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企業家A(中集)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佛曆2542(西元1999)年,又再度遇到危機。
我去向法勝師父請益,問道: 我現在很辛苦,瀕臨破產,身文分文,應該怎麼辦才好,我現在什麼都想不出來。法勝師父沒有直接回答我應該去買賣些什麼之類的事情,反而教導我打坐。而我也很信任師父,便依照師父的指示去做。當我打坐漸入佳境,原本糾結在心中的擔憂與紛亂便開始鬆綁,而在心靜止明朗之後,我就能夠看見問題的出路了。接著我又持續不斷地去解決各種問題,後來所有狀況開始逐漸好轉,甚至還反而比從前要好上百倍。
有修行的企業家,之所以略勝一籌的原因。
「有修行的企業家和沒有修行的企業家,其不同點在於:首先,有修行的企業家乃是以寧靜的心去思考及計畫各項事物的,所以其結果既鋒利又清晰,能夠胸有成竹地知道過程中所要進行的事情,不會煩躁或坐立不安。其次,當靜坐修行之後,便不會認為同業者是我們的敵人或是競爭對手。
師父的教導使我們瞭解因果之律與業障的道理,亦即我們生命中的種種際遇都起因於過去的行為造作。這使我們能夠全心全意地行善積德,而不會去做任何的壞事。我們會好,是因為自己的功德而好;我們會不好,也是由於自己的行為造作而不好。不是對方把業障硬塞來給我們,也不是我們把業障強行塞給對方,所以沒有所謂的『競爭對手』,有的只是生活在同一世界,不斷共同生死輪迴的朋友。當能夠如此想之後,就不會生他人的氣,即使他人來攻擊我們也不會動怒。心裡想到的只是,他會這麼做乃是出自於他的無知,如果他像我們那樣瞭解因果之律,就不會來攻擊我們了,而我們會得到這樣的待遇是由於自己的善惡業,那是針對某特定人的果報。我能夠如此想,就是因為我有修行靜坐的緣故。
當遇到重大問題的時候,我會先問自己,心寧靜下來了沒有。如果心還不寧靜,就不要去想工作上的事情,先去誦經、禮佛、靜坐比較妥當。等到確定心已經靜止不動、沒有擔憂了,我才開始去思考接下來應該怎麼做。以前問題發生的時候,就立刻去想辦法。但是立刻去想跟沒有立刻去想,雖然在時間上會相差了大約半天,但是所造成的損失卻幾乎沒有什麼不同,因為已經不會再增加任何損失了。所以,倒不如先讓心寧靜下來再去思考解決之道,這樣也有助於維護團體的團結。因為當心混亂的時候,說出去的話也同樣會混亂,可能會造成部屬之間的爭吵,以及我們和客戶或供應商之間的爭吵。如果等心中的寧靜取代了混亂再去思考出路,設法讓每個人都能相互合作,則最後每個人都將可成為贏家。
師父曾經告訴我,上等的智慧從未產生於憂慮的心。因此,當我發覺自己正沉浸於憂慮慌亂之中,就會先試著將它遺忘。如果始終忘不了,就會出去打坐,讓心清澈透明、舒舒服服地,不再與問題糾纏在一起。想到的只是,無論問題有多嚴重,也不會嚴重到今天或明天就要世界末日了一般。
練習打坐,讓我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特別是有壓力的時候。例如,在與債主討價還價時,我被罵到狗血淋頭,但我卻沒有回嘴,只是微笑、不發一語,按照師父的教導,保持心靜止不動。結果債主說我是一位翩翩君子,懂得忍耐,是一個文雅的債務人,用非常文雅的方式在討價還價。又有幾次,對方看我沒有說話,只是一直保持笑容,他便猜不透我在想什麼,還以為我很老謀深算。其實根本沒有什麼奧秘,我只有在憶念佛像,並沒有想任何其他東西。
當我練習將修行運用在日常生活與工作之中,一切全都改變了。從前,想的有一百分,說出去的只有五十分,著手去做時就只剩下二十分了。但是當我的心寧靜不動、舒舒服服了之後,情況就大不相同了。我想的有一百分,說出去變成兩百分,著手去做時又加倍為四百分。以前我每天大概要開會八次,有時候一天還要吃兩次早餐,分別是七點和八點半,因為要開兩次晨會。而現在工作量少了下來,沒有過去那麼疲累,成效卻大幅提升。」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會員
    219內容數
    泰國法身寺是全世界最大的佛教寺院, 而法身寺的導師法勝大師是一位修行有成的長老, 他在知名佛教有線電視節目"夢中夢幼兒園''中自稱是不大老師, 而這個專題便是將法勝大師的禪修開示語錄翻譯成中文, 與全世界的華人分享. 翻譯來源取自於泰語書籍แด่นักรบกล้าแห่งกองทัพธรรม 第26-50的禪修開示卡片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mukmane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他曾經相信說:憑著自己一顆腦袋、兩隻手,就可以開天闢地。 之後有一天,因為證據確鑿,使原有的信念不得不改變。 佛曆2540年(西元1997年),泰國貨幣貶值,經濟衰退。許多企業家與投資者都紛紛破產,一無所有。阿南先生也無法脫離此危難。 很多人坐困愁城,很多人坐以待斃,但是他卻「坐著打坐」。
    ►先盤腿靜坐。把右腿盤放在左腿上,右手疊放在左手上,右手食指牴觸左手拇指尖,舒舒服服地擺放在內足踝上。輕輕閉上眼睛,眼睛微張,好像快要睡著一樣,眼皮不要緊閉,眼珠不要用力。
    雖然我們還沒有得勝,但無論如何我們一定要贏;儘管我們還未到達終點,但不管怎樣我們都會到達,只要我們立志得勝、立志到達。或許起初看起來好像可能會失敗,但只要我們用正確的方法並且專心地去做,最後一定得勝。
    他曾經相信說:憑著自己一顆腦袋、兩隻手,就可以開天闢地。 之後有一天,因為證據確鑿,使原有的信念不得不改變。 佛曆2540年(西元1997年),泰國貨幣貶值,經濟衰退。許多企業家與投資者都紛紛破產,一無所有。阿南先生也無法脫離此危難。 很多人坐困愁城,很多人坐以待斃,但是他卻「坐著打坐」。
    ►先盤腿靜坐。把右腿盤放在左腿上,右手疊放在左手上,右手食指牴觸左手拇指尖,舒舒服服地擺放在內足踝上。輕輕閉上眼睛,眼睛微張,好像快要睡著一樣,眼皮不要緊閉,眼珠不要用力。
    雖然我們還沒有得勝,但無論如何我們一定要贏;儘管我們還未到達終點,但不管怎樣我們都會到達,只要我們立志得勝、立志到達。或許起初看起來好像可能會失敗,但只要我們用正確的方法並且專心地去做,最後一定得勝。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一位有緣人開店過程中的艱辛與轉變,強調福德在事業成功中的關鍵作用。作者回顧自己從經濟困境中逐步走出來的歷程,並提及誦經消業的重要性。透過自身的修行,收穫了生活的轉機和內心的平靜。文章提醒讀者,成功需要努力和積德,不是僅僅依賴運氣或他人。最終正確的信念和持續不懈的努力才是改變命運的關鍵。
    Thumbnail
    本文透過兩位師姐的經歷,分享了在職場順利與否的背後原因,以及如何利用善行與念經來改善工作近況。故事中提到透過行善積德與因果的行為,讓人們能夠在職場上順利發展,獲得提升與財運,進而改變命運。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透過佛法的指導,尋找對的方向將會對未來有所助益。
    所以,有時候你越是急,它離你越遠,稍微適當地放鬆調整,它反倒可能離你更近。當然也不是說放鬆就一定能夠距離目標更近,你首先要瞭解自己,如果不瞭解你自己,你的放鬆可能就不是放鬆,而是放逸了。
    我們在生活當中也會有種種焦慮不安——我希望得到什麼,我希望遠離什麼,一直不斷攀緣,最後搞得自己焦慮不安。這個時候我們要練習一下能夠寬心,提醒自己要放下。 所以,我們修行人瞭解自己很重要。我自己能夠做到幾分?我的優點在哪裡?我的缺點在哪裡?對自己的認識很重要。
    好樂修學正道,不放逸,時常守護自心,才能夠拔除身的苦(要拔除身的苦,其實是從心下手的),就如同大象能夠脫離陷阱、泥沼一樣。
    我們想一想,前面講的凡夫心,不斷地作繭自縛,自己障礙自己,自己傷害自己,那種苦是沒有意義的,是苦上加苦。 反過來我們修行止觀,剛開始會有點累,但是慢慢修行到一個階段,有了突破之後,那就不再是累,而是法喜。你會很期待每一次功課的到來,靜下來拜佛、經行,然後靜坐。它決定是有真實功德、真實義趣的。
    當你靜坐修止修觀之後,心很寂靜,然後在寂靜心當中去思惟空性的道理,這個時候再用空性的道理去破除我執,不斷地破除我執,慢慢在你心中就會產生空性的覺受,這個時候人我對待的心自然而然就能夠放下來。這個就是「無諸惱熱」。貪瞋癡的煩惱不斷牽纏羈絆我們的心,就不會再有這個事情。
    Thumbnail
    學佛無論在家、出家都有安住 「慈忍」。「心」,安住在「慈心」,慈心就是利他心;安住在「忍辱」,常常修慈和忍辱而且可以安住,不是現在還好,緣境一來就不一樣。所以,有的人常常感慨修行很難修,脾氣很差、煩惱很重,沒有辦法保持輕安多久時間,一定現顛倒、發怒、起很多的妄想,發作的時候利他心就歸零
    Thumbnail
    很多人對修道人的認知,覺得那些既然自稱是修行者、或是身心靈老師,怎麼會有情緒呢? 這是相當錯誤的認知,他們只是他們會比一般人,更容易覺察到自己的問題,並且以較有效的方式,快速的解決情緒上的問題,進而快速轉念與善解,如此而已~ 修行絕對是一輩子的課題,不是一出家就會了,也不是變成修行者,情緒就自動
    Thumbnail
    以前,靜坐是修行者的事,是宗教性的聯想。 現在,靜心冥想,不拘泥於外在形式,不受限於地點姿勢。 這是ㄧ種生活,ㄧ種態度。 讓生命質量提升,利己利人的美好習慣。 世界的混亂與吵雜,來到ㄧ個世紀天花板,同時正繼續在穿透這個天花板… 為了圖ㄧ個安歇片刻、求ㄧ份喘息生存,貪ㄧ時開心歡樂,聰明的人類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一位有緣人開店過程中的艱辛與轉變,強調福德在事業成功中的關鍵作用。作者回顧自己從經濟困境中逐步走出來的歷程,並提及誦經消業的重要性。透過自身的修行,收穫了生活的轉機和內心的平靜。文章提醒讀者,成功需要努力和積德,不是僅僅依賴運氣或他人。最終正確的信念和持續不懈的努力才是改變命運的關鍵。
    Thumbnail
    本文透過兩位師姐的經歷,分享了在職場順利與否的背後原因,以及如何利用善行與念經來改善工作近況。故事中提到透過行善積德與因果的行為,讓人們能夠在職場上順利發展,獲得提升與財運,進而改變命運。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透過佛法的指導,尋找對的方向將會對未來有所助益。
    所以,有時候你越是急,它離你越遠,稍微適當地放鬆調整,它反倒可能離你更近。當然也不是說放鬆就一定能夠距離目標更近,你首先要瞭解自己,如果不瞭解你自己,你的放鬆可能就不是放鬆,而是放逸了。
    我們在生活當中也會有種種焦慮不安——我希望得到什麼,我希望遠離什麼,一直不斷攀緣,最後搞得自己焦慮不安。這個時候我們要練習一下能夠寬心,提醒自己要放下。 所以,我們修行人瞭解自己很重要。我自己能夠做到幾分?我的優點在哪裡?我的缺點在哪裡?對自己的認識很重要。
    好樂修學正道,不放逸,時常守護自心,才能夠拔除身的苦(要拔除身的苦,其實是從心下手的),就如同大象能夠脫離陷阱、泥沼一樣。
    我們想一想,前面講的凡夫心,不斷地作繭自縛,自己障礙自己,自己傷害自己,那種苦是沒有意義的,是苦上加苦。 反過來我們修行止觀,剛開始會有點累,但是慢慢修行到一個階段,有了突破之後,那就不再是累,而是法喜。你會很期待每一次功課的到來,靜下來拜佛、經行,然後靜坐。它決定是有真實功德、真實義趣的。
    當你靜坐修止修觀之後,心很寂靜,然後在寂靜心當中去思惟空性的道理,這個時候再用空性的道理去破除我執,不斷地破除我執,慢慢在你心中就會產生空性的覺受,這個時候人我對待的心自然而然就能夠放下來。這個就是「無諸惱熱」。貪瞋癡的煩惱不斷牽纏羈絆我們的心,就不會再有這個事情。
    Thumbnail
    學佛無論在家、出家都有安住 「慈忍」。「心」,安住在「慈心」,慈心就是利他心;安住在「忍辱」,常常修慈和忍辱而且可以安住,不是現在還好,緣境一來就不一樣。所以,有的人常常感慨修行很難修,脾氣很差、煩惱很重,沒有辦法保持輕安多久時間,一定現顛倒、發怒、起很多的妄想,發作的時候利他心就歸零
    Thumbnail
    很多人對修道人的認知,覺得那些既然自稱是修行者、或是身心靈老師,怎麼會有情緒呢? 這是相當錯誤的認知,他們只是他們會比一般人,更容易覺察到自己的問題,並且以較有效的方式,快速的解決情緒上的問題,進而快速轉念與善解,如此而已~ 修行絕對是一輩子的課題,不是一出家就會了,也不是變成修行者,情緒就自動
    Thumbnail
    以前,靜坐是修行者的事,是宗教性的聯想。 現在,靜心冥想,不拘泥於外在形式,不受限於地點姿勢。 這是ㄧ種生活,ㄧ種態度。 讓生命質量提升,利己利人的美好習慣。 世界的混亂與吵雜,來到ㄧ個世紀天花板,同時正繼續在穿透這個天花板… 為了圖ㄧ個安歇片刻、求ㄧ份喘息生存,貪ㄧ時開心歡樂,聰明的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