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WEB3身分的階段反思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準備好自己,位子為你而生」這句話是我目前在 Demi-Human 和清交區塊鏈 DAO 中得到的感悟。

在 Demi-Human 我們有一群 Guardians (相當於 MOD),而評選的標準除了本身要有意願以外,更重要的是這些人都必須瞭解項目的發展方向和理念,並且認同。我們稱之為 Demi 裡面最有共識的一群人。不過這不代表其他人就沒有共識,事實上,有些人在做的事情與 Guardians 一模一樣,但不少人會認為他有沒有這個身份組所感興趣與所做所為都不會有變化,而以 Demily 的身份自居。所以這兩群人有什麼區別呢?唯一的區別就在於你顯示的 ID 顏色,僅此而已。Guardians 沒有比較高級,也沒什麼特權,我們就是一起認同這裡並願意付出、一同成長的人。

在清交區塊鏈 DAO 中有這麼一個有趣的人才媒合板塊。不知道有多少群組有這個人才媒合的功能,但作為學校的社團,先走一步也是很合理的事情。在經營這個鬆散的半社團性質的群組時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群眾大多並不知道自己要什麼,甚至連自己想或需要學什麼都毫無概念。一進來連自我介紹都只說得出一句「我想學習區塊鏈知識」,難以想像他們能真的獲得什麼,更遑論是建立自己在 WEB3 的定位。

這兩類人有著本質上的不同,但漫無目標的人所欠缺的其實只是適當的引導。你目前在 WEB3 的定位是什麼?你想在 WEB3 成就什麼?要怎麼做才能達到你的目標?這裡的目標是自發性的、有利他精神的。參加一個 DAO,太過金錢導向及自我的做為到頭來可能會讓你錯過更多。

引一段 Reyer 促成這個人才招募板塊誕生的話:

我知道大家在 DAO 裡都是本著熱誠來參與運作或回答其他人的問題,不太求回報,但人在做天在看,這樣的熱忱一定會感動天,讓伯樂找上門,我舉個我一位合作夥伴的例子來激勵大家:
我合作夥伴在念博士班期間,積極參與學校區塊鏈社團,也同時在幾個群組回答一些區塊鏈技術問題,有一天有位知名網站 CEO 找他,問他有沒有興趣一起創立一間創投,他蠻好奇的問為何會找他,對方說因為觀察到他經常回答其他人在某群組提的技術問題,而且回答得很深入徹底,不懂的還會去 study 後再回答,之後又有另一家也找他合夥,中間過程就先省略,最後他與那位知名網站 CEO 成立創投,到現在已經協助了 50 幾家新創,基金獲利可觀...
當然我舉這個例子不是要大家是為了類似結果去衝,而是我自己也當過求才方,我最重視除了技術之外,熱忱、態度、包容、合作更重要。
身為求才方,若能潛水到一些群組觀察裡面運作,從中會更容易發掘到合適的人才。

後續:目前有4-5間新創在徵人。

raw-image









大家會待在這裡基本上都是相信 Web3、相信 NFT 社群的人。除了財富以外,你想在這裡成就什麼呢?你覺得當有一天你為了下一階段的事業離開了,這裡的人會覺得依依不捨還是漠不關心?我也被問過說我在 Demi 的投入如此巨大,我獲得了什麼?萬一有一天 Demi 還是失敗了,你的心力和時間還有意義嗎?

當然有收穫且有意義。

我的投入換來了我對社群運作深刻的瞭解。成功的經驗固然很好,失敗的經驗當然也有價值。只要不斷的思考並實踐,我們的軌跡會逐漸的勾勒出我們的身份在 Web3 的定位。畢竟 Web3 真的太早期了。整個 Demi 都是一個大實驗場,而且我們非常樂意開放給每個人推行你想要嘗試的方向。而這些權利,每個 Demily 都是平等的。

這個虛擬世界有趣的地方就在於,我們可以先做事,位子會自然為你而生。別怕你會不會白做,因為所有的事情都有旁人看在眼裡。不要受限於目前的身份,好好的掌握自己的命運,先做好一件事比說一百句話重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hubbytank的沙龍
10會員
6內容數
Chubbytank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9/10
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會至少需要兩個熱錢包和一個冷錢包。不要心疼這個花費,因為這一點小錢與你之後會放在裡面的資產相比微不足道。
Thumbnail
2022/09/10
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會至少需要兩個熱錢包和一個冷錢包。不要心疼這個花費,因為這一點小錢與你之後會放在裡面的資產相比微不足道。
Thumbnail
2022/08/01
一點一滴充實你的人設厚度,在跟其他人的互動過程中,你在 Web 3.0 的樣貌也會越來越立體
Thumbnail
2022/08/01
一點一滴充實你的人設厚度,在跟其他人的互動過程中,你在 Web 3.0 的樣貌也會越來越立體
Thumbnail
2022/07/08
清交區塊鏈 DAO 在 7/11(一)開始的每週一 21:00 會有六堂課的線上區塊鏈新手教學(免費) 課程分為前三和後三,由淺入深 帶你有從買幣到買 NFT,學習區塊鏈原理、知曉如何避免詐騙、結合金融衍生品知識、瞭解去中心化操作然後成為合格的韭菜
Thumbnail
2022/07/08
清交區塊鏈 DAO 在 7/11(一)開始的每週一 21:00 會有六堂課的線上區塊鏈新手教學(免費) 課程分為前三和後三,由淺入深 帶你有從買幣到買 NFT,學習區塊鏈原理、知曉如何避免詐騙、結合金融衍生品知識、瞭解去中心化操作然後成為合格的韭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DID(DecentralizedIdentity)即去中心化數位身分,象徵著:自主擁有的數位身分,有限度的開放數據供外部採用,確保數據傳輸的安全及便利性。DID 帶來的核心變化在於個人可以控制其數據的收集、共享和權限。 近年來,我們透過許多帳號密碼向各種實體或機構證明身份,並讓科技巨頭掌控我們的數
Thumbnail
DID(DecentralizedIdentity)即去中心化數位身分,象徵著:自主擁有的數位身分,有限度的開放數據供外部採用,確保數據傳輸的安全及便利性。DID 帶來的核心變化在於個人可以控制其數據的收集、共享和權限。 近年來,我們透過許多帳號密碼向各種實體或機構證明身份,並讓科技巨頭掌控我們的數
Thumbnail
人生最艱難的功課,並不是「做自己」,而是「定義自己」,我們得不斷思考,不斷嘗試,努力拉高視野,去決定我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最好的諮詢對象,往往就是一個己能建立明確思考原則的自己。
Thumbnail
人生最艱難的功課,並不是「做自己」,而是「定義自己」,我們得不斷思考,不斷嘗試,努力拉高視野,去決定我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最好的諮詢對象,往往就是一個己能建立明確思考原則的自己。
Thumbnail
作為台灣NFT項目領頭羊的DEMI-HUMAN NFT(簡稱DEMI)於2023年1月20日春節前公告新計劃──與建立於「浮世繪」美學上的另一項目KATANA N' SAMURAI(簡稱KNS)聯合推出元宇宙地圖計劃Cyber Myth,且計劃現已正式封測。
Thumbnail
作為台灣NFT項目領頭羊的DEMI-HUMAN NFT(簡稱DEMI)於2023年1月20日春節前公告新計劃──與建立於「浮世繪」美學上的另一項目KATANA N' SAMURAI(簡稱KNS)聯合推出元宇宙地圖計劃Cyber Myth,且計劃現已正式封測。
Thumbnail
Demi-Human 是我實際購入的第一個NFT,從完售到現在持續build up ,或許不是地板價最會漲的,也不是最會行銷的,但絕對是架構/氛圍上最成熟的NFT社群,最明顯的就是群內除了區塊鏈相關知識分享外,不定期舉辦的各項競賽報名的人都很多,大家是真的進來交朋友的感覺。 本集重點:
Thumbnail
Demi-Human 是我實際購入的第一個NFT,從完售到現在持續build up ,或許不是地板價最會漲的,也不是最會行銷的,但絕對是架構/氛圍上最成熟的NFT社群,最明顯的就是群內除了區塊鏈相關知識分享外,不定期舉辦的各項競賽報名的人都很多,大家是真的進來交朋友的感覺。 本集重點:
Thumbnail
最近因為收到了幾個來自Web3社群的包裹,就開始想向外子解釋自己在做些什麼。Web3的社群完全是『不同東西』,唯一相同的就是她有一群人,但公司也是一群人,對吧?所以這並不能代表什麼。
Thumbnail
最近因為收到了幾個來自Web3社群的包裹,就開始想向外子解釋自己在做些什麼。Web3的社群完全是『不同東西』,唯一相同的就是她有一群人,但公司也是一群人,對吧?所以這並不能代表什麼。
Thumbnail
準備好自己,位子為你而生
Thumbnail
準備好自己,位子為你而生
Thumbnail
幣圈的投機、快速變動和極高的風險從本質上排斥了沒有想像能力、缺乏好奇心和缺乏賭姓的人。與此同時,年輕的人才會因為衝勁、高風險承受能力及對利益的追逐被吸引進來,讓這個環境不斷的創新、破滅再創新。
Thumbnail
幣圈的投機、快速變動和極高的風險從本質上排斥了沒有想像能力、缺乏好奇心和缺乏賭姓的人。與此同時,年輕的人才會因為衝勁、高風險承受能力及對利益的追逐被吸引進來,讓這個環境不斷的創新、破滅再創新。
Thumbnail
筆者在前一篇文章「再探DAO的法制」提到的「社群DAO」,其實是我覺得最有趣且吸引人的地方,因為它的美妙之處在於最合乎法律體系精神的根本基礎:「權利主體與資格」。就這點放到元宇宙或Web3.0,一樣會探討虛擬世界的「人」是否也具有同樣或相對應的「權利主體與資格」(數位人格權)。
Thumbnail
筆者在前一篇文章「再探DAO的法制」提到的「社群DAO」,其實是我覺得最有趣且吸引人的地方,因為它的美妙之處在於最合乎法律體系精神的根本基礎:「權利主體與資格」。就這點放到元宇宙或Web3.0,一樣會探討虛擬世界的「人」是否也具有同樣或相對應的「權利主體與資格」(數位人格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