各種科技與利益的眾聲喧嘩之間找到方向,一起走向更具包容性的未來。

註:本文刊載於聯合報「倡議家」〈環境vs.能源?陳惠萍:談能源轉型,別忘以人為本

延伸閱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Phoebe(陳惠萍)的永續沙龍
21會員
40內容數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如何讓人類與地球都更美好? 邀請妳/你一起認識這個改變世界的17項永續發展目標--給相信未來會更好、想要創造改變的你。
2024/12/01
你知道嗎?淨零轉型將為世界帶來千萬個「綠色工作」機會。但是,身為女性或媽媽,妳是否曾想過自己也能投入淨零或綠能產業、一起創造永續家園?
Thumbnail
2024/12/01
你知道嗎?淨零轉型將為世界帶來千萬個「綠色工作」機會。但是,身為女性或媽媽,妳是否曾想過自己也能投入淨零或綠能產業、一起創造永續家園?
Thumbnail
2022/11/13
關於地球滅絕,你不知道的事...讓恐龍告訴你。(這應該是COP27大會最特別的與會者) 由聯合國開發計畫署(UNDP)推出的#Don't Choose Extinction 代言人 Frankie現身說明.....
Thumbnail
2022/11/13
關於地球滅絕,你不知道的事...讓恐龍告訴你。(這應該是COP27大會最特別的與會者) 由聯合國開發計畫署(UNDP)推出的#Don't Choose Extinction 代言人 Frankie現身說明.....
Thumbnail
2022/10/30
上一篇《COP26氣候峰會之後-「全球能源趨勢」往哪走?》整理了COP26的相關能源倡議及宣言,藉此點出COP26落幕後的全球能源發展及實踐SDG7重點方向。本篇文章將指出六大行動方針幫助落實SDG7,確保為所有人獲得清潔、可負擔、可靠的的再生能源及綠色電力,進而實現全球共好的能源轉型及永續發展。
Thumbnail
2022/10/30
上一篇《COP26氣候峰會之後-「全球能源趨勢」往哪走?》整理了COP26的相關能源倡議及宣言,藉此點出COP26落幕後的全球能源發展及實踐SDG7重點方向。本篇文章將指出六大行動方針幫助落實SDG7,確保為所有人獲得清潔、可負擔、可靠的的再生能源及綠色電力,進而實現全球共好的能源轉型及永續發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沙龍一直是創作與交流的重要空間,這次 vocus 全面改版了沙龍介面,就是為了讓好內容被好好看見! 你可以自由編排你的沙龍首頁版位,新版手機介面也讓每位訪客都能更快找到感興趣的內容、成為你的支持者。 改版完成後可以在社群媒體分享新版面,並標記 @vocus.official⁠ ♥️ ⁠
Thumbnail
沙龍一直是創作與交流的重要空間,這次 vocus 全面改版了沙龍介面,就是為了讓好內容被好好看見! 你可以自由編排你的沙龍首頁版位,新版手機介面也讓每位訪客都能更快找到感興趣的內容、成為你的支持者。 改版完成後可以在社群媒體分享新版面,並標記 @vocus.official⁠ ♥️ ⁠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全球各國一直在依賴化石燃料來滿足能源需求。然而,隨著氣候變化日益嚴重,人們開始尋求更加環保和可持續的能源解決方案。這就是能源轉型的開始。在這個時代,新能源管理已經成為了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
Thumbnail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全球各國一直在依賴化石燃料來滿足能源需求。然而,隨著氣候變化日益嚴重,人們開始尋求更加環保和可持續的能源解決方案。這就是能源轉型的開始。在這個時代,新能源管理已經成為了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
Thumbnail
世界各種局勢和環境狀況變化越來越快速,製造業更面臨全球供應鏈重組和淨零碳排等各種壓力。要如何從產業特性,並利用數位科技找到企業轉型利基點?讓各界專家,以ESG的角度告訴你!
Thumbnail
世界各種局勢和環境狀況變化越來越快速,製造業更面臨全球供應鏈重組和淨零碳排等各種壓力。要如何從產業特性,並利用數位科技找到企業轉型利基點?讓各界專家,以ESG的角度告訴你!
Thumbnail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傳統能源已經為我們的生產和生活提供了大量的能源供應。然而,這種能源形式對環境的影響越來越顯著,也越來越難以為繼。為了應對這種情況,全球範圍內已經開始了能源轉型的進程,將傳統能源逐漸替換為更加環保和可持續的新能源。 理解能源轉型 能源轉型是指從傳統的化石燃料向可再生能源轉變的過程。這
Thumbnail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傳統能源已經為我們的生產和生活提供了大量的能源供應。然而,這種能源形式對環境的影響越來越顯著,也越來越難以為繼。為了應對這種情況,全球範圍內已經開始了能源轉型的進程,將傳統能源逐漸替換為更加環保和可持續的新能源。 理解能源轉型 能源轉型是指從傳統的化石燃料向可再生能源轉變的過程。這
Thumbnail
永續發展以及關注氣候變遷所採取的減碳行動,近年來已成為顯學中的顯學。我是在1994年籌備荒野保護協會時開始注意到這個議題,離1992年聯合國第二屆環境與發展會議(俗稱地球高峰會議)提出氣候變化綱要公約及生物多樣性公約也才二年,當時跟別人提到永續發展,聽得懂的人並不多,不像現在,任何機構單位,不管提什
Thumbnail
永續發展以及關注氣候變遷所採取的減碳行動,近年來已成為顯學中的顯學。我是在1994年籌備荒野保護協會時開始注意到這個議題,離1992年聯合國第二屆環境與發展會議(俗稱地球高峰會議)提出氣候變化綱要公約及生物多樣性公約也才二年,當時跟別人提到永續發展,聽得懂的人並不多,不像現在,任何機構單位,不管提什
Thumbnail
上一篇《COP26氣候峰會之後-「全球能源趨勢」往哪走?》整理了COP26的相關能源倡議及宣言,藉此點出COP26落幕後的全球能源發展及實踐SDG7重點方向。本篇文章將指出六大行動方針幫助落實SDG7,確保為所有人獲得清潔、可負擔、可靠的的再生能源及綠色電力,進而實現全球共好的能源轉型及永續發展。
Thumbnail
上一篇《COP26氣候峰會之後-「全球能源趨勢」往哪走?》整理了COP26的相關能源倡議及宣言,藉此點出COP26落幕後的全球能源發展及實踐SDG7重點方向。本篇文章將指出六大行動方針幫助落實SDG7,確保為所有人獲得清潔、可負擔、可靠的的再生能源及綠色電力,進而實現全球共好的能源轉型及永續發展。
Thumbnail
能源部門作為扭轉人類未來與氣候危機的重要戰場,全球目標已十分明確:世界各國必須致力在未來十年內加速降低碳排放,並且在2050年實現淨零碳排。2021年,九月份「能源高級對話」會議前夕,聯合國匯集超過160多位專家及五個技術工作小組的報告建議,並且提出五大重點路線:
Thumbnail
能源部門作為扭轉人類未來與氣候危機的重要戰場,全球目標已十分明確:世界各國必須致力在未來十年內加速降低碳排放,並且在2050年實現淨零碳排。2021年,九月份「能源高級對話」會議前夕,聯合國匯集超過160多位專家及五個技術工作小組的報告建議,並且提出五大重點路線:
Thumbnail
如何守護地球免於氣候災難,近年最夯的關鍵字就是「淨零」(Net Zero)。 這場全球零碳的世紀戰役,可追溯源起於2015年的《巴黎氣候協定》,當時聯合國提出世界各國必須一起努力將地球氣溫升幅控制在2°C,最好是1.5°C以內。在此過程中,我認為「公正淨零」將能更平等且包容地重建地球與人類的共好連結
Thumbnail
如何守護地球免於氣候災難,近年最夯的關鍵字就是「淨零」(Net Zero)。 這場全球零碳的世紀戰役,可追溯源起於2015年的《巴黎氣候協定》,當時聯合國提出世界各國必須一起努力將地球氣溫升幅控制在2°C,最好是1.5°C以內。在此過程中,我認為「公正淨零」將能更平等且包容地重建地球與人類的共好連結
Thumbnail
在全球熱烈討論淨零路徑與能源轉型的此刻,本文希望邀請大家一起把「人」放回能源發展的核心,思考如何走向更「公平」、「正義」且「適當」的共好未來。
Thumbnail
在全球熱烈討論淨零路徑與能源轉型的此刻,本文希望邀請大家一起把「人」放回能源發展的核心,思考如何走向更「公平」、「正義」且「適當」的共好未來。
Thumbnail
最易受到氣候災害影響的,往往是社會、經濟和生理上較為弱勢的族群。本文將從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第10項(SDG 10):「減少不平等」的角度出發,檢視在全球氣候變遷及能源轉型過程中的弱勢處境,並進一步思考綠能發展如何兼顧社會福祉及公平正義。
Thumbnail
最易受到氣候災害影響的,往往是社會、經濟和生理上較為弱勢的族群。本文將從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第10項(SDG 10):「減少不平等」的角度出發,檢視在全球氣候變遷及能源轉型過程中的弱勢處境,並進一步思考綠能發展如何兼顧社會福祉及公平正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