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香港會停電嗎?

香港還會停電,你相信嗎?

在21號的晚上晚確實在屯元天(屯門、元朗、天水圍)三個地區的供電電纜起火了,導致以上地區的16萬戶歷時長達13小時的停電生活。

raw-image

沒空調是小事

對這些地區的居民來說實在不知所措,當時正值煮晚飯的高峰時段,突然就沒電了。抬頭看電燈不斷閃爍,還以為要換燈泡了,誰不知道家中的電器相繼熄掉。燈泡熄了,也有手機的照明功能,可是炎炎夏日,空調沒了就不行,這是我以為很多人會覺得很重要的,原來它已經不知不覺退下為次要了。現在是Wifi!

在網絡盛行的時代,什麼也靠著網絡進行通信與收集消息。所以昨晚停電,家中的兩老直到我回家之前完全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電話接不上,電視開不著,Wifi也沒有,連找個能幫忙的人也沒有,基本上可說是與外界隔絕了。


習慣令人缺乏想像力

對我家來說,在照明,洗澡與煮飯方面有點不方便之外,空調與wifi也算是小事了。沒有電視節目和附近住戶唱K的嘈音,這個晚上可算是過得很平靜,靜的靠著家中藏起來沒用的野外照明燈來照亮著客廳,細閱小說裡面的文字,在翻頁時忽然想起了自幼在外婆家度過了數次熾熱的暑假。

在學時期的暑假,基本上我都會隨著母親回到家鄉。那個位於赤道一帶,全年都是過著夏天的地方。雖然不算是落後的地方,但偶爾也會發生停電,一停就是大半天,最長也試過兩天左右。沒電視,沒電風扇與空調的情況下,只好跟隨長輩坐在自家果樹下乘涼,聽著風吹得樹葉沙沙地搖擺、聽著馬路的車輛不斷往來。有時候也會跟隨舅父,坐在機車的尾座四處遊覽,或者到很遠的地方釣魚,在那段時間,停電再不是折磨,而是期待。

以前更沒有電視,Netflix,Youtube或者不同媒體的介入,也可以好好過活,為何現在不可以呢。不是不可以,只是習慣令你缺乏了想像力而已。


熾熱難眠的晚上

沒有燈火和空調的晚上,預料之後的兩三天可能沒及時恢復正常,家裡早早在晚上11點鐘就回房間入睡。或許是以前訓練成的體質吧,再熱也能入睡,只是到天亮醒來的時候會發現滿頭大汗罷了。

直至深夜2點左右聽到樓下的住戶歡呼大叫,才意識到電力恢復了。除了我之外,家人也滿心歡喜,隨即打開通訊軟件查看未讀的訊息。其後我也從網絡新聞中得知,電力雖然逐漸回愎,也有一些屋苑大廈仍需過著沒電的生活,直到搶修完成為止。再看看搶修要多久的時候,需時兩個工作天……

這個消息一出,不少仍受影響的居民也急著離開住所,去到沒受波及的地區找飯店度過這個熾熱難眠的晚上或者要多兩三天。



現代生活vs原始生活

長達13小時的停電,對現代的香港人來說可以說是煎熬,也是一種考驗。面對突如其來的事故,有不少人責備政府與中華電力公司(中電)的反應和採取應變措施的能力,導致他們逼著過這種「原始生活」。

先不說電纜設備的維護和存放位置上的問題,批評也只是事後孔明。本來是簡單易明的事情,卻選擇避而不談,沒曾發生過不等於不會發生,要追究責任誰屬也可能隨便找個人來頂罪而已,但希望透過這次的事故能提供一個反省的機會,不論往後在應變手段方面或者在未來的發展藍圖上電力網絡的分佈上也好好借鑒這一課,避免同類事情再次發生。

其次就是說香港人或者現代人對電力的過份依賴。這次事故影響了屯元天三區的住戶之外,更反映出其他地區居民對此的反應。有人喊著受不了停電的生活,會要跑到其他地方租住飯店。

這種做法可見是兩極的態度,有些上班族本身住在高層,現在少了升降機代步,要翻四十層的樓梯,又有誰會願意這樣做呢,要是看到有人這樣做,你也會取笑他是傻子了吧;另外一種就是受不了停電的生活,沒有空調,沒有wifi網絡,有人笑指是那個人是從溫室長大,不能吃苦頭,相反這一刻停電的地區是你住的地方,你也可以冷靜的了嗎?

在香港生活二十多年的我來說,香港出現停電只會在影視中出現,在現實生活中竟然發生了。透過這次事故,或者是一種警號。

科技與電力確實為我們帶來不少的便利,也因此養成了不少的「壞習慣」。除了這些要節約用電這一些廢話,或者要其他人來打救之外,也應該反省自己的生活是不是被科技與電力操縱,成為了它們的傀儡。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伊豆 見的沙龍
20會員
78內容數
伊豆 見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6/30
不論是為人熟識的蜘蛛俠彼得·柏加或者是蝙蝠俠布魯斯韋恩在過去皆失去了賓叔和父母,從而造就他們這一刻的身分。難道他們不會想回到過去竄改歷史嗎,但他們沒有這樣做。重點是學會如何接納傷痛,抹去眼淚,然後繼續努力生活下去。
Thumbnail
2023/06/30
不論是為人熟識的蜘蛛俠彼得·柏加或者是蝙蝠俠布魯斯韋恩在過去皆失去了賓叔和父母,從而造就他們這一刻的身分。難道他們不會想回到過去竄改歷史嗎,但他們沒有這樣做。重點是學會如何接納傷痛,抹去眼淚,然後繼續努力生活下去。
Thumbnail
2023/03/16
來到下半了,惡人們有著相應的報應倒是給觀眾一個痛快之外,劇中也加插了微小的溫柔,看似微不足道,去到最後卻翻起漣漪,讓觀眾感受到復仇並非完全黑暗,在過程中還能夠有點溫柔。正因為身同感受,才能夠讓相同遭遇的人們互相依偎著,把各自不多不少的溫柔分給對方,讓彼此度過這刻的嚴寒。 水太冷了,我們等到春天再去自
Thumbnail
2023/03/16
來到下半了,惡人們有著相應的報應倒是給觀眾一個痛快之外,劇中也加插了微小的溫柔,看似微不足道,去到最後卻翻起漣漪,讓觀眾感受到復仇並非完全黑暗,在過程中還能夠有點溫柔。正因為身同感受,才能夠讓相同遭遇的人們互相依偎著,把各自不多不少的溫柔分給對方,讓彼此度過這刻的嚴寒。 水太冷了,我們等到春天再去自
Thumbnail
2023/03/09
這套劇集已經在Netflix上映一段時間,現在終於有空可以看完了。少看或者研究韓劇的我竟然能夠一氣呵成看完上半部份,也不禁有點兒驚訝。 復仇或者涉及上流社會的校園霸凌為題材,在韓劇上並不鮮有。至於這套劇讓我覺得引人入勝的地方是它在被害者和加害者各自的心理描寫。劇中運用的
Thumbnail
2023/03/09
這套劇集已經在Netflix上映一段時間,現在終於有空可以看完了。少看或者研究韓劇的我竟然能夠一氣呵成看完上半部份,也不禁有點兒驚訝。 復仇或者涉及上流社會的校園霸凌為題材,在韓劇上並不鮮有。至於這套劇讓我覺得引人入勝的地方是它在被害者和加害者各自的心理描寫。劇中運用的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