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燈之下:條通媽媽桑的懺情錄》:插花是一種信仰
方格精選

《華燈之下:條通媽媽桑的懺情錄》:插花是一種信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日本人對花的感受是很深的,所謂的「花道」是他們數百年的文化傳統。進入Group也一陣子的我,自然也無法閃躲,早就被通知要去上插花課了。

但當時的我心裡真覺得這個Group怎麼那麼囉嗦啊,酒店就酒店,我只是來陪喝酒的,幹嘛又要盤頭又要插花?這些規定讓我必須提早出門,又會占用到私人休息時間,到底跟喝酒扯得上什麼關係啦?不過身為小菜鳥,還是只能乖乖聽話。

這天,前輩和我下午就約在店裡集合了,前輩領著心裡根本很抗拒的我,一路穿過條通小巷,從店裡往中山北路路口的邱永漢大樓附近移動(當時這棟大樓很有名),邊走邊有一句沒一句的閒聊著(畢竟我們前一晚都有喝酒,還沒回過神)。不知不覺走到巷子裡一棟舊公寓前,我抬起頭看了看,是一棟非常普通的民宅,而且還真的挺舊的……

正納悶著這裡面怎麼會有插花教室的時候,前輩開口了:「阿獎,趕快上去啦!」我趕緊跟著前輩走上了二樓,只見其中一戶大門是敞開著的,想必就是這裡了。沒錯,這裡就是Group的插花教室。


一進門,右手邊的地上全是一桶一桶的花材,一個種類放一桶,十幾二十種花材就這樣整齊並列著。我的正前方是兩張長條形大長桌,平行擺在屋子的正中央,桌子的兩側放椅子,隨便算一下大概也有十幾二十張椅子。

屋子的左側角落,有位頭髮花白穿著圍兜兜,年約六十幾歲的婦人,正在幫Group其他分店的前輩調整面前那盆花,她就是我們的插花家元教授(經過認證的小原流正式師資)。

日本的花派有好幾種,我不是專家,也從沒認真鑽研過這些,但我知道我們的老師是屬於「小原流」的傳統花派,是日本三大流派之一。這個花派是最生活化,也最適合入門的花派。

老師就像從日本電視頻道裡走出來的傳統婦人,日文似乎很不錯,雖然穿得很隨興,身上有圍兜兜,手臂上還戴著袖套,但我能感受到她散發出的那種專業氣場。可能是每天沉浸在美麗的花花草草裡吧,她臉部的線條雖然早已經過歲月的洗禮,但還是能看得出氣質跟一般婦人不一樣。

我呆頭呆腦的杵在那裡,前輩趕忙去老師身邊打招呼,老師緩緩轉過身看向我,說:「哦,這就是妳們家的新人啊⋯⋯」

原來,媽媽早就通報插花老師我們家最近有新人報到,並且請老師多多指教了。(插花老師在我們Group裡輩分很高,因為她跟大媽媽年紀差不多,也認識很久的好朋友,所以大家都很尊敬她,就連媽媽們也不太敢跟她開玩笑。)Group就是這樣,每個環節都聯繫得很好,冒冒失失的做事態度從來不是大媽媽的教育風格。


第一次新手上陣,老師讓我跟在她身後,親自帶我挑了一些花材,很簡單的在我面前先插了一盆。然後告訴站在身後的我說:「妳仔細看,記住每種花的位置,然後把花全部從劍山上拿下來再重插一次。插好了叫我,我再幫妳看一下。」

我哪會啊⋯⋯花是收過啦,但插花,我還真是第一次。甚至,這輩子連想都沒想過我有一天會來學插花。沒辦法,我也只能硬著頭皮照做了。努力記住老師插的樣子,然後全部拔下來,再重新插了一次。

插完後,排隊等老師過來檢查,老師不急不緩的看了一下,再左調整了一下、右也調整了一下,最後再把主花喬一喬。說也奇怪,明明就是同一套花材,經過老師隨手喬一下,整個意境就不一樣了。

終於,老師站起來了,跟我說:「好了,可以了,妳把花拔起來帶回店裡,然後就照我最後幫妳調整的這樣插吧!」(那個年代沒有智慧手機,無法隨時拍照記錄,我們是真的憑印象硬記下來的,若當時手機跟現在一樣方便的話,我一定會把每次的成品都拍下來留念。)

耶~終於搞定了,老師剛才說的意思,就是我可以離開了。於是我鬆了一口氣,趕緊把花器和劍山收一收、花材包包好,就像逃離現場般趕緊下樓,簡單吃個晚餐,就進店裡插花了。

進店後,我把花憑腦海裡的印象插好,學老師那樣喬一喬,喬到一個自己覺得美的位置,再放到玄關的桌上。自己的作品不禁越看越可愛,心裡也同時沾沾自喜覺得自己很棒,我也要開始走氣質路線了。


後來回想,我才發現這也是大媽媽厲害的地方之一,她讓花在Group裡變成一種生活的態度,也一點一滴讓花進入到我們每個人的人生,影響了人生的各個層面,這些都是外面的酒店所做不到的。

在這樣的訓練下,店裡每個人都很會插花,跟我這個菜鳥比,她們插的難度更高,花型更多變、更美!

很難想像吧?在條通裡,有著這麼一群女人,晚上喝酒,白天卻很會插花或正在學著插花呢!



或許是玄關擺著一盆我第一次親手插的處女花,
我的桃花,也已經開始蠢蠢欲動……

敦子媽媽《華燈之下:條通媽媽桑的懺情錄》
5/25(三)午夜12點,網路書店開始預購
6/1(三)全台書店,紙本、電子書同步上市


【作者限量親簽版】
5/25(三)午夜12點,網路書店開始預購

博客來誠 品金石堂圓神書活網MOMO讀 冊

數量有限,售完為止,庫存狀況以各通路為準


avatar-img
敦子媽媽的沙龍
111會員
8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敦子媽媽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一般人提到「媽媽桑」這三個字,腦海裡大概會有很多想像畫面。但說真的,我們家的媽媽其實一點風塵味都沒有。濃妝豔抹一直不是我們Group的風格,如果化了太濃的妝在路上被大媽媽碰到,肯定會被唸一頓,她會說妳太風塵、太俗豔。
九點一到,訊號燈突然亮起,原本坐在沙發上的小媽媽跟前輩們,很有默契又訓練有素,異口同聲用正常聲量喊著いらっしゃいませ(歡迎光臨),往門口快速走去。媽媽帶著一位年約五十多歲的男客人一起走進了門。
在一家店裡,媽媽是最大的,所以通常媽媽都比我們晚到,在媽媽還沒到的這段時間,我們把一切準備就緒後,在店裡各自想幹嘛就幹嘛去,今天小媽媽就趁這個空檔跟我提到了「當番」這件事。
一般人提到「媽媽桑」這三個字,腦海裡大概會有很多想像畫面。但說真的,我們家的媽媽其實一點風塵味都沒有。濃妝豔抹一直不是我們Group的風格,如果化了太濃的妝在路上被大媽媽碰到,肯定會被唸一頓,她會說妳太風塵、太俗豔。
九點一到,訊號燈突然亮起,原本坐在沙發上的小媽媽跟前輩們,很有默契又訓練有素,異口同聲用正常聲量喊著いらっしゃいませ(歡迎光臨),往門口快速走去。媽媽帶著一位年約五十多歲的男客人一起走進了門。
在一家店裡,媽媽是最大的,所以通常媽媽都比我們晚到,在媽媽還沒到的這段時間,我們把一切準備就緒後,在店裡各自想幹嘛就幹嘛去,今天小媽媽就趁這個空檔跟我提到了「當番」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