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人常用電腦、電話等電子產品,間歇性手指及手臂疼病麻痺是常見的問題。然而若長時間手部麻痺、疼痛甚至無力,你可能患上
腕管綜合症,嚴重者更可能需要接受手術治療或
手腕物理治療。
腕管的結構
腕管是位於腕部前方,由腕橫韌帶和腕骨組成的狹窄通道,內含九條肌腱和正中神經,它從前臂延展到手掌,是三大產生手部感覺的神經線之一。幾個肌腱和正中神經會由此通往手掌。腕管由兩層組成:掌深弓和淺層屈肌支持帶 。掌深弓形成凹面,並和覆蓋於上方的淺層屈肌支持帶形成一個管道。腕管中共有 9 組肌腱,被滑膜鞘和正中神經包圍。正中神經掌皮支於腕管前伸延,在屈肌支持帶的表層通過。
腕管綜合症 (Carpal Tunnel Syndrome, CTS) 是由於手腕管中的神經受壓所致,主要影響大拇指、食指、中指及橈側無名指。一般而言,患者手指及手掌會出現疼痛、刺痛或麻痺感覺,甚至可能延伸到手臂,不適感會從早上醒來開始漸漸嚴重,直到晚上症狀會最為明顯,因此部份患者會有失眠的問題。嚴重者除了手部痲痺持續加劇,連手指的觸覺、感覺冷熱的靈敏度也會相應降低。部分案例更會出現拇指肌肉萎縮,令拇指力量減弱,嚴重影響患者的外觀、手部功能及日常生活。
很多日常生活的習慣或動作會導致腕管內的正中神經受壓,繼而演變成
腕管綜合症,有時候則成因不明,常見的成因或增加風險的因素包括:
- 重複和用力的手部或腕部活動,例如時常屈曲手腕或扼緊手腕/手指
- 體型過胖
- 懷孕女性
- 自身內科疾病,例如糖尿病、心臟衰竭、甲狀腺功能失調或關節炎
- 直系親屬(例如父母或兄弟姊妹)同患腕管綜合症
- 手腕或手指曾經受傷
由於
腕管綜合症受影響的部分是日常生活中常使用的手部,所以甚為困擾,常見症狀包括:
- 手指、手腕、手臂疼痛或麻痺感
- 手指脹痛或失去觸感
- 手部握力不足,無法好好抓取物件
- 手部動作受影響而變得不靈活
- 大拇指的肌肉(大魚際肌肉)可能會逐漸萎縮並變得扁平
- 症狀在晚上會惡化,導致部分患者無法入眠
長期的某類動作而導致腕管內的正中神經受壓,都有機會引起
腕管綜合症。某類人士患上
腕管綜合症的風險較高,包括:
- 需長期屈曲手指或手腕人士
- 重複和用力的手部或腕部活動,如駕車、編織毛衣及做家務
- 因工作而需要長期操作震動工具如機械操作員
- 類風濕性關節炎
- 糖尿病病人
- 甲狀腺功能失調
- 更年期
- 懷孕後期之婦女
- 創傷引起的炎症(例如腕骨骨折)
- 關節腱鞘囊腫
- 神經腫瘤
如有以上提及的症狀並懷疑自己患上
腕管綜合症,建議應盡早求醫,尋求專業意見以及早確診並接受適當的治療。醫生一般會透過數個診斷方法去確診,包括:
1. 醫生問診
醫生會先了解病人有否內科疾病紀錄,例如糖尿病、類風濕性關節炎、甲狀腺機能失調等;手指、手腕、手臂或頸部最近有否受傷;了解病人的工作、日常生活習慣或任何有機會導致受傷的活動或動作等。了解清楚病人的詳細情況後,醫生會進一步仔細為病人作臨床的身體檢查,觀察病人的頸部、肩部、手臂、手腕和手的感覺、肌肉力度、手握力及外觀等。
2. 血液檢查
除了問診和臨床檢查外,醫生會再為病人安排抽血檢驗,例如檢查病人有否患上糖尿病、類風濕性關節炎等以及其相關風險。
3. 電腦掃描
為了進一步準確地確診
腕管綜合症,醫生會建議 X 光、磁力共振或超聲波等檢查,以詳細及深入地偵查手部結構,精確地判斷
腕管綜合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