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是一種磨練,也是一種折磨。│影評《蜘蛛俠:飛躍蜘蛛宇宙》&《閃電俠》

成長是一種磨練,也是一種折磨。│影評《蜘蛛俠:飛躍蜘蛛宇宙》&《閃電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這段日子除了忙著工作單位的變動之外,下班後趕上課、在空餘時間整理筆記,已經忙得不可開交,之前跟自己說要花時間重新審視自己的作品,重定風格和進行改寫都變得空談了,不禁嘆息時間總是不如自己所願,少得那麼可憐。不過,這個月上映了兩套一直期待的DCEU和MCU電影,再忙也抽了些時間跑到電影院去,最後當然身心也累的透支了。

分別觀賞完《蜘蛛俠:飛躍蜘蛛宇宙》和《閃電俠》之後,前者雖然還有續集未完結,但是兩者之間有著相似的共通點,而這個共通點不是作為英雄的考驗,而是作為人,自我的課題。

raw-image

故事簡介

同樣以既定事件的手法來展述故事,而在切入點來說則以不同的方式表達。從蜘蛛俠──麥爾斯·莫拉利斯的視角上該要發生在他身上的尚未發生,認為仍然能夠挽回一切,然而其他蜘蛛俠聯盟的成員不認為這個做法是正確的,並出手制止他;相反閃電俠──巴利·艾倫的童年,母親被人入屋謀殺,父親也因而誤判入獄,對他來說成長過程中同時失去了父母。他在不聽蝙蝠俠的勸告下跑回過去改寫了母親被殺的事實。母親活下來了,但是所認知的過去和將要發生的未來變得亂七八糟,已經一發不可收拾。


過去所發生的,往往造就了這一刻的自己

不論是為人熟識的蜘蛛俠彼得·柏加或者是蝙蝠俠布魯斯韋恩在過去皆失去了賓叔和父母,從而造就他們這一刻的身分。難道他們不會想回到過去竄改歷史嗎,但他們沒有這樣做。你可以說他們不像巴利能夠回到過去阻止事情發生,至少巴利在提供這個選項給布魯斯的時候,他拒絕了。時間悖論和蝴蝶效應或許是其中的考慮因素,這不是重點,重點是布魯斯學會了如何接納傷痛,抹去眼淚,然後繼續努力生活下去。

「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這裡引用心理治療師阿德勒所說的童年確實是可圈可點。如果以童年比喻為英雄們的過去、我們的過去的話,過去總有一二事我們依然耿耿於懷,執迷不悟,總是想著「如果……」、想為過往作出補償等等左右我們的現在和未來。可是,過往已經是沒法改變,而且造就了這一刻的自己,不管是好的還是不好的,這個自己仍然是自己。

只有學懂接納過去,內化負面情緒,努力活著,已經是件了不起的事情。傷痛雖然不會因此而消失,但是在往後的生活裡依然會有美好的事情等待我們去發掘。


感想

那份不足足以令人咬牙切齒!

在眾多的DC英雄當中,閃電俠在美劇播出後短時間快速登上了我最喜愛的英雄的首名位置了,而且自幾年前得知閃電俠有屬於個人電影的時侯已經雀躍不已,也推算「閃點(Flashpoint)」[1]會是這次的主題,不禁出現期待。不過這幾年經歷過大小風波之下,也曾經感到失落,一度以為胎死腹中,直到確認掛上大銀幕之後,才對這套電影回復少許期盼。

只是沒想到閃電俠加入正義聯盟之後,即使設定上是新晉英雄也未必淪落會成為蝙蝠俠的隨從吧?而在進入神速力[2]跑回過去時的效果一度令我無語了。而且「閃點」裡最注目的反派──逆閃電竟然換做閃電俠自己本人的時候,簡直是把「閃點」的精髓摧毀了!

幸好主演閃電俠的艾薩·米勒的演技挽回了少許我對這套電影的不滿,對於巴利的現在,改變了過去,有著父母關懷陪伴成長的年輕自己,以及那個未來的自己,有著對比鮮明的演出,即使同場出現也不會混淆到底是哪一個巴利正在說話。若果能夠在情節上加入逆閃電的話,就能把巴利對過去和母親的執著昇華到另一層次了,對此依然感到很可惜。

raw-image

[1]閃點(Flashpoint)為閃電俠在跑回過去拯救母親時製造出的新時間線。

[2]宇宙萬物之間存在的能量,也是賜予閃電俠能力的來源。


到底我是誰?

雖然在整個蜘蛛聯盟中的蜘蛛俠多得令人眼花撩亂、畫風不統一,而角色情感的描寫上也表現的很細膩,導致劇情進度過度拖延的傾向,不禁令不少觀眾對此反感。然而,畫風的不統一反映出多元宇宙的不同頻率,例如粒子振動的頻率等等,令在這套多元蜘蛛宇宙中造出一套獨特性。

而繼前作《蜘蛛俠:跳入蜘蛛宇宙》之後,《蜘蛛俠:飛躍蜘蛛宇宙》沒有立刻把麥爾斯打造成一位獨當一面的蜘蛛俠,為麥爾斯定了一個課題:「我是誰?」。

有部分人會覺得跟前三套由湯·賀蘭主演的蜘蛛俠相似吧。這方面我卻覺得一點也不相似。縱使同樣是鋪設成慢慢成為獨當一面的英雄,也不要忘記他是一個人,一個剛繼承上一任遺志的新蜘蛛俠,但他仍然是個高校生,正抉擇自己的將來和蜘蛛俠的責任上的分岔路上猶豫著、在「麥爾斯」和「蜘蛛俠」的身份之間出現掙扎,跟普通的青少年同樣,在身份認同上出現糾葛,在眾多目光和期盼之下,到底要成為某人心目中的那個自己,還是衝破一切框架,成為理想的自己。

raw-image
到底人能夠對抗命運嗎?還是接受命運,祂自有安排?

幽默卻帶點哲學。每次重拍新蜘蛛俠的時候,觀眾總是會討論賓叔還要死多少次製作組才心安。這一次把其中的「賓叔之死」幽默地帶到本作上,既是既定事件,也是連接著每個宇宙的重要事件,從而誕生出蜘蛛俠。聯盟裡的成員無不認同這件事,若果身邊最重要的人沒有死去,就沒有現在的他們。縱使創傷令人痛苦,可是那件事已經成為了自己的一部分,也成功走出了陰霾繼續努力生活。

對剛成為蜘蛛俠的麥爾斯當然不理解了,不論在年紀上還是擔任蜘蛛俠的資歷上還未掌握到自己能力可及的範圍,可以說是不知天高地厚。正正是他的這種截然不同的想法才能夠打動昔日戰友的桂恩和彼得·B·柏加等人,好讓他面臨之後的大戰時有著他們的陪伴。

至於麥爾斯會如何對抗命運和迎接怎樣的結局,就要等待到預計下年推出的《蜘蛛俠:超越蜘蛛宇宙》才會有分曉了。光聽超越這二字應該不會令人失望吧。


avatar-img
伊豆 見的沙龍
20會員
78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伊豆 見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來到下半了,惡人們有著相應的報應倒是給觀眾一個痛快之外,劇中也加插了微小的溫柔,看似微不足道,去到最後卻翻起漣漪,讓觀眾感受到復仇並非完全黑暗,在過程中還能夠有點溫柔。正因為身同感受,才能夠讓相同遭遇的人們互相依偎著,把各自不多不少的溫柔分給對方,讓彼此度過這刻的嚴寒。 水太冷了,我們等到春天再去自
這套劇集已經在Netflix上映一段時間,現在終於有空可以看完了。少看或者研究韓劇的我竟然能夠一氣呵成看完上半部份,也不禁有點兒驚訝。 復仇或者涉及上流社會的校園霸凌為題材,在韓劇上並不鮮有。至於這套劇讓我覺得引人入勝的地方是它在被害者和加害者各自的心理描寫。劇中運用的
愛情為何物? 到底愛情對我們的生命來說是一種滋潤,還是一種折磨? 童話故事式的愛情又是否真實存在? Lost Dog 迷犬舞蹈團改編而成的《茱麗葉與羅密歐》把這些問題直球式拋出,由茱麗葉與羅密歐二人帶領觀眾去思考一直所信奉的愛情是什麼一回事。 故事簡介 有曾想過二人沒有在結局中死去的話……
來到下半了,惡人們有著相應的報應倒是給觀眾一個痛快之外,劇中也加插了微小的溫柔,看似微不足道,去到最後卻翻起漣漪,讓觀眾感受到復仇並非完全黑暗,在過程中還能夠有點溫柔。正因為身同感受,才能夠讓相同遭遇的人們互相依偎著,把各自不多不少的溫柔分給對方,讓彼此度過這刻的嚴寒。 水太冷了,我們等到春天再去自
這套劇集已經在Netflix上映一段時間,現在終於有空可以看完了。少看或者研究韓劇的我竟然能夠一氣呵成看完上半部份,也不禁有點兒驚訝。 復仇或者涉及上流社會的校園霸凌為題材,在韓劇上並不鮮有。至於這套劇讓我覺得引人入勝的地方是它在被害者和加害者各自的心理描寫。劇中運用的
愛情為何物? 到底愛情對我們的生命來說是一種滋潤,還是一種折磨? 童話故事式的愛情又是否真實存在? Lost Dog 迷犬舞蹈團改編而成的《茱麗葉與羅密歐》把這些問題直球式拋出,由茱麗葉與羅密歐二人帶領觀眾去思考一直所信奉的愛情是什麼一回事。 故事簡介 有曾想過二人沒有在結局中死去的話……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如果沒有我母親,我今天便不會站在這裡。 如果大家有在網路追蹤一些作家,都可以觀察到一個現象,那便是:創作者來來去去,隨時都有人放下筆,永遠離開文壇。 而真的有在創作的小說家,感受就更是深刻了。寫一年,會發現身邊少了一兩個身影;寫十年,會發現身邊大半的人都不在了,就連我自己都換了一個筆名重新開始。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
如果沒有我母親,我今天便不會站在這裡。 如果大家有在網路追蹤一些作家,都可以觀察到一個現象,那便是:創作者來來去去,隨時都有人放下筆,永遠離開文壇。 而真的有在創作的小說家,感受就更是深刻了。寫一年,會發現身邊少了一兩個身影;寫十年,會發現身邊大半的人都不在了,就連我自己都換了一個筆名重新開始。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