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

含有「碳排」共 31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臺灣將於2025年正式開徵碳費,這筆費用將間接影響日常消費,從咖啡、交通到外送都可能漲價。本文解析碳費的機制、對企業的影響,以及個人如何透過消費選擇與生活習慣,為減碳盡一份力,並探討此議題衍生的新興職業與轉型機會。
Thumbnail
含 AI 應用內容
#行銷#手機#遊戲
在全球淨零碳排趨勢下,ISO 14064 成為製造業不可或缺的工具。本文深入解析 ISO 14064 的三大組成部分、對製造業的四大重要性,以及系統化導入的必要性與效益。
Thumbnail
本文探討臺灣電動車發展所面臨的「紅蘿蔔與皮鞭」雙效對策。從電動車主的角度,分析其在稅賦減免、燃料費用、保養維護以及駕駛體驗上的優勢,同時也點出「里程焦慮」、無更具約束力的政策為關鍵瓶頸。
Thumbnail
探討臺灣面臨的氣候變遷與碳排放壓力,分析能源結構、產業用電現況及政府減碳政策目標,並針對企業提出提升能源效率、降低碳排放的實務建議,呼籲企業積極參與淨零轉型。
Thumbnail
梳理交通運輸部門對氣候變遷的影響,並深入分析電動車作為減碳途徑的可行性與挑戰。文章從交通運輸部門在全球碳排放中的佔比開始,比較不同運輸方式的排放強度,並介紹不同類型的電動車及其碳排放表現,最後探討電動車生命週期中的碳足跡及相關環境與社會議題。
Thumbnail
碳討食物生產與氣候變遷的關係,說明食物產業鏈約佔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26%,其中畜牧業、作物生產和土地利用是主要排放源。文章詳細解釋了反芻動物的甲烷排放、氮肥使用和土地利用變遷如何導致溫室氣體排放增加,並以牛肉為例說明其高碳排原因。文章也提供讀者一些小建議,一起為食物減碳盡一點力。
Thumbnail
F1 賽車向來是技術創新的代名詞,如今也正站上氣候行動的起跑線。面對高昂且效果有限的生質燃料替代方案,碳移除正成為一條更具成本效益的減碳路徑,且已獲許多支持。隨著 F1 擁有 5 億名觀眾、年營收達 25 億美元的規模,它不僅有條件採用這項技術,更可能引領全球減碳潮流。
Thumbnail
含 AI 應用內容
#氣候行動#碳移除#CDR
付費限定
《One Big Beautiful Bill》(大美麗法案)通過後,美國產業結構將產生深遠影響,減稅政策、企業稅務調整、綠色能源產業政策急轉彎、國防產業軍備擴張。本文深入探討法案核心內容,分析重點受影響企業,並從經濟、社會、全球等層面評估其影響。
Thumbnail
Allen Ho-avatar-img
2025/07/08
在美國製造受影響企業的那邊提到特斯拉市值超過1640億美元,這句話好像有點突兀...(我特市值1640億美元應該是很古早以前的事了 XD)
大多數台灣人的印象中, 基隆就是常常都下雨, 或是有人誇張點說幾乎天天都下雨, 但是基隆越來越多的晴朗天氣, 晴天多到讓你不要不要的,(比起以前) 而日前板橋的傾盆大雨, 看到網友分享板橋大雨影片, 雨水大到像是用倒的, 水量幾乎遮蔽了近距離視線的能見度, 而同一時間, 高雄的朋
Thumbnail
要避免全球暖化引起的災難,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儘量降低人為因素排放二氧化碳到大氣裡。 在全世界有識之士多年努力下,「碳權」、「碳關稅」、及「淨零碳排」……各種措施逐漸施行,也將影響每一個人的工作與生活方式。 碳權的概念衍生出二方面,一者是你排碳到大氣裡是必須付費的,另外一方面就是若你能夠將大氣中的二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