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kor-S.C Auto 50mm F1.4 (non-AI)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這次要介紹的Nikkor-S.C Auto 50mm F1.4鏡頭應該可以當作骨董或文物了

在1959年由設計師清水義之以58mm F1.4鏡頭的光學機構為基礎

花了3年時間設計完成

在1962年推出後

非常受市場歡迎

經過幾次改版

到1986年為止14年期間

共生產了約400萬顆

也確定了尼康在標準鏡頭的地位

raw-image

共生產了以下版本

1962年 鏡片: 5組7枚 光圈葉片:6片

1966年 鏡片: 5組7枚 光圈葉片:7片

1967年 鏡片: 5組7枚 光圈葉片:7片

1971年 鏡片: 5組7枚 光圈葉片:7片

1973年 鏡片: 5組7枚 光圈葉片:7片

1974年 鏡片: 5組7枚 光圈葉片:7片

1976年 鏡片: 6組7枚 光圈葉片:7片

1977年 鏡片: 6組7枚 光圈葉片:7片

1981年 鏡片: 6組7枚 光圈葉片:7片

raw-image

鏡身做工及用料實在

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在光圈全時

鏡頭邊緣的成像較鬆散

散景呈現二線性現象

在光圈縮至F4以下後

銳利度及清晰度有明顯提升

raw-image

鏡頭的價格是可以輕鬆入手的

而且堅固耐用

搭配無反光鏡後

可以體驗手動對焦的樂趣

是品味老鏡風格的好選擇

raw-image

搭配相機: Nikon D70s 拍攝地點: 蘆洲李宅 (F2.0 1/250s ISO1250 -0.7EV)

raw-image

搭配相機: Nikon D70s 拍攝地點: 蘆洲李宅 (F2.0 1/250s ISO1250 -0.7EV)

raw-image

搭配相機: Nikon D70s 拍攝地點: 蘆洲李宅 (F2.0 1/800s ISO1250 -0.7EV)

raw-image

搭配相機: Nikon D70s 拍攝地點: 蘆洲李宅 (F2.0 1/1000s ISO1250 -0.7EV)

raw-image

搭配相機: Nikon D70s 拍攝地點: 蘆洲李宅 (F2.0 1/1000s ISO1250 -0.7EV)

raw-image

搭配相機: Nikon D70s 拍攝地點: 蘆洲李宅 (F2.0 1/1600s ISO1250 -0.7EV)

raw-image

焦距:50mm
光圈:F1.4-F16
鏡頭結構:5組7片
視角:46°
最近對焦距離:0.6m / 2 ft
濾鏡規格:52mm
尺寸:67mm * 47mm
重量:305.3g

我們的YouTube影片: Nikkor-S.C Auto 50mm F1.4 (non-AI)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一直攝的沙龍
2會員
122內容數
一直攝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6/06
📷 美樂達於1984年發售的Minolta AF-S是一台適合Snap Shot的隨身相機 共有AF-S Quartz日期版本(代號: D)和AF-Sv語音版本(V) 📷 搭載了Minolta 35mm F2.8鏡頭 成像優於一般家用底片相機 感光度轉盤位於鏡頭上方 還可以加裝40.5mm濾鏡
Thumbnail
2022/06/06
📷 美樂達於1984年發售的Minolta AF-S是一台適合Snap Shot的隨身相機 共有AF-S Quartz日期版本(代號: D)和AF-Sv語音版本(V) 📷 搭載了Minolta 35mm F2.8鏡頭 成像優於一般家用底片相機 感光度轉盤位於鏡頭上方 還可以加裝40.5mm濾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前段時間買了多顆老鏡之後,如今我....再次購入了新鏡頭,在此與大家分享!!
Thumbnail
在前段時間買了多顆老鏡之後,如今我....再次購入了新鏡頭,在此與大家分享!!
Thumbnail
話說最近入手了SONY A7II機身, 一來是為了一台高質輕便相機,二來就是多年來心心念念的 MINOLTA老鏡, 為了一試求真, 又一次在日本的網拍泡了好一會,遊走之間,除了兩枝24MM起的變焦老鏡外, 竟然發現了TOKNIA 這枝滄海遺孤, 看倌可能會問有什麼特別? 容我娓娓道來...
Thumbnail
話說最近入手了SONY A7II機身, 一來是為了一台高質輕便相機,二來就是多年來心心念念的 MINOLTA老鏡, 為了一試求真, 又一次在日本的網拍泡了好一會,遊走之間,除了兩枝24MM起的變焦老鏡外, 竟然發現了TOKNIA 這枝滄海遺孤, 看倌可能會問有什麼特別? 容我娓娓道來...
Thumbnail
與大家分享來自日本的經典輻射鏡頭,我的使用體驗與心得。更因為歷經使用老鏡後,它們是如何豐富了我的拍攝時光呢
Thumbnail
與大家分享來自日本的經典輻射鏡頭,我的使用體驗與心得。更因為歷經使用老鏡後,它們是如何豐富了我的拍攝時光呢
Thumbnail
「鏡頭有一條很小很小刮到喔。你看這裡。」某日把租來的鏡頭和機身交還給廠商,對方櫃枱堅持說鏡頭有刮痕。 「呃,我看不出來呢。」 他拿出手電筒,照向鏡頭︰「你看你看,這有一條刮痕。」在哪裡?「前方鏡片上。」 「呃,我沒拆過保護鏡。」怎麼可能?我用了十年單眼,鏡頭從來都沒刮花過。而且是沒有拆保護鏡之下刮傷
Thumbnail
「鏡頭有一條很小很小刮到喔。你看這裡。」某日把租來的鏡頭和機身交還給廠商,對方櫃枱堅持說鏡頭有刮痕。 「呃,我看不出來呢。」 他拿出手電筒,照向鏡頭︰「你看你看,這有一條刮痕。」在哪裡?「前方鏡片上。」 「呃,我沒拆過保護鏡。」怎麼可能?我用了十年單眼,鏡頭從來都沒刮花過。而且是沒有拆保護鏡之下刮傷
Thumbnail
LEITZ Super Angulon-R 21mm f3.4 這支鏡頭算是 Leica 最早期的超廣角鏡。Leica 早期無法做出很廣的廣角鏡,因此請同樣是德國的光學大廠 Schneider 設計並製造。
Thumbnail
LEITZ Super Angulon-R 21mm f3.4 這支鏡頭算是 Leica 最早期的超廣角鏡。Leica 早期無法做出很廣的廣角鏡,因此請同樣是德國的光學大廠 Schneider 設計並製造。
Thumbnail
踏入老鏡世界,才發現不一樣的拍攝樂趣;不僅僅只是因為老鏡的成像特性,更因為使用老鏡拍攝下的限制性,卻多了不一樣的玩味時光,在此與大家分享。
Thumbnail
踏入老鏡世界,才發現不一樣的拍攝樂趣;不僅僅只是因為老鏡的成像特性,更因為使用老鏡拍攝下的限制性,卻多了不一樣的玩味時光,在此與大家分享。
Thumbnail
去年買的相機帶走了好多小朋友,信用卡還在分期中GG,信用卡太好用了也太整人了,而我現在才第二次拿著相機出門去,自從有了相機之後到現在,我終於體會到為什麼24-70這個焦段有多好用,不管去那裡我真的覺得它實在是太實用了,有了之前的單眼的經驗,現在我完全了解要買鏡頭就是直上到頂如果可以,我
Thumbnail
去年買的相機帶走了好多小朋友,信用卡還在分期中GG,信用卡太好用了也太整人了,而我現在才第二次拿著相機出門去,自從有了相機之後到現在,我終於體會到為什麼24-70這個焦段有多好用,不管去那裡我真的覺得它實在是太實用了,有了之前的單眼的經驗,現在我完全了解要買鏡頭就是直上到頂如果可以,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