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要幹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端午節的意義,似乎變成了吃粽子與期待放假的理由…。還有,想念阿嬤奶奶…
今天是端午節,突然好奇起有哪些國家會過端午節。
搜尋了一下,亞洲竟然還不少國家過端午的,韓國、新加坡、日本,WHY? 只能說中華文化影響深遠呀。

端午節的由來

從有記憶中,我一直覺得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於五月初五投汨羅江的愛國詩人屈原。
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因為憂國憂民,悲痛自己的國家被侵略,最後抱石投江而死。
百姓們為了不讓江中的的漁蝦咬屈原的身體,所以用樹葉包飯,外纏彩絲(後來就變成粽子的模樣)丟下江中,讓魚蝦吃飽飽不要咬屈原。
現在聽到,只能說這件事能發展成習俗,也真的是當年的民情單純,然後,也覺得不環保。
但,也許是當年的環境比現在好太多,所以這一點點不環保好像也沒什麼關係。

其它國家呢?

其它國家,查了一下,大概跟屈原沒什麼關係。
主要是因為也過農曆節的這些國家,農曆五月被視為「毒月」、「惡月」,五月初五是九毒之首。
所以有了一些驅邪、消毒和避疫習俗或是祈求豐收、平安的節慶。

端午節要幹嘛?

對我而言,端午節最實際的,是放假。
最想念的,是祖母們的滋味。

阿嬤的台東粽

每年,端午節的一、兩週前,都會接到阿嬤的電話。
一方面是關心孫子的阿嬤來問問近況,一方面問我要幾顆粽子,阿嬤包好寄來。
阿嬤的月桃葉粽是家族公認的好滋味。
從小吃到大,覺得這就是阿嬤的味道。
阿嬤的粽子,是南部粽,吃素的阿嬤不包肉,有的是很多的花生跟香菇。
以前端午連假回台東,都要幫忙洗好多好多的粽葉,
然後陪著阿嬤包著我永遠都學不好的粽子。
阿嬤的粽子
學不會包粽子,只能拍照裝裝樣子

奶奶的粽子

偶爾,也會想到奶奶的粽子。
奶奶包的是上海粽。
吃慣了阿嬤的粽子,第一次吃奶奶包的粽子,總覺得好奇怪。
奶奶的粽子,外型是長條的上海粽。
(奶奶是杭洲女生嫁給上海人的爺爺)
上海粽,是用糯米包著一大塊肥瘦參半的豬肉,很單純的沒有其它料。
小時候覺得油,不喜歡。
慢慢長大了,才知道其中滋味的美好。
奶奶的粽子的特色是,在粽子蒸熟的過程中,肥油慢慢融化滋潤著糯米,最後糯米帶著豬油的滋味與粽葉的香氣一起入口,層次感分明、令人驚豔口感,還好長大後懂了。
但奶奶老了,就不包了。
然後我吃素了,就不吃了。

粽子,寄託著思念

每逢佳節,倍思親。
對我而言,節日最重要的意義是埋下感情的種子,留下情感記憶點。
端午節裡,濃濃的粽子味,是阿嬤跟奶奶的愛。
阿嬤跟奶奶,離開我們許久,卻也像沒有離開過的用記憶、思念陪伴。
有節日,是幸福的。
(((本來想放個屈原的『離騷』,結果發現太長了…!!
而且好多兮的憂國憂民呀…希望屈原現在很開心)))
avatar-img
7會員
26內容數
遇見死亡 將會看到什麼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Vicky Yu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確診的第二週,經歷的是從未感受過的 不舒服感、男友難得一見的悉心照顧,還有對於身體恢復緩慢的無力感。<確診日記> 兩次PCR 有沒有生氣? 有!!有一點。。。因為真的很不舒服呀!! 但,忙中難免有錯,看到醫護這麼辛苦,算了,我不生氣了!! PCR完 回家 躺在床上,完全不能動,就是只想睡覺。
消失了一個多禮拜,是因為踏入了Covid-19的確診門。 在門外守著、望著的,是那最親密的家人與好友。<確診日記> 週一 就覺得怪怪的 週二 快篩陰 起床後,精神還不錯。跟建男人坐在客廳,一起進行了我們這輩子的第一次快篩。 戳鼻孔倒底要戳多深呀? 週三 我確診了 『VICKY,請到2號報到』
來聊聊我的媽媽吧! 我的媽媽 經常跟妹妹一起開玩笑,我們的媽媽是外星人。 只是開玩笑嗎? 也許帶有幾分的真實。 因為唯有如此,才能勉強合理解釋我們的媽媽一些超乎常理的行為。 小時候的曾經 聽說,當我還是嫩嬰時,因為太愛哭,媽媽受不了,掐住我的脖子,阿姨們嚇壞,趕緊連絡上班中的爸爸回家救援。 但,
母親節,五月的第二個禮拜天。 明天是母親節 隨著身邊聲音此起彼落的提醒,我知道母親節快要到了。 提醒聲音,一開始是商業的聲音,提醒著要買禮物、要買蛋糕。 然後到了今天,是群組裡的聲音。 同年齡為人母的朋友不少,大家開始紛紛祝福跟感恩這些成為媽媽的朋友們。 但我無感。 我身邊的現代媽媽們 我的阿嬤
陪我長大的零食 小時候的零食 小時候的零食,琳瑯滿目,而且顏色超鮮艷的讓我目不轉睛。 下課後,總要去附近的雜貨店、柑仔店報到後,才會覺得上了一整天課程的辛勞得到了安慰。 有一次,在公司的零食區,看到從韓國來的小雞麵,吃起來也跟科學麵好像,也好好吃。 為泡麵加量而買的科學麵 新口味 新發現
捷運人數 記得去年5月的疫情高峰期,搭捷運的人迅速減少超過半數,捷運、輕軌幾乎可以用空蕩蕩來形容。 今年的4月開始疫情更高峰,到昨天已經將近3萬人確診,但搭捷運的人大概只少了5分之1吧!上下班時間仍覺得有點擠。 滑手機? 坦白說,我覺得滑手機+聽Podcast ,是讓我心裡感覺最放鬆的方式!
確診的第二週,經歷的是從未感受過的 不舒服感、男友難得一見的悉心照顧,還有對於身體恢復緩慢的無力感。<確診日記> 兩次PCR 有沒有生氣? 有!!有一點。。。因為真的很不舒服呀!! 但,忙中難免有錯,看到醫護這麼辛苦,算了,我不生氣了!! PCR完 回家 躺在床上,完全不能動,就是只想睡覺。
消失了一個多禮拜,是因為踏入了Covid-19的確診門。 在門外守著、望著的,是那最親密的家人與好友。<確診日記> 週一 就覺得怪怪的 週二 快篩陰 起床後,精神還不錯。跟建男人坐在客廳,一起進行了我們這輩子的第一次快篩。 戳鼻孔倒底要戳多深呀? 週三 我確診了 『VICKY,請到2號報到』
來聊聊我的媽媽吧! 我的媽媽 經常跟妹妹一起開玩笑,我們的媽媽是外星人。 只是開玩笑嗎? 也許帶有幾分的真實。 因為唯有如此,才能勉強合理解釋我們的媽媽一些超乎常理的行為。 小時候的曾經 聽說,當我還是嫩嬰時,因為太愛哭,媽媽受不了,掐住我的脖子,阿姨們嚇壞,趕緊連絡上班中的爸爸回家救援。 但,
母親節,五月的第二個禮拜天。 明天是母親節 隨著身邊聲音此起彼落的提醒,我知道母親節快要到了。 提醒聲音,一開始是商業的聲音,提醒著要買禮物、要買蛋糕。 然後到了今天,是群組裡的聲音。 同年齡為人母的朋友不少,大家開始紛紛祝福跟感恩這些成為媽媽的朋友們。 但我無感。 我身邊的現代媽媽們 我的阿嬤
陪我長大的零食 小時候的零食 小時候的零食,琳瑯滿目,而且顏色超鮮艷的讓我目不轉睛。 下課後,總要去附近的雜貨店、柑仔店報到後,才會覺得上了一整天課程的辛勞得到了安慰。 有一次,在公司的零食區,看到從韓國來的小雞麵,吃起來也跟科學麵好像,也好好吃。 為泡麵加量而買的科學麵 新口味 新發現
捷運人數 記得去年5月的疫情高峰期,搭捷運的人迅速減少超過半數,捷運、輕軌幾乎可以用空蕩蕩來形容。 今年的4月開始疫情更高峰,到昨天已經將近3萬人確診,但搭捷運的人大概只少了5分之1吧!上下班時間仍覺得有點擠。 滑手機? 坦白說,我覺得滑手機+聽Podcast ,是讓我心裡感覺最放鬆的方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單篇-2024 2024年的粽子節微小說。 微小說、輕鬆、搞笑、似乎暗藏環境議題?!   屈原,羋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雲名正則,字靈均,出生於楚國丹陽秭歸,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政治家。   楚國郢都被秦軍攻破後,自投汨羅江,以身殉楚國。   自後,每年的五月某日,汨羅江便會收得過於
Thumbnail
過端午節要吃棕子,賽龍舟,現在還放一天假。這都是托屈原的福,得感謝他,是他投江自盡用生命帶給後人的福利。  屈原非常有才華,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偉大詩人。在他的時代,他獨步詩壇。春秋戰國時代,沒有能和他比肩的詩人。我覺得,如果端午節要紀念屈原,那就多宣揚些他的文學成就吧! 過端午節念
我從小就喜歡吃粽子,從阿嬤綁的月桃肉粽,到外婆做的冰涼沾蜂蜜糖漿、柔軟香甜的鹼粽。到了台南唸書才發現原來不是每家每戶都吃月桃粽,當時在學校附近慶中街相當有名的楊哥楊嫂肉粽,月桃粽居然只是其中一個品項,而且還不配擁有完整的葷食內餡,只是包花生糯米的菜粽。吃到市面上再怎麼好吃的水煮粽,還是會略感惋惜
今天是端年佳節應當多談點與端午節與粽子相關的話題。   坦白說,我年輕時期不怎麼重視端午節及其粽子,而更看重詩人節呈現的反骨精神。而且,我天生胃腸不佳本能地抗拒糥米製成的食品,即便有家鄉風味的水煮粽(嘉義、台南)湧來,我頂多吃一個懷舊一下,再吃第二個就胃腸阻塞(脤氣)了,那種胃脤痛的感覺真不好受
Thumbnail
最近幾年一些節日愈過愈沒趣味,就像端午節就只有吃粽子、划龍舟、午時水和立蛋,好像流於形式一般。 端午節的故事講的是屈原,因為不被楚頃襄王信任而遭流放,最後在投汨羅江自盡,粽子的產生是因為人們敬佩他的愛國情操,丟到江裡,希望魚蝦不要吃屈原,改吃粽子,至於划龍舟則是因為尋找屈原遺體而產生的習俗。 對
Thumbnail
過去,學校和報章媒體大多宣傳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說划龍舟是為了找屈原,粽子是為了給魚蝦吃避免屈原被吃掉……這些傳說讓「屈原」成了端午節的最佳代言人。我們也逐漸忘記或不知道端午節對台灣的意義以及在地的風俗。⁣
Thumbnail
端午節 是紀念戰國時代楚國「屈原」的節日 屈原有楚國第一詩人的美稱。 滿懷抱負的他不受楚王重用,又被奸臣陷害。 於是在農曆五月初五時,屈原帶著悲憤與痛苦,抱石投汨羅江自盡 在每年炎熱的農曆五月初五這天,都會紀念屈原。 端午節的含義 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 它的第一個午日 正是登高順陽
Thumbnail
相傳 端午節相傳是為了紀念「屈原」,屈原是戰國時代楚國人,忠心愛國,無奈楚王卻聽信奸臣的話,屈原感到失望,就投汩羅江自盡。 屈原投江後,居民為了不讓跳下汨羅江的屈原屍體被魚蝦吃掉,所以在江裡投下許多用竹葉包裹的米食(粽子),並且競相划船(賽龍舟)希望找到屈原的屍體。 端午節最普遍的習俗包括「划
Thumbnail
端午節快到了! 端午節是一個傳統的節日,通常在農曆五月初五慶祝。這一天人們會吃粽子、賽龍舟來紀念古代詩人屈原。   你知道嗎?傳統美食也可以吃得既健康又美味!這次我準備了全素的粽子,使用了圓糯米、藜麥、豆腐、紅蘿蔔、香菇和炸豆腐等食材。不僅營養豐富,還蘊含著愛心與傳統的味道。讓我們一起迎接這個
嘿,大家!端午節快到了,你是不是也感受到了那種濃濃的節日氣氛呢?這個節日可真有意思,既有歷史故事,又有美食和活動。
單篇-2024 2024年的粽子節微小說。 微小說、輕鬆、搞笑、似乎暗藏環境議題?!   屈原,羋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雲名正則,字靈均,出生於楚國丹陽秭歸,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政治家。   楚國郢都被秦軍攻破後,自投汨羅江,以身殉楚國。   自後,每年的五月某日,汨羅江便會收得過於
Thumbnail
過端午節要吃棕子,賽龍舟,現在還放一天假。這都是托屈原的福,得感謝他,是他投江自盡用生命帶給後人的福利。  屈原非常有才華,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偉大詩人。在他的時代,他獨步詩壇。春秋戰國時代,沒有能和他比肩的詩人。我覺得,如果端午節要紀念屈原,那就多宣揚些他的文學成就吧! 過端午節念
我從小就喜歡吃粽子,從阿嬤綁的月桃肉粽,到外婆做的冰涼沾蜂蜜糖漿、柔軟香甜的鹼粽。到了台南唸書才發現原來不是每家每戶都吃月桃粽,當時在學校附近慶中街相當有名的楊哥楊嫂肉粽,月桃粽居然只是其中一個品項,而且還不配擁有完整的葷食內餡,只是包花生糯米的菜粽。吃到市面上再怎麼好吃的水煮粽,還是會略感惋惜
今天是端年佳節應當多談點與端午節與粽子相關的話題。   坦白說,我年輕時期不怎麼重視端午節及其粽子,而更看重詩人節呈現的反骨精神。而且,我天生胃腸不佳本能地抗拒糥米製成的食品,即便有家鄉風味的水煮粽(嘉義、台南)湧來,我頂多吃一個懷舊一下,再吃第二個就胃腸阻塞(脤氣)了,那種胃脤痛的感覺真不好受
Thumbnail
最近幾年一些節日愈過愈沒趣味,就像端午節就只有吃粽子、划龍舟、午時水和立蛋,好像流於形式一般。 端午節的故事講的是屈原,因為不被楚頃襄王信任而遭流放,最後在投汨羅江自盡,粽子的產生是因為人們敬佩他的愛國情操,丟到江裡,希望魚蝦不要吃屈原,改吃粽子,至於划龍舟則是因為尋找屈原遺體而產生的習俗。 對
Thumbnail
過去,學校和報章媒體大多宣傳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說划龍舟是為了找屈原,粽子是為了給魚蝦吃避免屈原被吃掉……這些傳說讓「屈原」成了端午節的最佳代言人。我們也逐漸忘記或不知道端午節對台灣的意義以及在地的風俗。⁣
Thumbnail
端午節 是紀念戰國時代楚國「屈原」的節日 屈原有楚國第一詩人的美稱。 滿懷抱負的他不受楚王重用,又被奸臣陷害。 於是在農曆五月初五時,屈原帶著悲憤與痛苦,抱石投汨羅江自盡 在每年炎熱的農曆五月初五這天,都會紀念屈原。 端午節的含義 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 它的第一個午日 正是登高順陽
Thumbnail
相傳 端午節相傳是為了紀念「屈原」,屈原是戰國時代楚國人,忠心愛國,無奈楚王卻聽信奸臣的話,屈原感到失望,就投汩羅江自盡。 屈原投江後,居民為了不讓跳下汨羅江的屈原屍體被魚蝦吃掉,所以在江裡投下許多用竹葉包裹的米食(粽子),並且競相划船(賽龍舟)希望找到屈原的屍體。 端午節最普遍的習俗包括「划
Thumbnail
端午節快到了! 端午節是一個傳統的節日,通常在農曆五月初五慶祝。這一天人們會吃粽子、賽龍舟來紀念古代詩人屈原。   你知道嗎?傳統美食也可以吃得既健康又美味!這次我準備了全素的粽子,使用了圓糯米、藜麥、豆腐、紅蘿蔔、香菇和炸豆腐等食材。不僅營養豐富,還蘊含著愛心與傳統的味道。讓我們一起迎接這個
嘿,大家!端午節快到了,你是不是也感受到了那種濃濃的節日氣氛呢?這個節日可真有意思,既有歷史故事,又有美食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